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人类社会所创造的劳动产品包括商品和非商品,非商品是指没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非商品包括知识、信息、经验及情感等。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一人对他人劳动的认同和汲取。非商品也是劳动产品,也有价值。非商品价值与商品价值可以相互转化。
关键词:劳动产品 非商品 非商品价值 价值转化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我们,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一般劳动。马克思对商品和价值的定义有三个方面的要点,一是劳动是价值的合理内核,是商品交换的前提,是价值成立的必要条件,没有劳动就没有价值;二是在马克思看来交换也是价值成立的必要条件,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得以实现,没有进行交换就不可能实现劳动价值,有些产品虽然是劳动产品,但由于没有实现交换因而没有价值。三是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不是商品就没有价值。
把马克思的商品和价值理论与客观实践结合起来,我得到的认识是:第一,劳动是价值的合理内核,是价值的前提,没有人的劳动投入,价值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有了人的劳动,并由这些劳动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价值才会出现。那么,什么样的“动”才能算是劳动呢?这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问题。复杂的表现是,这一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用实践中就一直存在着争论,至今仍然没有定论,如家政服务、行政管理、咨询服务等。说它简单,我认为,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从事的一切活动都应算作是劳动,即实践等于劳动。人类进行社会实践的一切实践活动都能够转化成价值。价值是针对人的劳动对人类自身所作出的贡献大小而言的。凡是人类从事的活动都应算是劳动,不论这种劳动是否直接创造出物质产品。劳动创造价值就是实践创造价值。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构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过程,其价值都在其中,不能把人类丰富多彩、有机统一的实践分割开来。也就是说,在对劳动的认识上,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劳动必须表现为劳动产品。没有表现为劳动产品的就不算是劳动。所谓表现为劳动产品,是指劳动产品必须让自己或他人感知到。既不能让自己感知又不能让他人感知,就是什么也没有。存在于大脑记忆中的知识必须对人的行为有指导作用,否则是不能肯定它的存在的。劳动产品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有形产品是指直接表现为有形物质的产品,并以有形物质产品作为认同目标的产品。无形产品是指借助有形的工具或载体所表达的无形的信息或情感,并以其中的信息或情感作为认同目标的产品。无形产品一般是以语言、文字、声音、图象、电磁波、表情、形体及行为等方式表达的。无形产品一般也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而存在,但是人们不是以其依附的有形物质载体为认同目标,而是以载体所承载的信息和情感为认同目标。知识是无形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形产品的重要表现形式。知识与信息在概念上是交叉甚至等价的,只是我们习惯上把知识当成是有组织的、系统化的、功能明确的信息,而把信息看成是没有相互粘合、组织在一起的、并且功能不确定的知识。
第二,我把没有经过交换的劳动产品称为非商品,非商品也是劳动产品。没有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没有价值吗?显然不是。现实生活中,以经验、信息、意见等为表现的知识及其它无形劳动产品是人类社会劳动实践的产物,也同样凝结了人类社会的一般劳动,它们大多没有进入交换领域,但是,它们的价值却得到了人类社会的认同。非商品性知识作为人类社会劳动创造的产物其规模是庞大的,虽然它们大部分没有进入交换领域,从交换的角度看它们是没有价值的,但是,我们却需要它,我们承认它们是有价值的。显然,交换只是价值的一种实现方式,还有另一种价值实现方式,就是承认和接受。马克思所指的交换其实是一个价值评判行为和转换过程,价值的实现并不完全依赖交换。商品价值的实现需要通过交换,而以知识为表现的非商品性劳动产品只要得到人类社会的认同,不通过交换其价值也能得到实现。以商品为载体的价值只是人类价值中的极少部分;人类社会实践还创造了大量的不是用于交换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价值不是靠交换来实现的。自给自足的劳动产品、馈赠亲友的产品都不需要通过交换就能实现价值。个人的实践行为只要得到社会的认可甚至学习、借鉴就算是实现了价值;而且我们还在大力提倡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它们的价值更应得到社会的认可。接受别人的建议、批评就是无偿接受别人提供的劳动价值。公民对国家所尽的义务和政府对人民所尽的义务都不是商品,其价值不需要交换就能成立。劳动转化为价值,实际上是主体一方对客体一方劳动量的评价和吸收(这个主体和客体都是指人)。只要主体一方完成了对客体一方劳动的评价和吸收,客体的劳动就转化成了价值,客体价值就算是实现了,至于是否进行了劳动交换在劳动转化成价值过程中并不重要。因此,价值既不是商品的专利,而是属于一个非常广泛的实践范畴,也不是以交换为成立或实现的必要条件。
