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朝为拱卫其统治中心,有效地驾御和控制全国政局,对京师常备军的建设十分重视。当时京师常备军的主要构成有:宫廷禁卫军、宫城近卫军和京师戍卫军,形成了以拱卫皇帝为中心任务的三层保卫圈制度。
宫廷禁卫军是以“期门、羽林”为主体的郎卫。[1]宫城近卫军与京师戍卫军,即通常所说的“南军”与“北军”。前辈学者对“南、北军”的称谓、驻地、职权范围以及二者的区别等,多有攻功和论考。[2]然各家诠释往往殊异,在时段上也只言及汉初者多,或存偏弊之嫌。本文不涉及宫廷禁卫军和宫城近卫军,[3]仅就两汉京师戍卫军(北军)[4]的统属、任务、兵力及其地位的发展演变等问题,做些简要的论列和探讨,旨在就教于同仁。
京师戍卫军的统御机构或主管部门为何?它直接归谁统领?史实表明,这在两汉时期有别。关于西汉的统属问题,由于文献记载粗略,后世学者对此说法不一。颇滋疑窦。为正本清源,需要首先回顾史实。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
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有两丞、候、司马、千人。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属官
有中垒、寺互、武库、都船四令丞。都船、武库有三丞,中垒两尉。又式道左右中候、候丞及左右京辅都尉、尉丞兵卒皆属焉。
“中尉,秦官”,有史可证。据董悦《七国考·职官》:秦惠王时有“中尉田真黄”之说。[5]“中尉”武官,其属官除“两丞”之外,“候、司马、千人”也均为武官。漠初承袭秦制。武帝更名执金吾后,设中垒、寺互、武库、都船等,机构扩大,属官增多,权限上升,且所有京辅地区的军队,皆归执金吾属下统领。这说明有关军队的统属问题,班固并非没有大致上的交待。
然后世论者在言及西汉京师戍卫军的统属时,却多有歧议:(1)是认为汉初南北军皆卫尉统领。如程大昌《雍录》卷八南北军及畿内兵制条曰:武帝之前南北军皆统隶于未央卫尉。至武帝时则北军不属卫尉矣。(2)是认为北军归中尉统领。如王应麟《玉海·兵制》条曰:“汉
宫城内为南军,宫卫屯兵属焉,卫尉主之;京城门外之北军,京辅兵属焉,中尉主之。”马端临《文献通考》主从此说。(3)是认为北军归中垒校尉统领。如钱文子《补汉兵志》曰:“北军在未央北,为军垒门,置中垒校尉,以一校守之。有事屯兵其中,事已辄罢,武帝时有诸校尉,则常屯矣。”陈元粹注曰:“汉初有南北军,则中垒校尉掌北军门垒,当是高帝所置。诸吕反,太尉不得入,北军则中垒校尉所守也。…。”就是说,武帝之前的北军统领是中垒校尉,武帝后仍以中垒主之。
今根据前引《百官公卿表》的记载,考之以上各家之言,似当慎审:谓卫尉统隶北军之说,明显失误,这混淆了宫城卫士与京师戍卒的区别,不明其各有统属关系。而其它二说,乃似乎皆忽略了时间序列上的先后。因为“中尉”一职,虽为秦制,然汉初并无“中垒校尉”之设,其时的北军当属中尉统领。故北军屯兵有“中尉卒”之称。中垒校尉既非设于汉初,则陈元粹说“中垒校尉掌北军门垒,当是高帝所置”,诚然不确。但武帝太初元年,“中尉”更名“执金吾”后,北军乃非“中尉”所辖,而当由执金吾属下的中垒校尉直接统领。职官易名,权限范围有变。因此,西汉戍卫军的统领,应当汉初为“中尉”,后为“中垒校尉”才是确论。
时至东汉,又有不同。当时执金吾属下的武官,除保留“武库令”外,其他各官皆省。如《后汉书·百官志》曰:
(执金吾)本有式道、左右中候三人,六百石。……但中兴一人,又不常置,每出,以
郎兼式道候,事已罢,不复属执金吾。又省中垒、寺互、都船令、丞、尉及左右京辅都尉。
(西汉)旧有中垒校尉,领北军营垒之事。有胡骑、虎贲校尉,皆武帝置。中兴省中
垒,但置中候,以监五营。
这说明,东汉改组戍卫军时,不仅执金吾属下的“式道候、左右中候”,实际上已经取消,而且主领北军营垒之事的“中垒校尉”也被省掉。省免中垒后,另设“北军中候”一人,“掌监五营”。
由此可见,两汉京师戍卫军的统领,并非固定不变。它经历了先由“中尉”,继之“中垒校尉”,后为“北军中候”监领的演变过程。
至于统领京师戍卫军的具体人选,西汉一代有大致上的记录。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下》,当时先后担任过中尉或执金吾者,有60余人以上。例如:
任中尉者:
汉高帝元年至十一年(前20年—前196年),先后有周昌、丙猜、戚鳃等。
