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 言
中國醫學有悠久的傳統,而且為人類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影響及於朝鮮、日本等國家及東南亞地區,近年更逐漸形成西方醫學系統以外另一個獨立的、現代的醫學體系。今後相信東西方的醫學會朝著加強交流、取長補短和互相促進的方向發展,為人類謀求更大的褔祉。
以近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醫學發展的歷史,在1930年代已見成績;而較深入和全面的探討,則是最近二、三十年間的事。筆者曾撰寫〈中國醫學史研究述評〉,載《歷史與文化》第1期(1998年);本文是在此基礎上再作補充,務求更全面地介紹二十世紀出版的中醫史研究及相關書籍,作為研究入門的階梯,除中文著作外,酌量兼及英文、日文論著,不過基本上限於通論性撰述,專科專題的中醫史著作為數甚多,相信遺漏在所不免,這是要請專家學者見諒的。
(二)二十世紀前期的研究概況
中國學界對醫學史的注意,始自二十世紀初年,不過早期出版的著作均屬西方醫學史範疇,並且都是從外文翻譯過來的。1中國醫學史研究的先驅,首推陳邦賢(字冶愚,1889 - 1976)。他所著的《中國醫學史》,是中國第一部探討中醫歷史的著作。此書初由上海醫學書局於1920年發行,依次敘述太古、周秦、兩漢、晉隋、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國的醫學,詳於今而略於古,清代和民國時期佔較大篇幅。著者對歷代醫政、名醫、名著及所形成的新學說、新成就作了系統的介紹,在疾病史的論述上亦多創見。2 台北遠東圖書公司於1956年重印此書,但署中國醫學研究會主編。
陳邦賢的《中國醫學史》其後作了較大的修訂補充,由上海商務印書館於1937年出版,收入王雲五、傅緯平主編《中國文化史叢書》第一輯,自此更為學界所推重。修訂本內容分為上古醫學、中古醫學、近世醫學、現代醫學、疾病史五篇,敘述中國醫學的起源和演變、醫術的發展、外國醫學的傳入等。論者指出,此書「改文言為白話,特別是近現代醫學的論述,其引錄多注出處,且對史料堆集之弊有了較明顯的改變。」3台灣商務印書館曾於1958年據此版重印,所以流傳較為廣泛。
一批由中國人自著的醫學史書籍都不約而同在1930年代出現,反映了有關方面的研究已經時機成熟。當中有的介紹西方醫學史,4也有全面記敘世界各國醫學發展歷史的,如李濤(1901 - 1959)編著《醫學史綱》(上海:中華醫學會出版委員會,1940年),除論述西方醫學史外,還注意到各國醫學的互相交流,如中國醫學輸入日本,西域醫學傳到中國,以及西方醫學輸入印度、日本及中國等。5此外,有的著作注重西醫傳進中國後的情形,6也有關於中國醫藥衛生發展史的。7
王吉民(1889 - 1972)、伍連德(1879 - 1960)著《中國醫史》上、下卷(中央防疫處,1932年初版,1936年第二版),8第一部用英文撰寫的中國醫學史專著。此書上卷將中國傳統醫學發展分為四個時期:一、古代或傳說時期(公元前2697 - 前1122年);二、黃金時期(公元前1121 - 前960年);三、爭鳴時期(公元前961 - 公元1800年);四、現代或轉折時期(公元1801 - 1936年);下卷介紹現代醫學(即西醫)傳入中國的經過,以及西醫院、西醫院校和現代醫學教育的情形。此書是國外學術界了解中國醫學史的主要依據之一,至今仍有頗大的影響。9
陳邦賢的《中國醫學史》、李濤的《醫學史綱》及王吉民、伍連德的英文《中國醫史》,被譽為早期的三部中國醫學史代表作。
還可介紹的是兩冊中醫中藥辭典。首先,是謝觀(字利恒,1880 - 1950)等撰著的《中國醫學大辭典》(上海:商務印書館,1921年),從醫學、身體、方名、藥名、病名、醫家、醫書七個方面,選收了七萬餘條詞目,凡三百五十萬字。作者編寫此辭典時,參考了二千餘種書籍,取材較為廣泛,內容也較豐富。此辭典在1949年前曾再版數次,其後台灣商務印書館於1958年印行台灣版,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又於1995年影印出版,另外還有兩種改編本。10
其次,是陳存仁(1908 - 1990)主編的《中國藥學大辭典》上、下冊,約成書於1935年,收錄歷代文獻所載的各種藥物和藥物內容,包括命名、定義、處方、同名、古籍制名、外國名稱,以及學名、產地、形態、成分、效能等,近二百萬字。此辭典取材廣泛,解釋也較詳盡;但內容主要是羅列資料,兼收並蓄。學界指出其中有些論述不夠確切,引述資料亦間有錯誤。11此辭典後來有香港上海印書館重印本。
(三)二十世紀後期中國內地的研究進展
