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为心声,入情入境
继续以《用名言警句让你的面试语言闪闪发光》中提到的“2008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为例。如果考生把温总理的话背下来去说给别人听,估计别人很难被感动,说不定会笑场,为什么会这样呢?温总理是抑扬顿挫、斩钉截铁而饱含深情地去说上面这段话的,是温总理的肺腑之言,而很多考生的语言缺乏感情。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内容,形式就无法存在;没有形式,内容也无从表现。这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的。因此,我们要注意怎么样用合适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容、展示自己的内涵。
记得一次,一个考生在回答处理劫持人质事件问题时说“我会用自己做人质去替换人质”,结果下面哄堂大笑,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公教育专家在模拟现场就说,你这话大家不信、考官也不会相信的,因为你的声音、底气和神态综合所表现出来的是“打死我也不去”,给人的感觉就是你仅仅在应付这道题目、在背答案。也就说你所采用的形式没有表达你的内容,你的形式是失败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要想效果最好,当然是心中有时再去说,“言为心声”嘛,比如前面提到的温总理那段讲话之所以精彩动人,是因为那是总理心中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如果有些答案你是提前准备好,那么你在回答问题时就要全神贯注地入情入境,如果连你自己都说服不了、感染不了,你别想着会打动考官。
二、注意整体表现,实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申论、行测考试与面试考试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是平面的考查,后者是立体的考查;前者只是测查人某方面的能力,而后者考查的是整个“人”。你本质上是怎样的一个人,你的才华、品德、个性、特质和底蕴都要在短短的十几分钟的面试中展现出来,其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考生除了要肚里有货外,更要注意通过训练来找到全方位地展现自己的形式,包括行、走、坐、站姿势等基本礼仪,包括讲话声音的抑扬顿挫和富有感染力的表情神态,只有形式与内容的完美和谐统一,才能充分而有效地展示自己。那些著名的演说家之所以富有感染力,是因为他们注意到了形式在表达内容上的重要意义,他们不断地训练,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面试中的问题只是一个工具,一个手段,目的是通过你回答问题的过程来发现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因此“怎么样回答”和“回答什么”是同样重要的。面试是无处不在的,在每一个可能的场合我们都要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的语言感染力,去训练自己的气势,以获得引人入胜的能力。
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世闻道,大笑之”。中公教育专家将老子的这句话送给众位考生共勉。有时我们缺少的往往不是对“道”的领悟力,而是对“行”的执行力,让你的语言闪闪发光、论证雄辩有力、思考深刻宽广,这些都要靠考生一点一点去积累和领悟,我们要真正行动起来。
从根本说,面试是在考查一个生动的人,考生还是要在日常的做人上下功夫,在内心的修炼上下功夫。我们最脆弱的是那颗心,最坚强的也是那颗心,在人生道路上,我们能走多远、飞多高,关键不在腿而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