实践既创造商品,也创造非商品;既有商品价值,也有非商品价值;既有通过双方交换实现的价值,也有只通过单方认同和接受、未通过交换而实现的价值。雷锋的价值就是通过社会单方认可来实践的。
由人的劳动实践创造出来的未通过交换而被人类社会认可的产品是非商品。非商品产生的时序应早于商品,我们每天接受的知识、信息、经验和建议、意见、母爱等大都属于非商品范畴,它们中只有少量的是商品,如专利。未通过交换而实现的价值,我把它称为非商品价值。非商品价值产生的时序也应早于商品价值,范畴也应广于商品价值,大量的知识、信息、经验和建议、意见、母爱等等都属于非商品价值载体范畴。商品价值与商品对应,非商品价值与非商品对应。以商品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之前,社会生产主要是非商品生产,社会产品主要是非商品性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商品生产就随着发展起来了。在商品生产发展初期,商品生产还只是针对物质产品的生产而言的,对于知识、信息、经验、服务、管理的生产和提供则没有被纳入商品生产范畴。直到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主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知识、信息、经验、服务、管理等人类的劳动成果才被当成了商品,并进行商品化的生产。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原来属非商品范畴的劳动成果就会逐步进入商品范畴。需要说明的是,非商品不是指天然的非劳动产物,而是指社会劳动产物,如知识、信息、经验等。非商品及其价值的存在并不是人们不愿意得到它的价值和回报,而是没有意识到它有价值,或虽然知道但无法得到或暂时无法得到回报。
由于对非商品价值载体尚没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对其也就没有什么科学的分类。
人类
社会创造的非商品主要以知识、信息、经验等非物质形态表现,生产者往往将其忽视和丢弃,使之处于游离状态。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知识、信息、经验等大多处于无主的游离状态。游离状态的知识、信息、经验是公共产品,任何人都可以
学习、摄取而不需要付出太多的代价。掌握大量的游离状态的知识、信息、经验就是掌握了大量的非商品价值。
实践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非商品价值与商品价值也在实践中统一。非商品价值与商品价值的统一性至少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非商品价值与商品价值都是实践的产物,并在实践中共同存在;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非商品价值可以转化为商品价值,如把用自制的工具捕获的野兔拿去卖掉再买回大米,利用谈话间无意中得到的一条有用信息从而使自己赚了一笔钱,个人信用转化为信息再转化为商品。商品价值也可以转化为非商品价值,如把买回的物品送人或借(让)别人使用以沟通感情。商品可以转化成商品,如买回的服装再卖出去。非商品也可以转化成非商品,如把自己的经验无偿传授给别人,自己又在无偿学习别人的经验。学术交流就是非商品价值的交流。在价值转化过程有的需要通过价值交换才能实现,有的则不需要交换同样也能实现,如,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就使他人的经验价值得到实现;接受馈赠就是直接接受他人的劳动价值。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失败和挫折,这些失败和挫折被人类
总结成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又被社会借鉴、汲取,从而指导人类社会新的实践,失败和挫折的价值就被新的实践所吸收。
科学研究分成两个部份,一是基础研究,另一是
应用研究。一般可以讲,基础研究是从非商品价值到非商品价值的研究,而应用研究则是从非商品价值到商品价值的研究。因为,一般基础研究成果无法直接进入应用领域而成为商品,而应用研究其研究成果则比较容易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成为商品。
社会实践产生社会现象。社会现象也是实践的产物,也凝结了人类社会实践所付出的劳动,也具有价值。对社会现象的摄取,也就是对劳动的摄取,对价值的摄取。社会现象属非商品范畴。
我们的实践行为必然对自己,或对他人有所作用。也就是说我们的实践行为也创造着非商品及其价值,同时,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又是在接受社会游离状态的非商品及其价值。有些人在创造非商品及其价值的同时,又善于从社会汲取游离状态的非商品及其价值,并把它们加工整理后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和质量,这就是人类的进步。
企业在生产之前要进行市场调研,
分析判断,作出决策。调研过程是一个搜集非商品信息、知识、经验及其价值的过程,分析判断过程是对非商品进行价值整理的过程,决策过程是把搜集、整理的非商品价值加入到生产中的过程。一个正常的企业生产过程是汲收了大量的非商品价值的。
既然是非商品,得到它不需要用劳动去交换,也就是可以无偿得到价值。任何人都可以无偿占有游离状态的非商品价值。既然存在非商品价值与商品价值之间的转化,那么,当一个人把所掌握的游离状态的非商品价值转化成商品拿去交换,就能得到一定的劳动报酬,如用一条信息换来一定量的货币。游离状态的非商品价值向商品价值转化的过程实质是利润的产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