文帝元年至十四年(前179年—前166年),有宋昌、周舍等。
景帝元年至后元二年(前156年—前142年),有嘉、卫绾、郅都、宁成、广意等。
武帝建元元年至元封六年(前140年—前105年),有张欧、韩安国、赵禹、李息、殷容、司马安、黄霸、王温舒、尹齐、豹等。
任执金吾者:
汉武帝太初改制后,从天汉二年至后元二年(前99年—前87年),有杜周、范方渠、郭广意等。
昭帝始元元年至元平元年(前86年—前74年),有马适建、壶信、李寿等。
宣帝本始二年至甘露二年(前72年—前52年),有辟兵、郅元、延年、广意、贤、田听天等。
元帝初元元年至竟宁元年(前48年—前32年),有冯奉世、李延寿、王章等。
成帝建始元年至绥和二年(前31年—前7年),有任千秋(长伯)、辅、辛庆忌、韩勋,翟方进、廉褒(子上)、尹岑(子河)、赵护(子夏)、宏、王幼公、间宗(君阑)、孙云(子叔)等。
哀帝建平二年至元寿二年(前5一前1),有公孙禄(中子)、海蟜望(王君)、肖育、毋将隆、申屠博、韩容(子伯)、孙建(子夏)等。
平帝元始元年至元始二年(1年-2年),有任岑、尹赏等。
从这个任职名单看,其人选非同一般。当时太守为中尉者有3人,廷尉为中尉者2人,少府、中大夫、关都尉、右辅都尉、河间太傅为中尉者各1人,而由中尉任职后升迁为御史大夫者2人。又太守为执金吾者5人,光禄大夫为执金吾者4人,京兆尹为执金吾者2人,其他如廷尉、中少府、太仆、水衡都尉、护羌校尉、五官中郎将、中郎将、将作大匠、护军都尉、右辅都尉以及安平侯、弋阳侯等为执金吾者各1人。而由执金吾升迁为御史大夫者3人,迁为丞相者1人。当然,还有一些人是由于文献失记,难于详知。这仅仅是从《百官公卿表》所看到的概要。
[1] 拙文:《汉代期门、羽林考释》,《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
[2] 前辈学者专论“南北军”者,有程大昌《雍录》卷八《南北军及畿内兵制}。俞正燮《癸巳类稿》卷11《汉南北军义》。贺昌群《汉初之南北军》,刊《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劳干《论汉代卫尉与中尉兼论南北军制度》,刊《劳干学术论文集甲编》,台北1976年第879--893页。苏诚鉴《西漠南北军的由来及其演变》,《安徽师大学报》 1980年第3期。
[3] 关于西汉宫城近卫军问题,台湾学者廖伯源先生著:《西汉皇宫宿卫警备杂考》一文,《历史与制度》(香港教育图书公司出版,1997年版),对其中卫尉所领卫士,言之较详。可具参考。
[4]长期以来,一般谓卫尉所掌为“南军”,中尉所掌为“北军”。然自汉武帝太初改制后,特别是东汉一代,北军并非中尉所掌。又京师兵的范围、职掌及兵力等大有变异。故本文一般不采用“北军”称谓,而用京师戍卫军表述之。
[5] 《七国考·职官》:赵烈侯时,“以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是知战国时的赵国也有中尉之设。
东汉“执金吾”、“北军中候”的任职名单,《后汉书·百官志》未留下记载。但从执金吾贾复、阴识、刘般、耿秉、朱徽等人的行事观之,其地位也是较高的。(後详)至于北军中候,秩级仅“六百石”,虽然官位不高,又文献多未记下其姓名,然它同样是深受汉廷信任的要臣,此乃似无可疑。
京师戍卫军的任务是什么?其在前、后汉的职掌是否完全一致?长期以来,若明若暗,未加细辨。考之两汉四百余年,随着领导体制的不断调整变化,对之确乎不可统论。
西汉太初改制之前,中尉所领的戍卫军,其主要职掌是负责京师治安、防盗防乱,稳定京城秩序。如《汉书·百官公卿表》曰:
中尉……掌徼循京师。如淳注日:“所谓游徼、徼循禁备盗贼也。”
《文献通考·兵考》曰:
(中尉)掌京师盗贼,按考疑事。
能说明中尉这—职掌的具体事例多有。当时几乎凡有中尉之迹,文献—般都载有治狱、执法之事。如《汉书·淮南王传》:“(淮南王谋不轨)汉公卿请逮治王……上不许公卿,而使汉中尉宏即讯验王。”《史记·郅都传》:“郅都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亲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又《史记·宁成传》:“长安左右宗室多暴犯法,于是上召宁成为中尉。其治效郅都,其廉弗如,然宗室豪杰,皆人人惴恐.”大量史实表明,此时中尉的职责主要是徼循京师,按考疑事,惩治不法。每当有警之时,或发生政乱,中尉所领之兵便奉命救急。