1949年後,中國醫學史研究在中國內地續有進展。首先需要一提的,是陳邦賢編著的《中國醫學史》,1957年由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了第三次修訂本,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及更充分的史料,對醫學的起源、發展的動力、醫學史分期、史料的運\用,都提出了新的見解,內容較前兩版有所提高。12
1970年代以來,有關中醫中藥的著作漸見增加,上海中醫學院編《中醫學基礎》(香港:商務印書館,1975年),是其中一種較容易入手的新編中醫學教材。此書將原有的《內經》、《傷寒論》、《溫病學》、《中醫診斷學》四門課程精簡為一,〈緒論〉且扼要介紹中國醫藥學的形成和發展。
賈得道著《中國醫學史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是中醫史專著中較具特色的著作之一,「著重闡述祖國醫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突出了中醫學是在古代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的基礎上,通過整體觀察和長期醫療實踐,探索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從而形成中醫辯證論治這一獨特體系。」13書中利用了一些新近出土的資料,對醫學理論的發展亦有較好的整理。
俞慎初著《中國醫學簡史》(褔州:褔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年),是一冊逾五百頁的著作,分上古、中古、近世、近代、現代五大歷史時期,闡述醫學發展與時代背景、社會制度、政治經濟、科學文化之間的密切關係。〈現代醫學〉篇著重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醫藥衛生成就,尤為值得重視。14
范行準著《中國醫學史略》(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6年),對中醫的起源、發展、成熟、充實、衰變、孱守等幾個階段進行了全面的論述。此外,關於民間醫生的醫療活動對中國各學科的推動作用,傳信方在普及醫療保健事業中的功績,門閥與山林醫家的學術分野,以及鼠疫、天花等傳染病對中醫理論和臨床的影響等,有較詳細的說明。
研究中國古代醫學史的著作,有:趙璞珊著《中國古代醫學》(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李經緯、李志東編著《中國古代醫學史略》(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史蘭華等編《中國傳統醫學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年);及廖育群主編《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綱?醫學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
郭成圩主編的《醫學史教程》(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年),有關中國的部分很多。近年出版的中醫史講義漸多,15較新的一種是程之范主編《中外醫學史》(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7年),此書首述世界醫學史的發展,而以過半數篇幅介紹中國古代和近現代的醫學史。
史世勤主編《中醫傳日史略》(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介紹中醫傳入日本的歷史以及日本漢方醫學的發展概況,書中亦有日本著名漢醫及漢方醫籍的簡介。潘桂娟、樊正倫編著《日本漢方醫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4年),是全面探討日本漢方醫學發展史的專著。賈春華著《日本漢醫古方派研究》(長春:長春出版社,1996年),則專門探究日本的古方派。至於中國醫藥傳入朝鮮的歷史,中文方面似乎未有專著出版,實在是很可惜的事,反而日本醫家曾作過較深入的探討。16
