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适逢治理整顿期间出现“结构性市场疲软”,1988年“抢购风”中老百姓抢购回家的布匹、毛料还在压箱底,成袋成包的糖和盐则早已板结成了硬块。因为没有了通货膨胀预期,哪怕这时政府再作什么“价格调放”,包括粮价放开,老百姓也不急着去抢购了。那一阵各方面反映最多的,是关于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不好卖”的种种抱怨,报纸上、电视里也多有讨论。一天下班后我到湾子附近的一家小粮店买挂面,售货员“独立见解”的一番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家店门面不大,但品种齐全,原料(各种米面)、半成品(切面、挂面、馄饨皮、饺子皮之类)、制成品(馒头、花卷、大饼等等)应有尽有,价钱公道,生意很好。只听得售货员正对排队的顾客发议论:“疲什么软哪?我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加工2000斤面粉,一天下来全卖光,一点也不疲软!动脑子加卖力气,您哪,没有疲软的事!”——后来这家小店因成片搬迁不复存在,但售货员的议论我却总觉得言犹在耳。
2001年春节期间,家里想添置一台放在餐厅的14英寸彩电(大了放不下),早晚吃饭时可收看新闻。我想彩电是近年“买方市场”的典型,降价大战打了几轮了,上街买上一台应不成问题。先去“百盛”,电视倒很多,就是没有14英寸的,据说这个品种供货很紧张。怕再白跑,干脆去专门店。直奔西三环“国美”,那里21英寸以上的可选品种不少,但14英寸的只有一种品牌有货,对其样式和外壳的颜色、工艺实在不满意,只得作罢。再跑到航天桥“亿腾”电器城,品牌好几种,一样样看下来,都是最后一台“样机”,找经理问了也死活不卖。这时已折腾了两个多小时,路上还是打了车的。心中暗自叫苦:这买方市场在哪里?当天傍晚,还算运气,大冬天里跑出了一身汗的我,终于在“城乡”买到一台还算满意的14英寸彩电,前后几个顾客都是要买这种“小的”。谁能想到,“买方市场”中为这事奔波于半个北京城,付出了大半天的时间。
抱着这台电视,我油然而生的感想是:前些天还在竞相降价、打得不可开交的厂家都干什么去了?被认为最供过于求的东西怎么出了个供不应求的情况?看来彩电业对国内市场需求调查和预测的功夫,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事过一个星期,与家人一道去复兴门“必胜客”吃比萨饼。厅堂内客满,我们领号等待,中午十一点半正好是午餐开始的时间,前边的第七号进去后,足足过了二十分钟,我们这第八号才得到机会进入,其间队伍已经排到二十六、七号了。待我们吃完,挤出水泄不通的大门口时,得知这时刚放进二十五号,而队伍已排到七十多号了,人们还在执着地等着。此情此景,又带给我一番感概:现在到处在讲内需不足,要鼓励消费,但“必胜客”还没怎么鼓励呢,消费就火成这样,是何道理?……
有点目瞪口呆的我,忽然又想起了十年前小粮店售货员的话,一时间觉得比不少经济学家所言更能给人启发。“动脑子”,无非就是琢磨市场的需求,“卖力气”,也就是得实干苦干。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有的是。一边“告别短缺”、为大堆销不出的“大路货”过剩而发愁,一边又不断冒出些意想不到的短缺:客运交通告急,旅游设施紧缺,经济适用房严重不足,14英寸彩电无货,薄型水族箱无货……这恐怕是很长一个时期内的显著矛盾。在俄罗斯曾见许多姑娘穿着一种造型典雅、设计合理的全高跟皮鞋亭亭玉立,使我对此鞋型称赞不已,而走遍全中国,在铺天盖地的品牌中却见不到一种类似的产品——心想我要是制鞋厂的,我决不会放过这个商机。……
说到这儿,只是想问一声:我们的问题,到底是市场疲软,还是创新机制和适应市场的机制疲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