武帝太初改后,执金吾机构扩大,京师戍卫军的基本职掌,仍是巡察京师,维持治安,禁备盗贼。但是,比之汉初,较多地强调了“戍卫”和“武备”的职能。古人在对《百官公卿表》“执金吾”条作注时,对此已有透示。例如:
应劭曰:吾者,御也,掌执金革以御非常。
师古日:“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御非常。
这时由于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上升,故捍卫京师,加强“金革”武备,“以御非常”,显得更为突出。执金吾警备的范围较前扩大,从京城扩展到整个三辅王畿地区。所谓“左右京辅都尉、尉丞兵卒皆属焉”即是。当时“卫尉巡行宫中,则(执)金吾徼于外,相为表里,以擒奸讨猾”。[1]还有一点,就是执金吾属下之主要吏员的分工更为具体、明确。例如:
中垒校尉主北军垒门内,尉一人主上书者狱。上章于公车,有不如法者,以付北军尉,北军尉以法治之。[2]
寺互,掌官府门禁。[3]
武库令……主兵器。[4]
都船……都船狱令。[5]
式道左右中候。应劭注日:“式道凡三候,车驾出还,式道候持麾至宫门。门乃开”[6]可见,此时从皇帝出行时充当“导从”,到官府门禁、武器保管、都船诏狱等等,均设有专人负责。执金吾有权逮捕和处理罪犯,并有自己的监狱。专政职能明显加强。
尤当值得重视者,武帝为加强武备,在北军原有兵力的基础上,又组建了“八校尉”,常驻京师及其附近,使京师戍卫军的阵容进一步扩大,兵力更为充实。增强了武备职能。这“八校尉”的名称和职掌,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云:
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掌西域。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又有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
所谓“八校尉”,就是八个兵团,包括骑兵、步兵、车兵等多个兵种。这支新增的军队,是“以兵为职”的常备军。它不仅负有保卫京师的重任,并且也还经常奉命对外远征。它以骑兵为主,是具有各种联合作战能力的强大综合兵团。故此时的京师戍卫军,对外作战能力显为加强。于是,此后“执金吾主掌战争的职能,便逐渐被“中垒校尉” 所取代。
东汉时期的京师戍卫军,沿用西汉“北军’的旧名,形式上仍分两部分,即执金吾所领和北军中候所辖。但它们的职掌及编制与西汉大异其趣。
首先,执金吾的权限较前进一步缩小,只“主兵器”和巡警京师城外。如《后汉书·百官志》曰:
执金吾……掌宫外戒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
在执金吾属下,仅有“缇骑”和“持戟”了。但秩级仍是“中二千石”,优以厚禄。故史称:“舆马导从,充满于路,世祖微时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一度成为人们所羡慕的对象,被认为是“斯最壮矣”。然“中兴以来,但专徼循,不预国政”。[7]表明中兴以后,比之过去,相对削减了一些地位和权势。; ·
但“北军中候”一职,经过改组后,乃专主宿卫京师洛阳,成为京师戍卫军的主体力量。如《后汉书·百官志》曰:
北军中候一人,六百石。本注日:掌监五营。
所谓“五营”,也就是“五校”。即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其任务都是“掌宿卫兵”。具体言之,首先一项职责就是担负京师守备及扈从车驾。如据记载:
大驾卤簿,五营校尉在前。[8]
帝崩¨…·闭城门、宫门。近臣中黄门持兵,虎贲、羽林、郎中署皆严宿卫,宫府各警,北军五校绕宫屯兵。[9]
卫士千人,在端门外,五营千骑在卫士外。[10]
五营兵不仅负有戍卫京师、警备洛阳城之责,而且奉命远距离征战的任务比前更为频繁。这方面的事例殊多。例如:
(安帝永初元年)是时羌反,断陇道,汉遣(邓)骘将左右羽林、北军五校及诸郡兵征之。[11]
安帝永初三年冬,南单于与乌桓大人俱反。以大司农何熙行车骑将军,中郎将庞雄为副,将羽林、五校营士;……共击之。[12]
(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四府举(卢)植,……将北军五校士,发天下诸郡兵征
之。[13]