較為簡易的中醫史知識讀物,有傅維康著《杏林述珍──中醫藥史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及劉國柱編《中國醫學史話》(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此外,還有周一謀等編《中醫史話文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1年)、顏克海編著《論中醫學術淵源?體系?發展》(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年)及陶御風、洪丕謨、王佑民著《中國傳統醫學漫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等。陳樂平著《醫俗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也值得一讀。醫家傳記有張志遠主編《中國歷代名醫百家傳》(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年),孫文奇編著《中國歷代名醫集錄》(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則介紹歷代名醫近千人。另一種值得推薦的小書,是黃倉、王旭東著《醫史與文明》(北京:中國醫藥出版社,1993年),從歷史角度對中西醫學的兩種體系加以分析,追溯中西醫學發展的歷史軌跡,強調「以史為鑒」、「以史為補」,使其成為中國醫學走向未來的階梯。
嚴世芸主編《中醫學術史》(上海:上海中醫學院,1989年),與一般的醫史比較,在學術的深度和廣度方面有所增加,更強調了中醫各家學說發展的脈絡。踏入1990年代,醫學與文化的關係受到較大的重視,李良松、郭洪濤編著《中國傳統文化與醫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年)提出「文史醫學」的新學科概念,認為「文史醫學就是從中國文化史的角度來研究文史典籍中的醫學史料和醫學思想,以及醫學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17此書以外,還有高春媛、陶廣正著《文物考古與中醫學》(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更可注意的,是出現了兩種有關中國醫學文化史的著作:其一,是馬伯英著《中國醫學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其二,是馬伯英、高晞、洪中立著《中外醫學文化交流史──中外醫學跨文化傳通》(上海:文匯出版社,1993年)。這兩種都是洋洋數十萬言的巨著,相信有關方面的研究,今後還會受到更大的重視,甚至朝著更專深的方向推進。
(四)二十世紀後期港台地區的研究進展
香港方面,1949年前後有不少內地醫家南來,中醫界較前蓬勃,當中亦有一些醫家致力於撰述,例如陳存仁著《中國醫學史圖鑑》(香港:香港上海印書館,1968年),亦題《中國醫學史》(香港:中國醫學研究所,1969年)。此書的英文譯本於1977年出版,亦可參考。18順帶一提,陳存仁曾接受香港《大人》雜誌之邀,連續撰寫了《銀元時代生活史》和《抗戰時代生活史》兩部關於舊上海生活的書,當中有不少關於醫藥界的軼聞。《銀元時代生活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於2000年重刊,可以作為近代中國醫學史研究的史料看待。
此外,有北京中醫學院主編《中國醫學史講義》(香港:醫藥衛生出版社,1968年)、呂尚志編寫《中國古代醫學家的發明和創造》(香港:上海書局,1971年),及上官良甫《中國醫學發展史》(香港:新力出版發行公司,1974年)、任勉芝《中國醫學史大綱》(香港:新亞醫藥出版社,1976年)。近年江潤祥、關培生合著《杏林史話──中國醫學史論文集》(香港:中大出版社,1990年),也有助於對中國醫學發展史的認識。謝永光編著《香港中醫藥史話》(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則是第一本探討百多年來中醫藥在香港發展的著作。
台灣方面,1960年代初有一種英文的中醫史出版,19此書附有中文翻譯,題為《中國古今醫藥史綱與美蘇醫學進展鱗爪》,署徐學嶸原著、王吉人審校、王以文節譯,在台中印刷,但無出版社及出版地。較早的中文出版物,有杜聰明(1893 - 1986)著《中西醫學史略》(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66年)。杜聰明早年留學日本,其後赴歐美深造,歷任台灣大學教授及醫學院院長等職,在醫學界享有盛譽。
