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一个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
科技产业为支柱的知识
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知识加工及
应用成为决定未来
社会发展方向和速度的关键因素。作为信息产业的出版业从1949年建国至今,50余年来取得了蓬勃发展,无论是出版社、期刊社的数量,还是出书品种、印数和质量都已今非昔比,出版业正在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这当中“为人作嫁”的编辑
自然是功不可没。
一直以来,编辑被人称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精神生产的重要参与者”,它的出现也常常和图书“创意”(策划,设计,开发)、“选择”(选题,选作者和稿件审定)、“优化”(加工整理,美化和质量的提高)、“组合”(编排,有序化)这些名词联系在一起。编辑是出版业整个经营活动的龙头,是图书
艺术创意和质量把关的先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时代在变,尤其在知识经济和
现代通讯技术革命挑战的今天,面对“入世”和“减负”,作为一名编辑,除了具备传统意义上的要求有良好的
政治素质,扎实的语言功底,娴熟的文字技巧,以及成功的社交能力外,新环境中产生的新要求,更是急需培养。鉴于此,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 思想意识——居安思危
中国的图书出版,刚刚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又迎来了
电子出版,
网络出版的冲击,在体制更新,制度创新刚现曙光之际,又不得不面对“入世”和“减负”的挑战,真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惑同在,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一名编辑,除了要具备责任意识,科技意识,具备紧迫的改革意识、市场意识和忧患意识更是当务之急。
(1)改革意识
长期的实践已经证明,出版社内部充斥着许多不近如人意的地方,诸如只满足于完成目标任务所规定的指标,急功近利的思想主宰了选题原则,
内容过时,种类分散;编辑室各自为政,没有从全社图书结构优化的高度去理清出书的思路,低层次的出版,重复品种频频出现,社会接受程度低;把开放搞活变成放任自流,对“三审制”的执行流于形式,缺乏权威性,这显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呼唤精品,时代需要精品,要与他人竞争,改革已是刻不容缓。
在机制改革方面,要与国际接轨,对编辑专业人员要实行按能力、水平、业绩的考核,聘任。能者上,庸者下,精简队伍,真正使业绩和分配挂钩,从一定程度使编辑的积极性自主地得到提高。广西
教育出版社今年初出台了新的管理改革举措,明确规定:编辑教材,辅教将得不到一分钱的奖金,编辑人员的奖金只能从一般双效图书中获得,另外,其打破了传统的编辑室机构设置,成立了文科,理科两大编辑中心,并设立市场部统管策划,调研、宣传、营销、物流,使出版的各个环节与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收效颇好。
在项目探索上,创建本社图书选题特色,规划——探索——积累——拓宽,形成本社自己的风格,“握紧拳头”,打破以前各自为政,可以尝试在保持社部统一调度的前提下,把原有分散为政发展为编辑部内人员通力合作;可以在淡化以专业分工为标志的编辑室功能的同时,在编辑部内组建策划室,审稿室,加上具有调度功能的编务室,形成编辑部运行机制。广西人民出版社将策划编辑与案头加工编辑分离,成立了四个策划部,按不同的专业与取向策划选题,而案头编辑统一归到“综合编辑室”,分别承担不同类型与专业要求的书稿。群众出版社的编辑通过红岩展的资料,以最快的速度出了一本书《红岩魂》,立即引起轰动,一版再版。
在目标探索上,拓宽新的选题,追求精品意识,把握好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在两种导向的结合上寻觅精品传世的选题,组织得力作者来实现,以提高质量赢得市场,以创造精品获取效益,质量的提高是全面的,从内容到形式,从文章水平到编校装帧印刷,都应体现
科学精神和文化蕴底,抵制粗疏之风。其次,从文章的质量,如果是学术
理论的论文,则应当是站在学术
研究的前沿,提出或
分析理论研究中或实际生活中的重大