自东汉光武帝精兵简政、“罢材官、骑士”裁减地方军后,往往兵源不继,每有重大战争,多靠京师戍卫军出击。“使南北二军交惊于境”。⑩[14]结果,“王旅无复镇卫之职,而奔命四方之不暇”。[15]京师戍卫军被迫四处应付边患,京师的安全也就难于得到保障。
[1] 《汉宫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第17页,又《北堂书钞·设官一部》。
[2] 《汉书》卷三六《刘向传》注引如淳曰。又见《汉宫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第90-91页。
[3] 安作璋等《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1984年,第221页。。
[4] 《后汉书》志第二七《百官四》,此制东西汉皆然。
[5] 《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注如淳曰。
[6] 《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注。
[7]均见《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第145页。
[8] 《汉旧仪·三辅黄图》曰:“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有大驾,有法驾,有小驾。”
[9] 《后汉书》志第六《礼仪志下》。
[10] 《文选·东京赋》注。
[11] 《后汉书》志第一一《天文中》。
[12] 《后汉书》卷四七《梁慬传》。
[13] 《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
[14]陈傅良:《历代兵制·东汉条》,其实,此时已无“南军”之名,专指“北军”乃确。
[15] 《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列传》。
时至东汉末季,阶级矛盾激化,由于京师戍卫军衰落,京城洛阳守备日渐空虚,故于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时,汉灵帝为加强军事镇压,采取紧急措施,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将兵屯都亭(洛阳附近),置“八关都尉”,[1]以事防守,加强京师洛阳周围的警备。至中平五年 (188年)又设“西园八校尉”。如据《后汉书·袁绍传》注引乐资《山阳公载记》云:
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罩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凡八校,谓之西园军,皆统于硕。
这西园八校尉的设置,固然与宦官、外戚之间的矛盾有关,但也是京师戍卫军窳败的直接反映。因为当时京师戍卫军忙于应外,无力拱卫京师,所以才采取这一非常举措。当然,此擧仍未挽救东汉政局的最终危亡。
综上所述,两汉的京师戍卫军,既是武警部队,又是戍守部队。随着
政治形势的
发展,其任务在不同时期内各有侧重,所发挥的功效也有不同。
京师戍卫军的员额或兵力有多少?;它是怎样进行训练?前人对此论之甚少。需要通过稽考零散资料,略陈大概。
西汉前期,制度初创,京师戍卫军的编制、员额,似无制度规定,有时可能较多。《汉书·高帝纪》载:
十一年七月,上乃发上郡、北地、陇西车骑,巴蜀材官及中尉卒三万人为皇太子卫,
军霸上。
这屯军霸上的“三万人”,究竟是指来自上郡、北地、陇西、巴蜀及中尉卒的总数?抑或单指“中尉卒三万人”?意思有些含混。若是军霸上的“中尉卒”就有三万人,则说明当时京师戍卫军的兵力至少在三万人以上。比照汉初的宫城近卫军,即卫尉所领的“卫士”二万人,[2]“中尉卒”比“卫士”多三分之一是有可能的。
武帝之时,戍卫军的机构、编制较前扩大,其兵力规模估计也不少于数万。据《汉书·王温舒传》云:
是时,上方欲作通天台而未有人,温舒请覆中尉卒,得数万人作。
这里的“数万人”,
自然非指一、二万。时任中尉的王温舒,一次就查出漏役的“中尉卒”敷万人,表明当时兵源是充足的,若是需要,随时可以徵调。特别自武帝增设“八校尉”、扩充北军之后,京师戍卫军的兵力当更为增多。当时“八校尉”的兵力,
文献没有记录,今就保守估算,若每校尉700人,[3]八校则5600人,这是精锐部队。再加上原有中尉(执金吾)所统领的兵力,京师戍卫军的总兵力至少也在二、三万之间,甚至更多。“八校”的士兵来源,自屯骑至虎贲七校所属,除胡骑多为降汉匈奴兵外,其余皆徵自三辅地区的汉人,当然也有少量来自招募。