1970年代以來,相繼出版了一些有關中國醫學史的著作。最早的一種,當推劉伯驥著《中國醫學史》上、下冊(台北:華岡出版部,1974年)。此書除導言外,共分十章,從醫政制度、病名、疫病、藥物、名醫傳、重要之醫典、醫藥教育等方面,分述各時代醫學發展的狀況及其特點,在同類著作中,是比較詳細的一種。論者指出,該書在論述西醫傳入後對中國醫學發展,以及中國醫學東傳韓國、日本,有較大的參考價值,且給讀者以新的啟示。20其次,有陳勝昆著《中國傳統醫學史》(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及《中國疾病史》(台北:自然科學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1980年代出版的中醫史著作,有鄭曼青、林品石編著《中華醫藥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及史仲序著《中國醫學史》(台北:正中書局,1984年)。鄭曼青、林品石此書是陳立夫主編「中華科學技藝史叢書」的一種,書首有陳立夫〈我對於中西醫藥的看法〉(代序),內容編排不依一般史書的朝代劃分,而按中醫藥的實質演變,分十六章論述,計為:中華醫藥源流、中華醫藥文獻中之最古醫典、《傷寒論》、中華醫學中之陰陽五行、中華醫學中之道家思想、病機、診法與脈法、治法與醫方、鍼灸學之發展、唐宋時代外國醫藥之傳入、金元四子之學及其流派、《本草綱目》、歷代醫政及醫學教育、醫德及禁例、近代醫學之大變、中醫之衰落及其未來。史仲序此書的處理方式則採折衷辦法,前五章敘述上古至清代的醫學,分為「巫醫相混」、「醫學隆盛」、「彙注醫籍」、「醫學檃鳴」及「醫學沒落」五個時期,後七章分論中西醫學貫通、針炙醫學經緯、中國藥學發展、歷代疾病載記、衛生保健紀要、歷代醫事制度、中國傳統醫德。21此外,還有一些不著撰人的普及讀物,如《中國醫藥史話》(台北:明文書局,1983年)、《中國醫學家史話》(台北:明文書局,1984年)等。
1990年代初,有王樹岐、李經緯、鄭金生合著《古老的中國醫學──中國醫學編年史研究》(台北:緯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近期出版的有二,一種是魏子孝、聶莉芳著《中醫中藥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另一種是甄志亞、傅維康主編《中國醫學史》(台北:知音出版社,1994年)。魏子孝、聶莉芳均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任職中國中醫研究院,其書共有九章,記載中國自遠古至清代的醫學發展。甄志亞、傅維康主編之書,是由北京、上海、湖南、廣州,黑龍江的中醫學院教授合作撰寫,詳述醫藥學的起源(遠古至公元前二十一世紀)、早期的醫藥衛生實踐(夏代至春秋)、醫學理論體系的初步形成(戰國至三國)、醫藥學的全面發展(兩晉至五代代)、醫藥學在實踐和理論上的新發展(明代至清代鴉片戰爭前)、近百年的中國醫藥學(1840-1949年),內容編排頗有條理,書末附有中國醫學大事年表,適合高等院校作為教學參考之用。
(五)有關中國醫學史的外文著作
1970年代以來,西方學者對中國醫學史亦開始留意,不過他們的角度多不純粹著眼於中醫史本身的發展,而是注重醫學思想、比較研究及當代情況等。22近年,我們還可以在國際互聯電腦網頁上看到有關中國醫學及醫學史的研究發展概況。23順帶一提,德文、法文方面,也有一些關於中國醫學史的研究,是值得注意的。24
廖溫仁《支那中世醫學史》(京都:弘文社,1932年初版;東京:科學書院1981年重印本),是早期以日文寫成的中醫史著作。陳邦賢著、山本成之助譯《支那醫學史》(東京:大東出版社,1940年),據陳邦賢《中國醫學史》1937年版譯出。1990年代出版的有:石田秀美著《中國醫學思想史》(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吉田莊人著《中國名醫列傳》(東京:中央公論社,1992年);小曾戶洋著《中國醫學古典與日本──書誌與傳承》(東京:塙書房,1996年),主要透過中國古代醫學典籍研究中國醫學傳到日本的情形。順帶一提,赤堀昭介紹中國醫學史研究的專文,是很有用的入門參考。25
日本方面稱中醫中藥為「漢方藥」,近年則以「東洋醫學」之名作為「西洋醫學」的對稱。所謂「東洋醫學」,就是指自古以來從中國傳入的醫學而經日本修飾和補充的醫療體系。1972年成立的北里研究所附屬東洋醫學總合研究所,是日本最早的東洋醫學研究機關,該所所長大塚恭男著《東洋醫學》(東京:岩波書店,1996年),對東洋醫學與西洋醫學、日本的東洋醫學史、日本東洋醫學與中國醫學等問題均有簡明扼要的論述。
(六)中國醫學史研究的深化及其展望
