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有着悠久的社会文明。战国时期为吴、越、楚所辖。自秦统一六国之后,郡国行政体制推广于整个江南。经过艰辛的开发历程,到东汉一朝,江南与中原地区的经济差度趋向缩小,迅速成为一个颇具特色的经济区,不仅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上升,出现南粮北调;而且手工业显著进步,交通开拓,商业渐兴。因此,探讨秦汉四百余年江经济的发展及其特色,对于了解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的分合演变,弄清经济发展规律等皆有重要意义。下面拟就当时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主要物质成就及其发展不平衡性诸问题,做些概略论列。
一、江南地域范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
“江南”一词,在秦汉史籍中屡见记载。但江南者何?其空间范围有多大?古人对此解说殊异,各有所云。
考之<史记)、<汉书),有时往往将“江南”指为某一特定而具体的地域。如据(史记·秦本纪):“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江南、泗上不足以待越矣”;<史记·货殖列传):“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其俗大类西楚。”进而在对“江南”作注时,裴骃(集解)引徐广曰:“江南者,丹阳也,秦置为鄣郡,武帝改名丹阳。”张守节<正义)则认为:江南者,“此言大江之南豫章、长沙二郡,南楚之地耳。”①又(汉书.地理志)称:南郡“夷道县”,“莽曰江南”。这里,或将“巫郡”与“江南”、“江南”与“泗上”并列,或以“江南”与“衡山、九江”、“豫章”、“长沙”等并列,甚至将“江南”或释为“丹阳”,或释为“豫章、长沙”,或谓之El"夷道县”。于此诸多事例说明,江南的地域范围,有时确乎仅指相对具体而特定之地域,乃至等同于某一郡县,似无可疑。
但文献中,有时又将“江南”泛指为长江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它往往是“大江之南,五湖之间”②的统称。如<史记.黥布列传):“黥布军败走,渡淮,数止战,不利,与百余人走江南。”(史记.货殖列传):“江南卑湿,丈夫早天。”同书又云:“夫山西饶材、竹谷、垆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枬、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以北多马、牛、羊……”司马迁根据地理条件、物产分布等,把当时全国划分为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以北四大经济区,其中的“江南”。
包括了长江以南的许多郡国,当很显然。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
② (史记)卷六十<三王世家)。
③ 参见王子今:(秦汉气候变迁与江南经济文化的进步),(秦汉史论丛)第六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古人地理观念尚欠精审,加之文献记载的着眼点有别,所以有关“江南”的地域范围也就说法不一,各有所指。我们这里所说的“江南”,通常是泛指岭南以北,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它包括会稽、丹阳、豫章、长沙、桂阳、零陵、武陵等郡,还有沿长江南岸的巴蜀之地也在其列。也就是汉代扬、荆二州的大部分和益州的一部分地区。
研究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宜统论其先进或落后,当根据时序和地域空间做具体分析。综观秦汉四百余年的史迹,江南社会经济大致上经历了前、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秦至西汉时期,江南和全国一样。推行郡县制,政治、经济政策统一,各项制度文明也体现出了统一中央集权的特点。然而,其社会经济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比较,却显得相对落后。这在司马迁、班固等人的笔下多有记录。例如: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訾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①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窳蠃蛤,食物常足。故訾窳偷生,而无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无千金之家。②
南方暑湿,近夏痹热,暴露水居,蝮蛇蠚生,疫疾多作。③
这些记载表明,至少在汉武帝以前江南地区的开发是较差的。主要表现在:(1)地广人稀。据考,每平方公里平均只有2—3人左右,④人口分布密度甚为疏落。由于缺乏足够的劳力,大部分土地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人民“率依阻山泽”⑤。以渔猎山伐为业。稻作耕种方法或采用“火耕水耨”。(2)民无积聚而多贫。虽然地势饶食,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告窳偷生,习惯于满足现状,故“楚之越民均贫而寡富”,⑥未能出现豪富之家,而长沙乃尚属“卑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
②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