问题,有独到新颖的见解,富创造性和启发性,如果是理论宣传普及图书,应倡导“大作者”写“小文章”,作者心中有读者,应该将向大众发言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样才能向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展现更多的“波音”式图书和“松下”式图书。其次,畅销书的运作也是编辑所要探索和实践的热点,连夺新概念作文大赛大奖而悠然走出大学门外的韩寒,他的《三重门》和《零下一度》销售量均超过20多万册,其中《零下一度》仅仅出版40多天(据《文汇读书周报》报道)。韩寒作品的成功一方面在于他敢于拿起自己手中的笔,用他特有的思维,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尽管舆论褒贬不一,但这个年龄层的思想生活,也许他是最合适的记录者,另一方面也是编辑切合了
目前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心理和社会的整体思想动向的结果,促使韩寒的作品成为了受宠的焦点。
(2)忧患意识
历史进入新的世纪,编辑原有的那种墨守成规,坐等皇粮,不求
发展,仅满足于低层次生存需要的意识,只能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老祖宗的话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编辑应该看到,
中国的出版业正在面临四大挑战:①多种
社会资本的挑战;②知识
经济的挑战;③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④
网络时代的挑战。
随着出版业的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想方设法挤进出版业,企图染指出版业,以求社会平均利润,用“工作室”、“书店”的名义出书,二渠道钻空子出书等等,就是事实。我国进入WTO以后,虽然我们坚持出版单位的审批制度不变,外国人不得在我们国内开办出版社,但是,我们承诺在印刷,发行(主要是零售和批发)方面允许外资进入,这必将对我国的出版业带来冲击,国外的大型图书出版
企业也已经把犀利的目光瞄准庞大的中国图书市场,本地市场危机四伏。在这样新的竞争舞台上,激烈地争夺作者,争夺读者的较量已经初露端倪。这对于中国的出版编辑们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曾经看过这么一篇报道:世界上四大出版集团之一的德国贝塔斯曼集团进入中国之初以贝塔斯曼书友会形式注册,开始是租出版社纸型,现已进入买版权,与中方出版社共同出版,由贝塔斯曼出版俱乐部版。因此,事实上贝塔斯曼已进入中国出版领域。它在上海地区成立读书俱乐部,不声不响地发展会员,并做出了“十年不赚钱”的计划,1998年底,它的会员已经扩展到五十余万人,估计可提前实现营利,据说他还扬言,要花一百亿买下中国所有的
科技出版社,且不说其勃勃野心是否可以真的实现,但是只要我们听听在节假日的人多热闹的地方,有年轻的笑脸上来说话“先生是贝塔斯曼会员吗?”,“先生,喜欢看书吗?”、“先生知道贝塔斯曼吗?”;看看平时在我们的信箱中,隔三岔五有贝塔斯曼的印刷宣传品寄来,我们便可知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壮志”了。“贝塔斯曼”在中国不惜工本的投入,深谋远虑的发展,预示着外国出版集团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日子并不遥远了。
多少年来,我们习惯“矛盾少”,“包袱小”,“负担轻”的温饱型日子,如今,大海的波涛一旦涌入,江河上的“小舢板”还能再风平浪静地行进吗?中国入关后,关税由原来地28%降为零,图书市场也将全面放开,"虎狼遍地"中国没有撑门面的精品图书将何以自保,说到底,这已不是我们选择何种生存方式,而是客观环境许可我们以何种方式生存的
问题。“小富即安”成不了大事,“画地为牢”纯属自作多情,“墨守成规”等于慢性自杀。知识经济时代的编辑要化忧患为力量动力,放手发展,创造更多精品图书。
(3)市场意识
出版工作与市场经济接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社是国家定期给予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完成国家计划,尤其是保证完成意识形态方面的计划任务,是其根本的职责。出版社的领导用不着为图书的销售和利润的增加操心,编辑更没有过问发行,推销图书的责任,做点读者工作,了解读者反映,也完全是为了把握读者的思想状况,以便在今后出书时能更加有的放矢地对读者进行思想