王莽在位之年,内外各种矛盾复杂,义军蜂起,此时京师的兵力也有不少。史称:
莽拜将九人,皆以虎为号,号曰九虎,将北军精兵数万人东向。[4]
这一史实表明,王莽时期京师戍卫军不少于二万人以上乃很显然。
东汉情况有别,在光武帝“偃武修文”思想的指导下,京师戍卫军进行了整编和压缩,其兵员定额,略有员敷。
当时执金吾所辖之兵甚少。《后汉书·百官志》注引《汉官》曰:
执金吾,缇骑二百人,持戟五百二十人。
“缇骑”即骑兵,其成员多出身于富裕家庭。“持戟”是步兵,他们多出身寒门。执金吾所领的兵力仅700人。不仅员额大量减少,而且按士卒的出身贫富来编制兵种,这是值得注视的一大变化。
北军中候所监领的“五校”。当时各置一校尉,秩比二千石,“掌宿卫兵”,司马一人,千石。其各自的吏员和兵力不等。如《后汉书·百官志》及《汉官》注曰:
屯骑校尉……员吏一百二十八人,领士七百人。
越骑校尉……员吏百二十七人,领士七百人。
步兵校尉……员吏七十三人,领士七百人。
长水校尉……员吏百五十七人,乌桓胡骑七百三十六人。[5]
射声校尉……员吏百二十九人,领士七百人。
这个数字表明,北军五校所领的兵力,总计仅4000多至5000人左右比西汉的八校裁减了不少。累计东汉执金吾和五校之兵力,大约不到西汉武帝时的二分之一。
东汉京师戍卫军的士兵来源,最初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是刘秀的原从士兵改编而成。后来主要依靠“招募”。当时的屯骑、越骑等大多数是由募兵组成的。因为募兵的特点是享有“赐钱”,以宗族地域为单位,没有固定的服役期限。[6]故久而久之即职业化,并形成父死子继的制度。安帝元初二年(115),汉廷任刘尚为中郎将,“将羽林、缇骑、五营子弟三千五百人屯三辅以备羌”。[7]这是三辅地区屯兵子孙相继,可以世袭的一个例证。自安、顺以降,由于长期对羌战争,造成“国用不足”、财政亏缺严重,因而又出现了买卖“缇绮、五营士”的情况。如据记载:
至安帝永初间,募入钱毂,得为虎贲、羽林、缇骑、营士。[8]
桓帝延熹四年,减公卿以下俸,贷王侯半租。占买关内侯、虎贲、羽林、缇骑、营士、
五大夫,钱各有差。[9]
由于缇骑、五营士实行占买,故不少“商贾惰游子弟”,加入到了京师戍卫军队伍,“而营卫之选也衰”。[10]东汉末期的“西园八校”,兵员数量文献没有交待。究其兵源,似当主要也是来自招募,且多数是长期在役的职业兵。
[1] “八关”即函谷(今河南新安)、广成(今河南汝阳东)、伊阙(洛阳南)、大谷(今河南偃师西南)、轩辕(今河南登封西北)、旋门(今河南巩县东)、小平津(今洛阳东)、孟津(偃师北)。
[2] 《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诏曰:“卫士转迎送置常二万人。”是证。
[3]参见《后汉书·安帝纪》注引《汉官仪》的兵力建制。这当是反映东汉压缩编制后的情况。
[4] 《汉书》卷九《王莽传下》。
[5]另据《汉官仪》:长水校尉的领士为一千三百六十七人。
[6] 拙文:《汉代型募兵试说》,《
中国史
研究》1989年第3期。
[7] 《后汉书》卷五《安帝纪》及卷八七《西羌传》。
[8]陈傅良:《历代兵制》。
[9] 《后汉书》卷七《桓帝纪》,“虎贲、羽林“属宫廷禁军,即郎卫系统的警备力量。
[10]陈傅良:《历代兵制》。
士兵的战斗力与军事训练密切相关。为提高京师戍卫军的素质和作战能力,秦和西汉的统治者对军训自来比较重视。例如:秦朝就曾“尽徵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1]迄至西汉明确规定:“非教士不得从征”,“士不素习,不得应召”。[2]地方上的“正卒”,被征发到京师“屯戍”、担负常备军后,仍要按照要求进行各种军事训练。当时的军训科目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有三:
首先是
学习兵法与战阵。如《汉官仪》曰:“武官肄兵;习战阵之仪。”官兵皆肄孙吴六十四阵,名曰乘之。”又《汉书·刑法志》:
武帝平百粤,内增七校,外有楼船,皆岁时讲肄、修武备云。
所谓“肄兵”、“讲肄”,主要是指学习兵法,包括“习战阵之仪”、“演练阵法”。兵法和战阵,不仅武官要学,士兵也然。孙吴兵法,博大精深,
总结了先秦丰富多彩的实战经验。到西汉时它仍然列为学兵的经典。
