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从“国学院”的成立谈起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院”,并于近期从本科一年级学生中招收学子,六年的学制,毕业获硕士学位。对此,国人有各种看法,报纸和互联网上都发表了各方面的意见。笔者力主中庸,为着论述“中和”是国学的根本大道,先以此作为引子而展开论说。
从广义的层面看“国学”,国是指“中国”而言,“学”是指学问而言,那么国学的定义就是:中国人的学问。既然称之为“学问”,就要分作教学与问学两部分。中国人的学问,有历史上已经形成保存并传承下来的部分,还有近现代国人创新及从西方引进的部分,甚至还包括展望未来可能产生的部分。从逻辑分类的角度看“国学”,可以从时间上、内容上分类,还可以从空间地域的角度进行分类。举例来说,汉字的六书是国学;四大发明是国学;东方儒学是国学;四书五经是国学;中国化的佛教是国学(禅宗更是国学);一箭双星是国学;一国两制是国学;电脑的汉字输入法是国学;未来的登月计划是国学等等。谁能否认这些不是中国人的学问和智慧呢?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还有一种专门定义的“国学”,那就是专指西方列强“文化侵略”前的儒学历史保存而言。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国学”这一概念。那时对有大学问、大智慧、大觉悟的人尊称为“子”,如老子、孔子、孟子、邵子、朱子等,自汉代以至清代国家还设有“五经博士”的官职,清初还有推荐“博学鸿儒”的举措等。所谓“国学”与“国学大师”是鸦片战争以后甚至是民国以来的事情。如钱穆、牟宗三、吕思勉、冯友兰等,学界既不称他们为“子”,他们也没有什么“博士”的官衔,人们因他们对儒学研究的突出贡献而尊称之为“国学大师”。由此可见,正因为有了对这些学者这样的尊称,方有了“国学”的窄义——主要指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儒学而言(其中还隐含着大师们引用西方哲学思维方法进行研究的“照着说”与“接着说”)。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中国建立的大学。广义上说,教师所授与学生所学都不出国人需要学习的范畴之外。窄义上说,中国人民大学所肩负的重任就是使学子们“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则首先在于修身方面的“明明德”、“新民”和“止于至善”,终极目的则是为治国、平天下培养人才。由此看来,无论从什么定义的层面看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成立,都是一件很好的举措。她之所以能够于此时此地应运而生,就表明了这是我国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振兴民族大业的需要,甚至是世界文化交汇融合的需要。
尽管人们对“国学院”的成立有着不同的意见,但是对窄义的“国学”定义却都是认同的。为什么人们普遍认同“国学”的窄义?就是因为这一历史的“国学”中涵盖了国学的“脊梁”、国学的“文脉”、国学的精华和国学的“根本大道”。可以说,做为中国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举措什么事业,都应该首先了解这些从哲学层面总结出来大学问、大道理、大智慧和大觉悟。
一 “中和”论的史料依据
我们说“中和”是国学的根本大道,首先就要列举出这样论述的证据。以清修《四库全书》为例,经史子集说到“中和”的内容就有7474处,而“中和之”后加上数十个词汇的就有1644条,多数体现在修身、教育、哲学、治国等各方面,甚至子部术数类的一些占候、相宅相墓之属的书籍中也贯穿着“中和之气”、“中和之道”的说法。
1 修身方面“中和之”后系以风、致、致德、积、养、则、教、域、发、美、实、容、度、量、淑质、淳粹、归、行、功、懿、正、正气、性、心、意、感、人、士、福、秀气等等词汇。
2 教育方面“中和之”后系以名、说、言、义、学、旨、论、教、化、圣、作用等等词汇。
3 治国方面“中和之”后系以至、为、大法、极、极致、纪、统纪、效、效验、政、君、事、训、术、治、极治、化、极功、强、盛、业、功化等等词汇。
4 哲理方面“中和之”后系以气、道、德、理、时、会、醇灵、实理、体、用、本、象、秘、真、神气、元气、应、色等等词汇。(大多数词汇含有多义,以上之分,只是拙见的粗略之分而已。)