中國醫學史研究的深化,除了出版著作外,還要注意工具書的編纂和學術期刊的編印,這兩方面已取得若干成績。首先,有關中醫中藥的圖錄和工具書,1980年代以來相繼出現。例如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了莊兆祥、李寧漢主編《香港中草藥》8輯(1978 - 2000年),又有蕭培根等主編《中國本草圖錄》12卷(與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合作出版,1988 - 1997年),這些都是科研成果的彩圖紀錄,為中醫中草藥研究奠下了更紮實的基礎。李經緯主編《中國古代醫史圖錄》(北京:人衛生出版社,1992年),收錄文物圖片二百六十種,從先秦到清代,供教學和參考之用。圖文配合的出版形式,是新時代的一種需要。
《中國大百科全書 ──中國傳統醫學卷》(北京?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年),是目前有關中國醫學史及相關知識最全面和完備的工具書。陳新謙編著《中華藥史紀年》(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4年),按年記載中國自遠古時代以來數千年間在藥學領域中比較重要的歷史事件,下迄1983年,亦方便參考。宋木文、劉杲主編《中國圖書大辭典》(1949-1992)第13冊(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為醫藥、衛生卷,有中醫、中藥著作近二千種的介紹。不過,平心而論,適合時代需要的參考工具書仍然十分缺乏,有待努力和改進。
其次,醫學史期刊的出版也漸受重視。比較集中地刊載中醫史論文的,是《中華醫史雜誌》(季刊)。其前身是1947年創立的《醫史雜誌》,1953年更名為《中華醫史雜誌》,後曾停刊,及改稱《醫學史與保健組織》、《人民保健》,1980年起復刊,定為第十卷,而將前此各期編為九卷,由北京中華醫學會出版。26至於二十世紀出版的醫史論文資料,為數雖然不少,估計逾一萬篇,27但內容繁簡不一,水準參差不齊,影響所及,連帶一些具有較高水準的學術論文也被人忽略,學界對此必須加以檢討。
隨著大規模對中國醫學知識的整理和出版,中國醫學史研究的成果日見豐碩。由陳敏章、李經緯及多位專家學者合力編著的《中國醫學通史》,由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於2000年出版。此書共四百餘萬字,分為四卷:一、古代卷(原始社會至1840年);二、近代卷(1840年至1949年);三、現代卷(1949年至1995年);四、醫史文物圖譜卷(收錄古代至1995年間的圖片近一千幅)。這是現時最具規模的中國醫學史著作,綜合了二十世紀多位醫家學者的心血結晶,希望從二十一世紀開始,這方面的研究可以有突破性的進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據北京圖書館編《民國時期總書目──
自然科學?醫藥衛生卷》(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年)所錄,有:【英】馬克斐(R.C. Macfie)著、【英】高葆真(W.A. Cornaby)譯、曹曾涵校:《泰西醫術奇譚》(上海:廣學會,1911年);丁褔保譯:《西洋醫學史》(上海:醫學書局,1914年)。較後出版的,有周雲路譯:《醫術的浪漫史》(上海:廣學會,1929年)等。
2. 參閱方鳴、金輝、楊慧林、唐建褔主編:《二十世紀中國學術要籍大辭典》(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年),〈陳邦賢編著《中國醫學史》〉條(李經緯撰),頁1223。
3. 同上註。關於陳邦賢的生平和貢獻,可參李經緯〈中國著名醫史學家──陳邦賢〉,《中華醫史雜誌》16卷4期(北京:中華醫學會,1986年),頁193-198;蔡景峰〈陳邦賢先生對中國疾病史
研究的貢獻〉、王致譜〈陳邦賢先生早期醫史學研究工作〉及陳定閎〈醫學史家陳邦賢教授的人格修養與學術修養〉,《中華醫史雜誌》20卷1期(1990年),頁11-19。
4. 陶熾孫編:《西洋醫學史》(上海:東南醫學院出版股,1933年),相信是中國人自編關於西方醫學史的最早著作。此外。有【日】石川光昭著、沐紹良譯《醫學史話》(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
5. 參閱《二十世紀中國學術要籍大辭典》,〈李濤編著《醫學史綱》〉條(蔡景峰撰),頁1224。
6. 汪于岡、葛成慧著:《新醫業概況》(上海:中華職業