其二是兵器与兵技巧的训练。凡士兵要“教以五兵”,使之掌握“弓矢、殳、矛、戈、戟”等兵器。其中尤其强调“弓射”的技能。据《汉书·艺文志》:当时有《逄门射法》2篇;《阴通成射法》11篇;《李将军射法》3篇;《魏氏射法》6篇;《强弩将军王围射法》5篇;《望远连弩射法具》15篇;《护军射师王贺射积5篇等。这些皆属兵技巧范围。汉书·刑法志》注引孟康曰:
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
材官、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阵。[3]
当时骑兵要会“骑射”,车兵要习“驾御”,材官要能“蹶张”。不论地方军还是京师常备军,皆当如此。可见,如何使兵卒舆武器紧密结合,是当时军训的核心
内容之一,要求也严。
其三是开展各种军事
体育训练。所谓“蹴鞠”、“角抵”、“投石”、“超距”等活动。这方面的记载,不时可见。例如:
今军无事,得便蹴鞠,有书二十五篇。[4]
至元帝时,以贡禹议,始罢角抵,而未治兵振旅之事也。[5]
军队无事“便蹴鞠”即踢足球。当时在三辅离宫中筑有球场,供军士训练之用。“角抵”,近似後世的摔跤或相扑。长期以来,已将其列为训练士兵、“治兵振旅。的一个科目,至元帝时“始罢”之。“投石”和“超距”,也是军体活动的经常性内容。西汉甘延寿为羽林军时,“投石、拨距,绝于等伦”。[6]“羽林”是郎卫,属宫廷禁街军,估计当时京师的戍卫军,也不例外,同样要有“投石、超距”之训练。
但东汉建国後,光武帝刘秀“省诸郡都尉”,又“无都试之役”。[7]结果地方军的训练松弛了。京师戍卫军虽然也还有一定的训练,但主要来自招募,成份复杂,士兵素质总体水平不如西汉。所以马端临说:“光武罢都试后……则京师之兵亦单弱矣,外之士兵不练,而内之卫兵不精。”[8]和西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京师戍卫军具有什么优势?它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这是涉及到对戍卫军总体评估的一个
问题,于此,根据现有材料试图做些梗概性考察。
《文献通考·兵考二》引宋人山斋易氏之言日·:“汉之兵制,莫详于京师南北军之屯。虽东西两京沿革不常,然皆居重驭轻,而内外自足以相制,兵制之善者也。”也就是说,尽管两汉京师常备军的组织机构、职掌任务及兵力员额等“沿革不常”,多有变革,但都贯彻着一条“居重驭轻”的建军方针。所谓“居重驭轻”,是指重京师以镇御地方,重京师直接掌握的常备军,使之驾御和控制各个郡国的地方军,确保京师常备军的可靠性。
为贯彻“居重驭轻”的方针,汉代京师的常备军,设有宫廷禁卫军(郎卫)、宫城近卫军(卫士)和京师戍卫军(北军),前已提及。这三者,分工合作,互不隶属,互为表里,相互制约。将最高军权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是中国封建兵制的一个显著特点,对后世
影响很大。[9]实行以京师常备军为主体的武装力量体制,这和当时政治上的中央集权统治是相一致的。
在汉代,作为京师常备军重要构成之一的戍卫军,在贯彻建军方针方面,也体现得很突出,不仅在武装力量的建置上逐趋完备,而且和地方上的郡国兵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京师戍卫军通常由皇室的亲信、功臣或要员统领。除前面论及者外,还有大量史实可徵。例如:周昌,因跟随沛公刘邦“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昌为中尉”。[10]卫绾在吴楚反时,因“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11]毋将隆在哀帝即位后,“以高第入为京兆尹,迁执金吾”。[12]贾复是帝乡南阳人,“小好学,习尚书”,助统一战争有功,故“光武即位,拜为执金吾”.[13]阴识“以太子舅”,为“执金吾”。[14]马光是马防之弟,“兄弟贵盛”,“自越骑校尉,迁执金吾”。[15]刘般是“宣帝之玄孙”,“积累仁义,世有名节”,“显宗嘉之”。“永平十年,徵般行执金吾事……时五校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敞,舆服光丽,伎巧毕给,故多以宗室肺腑居之”。[16]来歙之曾孙历,“少袭爵,以公主子,……代冯石为执金吾”。[17]此类事例甚多,不必赘举。当时,不仅京师戍卫军的统领任用亲信、重臣,而宫廷禁卫军和宫城近卫军的统领也然。地方军则不具备这一优势。安置皇室的亲信、重臣掌握中央常备军,既有利于集中军权、加强控制,增加保卫京师安全的可靠系数。同时也反映了京师常备军的地位优于地方军。