就生活而言,更是贯穿终始。如:“中和之容作中和之舞”(《乐书》)、中和之咏与中和之诗(《毛诗李黄集解》“至寛而有所谓至严,至察而有所谓至容,温而厉威而不猛,此中和之徳也。全中和之徳于一身,散中和之用于天下”,《荀子•勸學篇》“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礼乐方面“中和之”后系以乐、曲、歌、响、律、音等词(《周礼大司徒》“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郑玄“乐由中出,和在中也”,《图书编》“中和者,礼乐之本也。五礼六乐者,礼乐之文也。舎中和之本,无以为礼乐,舎礼乐之文,无以导中和”)。书法绘画崇尚“中和”(《述书赋》)。写文章崇尚“中和”(《纬略》“许景先属辞丰美,得中和之气”)。为人处事崇尚“中和”( 《太平御览》“《太康地記》曰豫州之分,其人得中和之氣,性安舒,其俗阜,其人和。君子之音温和居中,以養生育之氣,憂愁之感不加乎心,暴厲之動不存乎體。夫然者乃所以為治安之風也”)。生活崇尚“中和”(《東軒筆録》“仁宗皇帝暑月不挥扇,毎侍迩英阁,常见左右以拂扇驱蚊蝇而已。冬月不御炉以御寒气,甚则于殿之两隅设之。医者云体中和之气则然”)。日常应用之间,二月初一为中和节(《御定渊鉴类函》“因时创节,象卦设乐,薫然中和之被物也”)。宫殿名“中和”(唐宪宗暴崩於中和殿)。皇帝年号名“中和”(唐僖宗)。官名“中和”(汉设“中和之职”)。人名“中和”(《名疑》“孔子字仲尼。張禹云仲者中也,尼者和也。言孔子有中和之德,故字仲尼”,又有毕中和、乔中和等)。地名“中和”,壑名“中和”。祀“太极中和之气”(魏明帝景初二年),迎天神地祇奏“中和之曲”(《钦定续文献通考》“迎天神地祇,中和之曲各一”)。更进而《葬书》选择墓穴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说,也讲究得“天地中和之气”(《天玉经》“临官为人建乃阴阳中和之气”,《三命会通》“己土遂成磁石,反失中和之气,岂有不损之理”等等)。植物学中也讲“中和之气”(《白虎通》“稷者得阴阳中和之气而用尤多,故为长也”,《御定佩文斋广羣芳谱•榖谱》“小麦一名来,苗生如韭,成似稻,髙二三尺,实居殻中芒生殻上,生青熟黄,秋种夏熟,具四时中和之气,兼寒热温凉之性,继絶续乏,为利甚普,故为五榖之贵”)。
这样的例子真是多得不能枚举。汉代的刘歆说“易尚中和”,扬雄说“立政鼓众,动化天下,莫尚于中和。中和之发,在哲民情”(《法言》),清代的惠栋说“六经皆尚中和”、“建国尚中和”、“君道尚中和”(《易例》)等等。其实,何止“六经尚中和”,《四书》也尚中和,儒道佛三教也尚中和。总而言之,“中和”一词贯穿于中国人生存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无一正事不以中和为道,无一正书不以中和为纲,本“中和”者自存,违“中和”者自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中和”这一根本大道为修身之本。
为什么中国人的学问崇尚“中和”?下面就谈谈其理论方面的根据。
二 “中和”论的理论依据
《竹书纪年》记:黄帝“二十年,黄服斋于中宫,坐于玄扈洛水之上,有凤凰集……帝以土气胜,遂以土德王。”《史记•黄帝本纪》:“尚土德之瑞,故称黄帝。” 三代《虞书》有“允执厥中”之说;《易经》有“黄裳元吉”、“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之说;《洪范》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及“五皇极”之说;《逸周书》有“天生民而制其度,度小大以正权,轻重以极,明本末以立中。立中以补损,补损以知足……明王是以敬微而顺分,分次以知和……和非中不立,中非礼不慎”、“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百里,南系于洛水。诸受命于周,乃建大社于周中。其壝东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骊土,中央迭以黄土”及“周知其利害,乃辨九州岛之国,使同贯利。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河南曰豫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幷州”之说,等等。
从哲学的角度看国学,上面列举的种种说法,离开“阴阳”与“五行”这两个命题,就不能从根本上把问题说清楚。黄帝逐鹿中原,三代也以豫州为活动中心。汉代的“九宫算”以五为中,太乙、六壬、遁甲三式所用的“九宫”也以五为中。纬书中所谓黄帝至周成王所得的“河图”,都是出于中州的黄河或洛水,后来出现的黑白点《河图》、《洛书》也是以五为中,而且所谓“龙马负图”、“神龟负书”之地,皆在国之中州。以《易经》为例,释“太极”为中之义,解“黄”为中之义,以“二五居中,相应为和”为解等,皆本“阴阳”与“五行”而为之。倘若离开阴阳与五行的命题,就不能把“君子终日乾乾”、“黄裳元吉” 等爻辞与“黄中通理”、“畅于四支”等《文言》辞解释明白。以《尚书》为例,历史上人们解释“五皇极”取中之义,也是本于五行之说。