③ (汉书)卷六十四(严助传)。
④ 据(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统计。
⑤ <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下。
⑥ <盐铁论.通有)。
贫国”。①(3)气候暑湿,疫疾多作,加之文化风俗滞后,断发文身,“不知礼则”,②“信巫鬼,重淫祀”,③因此,中原人民往往以远涉江南为畏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史记)卷五十九(五宗世家);(汉书)卷五十三<长沙王定传)。
② (汉书)卷六十四(严助传);<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卫飒)。
③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
但自西汉末年至东汉时期,由于政府对江南行政管辖的加强,推行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南北文化交流日频,加之气候环境的变迁等,故江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
首先一个表现是人口迅速增长。将(地理志)与<郡国志)记载的两汉人口数字作一比较,可以看出,东汉时期,荆、扬二州包括江南人口的增长幅度已呈突飞猛进之势。例如:
荆州一一南阳、南郡、江夏、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共7郡。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人口为3597258;到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的人口上升为6265952,增长率为42.6%。
扬州——庐江、九江、丹阳、豫章、会稽、吴郡共6郡。西汉元始二年人口为3206213;东汉永和五年的人口上升到4338538,增长率为26.1%。
荆、扬二州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除自然增长外,主要是由于当时长江中、下游一带,气候条件较好,物产丰富;而北方迭遭兵燹之灾,“避乱江南”者多。
再是江南垦田多辟,渔猎山伐的经济格局有所改变。特别到东汉末季以降,有的地方业已成为“沃野万里”的“乐土”。如据文献记载:
中国失纲,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江东,沃野万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宁肯相随至乐士,以观时变乎!①
(江东吴地豪富之家)势利倾于邦郡,储积富乎公室……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而金玉满堂,妓妾溢房;商贩千腴,腐谷万庾。园圃拟上,馆第僭太极。梁肉余于犬马。积珍陷于帑藏。②
当时的江东,不仅“沃野万里”,大量土地得到开发;而且社会上还出现了一批具有特殊身份的势家大族。如会稽的陆续,“世为族姓,祖父闳,字子青,建武中为尚书令”。③吴郡的皋弘,“家代为冠族”。④他们除政治上控制朝柄,主宰州郡外,在经济上也拥有大片土地和劳力,以农为主,结合部分手工业、商业的经营。财富多到惊人。所谓“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商贩千腴,腐谷万庾”,“金玉满堂”。这种情形与西汉“无干金之家”的记载,
形成了鲜明对照。
___________________
①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注引<吴书)。
② (抱朴子.吴失)卷三十四。
③ (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
④ (后汉书)卷八十(文苑列传)注引(谢承书)。
还当指出者,东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江南地区在民族融合、社会风俗方面,亦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西汉之时。江南被视为“缘边”之地。这里的“越人”、“蛮人”,汉廷对他们所采取的统治方式与中原有别,往往“因俗而治”,“初郡无税”,或“少输租赋”。但到东汉,由于行政管辖加强,“蛮夷率服”,故“增其租税”,与中原划一。加之北人南迁,进一步打破了地区上的畛域,促进了汉族与蛮、越少数民族的交往。过去有所谓“卑薄之域”,①“不知礼则”②的状况,而这时乃“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邦俗从化”,③封建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江南
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具有久远文明基础的江南,由于经过长期开发,进入两汉时期,已逐渐成为颇有特色的经济区,在不少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
(一) 农业生产力提高,出现南粮北调
江南是我国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到了汉代尤其是东汉,农业生产有了明显的发展。
