教学是否永远具有教育性浅析
摘 要:教学是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不能一概而论。第一,当“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都赋予“好教育”的内涵时,教学则永远具有教育性;第二,当“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都赋予“中性”的内涵,并且互不冲突时,教学则永远具有教育性;第三,当“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相互冲突时,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就成了一个矛盾的命题。
关键词:教学;教育;方向;中性;冲突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教学是永远具有教育性的,不同学者对此持不同的观点。为什么会存在不同的分歧-笔者认为根本的原因是对“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所造成的。本文认为,“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的“方向”一致时,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就成为一种必然。否则,就成了一个矛盾的命题。所谓“方向一致”是指这两个概念要么都从“好教育”的角度,要么都从“中性”的角度来规定其内涵。下面将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一、当“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都赋予“好教育”的内涵时,教学则永远具有教育性
我们先看教学这个概念,有的教材是这样定义的:“教学的科学涵义应当是:教师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最基本的一种学校教育活动。这就是说,教学是在教师引导和学生参加下的教与学的统一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并获得身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教学不单纯是教书,而是通过‘教书’来达到‘育人’的教育活动”。这个定义中使用了“积极”、“良好”等词语,这就说明这个概念不是中性的,它是从应然的规范属性和价值法则赋予教学内涵的。它强调了教学的积极、正面的作用,它指称的是一种“好教学”,那些消极的、有害学生身心发展的行为不能称为教学。我们再看教育这个概念的内涵,许多教育学教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了定义。
广义的,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在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个命题里,“教育”一词一般是指思想品德教育,而思想品德教育又简称德育,由此,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个命题也可转换成教学永远具有德育性,能否永远具有德育性-要看德育的内涵是怎样确定的。如果德育的内涵与教学的内涵在“方向”上是吻合的,那么,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就成为一种必然。有的教材对德育是这样定义的:“德育是向学生传授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中小学阶段的德育,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具有诚教育理论与实践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这个概念强调了“好”的方面,是一个以求善为宗旨的实现价值追求和教育目的的“好德育”的概念。从上面可以看出,教学与德育这两个概念的内涵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从积极的、正面的角度来确定其内涵的。“好教学”中渗透“好德育”,是人们对“好教育”的一种期待,他指出了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应然”的特征。它以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指导教育实践为主要目的,其理论根据是:在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上,不存在价值中立问题,强调教学中渗透德育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个命题是应然的,那种污辱学生人格,摧残学生心灵的种种行为都不是这两个概念所指称的教育,因而也没有教育性可言。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必然的。
二、当“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都赋予“中性”的内涵,并且互不冲突时,教学则永远具有教育性
有的教材对教学是这样定义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在这里,编者连续用了三个“一定”,“一定”是什么意思呢#在这里作形容词用,语意比较灵活,既可以指积极的,也可以指消极的,它是一个“中性”概念。表明了教学有好坏之分,有优劣之别。教学效应的性质和大小受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及其教育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一,从教育者来看,教师本人的思想、观点、性格特点、教学水平、举止言谈等,都时刻在影响着学生。如果教师的素质高,就能造就栋梁之材,如果教师素质低,就会误人子弟。
第二,从教学内容来看,如果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是科学的、系统的、正确的,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能起到巨大的正面的积极影响;反之,内容不健康,科学性和思想性都不好的教材,是一种负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起着消极的影响。
第三,从教学方法来看,如果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恰当的,那么,可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如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不恰当的,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如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会降低教学效果,学生容易形成模仿、抄袭的习惯,也容易成为思想僵化、因循守旧的人。由此可知,教学包括了好的教学和坏的教学。那么,坏的教学是否也有“教育性”呢#这仍然要看德育的内涵是怎样确定的,如果德育的内涵被赋予“中性”的涵义,并与教学的概念不冲突,那么,“教学”和“教育”是一致的,则坏的教学也具有教育性,只不过是对学生起消极影响的教育性而已。那么,德育可不可以是“中性”的呢#有的教科书对德育是这样定义的:“德育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教育者,为了使受教育者形成他们所需要的政治、道德品质,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在这个定义中,并没有使用“积极”、“良好”等词语,它是一种“影响活动”,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可见,它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因为在教学中渗透什么样的德育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决定的,恩格斯指出:“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
另外,在教学中渗透何种德育,还与教育者的主观因素有关。教师以什么样的思想指导教学,在教学中能不能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思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能不能循循善诱,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能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都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效果具有“实然”性,是教育价值在具体的教学中所释放出来的实际效果,因而是“中性”的。对上面两个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学”和“教育”都包含了中性的内涵,它们指称的是既可以包括“好教育”,也可以包括“坏教育”,教师的教学,不论主观意愿如何,都必然以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言行影响学生。不是以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就是以错误的思想毒害学生。教学并非都是美好的,有的教学年甚至在摧残儿童。所以,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对学生发挥着教育性作用,不是积极的教育性作用,就是消极的教育性作用,没有教育性的教学是不存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必然的。
三、当“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相互冲突时,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就成了一个矛盾的命题“教学”和“教育”在哪种情况下会发生冲突呢I当“教学”处于消极、负向状态,而“教育”则赋予积极、正向的内涵时,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就成为了一个相互矛盾的虚假命题。这就是说“坏教学”永远具有“好德育”,这是一个包含了逻辑矛盾的、不能成立的命题。第一,人的认识和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在教学中每一个想法、每一句话,以至每一个行动,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符合教育目的和客观规律的要求。教学中偏离教育目的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负面影响也是常有的,因此,教学要做到永远具有积极的教育性是有困难的,也是不可能的。第二,学生是活的能动体,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们的兴趣、需要、愿望和尊严,应当得到合理的满足和尊重,教学中如果不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不遵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学生实施高压和命令,“我讲你听”、“我压你服”,就很难取得积极的教育性效果。第三,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意图、体系、功能、要求,特别是对内容中所包含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等理解得不正确、不全面、不深刻,因而难以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第四,许多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惟“智”是举、单向灌输、抑制了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精神,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就从根本上破坏了积极的教育性作用。由此可知,教学和教育的内涵在方向上不能相互冲突,否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个命题就是虚假的,不能成立的。总之,教学是否永远具有教育性,关键是要分析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在方向上是否一致,如果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并且互不冲突,这个命题就是成立的,具有必然性。如果这两个概念的内涵相互冲突,这就成了一个矛盾的命题,教学不可能永远具有教育性。
因此,为了保持思维的“同一律”,概念的使用必须始终保持同一,不要任意变换,这对争论的解决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