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形而上学的意义在于反思人类的自我意识、探究世界的统一本原、寻求万物的绝对真理、考证科学的终极根据、追问人生的最终意义,形而上学是人类的思想导师,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它对于人类心灵的教化、人类理性的崇扬、人类精神境界的提升,意义深远。但形而上学超然于世,清高脱俗,藐视世俗生活,难免成为远离人们日用常行的无谓清谈,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僧侣主义,成为闪烁在彼岸世界的虚幻真理,这样,形而上学就可能缺乏解释力和实践力,因为疏远生活而被生活所疏远、为人们所拒斥。
形而下学的意义在于它关注人们常用常行、赋予人以科学理性、交给人以技术工具、提高人的生产力量、带给人们以现实幸福,形而下学为人类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把握世界的方式,一幅清晰精确的世界结构法则,一个驶驭变动不居宇宙的方向盘,一个使人类自信地站立起来的立脚点。但形而下学沉溺于世,功利世俗,拒斥价值评判,难免成为失落人文精神的世俗主义,成为没有人性灵魂的技术工具,成为一种为科学而科学的无根之学,这样,形而下学就可能失去反思力和判断力,因为短缺对人的终极关怀而最终难以为人所关怀、所皈归。
形而中学的意义在于它是对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的扬弃。形而中学,以出世的精神成就入世的事业,以入世的方式求达出世的境界;构建彼岸世界以改造此岸世界,关心此在以通向彼在;倾心反思批判以指导实践实证,立足实践实证但溶入反思批判;追问人生本义又关心柴米油盐,关注日用常行又求安身立命之本;充当人类导师当能通明世事人情,奔忙于世事俗务而不怠于精神教化;发明本心但能形之于器具,诉诸器具但能倾听良智的呼唤。
总之,形而中学寻求的是主与客、道与器、体与用、名与实、知与行和理与力合一的中道。在形而中学看来,要改变世界必须解释世界,只有正确解释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变世界;要解释世界必须改变世界,只有有效地改变了世界才是正确地解释了世界。形而中学是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中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形而中学把它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引为职志。
<二>形而中学在法律中的贯彻和体现
第一,立法应本着形而中的原则。具体说来就是:实事求是、知行合一、道器并重、体用结合;本着形而中的态度;脚踏实地而又高瞻远瞩,躬亲务实而又终极关怀,穷极思辩而又不离日用常行,既要求真又要寓俗;立法过程应“集众思,广忠益,违复而得中”,参酌古今、会通中西,折衷而成;立法要立足生活、洞悉生活、师法生活但又概括生活、高于生活、升华生活,立法是从众多的具体过程中归纳出抽象的规则,从无数的特殊事例中概括出普遍的规则,从大量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一般的规则,立法要卓越地再现生活的法则,深切地观照人性与世道,准确地把握生活的规律,通俗地道出生活的至理,立法要合乎人们的活法和说法;立法是经验和理性的中合,用理性去作用经验,目的在于使现实中散乱的东西统一起来,使矛盾的东西协调起来,使隐暗的东西明晰起来,使深奥的东西通俗起来;立法是体用相通,目的在于使立法一方面能把抽象的理念具体化、追求的价值规则化、终级的目标现实化,另一方面使特殊的规则一般化、具体的规则抽象化、个别的规则普遍化;立法是纲目并重,一方面使法律能以小见大,以目振纲,举一反三,另一方面使法律能大而不空,粗中有细,疏密有致,使法律成为纲举目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