首先是铁器、牛耕的推广。据载:桂阳郡的耒阳县“出铁石”。“设铁官”,④有冶铁制造业。在今南京、绍兴等地的东汉墓葬中,出土了不少铁容器。⑤江西出土的铁农具有铲、锄、锸、镬等。⑥湖南出土的铁农具有锄、锸、斧等,其中长沙地区发现的铁农具尤多,达100件以上。⑦此时,牛耕作为生产动力已受到重视。东汉政府规定严禁宰牛。第五伦任会稽太守时,“移书属县,晓告百姓,其巫祝有依托鬼神诈怖愚民,皆案论之。有妄屠牛者,吏辄行罚。民初颇恐惧,或祝妄言,伦案之愈急,后遂断绝,百姓以安。”⑧据考古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后汉书)卷五十三(徐稚传)。
② (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卫飒)。
③ 同上。
④ 同上。
⑤ (绍兴漓渚的汉墓),(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⑥ (江西修水出土战国青铜器和汉代铁器),(考古)1969年第6期。
⑦ 熊传新:(湖南战国两汉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4年第1期。
⑧ <后汉书)卷四十一(第五伦传)。
今江苏泗洪县重岗乡发现(牛耕图),该图画面布局分上下两组:上为二牛二人犁地图;下为三人播种、耰耢图。说明当时的劳作次序已是牛耕——播种——耰耢了。凡“百姓不知牛耕”的地方。当地官吏往往能“教用犁耕”,①并采取“官贷耕牛”等措施,以利牛耕的推广。
农业生产力提高,促使耕地面积扩大。当时不少地方官吏。在扩大耕地面积方面颇有成效。如李忠迁丹阳太守,教民垦辟,“垦田增多,三岁间,流民占著者五万余口”。②王景为庐江太守,“垦田倍多”。③茨充为桂阳太守,“教民种桑柘麻苎之属,劝令养蚕织屦”,④使民得其利。张禹在徐县开蒲阳旧陂。“垦田四千余顷”。⑤在此同时,兴修水利受到重视。例如:和帝永元中,豫章太守张躬在南昌附近“筑塘以通南路”,⑥便于灌溉。南郡太守王宠在襄阳附近开凿“木里沟”渠,“灌田七百顷”。⑦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会稽太守马臻创立镜湖,在会稽、山阴两县界筑塘……溉田九千余顷”。⑧其时,农业区不断扩大,许多过去未曾开垦的荒地、林莽、沼泽、丘陵均得到开垦。尤其是水利工程的整治、兴修和生产工具的进步,使大量“不可垦”的土地得到开垦而变成良田。
耕作技术方面,这时亦进而精耕细作。强调农业必须“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⑨从考古材料看。江南
————————————————————
① (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王景);
② (后汉书)卷二十一(李忠传)。
③ <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王景)。
④ <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卫飒)。
⑤ <东观汉记.张禹传)。
⑥ <水经注.赣水注)。
⑦ <水经注.沔水注)。
⑧ (通典.州郡十二)。
⑨ <论衡。率性)。
不少地方已发现厕所,水田模型中有肥堆,说明重视施肥。四川峨眉县等地出土的石刻水田模型上,有两个农夫在田中用手耘田的形象,或有整齐的禾苗形象,可见东汉时期已有育秧移栽水稻技术。四川成都德阳地区的东汉墓画像砖中,还有收获图、桑园图、采芋图、莲池图、薅秧耕作图等,①说明农业分工较细,生产技术水平比此前进步。
尤当指出者,江南水乡泽国,东汉时期随着战胜
自然的能力增强和耕作技术的改进,粮食产量有显著提高。据载:桂阳郡郴县,“城南六里县西北有温泉,其下流有数十亩田,常十二月下种,明年三月新谷便登,一年三熟。”②又张禹在徐县(今江苏泗洪南),由于兴修水利,“垦田四千余顷,得谷百万余斛”,③每亩产量也在二、三斛之间。这和仲长统所说“通肥饶之率,计稼穑之入,令亩收三斛”,④大致相近。东汉粮食产量的提高,促进了粮仓建筑的发展。据考古资料,当时湖南的粮仓,不仅形制、规模、构造有改进,而且种类多,通风、防潮、安全也很注意,出现了圆形平底陶仓、圆形三足陶仓、干栏式陶仓、圆形四足陶仓等多种结构的粮仓。⑤江西境内,在湖口文桥乡、清江武陵、南昌青云谱等东汉墓葬中,也出土大量的陶罐、陶仓等。⑥这是粮食储备增多的反映。农业上的成就,还突出表现在当时出现了南粮北调。据载:
————————————————————
① (新
中国的考古发现与
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463页。
② <后汉书)志第二十二(郡国四)注引<荆州记)。
③ <东观汉记.张禹传)。
④ <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
⑤ 熊传新:<湖南战国两汉农业考古概念),<农业考古)1984年第1期。
⑥ 分见(湖口县象山东汉纪年墓),(江西
历史文物)1986年第1期;<江西南昌青云谱汉墓),《考古》1960年第10期;<江西清江武陵东汉墓),(考古)1976年第5期。
(永初元年九月)调扬州五郡租米,赡给东郡、济阴、陈留、梁国、下邳、山阳。李贤注曰:“五郡谓九江、丹阳、庐江、吴郡、豫章。扬州领之六郡,会稽最远,盖不调也。”①
(永初七年九月)调零陵、桂阳、丹阳、豫章、会稽租米,赈南阳、广陵、下邳、彭城、山阳、庐江、九江饥民,又调滨水县谷输敖仓。②
这是江南租米调往江北的明确记录。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从江南的丹阳、吴郡、豫章调粮赈救江北饥民。时隔七年后,又从江南的零陵、桂阳、丹阳、豫章、会稽等郡调粮北运,或赈济饥民。这充分说明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经济实力,已逐渐居于优势地位。它在一定程度上为东汉末季孙吴在江南立足奠定了物质基础。