其二,京师戍卫军的军事素质较高。在西汉时期,这支军队的兵源和其他军队有别。它非来自全国各地的编户民,而是徵自京辅地区的“良家子”。“为正”与“屯戍”,二役合一。在役的两年,都是以护卫京师为宗旨,与京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对此,山斋易氏曾有一段议论。他说:
窃疑南军以卫宫城,而乃调之于郡国。北军以护京师,而乃调之于三辅。抑何远近轻重之不伦耶?尝考之司马子长作《三王世家》载公户满意之言曰:“古者天子必内有异姓大夫,所以正骨肉也;外有同姓大夫,所以正异族也。”……郡国去京师甚远,民情无所适莫可,缓急为可恃,故以之卫宫城,而谓之南军;三辅距京师为甚迩,民情有闾里、墓坟、族属之爱,而利害必不相弃,故以护京城,而谓之北军。其防微杜渐之意深矣。[18]
这段话,并非否认“南军”即宫城近卫军的重要。但它也确说明,当时“北军”即京师戍卫军的兵员之所以要征自三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三辅距京师很近,“民情有间里、墓坟、族属之爱,而利害必不相弃”。三辅民对京师的存亡有密切的利害关系,对护卫京师有更强的向心力,在思想上相对可靠。除了这一思想素质之外,在军事素质上通常也比地方军好。他们通常对“骑驰”、“射御”比较熟练,有严格的入选标准。迄至东汉,虽然征兵制渐衰,京师戍卫军的兵源主要采用“招募”。但入募者必须具备身体、技能、勇敢等条件,同时又是职业兵、长期在役,娴于战阵,故它同样比地方军具有较高的素质。;
[1]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2] 《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及注。
[3] 《汉官仪》。
[4]刘向:《别录》。
[5] 《汉书》卷二二《刑法志》。
[6] 《汉书》卷七0《甘延寿传》,“投石、拨距”,即。投石、超距”。
[7] 《后汉书》志第二七《百官四》。
[8] 《文献通考·兵考》。
[9]自汉以降,历代中央常备军的组建形式和内容虽有损益,但统治者都着眼于中央军的建设这一点并未有变。如曹魏时的中军、唐朝的南北衙兵、宋代禁兵中的上军、元朝的怯薛和诸卫、明朝的禁军和京管等,莫非如此。
[10] 《汉书》卷四二《周昌传》。
[11] 《汉书》卷四六《卫绾传》。
[12] 《汉书》卷七七《毋将隆传》。
[13] 《后汉书》卷一七《贾复传》。
[14] 《后汉书》卷三七《桓荣传》。
[15] 《后汉书》卷二四《马援列传》。
[16] 《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
[17] 《后汉书》卷一五《来歙传》。
[18] 《文献通考·兵考二》。
第三,京师戍卫军武器精良,拥有雄厚的军备。武器是衡量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汉代武器的种类在先秦基础上有了新的
发展。如长兵器有殳、戈、矛、戟;短兵器有刀、剑;远程兵器有弓、弩;防护兵器有监甲、盾牌;守卫兵器有鈎镶;锤砸、劈砍兵器有锤、挝、杖、钺、斧等。这些多为质量精良的铁兵器,有的已成为“
中国之长技也。”[1]
同时,为保障需要,京师戍卫军驻地长安,拥有大规模的武库。据考古发掘,长安武库位于长乐、未央二宫之间,南距南城垣1810米,安门大街以西约82米处。四周筑有围墙,东西长710米,南北322米,墙厚15米,总共占地约23万平方米。在这座武库城内,发现库房遗址7处。各个库房所存放的武器种类不一。有的存放炉甲,有的专储弓弩、箭镞。在1号、7号库房遗址都发现钢铁兵器,计有刀、剑、矛、戟、斧、镞和铠甲等,以铁制兵器为多,仅铁镞就达一千余件。长安武库自西汉初修建后,一直沿用到王莽时期。[2]当时全国各地均有武器储备,见于记载的在洛阳、河南、上郡、颖川、广汉、山阳、北海、玄菟、张掖、酒泉、渔阳、上党等地都建有武库。[3]长安武库似当主要是供京师常备军用的。他们拥有这大量的精良武器,意味着其握有一支庞大的物化了的军队,无疑对提高战斗力更为有利。
在论及军队的重要性时,宋人陈傅良在其《历代兵制》中说:“兵之所在,权实归之,是以在外则外重,在内则内重……内外轻重,一系于兵。”由于汉王朝组建的京师戍卫军具有上述优势,所以它在稳定当时的政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京师戍卫军在维护京师的