教育社,1930年),介紹西醫輸入中國以後發展情況。此外,還有鮑鑒清著:《我國新醫之解剖學史》(自然科學季刊編輯部,1931年)及畢華德著:《我國西醫眼科之起源及現狀》(上海:中華醫學雜誌社,1931年)等小冊子。較後出版的,有江道源著:《十九世紀前中華基督教對於醫學之貢獻》(兗州:保祿印書館,1942年),介紹唐代、元代及明清之際入華基督教教士在醫藥上的成績;又有范行准撰、余雲岫校:《明季西洋傳入之醫學》(中華醫學史學會鈞石出版基金委員會,1943年)。
7. 如王吉民著:《中國歷代醫學之發明》(上海:新中醫出版部,1930年)、陶熾孫編:《中國醫學史》(上海:東南醫學院出版股,1933年)、馬允清編:《中國衛生制度變遷史》(天津:益世報館,1934年)等。
8. Wong, K. Chimin and Wu Lien-teh,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ng a Chronicle of Medical Happenings in China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Period (Shanghai: National Quarantie Service, 1936; repr. New York: AMS Press, 1973).
9. 參閱《二十世紀中國學術要籍大辭典》,〈王吉民、伍連德著《中國醫史》〉條(蔡景峰撰),頁1223-1224。關於王吉民的生平和貢獻,可參傅維康〈醫史園地悉心耕耘50年──著名醫史學家王吉民〉,《中華醫史雜誌》17卷3期(1987年),頁145-148。
10. 樊正倫、張年順根據謝觀等編《中國醫學大辭典》1926年重印本加以整理,由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於1994年出版;此外,又有謝觀主編《中華醫學大辭典》上、下卷(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可見這辭典至今仍是最重要的中國醫學工具書,具有很高的學術水平和參考價值。
11. 參閱施宣圓、王有為、丁鳳麟、吳根梁主編:《中國文化辭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年),頁539。
12. 同註2。關於陳邦賢此書三個版本的異同,可參張慰豐〈中國醫學史研究的開拓者──陳邦賢〉及趙璞珊〈讀陳邦賢先生三部《中國醫學史》〉,《中華醫史雜誌》20卷1期(1990年),頁2-10。
13. 《二十世紀中國學術要籍大辭典》,〈賈得道著《中國醫學史略》〉條(傅芳撰),頁1225。
14. 關於俞慎初的《中國醫學簡史》,可進一步參閱余瀛鰲的書評,載《中華醫史雜誌》14卷4期(1984年),頁248-250。
15. 較重要的教材是北京中醫學院主編《中國醫學史》(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8年),最初於1960年刊行,其後曾經修訂;此外,有甄志亞、傅維康主編《中國醫學史》(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年)及陝西中醫學院主編《中國醫學史》(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
16. 三木榮著:《補訂朝鮮醫學史及疾病史》(京都:思文閣出版,1991年),包括作者的《朝鮮醫學史》和《朝鮮疾病史》兩種專書,內容甚為詳細,亦記述了中國醫學與朝鮮的關係。
17. 李良松、郭洪濤編著:《中國傳統文化與醫學》,頁1。此書共有三部分,上編總論包括〈文史醫學概述〉、〈文化背景與醫學通論〉兩章,中編各論分別探討甲骨文、十三經、諸子、史書、政書、文集、類書、詩詞散曲、筆記小說、古文史工具書及其他方面的醫學史料和思想研究,下編是文史醫學年表,其編排和內容結構,大抵上為文史醫學的研究豎立了規模。
18. Hsu, Hong-yen, Peacher, William G., Chen’s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Hong Kong, 1977). 此書有台北新醫藥出版社版,署許鴻源、畢毬?威廉編譯。
19. Evan H. Shu,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Medicine in China and the Review of Medical Progress in America and Russia, 1962.