江南地区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林牧渔业多种经营,当时农产品相当丰富。据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的产品,大致可分为:谷物、豆类、瓜果、蔬菜等类。其中的谷物类,包括稻、麦、黍、粟。而“稻”又有籼稻、粘稻、粳稻、糯稻等多种。豆类,出土时为豆制品,经鉴别有大豆和赤豆两种。瓜果类,有甜瓜、枣、梨、梅等。蔬菜类,有葵、芥菜、姜、藕等。除粮食作物外,经济作物种类亦多,有苎麻、茶叶、生漆、芸苔(油菜)等。此外,养殖业也较发达。江西湖口县在1983年于文桥乡发现一座东汉墓,随葬品中有陶制的马、牛、羊、猪、狗、鸡、鸭等,说明家禽家畜养殖业已很兴旺。③又四川出土的一些水田、水塘和鱼塘模型中,有的刻有几枚鱼,有的刻有小船、游鱼和野鸭、莲花等,④这是综合利用水塘、水田的反映。特别要指出的是,江南地区由于水稻种植面广,稻谷是主食,故有所谓“饭稻羹鱼”、“民食鱼稻”之称,充分体现了“鱼米之乡”的地域特色。
——————————————————————
① (后汉书)卷五《安帝纪》。
② 同上。
③ 杨赤宇:<湖口县象山东汉纪年墓),(江西历史文物)1986年第1期。
④ 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江西
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398--450页.
(二) 手
工业进步,制作工艺精湛
(三)
江南是我国最早的手工业发源地之一,先秦之时已有令人注目的成就。秦汉时期,随着
社会经济的发展,这里的陶瓷、铜器、造船等手工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制陶是传统手工业之一。迄至汉代,江南人民在这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二:一为釉陶;二是创制青瓷。釉陶是在普通陶器上施有光亮的釉层,其颜色或青、或绿、或黄,器形多样。具有吸水率低,坚实耐用而又美观的特点。这种釉陶在今江苏盱眙、盐城三羊墩、湖南长沙、湖北襄阳等汉墓中均有出土,①产地甚广。制陶业的辉煌成就尤为重要者是青瓷的创制。当时,由于注重原料的精选,釉料配制和施釉技术的改进,窑炉结构的逐步完善,火候的掌握等,陶器开始了由原始青瓷向成熟青瓷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创瓷器的国家。江南是青瓷的著名发源地。考古工作者在今浙江宁波、上虞、绍兴等地,发现了数十座东汉时期的瓷窑遗址,表明当时瓷器生产已较普遍,并具一定规模。
各地均有当时的青瓷出土。例如:江西湖口县象山的东汉墓中,有青瓷坛、青瓷盘壶、双系青瓷钵、青瓷罐、青瓷盂等。②清江武陵的东汉墓中,发现有大量的青瓷足碗、青瓷钵、
————————————————————
① 参见(江苏盱眙东汉墓),<考古)1979年第5期;(江苏盐城三羊墩汉墓清理报告),{考古)1964年第8期;(襄阳出土汉绿釉陶楼),<文物)1979年第2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发掘报告)第107、109页,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② (湖口县象山东汉纪年墓),<江西历史文物)1986年第1期。
青瓷罐、青瓷瓿等。①除浙江、江西外,安徽、湖南等地也都有不少青瓷器的出土。这些青瓷,具有胎质细腻、火候较高、施釉晶莹、吸水性低的特点,说明江南青瓷的烧造技术与工艺水平趋于成熟。它和北方的白瓷相比,已形成独有的风格。
铜矿资源丰富的江南,在前代文明的基础上,到了汉代,其铜器制造业取得了新的突破。当时铜币铸造规模较大,吴王濞“王四郡之地,地方千里,采铜山以为钱”。②吴国在豫章郡开采铜矿,“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③其铜钱的铸造在全国名列前茅。再就是铜制的器物很多,既有铜兵器、铜车马饰,更有大量的生活用器,包括鼎、盘、釜、壶、钫、盆、灯、带钩、熏炉、熨斗、印章、铜砚合等等。不仅种类多,而且器型也复杂多变。制造技术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错金银与镶嵌工艺较前更为精湛;鎏金技术有明显发展,使器物外表色泽金灿优美;铜器上的细线刻纹,更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还出现了鎏金“铜扣”的新工艺。这时要强调的是,江南铜镜很有名,东汉时的会稽郡成为铜镜工艺制作的中心。在绍兴出土了大量的“神兽镜”,其中有不少铜镜刻有铸镜者的姓名及铸造地点。这些铜镜制作精致,镜面光亮微凸,扩大了镜面映照范围,具有立体感,背面纹饰美观,也是铜器制作新发展的一个标志。
————————————————————
① <江西清江武陵东汉墓),(考古)1976年第5期。
② <汉书)卷四十五(伍被传)。
③ <史记)卷一百六(吴王濞列传)。
造船业开始于江南。这里江河密布,适于行船。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等国便有了相当规模的造船业。到了汉代,造船基地已分布很广,长江流域的巴蜀、夷陵、江陵、洞庭湖、豫章、会稽、庐江等地都有造船的历史,是造船工业的中心地。造船的数量相当可观,除民用外,还广泛用于组建水军。当时水军出动的战船,动辄数干艘之多。如岑彭伐公孙述时,“装直进楼船、角突露桡数千艘”。①马援伐交趾,“将楼船二千余艘,士二万余人”。②东汉末年,“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③曹操于建安十四年,“挥师东征,泛舟万数”。④不仅船的数量惊人,而且所造的船只种类也多,仅用于军事上的就有戈船、楼船、冒突、先登、朦冲、赤马、舰、斥候等类型。由于长期造船经验的积累,汉代的造船技术显著提高,主要体现在船上的设备较前完善和齐备,已经使用了帆、舱、橹、锚等设施。⑤这和同期的罗马木船相比先进得多。同时,船的载运量也较大。西汉淮南王刘安谋反,伍被谏曰:“(吴王)取棱木以为船,一船之载当中国数十两车。”汉武帝“治楼船高十余丈”,“作豫章大船可载万人”。⑥尽管这些记载不免有夸张之词,但从中可以窥知当时船体和载重量之非凡。