社会秩序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西汉京师长安有户8万多,人口达40余万,人员复杂,社会治安秩序一度较乱。王温舒为戍卫军统领(中尉)时,在长安,“吏苛察淫恶少年,投缿购告言奸,置伯落长以收司奸”。由于对“奸猾穷治”,结果“中尉部中中猾以下皆伏”。[4]又据记载,当时“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尹赏任长安令时,“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扦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当他迁执金吾后,“督大奸猾,三辅吏民甚畏之”。[5]当时的戍卫军,“督盗贼,斩伐不避贵势”。[6]对京师的治安,起到了镇定社会秩序之效果。
再者,京师戍卫军在平定内乱中起过重大作用。这方面的记载不少。例如:西汉初,诸吕专权,“大臣欲诛诸吕”。周勃“入据北军,遂以诛诸吕、安刘氏”。[7]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因北军主力参战而获胜。武帝晚年,戾太子(刘据)在京师发动叛乱,也因北军“不肯应太子”,[8]而太子失败。东汉时,窦宪女弟婿郭举为侍中,舆卫尉邓叠母元,俱出入宫中,“谋为不轨”。後被发觉,“和帝幸北宫,诏执金吾、五校勒兵屯南、北宫,闭城门,捕举。举父长乐少府璜及叠、叠弟步兵校尉磊,母元,皆下狱诛”。结果,“窦氏被诛,太后失势”。[9]这些事例表明,在重大的
政治斗争中,京师戍卫军对稳定当时政局的意义不可低估。
还有一点就是,京师戍卫军在反击异族侵扰的征战中成为一支重要的骨干武装力量。这方面,东汉之时体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明帝永平年间,马严为将军长史,“将北军五校士、羽林禁兵三千人,屯西河美稷,卫护南单于”。[10]耿恭任长水校尉时,曾“将五校士三千人讨西羌”。[11]章帝建初二年(77年),马防等“将北军五校兵及诸郡积射士三万人击(羌)”。[12]和帝永元九年(97年),“陇西羌反,遣执金吾刘尚行征西将军,越骑校尉节乡侯赵世发北军五校……征西羌”。[13]安帝永初元年(107年),“羌反,断陇道,汉遣(邓)骘将左右羽林、北军五校及诸郡兵征之”。[14]东汉时期,大凡每当重大战争,几乎都有京师戍卫军出击,以指挥或协调地方军、边防军作战。曾有过不少战绩。但到后来,由于政治腐败,乃往往“徒见王师之出,不闻振旅之声”。[15]军威明显下降,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史实表明:两汉时期,作为京师常备军重要构成之一的戍卫军,不仅在建制上日臻完备,而且和地方军相比,有不少明显的优势。这就是:兵力集中,任务明确;士兵的素质较高;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由皇室的亲信要臣统兵,是天子的亲军。因此,它对巩固统一、稳定当时的政局起有重要作用。
[1] 《汉书》卷四九《晁错传》。
[2]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
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395——396页。《汉长安武库遗址发掘的初步收获》见《考古》1978年第4期。
[3]分见《汉书》之《刘濞传》、《周亚夫传》、《成帝纪》、《王莽传》及《居延汉简甲乙编》。
[4] 《汉书》卷九0《酷吏传》。
[5] 《汉书》卷九0《酷吏传》。
[6] 《汉书》卷九0《酷吏传》。
[7] 《汉书》卷四一《郦商传》。
[8] 《汉书》卷六六《刘屈氂传》。
[9] 《后汉书》志第一一《天文中》。
[10] 《后汉书》卷二四《马援列传》。
[11] 《后汉书》卷一九《耿恭传》。
[12] 《后汉书》卷二四《马援列传》。
[13] 《后汉书》志第一《天文中》。
[14] 《后汉书》志第一一《天文中》。
[15] 《后汉书》卷六五《皇甫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