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利率市场化指的是货币管理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地决定利率。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兴起,一些西方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先后取消了金融管制政策,推动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并且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逐渐形成了一股国际规范的利率市场化的潮流。美国、日本、欧洲国家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放松或废除了对利率的管制,走向利率的市场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尝试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借鉴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对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有着积极和现实意义。
一、对部分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考察
(一)对美国和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考察
1.对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考察
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典型的市场导向型。在20世纪 30年代大萧条以前,美国利率是非管制的。但在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的冲击下,金融制度崩溃使得美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强了利率管理,“Q条例”是美国利率管理的象征。Q条例的持续长期作用,影响了正常的经济运行。在 1979~1980年,美国经济形势极为严峻,在客观形势的压力下,美国国会于1980年通过了《解除存款机构管制与货币管理法案》,从而揭开了利率市场化的序幕,该法案的主要目标就是修改或取消原有的利率限制,但是还有一项主要限制维持不变,即活期存款仍不得支付利息。到1984年,只有银行存折储蓄、活期存款、自动转账账户和可转让支付存单账户还保留利率最高限额,其他的存款已经完全取消了利率限制。
2.对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考察
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点是以国债利率市场化为突破口展开的。日本在二战后很长时期内一直推行低利率政策,以维持国内金融体制的稳定,加快实施经济复苏计划。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进入了低增长时期,政府开始谋求大量发行国债,国债的发行对象逐步扩大,从商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以外的机构和个人。为了提高国债的流动性,日本开辟了国债流通市场,由此促成了国债利率的市场化定价。随着国债利率的市场化,1978年6月以后,日本中央银行逐步取消了对货币市场的利率控制,实现了货币市场利率的市场化,并由此开始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步伐。
(二)对印度和智利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考察
1.对印度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考察
改革前,印度的存贷款利率处于完全的静止状态,1991—1992年印度支付危机后,印度制订了一系列稳定经济和市场化改革的计划与措施,给印度带来了较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当时,印度中央政府赤字保持在GDP的6%~10%,资本账户尚未放开。
1988年印度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的步骤为: 1988年,将贷款利率上限改为下限;1992~1995年,为定期存款利率设置上限并不断调整上限值;1992年后,优先贷款利率逐渐放开,并减少优先贷款种类;1994年放开20万卢比以上的贷款利率;1995~1997年,从长期存款开始,逐渐取消了定期存款利率上限;1998年有条件地放开20万卢比以上的贷款利率;仍受管制的利率包括储蓄存款利率、邮政储蓄利率、非居民持有的卢比存款和20万卢比以下的贷款利率。经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印度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利率在1991年、1992年后稳步下降。
2.对智利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考察
智利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以失败的典型被人们记住的,其改革进程充满经验和教训。从1974年起,智利新政府开始了货币主义性质经济自由化改革,其金融改革最引人注目。从1974—1976年,其国内金融自由化改革几乎全部完成。 1976年完成银行私有化,1977年利率市场化,1979年资本账户开放。在改革后的短期内取得一定成效,但利率放开后,由于金融监管机制的建设不力,银行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等,使智利利率市场化陷入困境,1976—1982年期间,年平均实际利率达到32%,某些单项利率最高时达69%。
智利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未达到预期目标,不仅出现了储蓄负增长,投资增势缓慢,而且出现了外资过度流入和比索升值,从1979年6月至1982年6月的3年中,外资流入翻了两番,比索大约升值了25%,但到了1981年后期,外资流入量已大幅减少,再加上公众缺乏信心,比索贬值已成共识。 1982年6月,智利政府不得不宣布比索大幅度贬值,贬值幅度达18%。此后比索一直处于贬值状态,到1983年时,比索已贬值99%。由于银行大量借外债用于放款,此时,其情形已是智利银行体系的实际破产。智利政府不得不出面对之进行挽救,重新将银行收归政府帐下,利率也就不得不被重新管制,利率市场化改革宣告失败。
二、外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式和步骤必须科学选择
利率市场化的方式和步骤有一步式和两步式两种,两种方式优劣互现。一步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在短期内迅速修正利率管制带来的扭曲,达到改革的最终目标,但这种方式刚性太强,对经济运行的冲击过大,改革的后遗症较多。而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经济运行冲击平缓,但时间过长可能牺牲效率,在渐进式的进程中也可能偏离改革的预期目标。从国际实践看,两种方式均有成功和失败的范例。总结国际经验可以发现,渐进式改革的成功概率要大于一步式。
(二)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体制的完善是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
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劳务市场和金融市场,而金融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可以说是整个市场中的核心。因为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资金的循环运转来实现的,资金的流动决定着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向。可见金融市场是联系各个市场的纽带。因此,没有一个发达、健全的金融市场,就不可能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分析智利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发现,其改革是在金融市场发育程度极低的背景下进行的,由于市场没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加之政府对银行间的竞争没有给予适当控制和引导,导致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间的竞争主要集中于利率方面,市场风险过度集中而得不到释放,而最终导致失败。而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则是继国债发行和流通市场充分发展、货币市场充分发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风险迅速得到释放,保证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稳定的宏观环境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先决条件
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在一定的宏观环境下进行,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予以支持和保障,因此,改革的时机选择对改革成败至关重要。稳定的宏观环境可以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平稳的改革氛围,平衡协调相关关系,而急剧波动的宏观环境下,可能激发各种矛盾,使得改革夭折。
(四)商业银行的规范化经营和公平竞争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
在一国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处于金融主体地位,从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经验看,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日本,在初始阶段主要是放松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一般对贷款利率规定上限和下限,对存款利率规定最高限,允许商业银行在限定的幅度内决定具体的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水平。之后,在逐步扩大贷款利率上下限的同时,允许商业银行对不同性质和期限的贷款项目实行差别利率。最后,中央银行完全取消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从这一进程可以看出,利率管制的逐步放松到最后的取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完善以及银行的充分自律。此外,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中央银行能够采取间接的调控手段,在遵循市场原则的基础上,传导货币当局调节利率的政策信号,以便逐步取消原来的直接干预。为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商业银行能够对中央银行的政策信号做出积极的反应,并根据自身的资产负债性质和运营情况来制定利率水平。
为使利率真正实现市场化,还需要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利率水平由货币当局统一制定和管理,其高低和变化取决于一国的经济政策所要达到的经济目标。而利率市场化则意味着利率由资金的供求所决定,所以必须遵循最基本的市场法则,即通过有序竞争,资金才能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五)对资本项目严格管制既能使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进行又能使利率市场化后的经济健康运行
当今世界的国际游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任何国家的承受能力,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让人刻骨铭心。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一般采用渐进式方式,利率是逐步放开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资源配置扭曲现象,此时,如果放开资本项目任国际游资频繁冲击国内金融市场,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和改革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资本项目严格管制既能使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进行又能使利率市场化后的经济健康运行。印度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正处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中期阶段,但却在危机期间安然无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资本项目的严格管制。
(六)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是利卑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保障
利率由管制转变为自由化,这是急剧的市场变革,其震荡性是深远的,也是巨大的。金融领域的风险具有集中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如果失控将会带来连锁反应,对社会经济运行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为了保证这一转变的顺利进行,需要政府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这种金融监管不是直接管制和干预,而是以间接的、宏观的手段加以调控,它可以保证在急剧的变化中,烫平市场波动,消除负面影响,保证改革的平稳进行。从各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看,在改革期间,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市场波动,但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平衡协调作用,使改革按预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