漆器业是江南的又一特色。春秋战国时,楚国的漆器生产已具盛名,汉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司马迁说:“陈、夏千亩漆”,“此其人与千户侯等”;“木器髹者干枚”,“此亦比
千乘之家”。⑦解放后,江南地区出土的漆器很多。例如:江苏江都凤凰河汉墓中,出土有盒、盘、耳怌、剑鞘等漆器。⑧浙江宁波西郊西汉木椁墓葬中出土有盒、木梳、戒尺、耳怌
————————————————————
① <后汉书)卷十七<岑彭传)。
②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
③ (三国志.吴志.张昭传)。
④ 魏文帝曹丕:<沂淮赋)。
⑤ 上海交大史话组:<秦汉的船舶),V文物)1977年第4期。
⑥ (史记)卷三十<干准书);(三辅黄图)卷四。
⑦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
⑧ (文物)1995年第9期。
等漆器。①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尤多。其中一号汉墓出土漆器180余件,三号汉墓出土漆器300余件。这些漆器中,有盛放食物的鼎、盒、盘、盆;有盛酒的钟、壶;有盥洗的匝、沐盘;有梳妆用的奁、盒;有文娱用品瑟、陆博;还有室内陈设用的屏风、几案以及髹的兵器、木棺等等。从出土的上述漆器看,其胎质有木胎、夹伫胎、竹胎三种。器物上涂有膜黑、朱红、褐、深棕和金等色。饰纹以变化多端的云气纹为主,还有龙凤纹、几何纹、鸟兽、花草等。颜色鲜艳,绚丽多姿,②工艺水平很高。
——————————————————
① (文物)1996年第4期。
②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诸多史实表明,秦汉江南地区的手工业有显著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尽管某些方面受到中原先进文化的
影响,但由于江南人民的智慧和长期实践,使得不少手工业产品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有的产品,无论在技术上或
艺术风格上,都逐渐接近甚至优于北方。
三、江南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经济重心
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
社会经济虽有长足进步,但各地之间由于受到
交通、资源、环境等
自然因素以及劳动力、生产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其发展的不平衡性也较明显。
大致上说,当时沿长江流域带的吴越、荆襄及巴蜀之地,经济比较发达。吴地,由于“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方便,故鱼、盐及铸钱业兴盛,农业发达,百姓殷富。江陵的地理位置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这里既是发达的农业区。也是贯通南北的交通要冲,商贾往来不断,南方的一些物资,往往都通过江陵北运而转销各地。至于蜀地,乃“沃野千里,土地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履
衣天下;名材竹斡器用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①故开发较早,成为关中物资供应的大后方,对全国经济发展也多有
影响。可见,吴越、荆襄、巴蜀等地是江南的精华所在。这里不仅经济相对发达,而且人才辈出,封建化程度也高。当时在这些地方,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名之士,如会稽人王充,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赵华,无锡人高彪,成都人司马相如等。人才“众盛”,②学术思想繁荣,与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密不可分的。
但江南的其他一些地方,如闽越之地,却显得落后,尚处在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状态。据当时的淮南王刘安说:“越,方外之地,劐发文身之民也。”这里“非有城郭邑里,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越人愚戆轻薄,负约反贾,其不用天子之法度”;风俗“与
中国异,限以高山,人迹所绝,车道不通,天地所以隔外内也”。③至于有些“蛮人”所居的地方,汉廷虽然在那里设了郡县,但言语各异,“人如禽兽,长幼无别”,④交通闭塞,不知牛耕,经济发展程度同样很差。
——————————————————
① <后汉书)卷十三<公孙述传)。
②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三{蜀志)八“案语”。
③ (汉书)卷六十四<严助传)。
④ (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
大量史实表明,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内的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一般地说,沿长江流域的平原、湖泊地区比山区开发早,江南北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比南部要高。