“中和”分则是“中”与“和”。中为体,和为用。无体则无用,无中则无和,是故《逸周书》有“和非中不立”之说。“中国”一词有两解:一谓地处“天下之中”的国家而言;一谓“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的京城而言。《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本文论述“中和”为国学根本大道的依据。
为什么中国人的学问要以“中和”为根本大道,或为文化主脉,或为文化脊梁,或为文化纲领?这有着各个方面的理由:既有天文上的理由也有地理上的理由;既有人文上的理由也有心理崇尚方面的理由。
《史记》说黄帝居中,四夷宾服。古人仰以观于天文,把周天的二十八宿分作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四象,而中州恰位于中央紫微宫之下。俯以察于地理,豫州居九州之中。观于四方之气,北寒气、南热气、东温气、西凉气,而中恰为“中和之气”。观于四季之气,春温气、夏热气、秋凉气、冬寒气,而中州一年四季为均为“中和之气”。观于人文,“四夷”之人,北“暴戾”,南“柔弱”,西“粗野”,东“过刚”,惟有中原之人得“天地中和之气”,性情刚柔适中。如此久而久之,即形成一种“中和”上的坚定信仰,执中以御四方,分土以旺四季,播土于四行等等。上下五千年,以时为中,以地为中,以人为天地之中,得中既得和,有和既有礼。以之修身而身得,以之齐家而家齐,以及治国而国治,以之平天下而天下平。总而言之,“中和”乃天下之根本大道而已。
三 “中和”论的指导作用
执捕鱼之网要提其纲,著深衣之装要挈其领。研究国学、研究中国的圣人、贤人、哲人之学,非“中和”而不得入其门,非“中和”而不得其微言大义,非“中和”而不能发扬其本义,非“中和”而不能学以致用,非“中和”不得明明德,非“中和”不得作新民,非“中和”不得止于至善,等等“中和”之用,大矣哉!
1 做什么和为什么做
提倡人们“做什么”的时候,首先要让人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譬如小学之教提倡“诵经”,目的是“收其放心”、“养其德行”,作用在于学以致用。譬如大学之教提倡注重国学,目的是“察夫义理,措诸事业”,作用在于养成德智方面的本领,将来服务于社会。欲达目标,本“中和之道”而教育之,则事半而功倍。
2 学与用
学有多法,用有多方。学要抓住“中和”纲领,用要通“中和”之用。学本“中和”而穷其理,用本“中和”而尽其用,庶几乎近道。
3 传道、授业与解惑
古有“天地君亲师”为大之说。为人师者不误人子弟,是起码的道德要求。传道就要传“中和”这一根本大道,授业就要本“中和”为纲领而展开,解惑就必须以“中和”为之归宿。师者“能以众正”开国承家而王天下,其职责之重,其功效之大,当自尊自重之。
四 中国之中国人与中国人之中国
中国人是世界人数之最,中国人宽容大度能兼畜并收,中国人在处理国家乃至世界性的事物上最善于运用“中和之道”;中国人使用的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寓意最深厚的文字;中国人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积淀是世界上优秀的文化遗产等等,可谓身为中国之中国人的自豪。如何大力提高中国之中国人的文化素质,养成修身、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的本领,这就成了中国人之中国的问题。由于实施了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当前固是一个经济腾飞的国家。经济开放之后必然会带来“文化开放”。如何实施“文化开放”,也成了摆在中国人之中国的问题。当前,国家有在海外建立百所孔子学院的重大决定,这无疑是国学向外输出好举措。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光明的前景已经展现在眼前。我们中国人之中国拿什么样的文化向外输出?这是一个必须深入思考的大课题。愚见无论什么文化内容的输出,都必须符合于“中和”这一根本大道。那些“弱肉强食”、“恃强凌弱”、“先发制人”等“道理”,从来就不是中国人之中国的道理,那是因为这些东西不符合于“中和”这一根本大道。
中国之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和”是国学的根本大道。无论学什么,从事什么,都应该本着“中和”之道而止—定—静—安—虑,最后方能有所得。只有了解了“中和”为修身、治国的根本大道,中国人之中国方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方能于天下太平方面大有作为。
结语
道可道则非恒道,笔者努力地说“中和”根本大道,焉能说得明白!既然明知说不清楚而勉强来说,实在是因为这一问题关系重大。今日权且抛出引玉之砖,以就教于大方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