教育。与市场接轨后,出版社成了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经济实力。于是面向市场,在市场经济中谋求利润的发展,就成为出版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出版社必须瞄准读者的钱袋,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因为只有读者愿意打开自己的钱袋,出版社所出的图书,才能变成现实的利润和经济实力。从此,讲究经济核算,狠抓图书营销,成了出版社新的常规,视读者为上帝,经常
分析读者市场,
研究读者心理,也成了编辑人员的职业理念和工作责任。许多编辑部大大加强了对读者的图书宣传,有的还开展导读活动,用组织读书小组,读书会等方式帮助读者阅读图书,通过书市,书展,营销活动的参与,大大加强了编辑与读者的联系。
编辑必须有市场观念,这已经是毋庸争论。图书若不通过市场流通,什么
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都不可能变成现实,本是最简单的道理。但是真正的图书市场在哪里?却并不是人人明了的
问题。人们常常把书市,书展看作是图书市场的全部。其实,这仅仅是图书市场的表象,在这种市场上被看好的图书没有实现效益而变成库存的教训不断增加,不能不使人认识到,真正的图书市场存在于读者之中,只有读者的购买行为,才能真正实现市场效应,而且,有待发现和开发的潜在的图书市场,也只存在于读者之中。例如,上海几家出版社联合推出了一套面向
农村的大型实用
科学技术丛书,他们改变传统的出版思路,利用这套丛书品种多,实用性和可读性强,发行量大,能进入寻常农户家的优势,吸引
企业加盟,结果著名的海螺集团看中了这个有潜在购买力的广告市场,出资60万元买下了丛书的冠名权,产生了一举多得的效应,出版社由此得到了企业资助,减少了成本,降低了定价,丛书更具竞争力,海螺集团也以丛书冠名的引人注目的形式,进入了千家万户,提升了企业形象,为企业产品的畅销培育了潜在的市场。
我们称读者为上帝,就因为只有读者代表了给出版社以生命和活力的市场。对于图书来说,市场观念的根本应该是读者观念,通过强化读者观念来提升市场观念,应该成为谋求编辑工作新
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时代变迁,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不断
影响和渗透,作为第四媒体的因特网逐渐成为一个将世界上千百万人联系在一起的全球性网络,他的传统信息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全方位地改造着我们的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时空观念,社会运动方式,伦理道德观念和
法律法制环境,网络成为
中国出版业发展的新契机、新冲浪、新模式。跨世纪的编辑要在市场经济运作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条件下成长,尽可能多地掌握
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无论是利用网络及时了解信息策划选题,还是利用终端对书稿进行审读加工,或是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多媒体的组合。在新的竞争模式下编辑要胜人一筹就离不开对网络这一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具有实时采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超强能力(参阅表1),可以明显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这已成为做好编辑工作的一项新的基本功。
表1 Netscape Communicator功能一览
工具名 | 功能 |
Navigator | Web 浏览,用于在world wide web上寻找和观察信息。 |
Messenger | 发送电子邮件,交换文件,与他人共享文件。 |
Collabra | 参与Internet新闻讨论,或观看他人讨论。 |
Composer | 建立自己的网页,让其他用户访问。 |
Conference | 在世界范围内与同事交谈和时实现场合作。 |
Netcaster | 将最新信息发放到桌面上,自动更新信息并转给用户。 |