随着中央政府对江南行政管辖的加强,到东汉时期,尽管江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逐渐改变,江南经济的战略地位逐渐提高。但由于
历史、
政治等原因,当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确乎仍在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这里不妨从人口密度、土地开发、城市布局诸方面做些测度,以窥大概。
人口密度,中原地区比江南更高。西汉人口,主要集中在司隶、豫、兖、冀、青、徐等州。据<汉书。地理志):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豫州面积占全国的2%,而人口则有75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13%以上。然江南豫章郡,面积倍于豫州,人口仅35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以下。东汉人口分布的密度虽有变动,大量北人南下,但它仍然密集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据(续汉书。郡国志):豫州面积188276平方公里,人口3179139。每平方公里人口为38.13人。其中的颍川郡每平方公里123.35人,陈国每平方公里高达222.67人。冀州面积93020平方公里,人口5931919,每平方公里人口达63.77人。至于中原地区的兖、青、徐等州之人口密度也都较高。但江南地区的荆、扬二州,人口密度的绝对数字却比较低,以户口数字
计算出来的郡国人口密度至多不超过每平方公里20人(南阳除外),低的仅每平方公里1.98人。东汉时江南人口尽管在上升,但与中原人口密度相比还差得多。①在古代,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人口密度的高低与经济发展的先进或落后往往成对应关系,中原地区人口密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
① 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4—342页。
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原地区比江南充分。黄河流域。开发较早,人口集中。自西汉中期以后,人多田少,常有地不足用之患,土地兼并较为激烈。所谓“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①张禹“内殖货财,家以田为业,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②他人兼并者类此,人们对土地的追求甚为迫切。当时
“亩价一金”。③由于土地价格昂贵,所以注重精耕细作,先进的“代田法”、“区种法”得到推广。但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随后虽然逐渐开发,垦田多有,这只是在局部地区,整个江南空地仍多,人们改造与利用土地的成就,远远不及中原地区。④在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中,土地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中原地区由于土地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所以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实力,大大优于江南。
再从工商业城市看,中原地区也比江南更多。西汉干帝时,凡郡国103,县邑1315,道32,侯国241。⑤当时全国郡县级城市约有1600余个。其中司隶、豫、冀、兖、青、徐等州的城市竟达530余个。而江南荆、扬二州的城市仅180余个。东汉时期。光武帝虽然在北方裁并了一些县,然城市的地域空间布局,主要还是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城市是人类文明里程的标记,是工商业汇集的中心地,也是先进技术与
科学文化的凝聚点。城市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同时也取决于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中原地区城市布局密集,反映了其经济发展状况和工商业的繁荣,说明中原具有广泛的“商流”、“物流”条件,集结了大量的物资财富,同时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活跃的商品流通,众多的商人集团,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所有这些,当时的江南都无法与中原相比。
——————————————————
① <汉书)卷七十<陈汤传)。
② <汉书)卷八十一<张禹传)。
③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
④ 参见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47页。
⑤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
综上所述,东汉之时,江南经济虽然获得了较大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孕育期。然而,当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却仍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