20. 參閱《二十世紀中國學術要籍大辭典》,〈劉伯驥著《中國醫學史》〉條(李經緯撰),頁1224。
21. 關於史仲序的《中國醫學史》,可進一步參閱趙石麟的書評,載《中國醫史雜誌》19卷3期(1989人),頁191-193。
22. 主要的著作有:
(1) Arthur Kleinman (ed.), Medicine in Chinese Cultures: Comparative Studies of Health Care in Chinese and Other Societies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Public Health Service, 1975);
(2) John Z. Bowers, William Hess, J., Nathan Sivin (eds.),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Research and Education (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8);
(3) Ka-che Yip, Health and National Reconstruction in Nationalist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ealth Services, 1928 – 1937 (Ann Arbor, Mich.: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1995);
(4) Nathan Sivin, Medicin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 Ancient China: Researches and Reflections (Aldershot, Hampshire: Variorum, 1995);
(5) P.Y. Ho and F.P. Lisowski, 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Singapore, New Jersey, London, Hong Kong: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1997);
(6) Zhengou Wang,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msterdam: IOS Press, 1998).
23. 例如:(1)Chi Med -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Webpage, Online. Available:
http://endjinn.soas.ac.uk/" TARGET=_blank>
http://endjinn.soas.ac.uk/ Needham/Chimed/;
(2) Dr. John H.F. Shen, Chinese Medicine. Online. Available:
http://infinite.org/shen/cmbook/index.html." TARGET=_blank>
http://infinite.org/shen/cmbook/index.html.
24. 德國方面,參閱文樹德(Paul U. Unschuld)〈中國醫學史的研究在聯邦德國〉,《中華醫史雜誌》17卷1期(1987年),頁64-65;其著作以
英文出版的計有:
(1) Paul U. Unschuld, Medicine in China: A History of Idea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2) Paul U. Unschuld, Introductory Readings in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Sixty Texts with Vocabulary and Translation, A Guide Research Aids and A General Glossary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8);
(3) Paul U. Unschuld, Medicine in China: Historical Artefacts and Images (International Book Import Service, Inc., 1999).
法國方面,1988年Dominque Hoizey 和Marie-Joseph Hoizey 編著《中國醫學史》(Histore de la medecine chinsoie),此書的簡介,見《中華醫史雜誌》19卷4期(1989年),頁215。英譯本於1993年出版:Dominique Hoizey and Marie-Joseph Hoizey, Translated by Paul Bailey, A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Vancouver: UBC Press, 1993).
25. 見《亞細亞歷史研究入門》第3卷(京都:同朋舍,1983年),頁352-372。吉田寅〈中國醫學史研究之回顧〉,《立正大學文學部論叢》100號(1994年),則以作者本身的研究經歷為主。
26. 參閱〈關於本刊編卷的說明〉,《中華醫史雜誌》10卷1期(1980年)封底。有關此期刊一至十五卷的內容
分析,可參陸肇基〈從《中華醫史雜誌》看我國的醫史研究〉,《中華醫史雜誌》17卷1期(1987年),頁1-7。
27. 根據嚴季瀾主編:《中醫文獻檢索》(北京:學苑出版社,1995年),中國中醫研究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1980年編印的《醫學史論文資料索引》第一輯,收錄1903年至1978年間國內外出版的630餘種報刊雜誌上刊載的醫史論文資料10200種,1989年出版的第二輯,收錄1979年至1989年間出版的867種報刊雜誌上刊載的醫史論文資料12000餘種,其中包括外國醫學史在內。王吉民、傅維康合編:《中國醫史外文文獻索引》(上海:上海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1966年),收錄1682年至1965年間國內外書刊上有關中國醫學史的外文著作和文獻1400餘種。近年來出版的論文尚未整理和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