(一)电脑在编辑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1)利用计算机审稿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生产,工作和生活都开始逐步走向自动化,智能化乃至人性化,利用计算机撰写书稿的作者逐渐增多,作者交磁盘稿的情况越来越多,而且必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编辑审读时只须将书稿从机内或盘内调出来,显示在屏幕上,直接通过计算机对稿件进行审读(对于手写稿,编辑可将稿件录入计算机),并可利用计算机各种数据库提供的资料对稿件进行定性评估,以确定稿件的基本价值,作出取舍的决定,它弥补上编辑由于自身专业局限和视野局限带来的主观随意性。对于需要修改的稿件,编辑可以在磁盘上标明具体的修改意见,在增删处作一标明,这样作者就会一目了然,并进行有针对性地修改。
(2)利用计算机加工稿件
现在的字处理软件,如WPS2000,WORD2000,采用的是“所见即所得”的方式,可直接在屏幕上边看边加工,如增,删,改,调整,编辑可根据自己得需要,进行规范化处理等等,实现了从桌面编辑向屏幕编辑得转化。屏幕式编辑就是要打破传统的编辑与创作所形成的著(译)、编、印、发一条龙而编辑者和著作者却分离的模式,而代之以电子编辑出版中的编著一体化的新模式,进行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资源的编辑与准备,系统集成等工作。
以前排版都是由编辑在稿件上用一些编辑符号或书面语言标示出具体意见,这容易出现因中介系统(即排版员)不懂学科专业和编辑规范而导致的失误。编辑部拥有了计算机,排版就成了编辑工作的组成部分,编辑有条件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排版工作,采用先进的排版软件键入相关的排版命令,可边设计边调整,直至达到最佳的排版效果。另一方面,过去由不同人(如编辑人员,装帧人员,校对人员,印刷技术人员等)在不同的场所完成的工作,现在可由编辑人员一人一次在桌上实现,即编辑人员可在计算机上进行组稿,审稿定稿,编辑加工,校对,装帧设计,拼版,出片,编后收集反馈意见等,大幅度提高了工作的速度和效率。
(1)编辑利用网络可以收集信息,开发选题
以往出版社编辑要得到一个好的选题,都是通过收集大量信息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调查,反复筛选,严格论述后产生。这种工作模式不仅复杂,工作量庞大,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编辑经常会因为时空的限制致使信息量不足或调查范围过窄而最终导致选题不严谨。当我们进入Internet后,可以发现世界的范围为之变小了,时空观也荡然无存,对网上web服务器等的访问,可以及时了解相关专题的有关信息。出版界人士深知,
目前状况下,困扰出版业
发展的最大危机始终是选题危机,选题匮乏,稿源枯竭无疑使一个编辑缚了手脚,但等编辑掌握了Internet这一技术后,这些
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例如etang网2000年3月曾发表了一篇题为“八大图书选题有待开发”的消息,
内容如下:
①.富有浓郁民族文化内涵和鲜明地方特色的
中国卡通读物;
②.院士题材读物;
⑥.版式美观质地耐用的地图;
⑦.家长学校读物;
⑧.最新农业科技的活页文选读物。
编辑可以在因特网上查阅到国内外各类图书的出版和销售情况,经过比较,分析和策划,确定出自己的选题,避免或减少了选题重复,另外,还可以参加因特网上有关的专题讨论来了解或掌握有关图书出版及读者需求情况,分析图书市场“热点”和潜在需求等因素,对策划市场需要的选题,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了这么多的信息供你
参考,开拓一个崭新的选题已经不是难题。“千锤万凿出深山”,“千呼万唤始出来”的
时代将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而结束。
(2)编辑利用网络可以交流信息,开发作者
仅有了好的选题计划,如果没有物色到好的作者,对于编辑来说,也是一个棘手问题。因特网出现后,编辑与作者之间可以用一种崭新的方式进行联系。例如,编辑参加因特网上的专题讨论组,能够与大量的作者进行某一专题的讨论,从中获得可观的学术信息和作者信息,并依此信息展开与作者的联系和讨论,编辑还可以从相关的网站搜索到许多与本选题有关的资料,如学术研究动态,相同或类似选题图书的大致内容,框架以及出版社情况等等,作为决策时的参考资料。待收到作者通过
电子邮件寄来的书稿后,编辑便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这些资料对整部书稿作相应的加工,整理。
Internet上的E-mail和Netmeeting具有通信,专题,新闻讨论等功能,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变得快捷方便,已经是“弹指一挥间”的事,这较编辑和作者通过平信来交流,节省的时间可想而知,传统的稿件从收稿到发表大概要经过如下邮寄步骤:
