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已经极大地促动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文艺界要想不受到影响、触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在当前社会主要思潮强调注重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文艺界怎么办?邓小平同志提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唯一准则。”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文化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也从根本上指明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艺术的价值取向。正如江泽民同志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在思想文化教育部门和所有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或传播的企事业单位,都必经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这个前提下讲求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正确结合。” 4、“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人格定位
邓小平指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当前这个转变时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们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责任重大......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宏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40页 )这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转折时期对思想战线工作者寄予的深切厚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取得进步。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十分重要。正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文艺界任重而道远。要用自己的作品来鼓舞人民、教育人民、团结人民。首先要求文艺工作者,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思想水平和业务素养。做到“德艺双馨”;其次,要求文艺工作者在复杂的社会转轨时期,要有人民艺术家的良心,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努力克服自身缺点,去除狭隘私利,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做人民利益的代言人。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办求创作出传之久远,震憾人心的“传世佳作”,不愧“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5、“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源泉的鲜明提示
邓小平指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的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在人民的生活中吸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83--184页)“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这是邓小平对人民和艺术之间血肉相连的内在关系的深刻揭示。
古往今来,一切有出息,有成就的文学艺术家, 必然是同本时代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有深厚而密切的联系,从人民生活中汲取思想和营养,站在时代的最前头,为人民鼓与呼。从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陆游、关汉卿、蒲松龄、曹雪芹,到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曹禺、艾青、沈从文、丁玲,概莫能外。当代的文学艺术家也必然只能在同时代、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中才能找到自己创作的最深厚的源泉,并力争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作品。那些看不起人民,脱离时代,脱离生活的精神贵族,空头艺术家,最终只能被时代和人民所抛弃;那些游离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轨时期社会生活复杂变化的历史大潮之外,漠视这场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巨变,只会无病呻吟,自我欣赏,自慰自恋的所谓艺术家,也只能被历史证明自己的无聊和空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真正同人民站在一起的文学艺术家,将永葆创作的青春和活力,创作出无愧于新世纪的艺术精品。
6、“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无产阶级文艺是无产阶级伟大事业的重要一翼。列宁、毛泽东对此都有鲜明的指示。邓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