作者(投稿)→编辑部(寄原稿)→审稿专家(寄审稿意见)→编辑部(寄修改意见)→作者(寄修改稿)→编辑部(寄校样稿)→作者(寄已校样稿)→编辑部
不难看出,从作者投稿至图书出版按每个邮寄过程平均3天计算,完成上述7个步骤,一本书稿光化在邮路上的时间就多达21天,邮寄稿件不但传递时间长,花费的邮资多,还可能发生邮件丢失的情况,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运用因特网,通过E-mail来运作,上述情况将会大为改观。编辑不可以设一个或多个稿件处理的电子邮件信箱,向外公布,同时可以建立作者和审稿者的电子邮件库。编辑通过电子邮件与作者,审稿者进行信息交流和文件传输;编辑可以访问作者的网址,询问书稿的写作进程,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作者也可以向编辑询问具体选题细节,以便更切合主旨。同样,编辑也可和读者进行网上对话,听取读者的宝贵意见。这样,收稿,审稿,改稿,编辑,校对,定稿等程序直接在网上一一完成。
敲敲键盘就可以代替买邮票,粘信封,跑邮局,而且省下了昂贵的电话费,可见
网络的确是编辑们最佳工作伙伴之一。
(3)编辑利用网络可以发布信息,放眼市场
据报载,Internet 的兴起和网络出版的问世以来,尤其是1996年以后,全世界主要的学术刊物几乎全部发行
计算机网络版,改变了编辑学家们收集、传播信息的传统方式。不仅如此,Internet上蕴含着大量最新图书市场信息,通过相关的搜索引擎(如国内的人民时空:
www.peoplespace.net;国外的美国国家数字图书馆American Memory:
www.rsb.loc.gov等)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到各种时实信息。
网络无国界,通过网络,世界交流畅行无阻,编辑可以将好作品、好期刊刊登在网上,也可以建立宣传网站,宣传自己的形象,并将图书出版信息发布到网上,通过连接成百上千个搜索引擎,使全世界的读者都能看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5W出版(即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地点Wherever,在任何时间Whenever与任何人Whomever采取任何方式Whatever的出版)。另外,还可以在网上建立读书俱乐部,搞网上征订,所以说“出版是一种国际行为” 这句话不无道理。传统出版业的编、著界限分明的模式在计算机网络
时代到来的时代,已被在网上的“编著一体化”所取代。编辑借助网络时刻关注国际出版强国动向和全球出版动向,以及国际图书市场态势,获得大量有价值的出版信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借鉴国外先进出版编辑技术,为己所用。此外,网上定购图书、网上版权贸易等形式已经悄然兴起,估计在新世纪中将会更加流行。
计算机和网络将给今后出版编辑带来新的契机和飞跃,这已不是设想,作为知识
经济时代的编辑,能否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是编辑能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作为的基本阶梯,我们唯有精通了这些,才能赶上十年一番的信息时代步伐。
回顾
历史,我们的出版编辑队伍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我们引以为豪;展望未来,在信息时代的曙光里,我们编辑的素质更待提高。时代呼唤高素质的编辑人材,怎样才能称得上高素质的编辑?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素质要求,特殊的环境更需要造就有特殊能力和素质的编辑。知识经济时代中,沉默就是死亡,出版界所面临的
问题也是如此,只有创新才能生存,我们相信,在我们出版界大批精英的努力创造下,我们的出版事业将会更加辉煌!
参 考 文 献 :
1. 李京明.论因特网对图书出版业的
影响.出版工作,2000(1)
2. 朱胜龙.作大产业蛋糕——
现代图书营销新趋势例析.编辑之友,2001(2)
3. 女社长刮起管理改革新风.出版
参考,2001(5)
4. 李翠玲.
理论刊物的出路和编辑资质.编辑之友,2001(2)
5. 王华良.编辑过程的基本矛盾.编辑学刊,2001(2)
6. 书业盛宴论晴雨.新闻出版交流,2001(1)
7. 王建辉.二十一世纪出版:四个挑战、一个思路、二个战略.出版广角,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