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组织是哲学关于组织理论的方法,近年来一些学者尝试用来解释企业集团化的过程,这种研究大多是从哲学的应用角度提出来的,有点隔靴搔痒之感。本文以三一集团的发展过程为例,从企业自发、自主形成结构的过程来分析,三一集团如何以核心企业的发展为起点,先有核心企业,后有集团公司。通过分析三一集团自组织过程中的序参量、负熵以及它们如何转化为企业的制度化和稳定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核心企业、资本、制度、管理四位一体的企业集团内部自组织演化路径。
关键词:企业集团 自组织 核心企业
Abstract By emphasizing the methodology of self-organizing, the theorists criticize government’s interference in the growing-up of corporate group. Using knowledge of philosophy,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the authors briefly describe the group’s self-organizing process of core-corporation, capital, institution and government methods.
Keywords Corporate group; self-organizing ;core corporation .
从组织形成的角度看,我国企业集团的形成,主要是两种模式:
一是政府主导的被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快速地催生了企业集团的形成,但往往忽视了企业集团发展的内在规律,一旦没有注意到企业集团的内生变量和内在经济性,企业集团难以持续发展。我国在上世
(作者简介:欧阳文和(1968-),男,湖南新化人,湖南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企业组织理论;高政利(1964-),男辽宁沈阳人,湖南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组织制度;徐建文(1967-)男,湖南武冈人,湖南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组织)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轰轰烈烈的“做大做强”和进入“世界500强”的实践中,形成了大量的“企业集团”,但成功案例甚少。这种被组织模式也多为研究自组织学者们所诟病(赵三宝、沈雪达1997,戴伯勋、霍从刚1999,张建华、蒋馥、陈忠2000,闵宗陶、杨秀云2003)。
二是自组织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按照耗散结构论的“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原则,通过企业内部相对平衡态、近平衡态、远离平衡态的转化,通过系统内部要素的“巨涨落”来实现企业集团的组织变革。有的学者在讨论企业兼并和产业组织时提出了强调自组织发展和政府协调作用的SCPG (市场结构、企业自组织兼并行为、产业绩效和政府调控)分析范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企业集团如何实现自组织的演化,这种演化有怎样的规律,一直是理论上的一个空白。本文从三一集团组织演化的个案出发,提出了企业组织转化路径依赖模式:核心企业C(core corporation)、资本C(capital)、制度I(Institution)、管理G(Government)。其中,核心企业和资本输入是企业集团稳定发展的基础,制度内化是企业集团自组织的关键,稳定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是企业集团自组织形成的标志。
一、核心企业是企业集团的序参量
三一集团(三一控股)创始于1989年,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生产,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名列三甲。公司在2003年实现销售额42亿,利税10亿,集团净资产达20亿。三一集团下辖三一重工等七家子公司,并在海外设有分支机构。2000年,三一控股有限公司改制成立(三一控股是以三一重工为主要资产,联合三一材料有限公司等其他企业组成的)。成立后,三一控股先后设立的控股子公司有: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机有限公司,三一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三一汽车有限公司,湖南三一客车有限公司,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等,集团公司的架构正式形成。可以说,三一集团是民营企业自组织模式的典范。在三一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核心企业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壮大并成功上市是集团发展中最关键的因素。
C(core corporation)核心企业范式分析。协同学创始人哈肯认为,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动力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通过竞争而协同,从而使竞争力的一种或几种趋势优化,最终形成一股总的趋势即 “序参量”。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关键是在一定条件下(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的较量),它的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就能够产生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或时空结构,形成一定的自组织结构,表现出新的有序状态。
现代企业集团演化的动力根源在于企业内部模式与外部力量的持续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在于集团内个人及不同成员企业独特模式之间、技术、制度、管理模式之间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这些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会使企业的整个模式系统或其组成部分呈现持续的波动。在新的内外环境中,竞争导致只有一个序参量主宰企业组织系统的有序结构。这种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合作与竞争决定着企业组织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深化进程。
就集团组织来说,企业集团中的竞争协作产生的核心企业是集团中的资本中心、利润中心和制度文化中心,通过对集团其他成员输出资本、信息、技术、制度、人员、管理模式影响成员企业形成非线性发展从而使整个集团的发展按照同一模式和框架内演化。核心企业的形成是集团系统结构有序演化的重要标志。
从三一控股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三一重工是三一控股的核心企业。三一控股将三一重工的上下游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分别设立三一重机、三一汽车、三一通讯技术等公司。在集团内部按照专业化分工和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和关联交易,节约交易费用。股份公司上市后,又迅速将先进的制度文化等输入到集团和其他子公司,其核心作用非常明显。集团公司的运作变成了以三一重工股份公司为轴心而展开,集团公司成员企业按照《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要求在规范运作框架内演化,把集团成员公司与处于市场经济最前沿的上市公司机制直接联系,是三一集团运作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三一集团内其他公司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文化基本是三一重工制度文化的复印。
二、资本是集团形成的负熵
C(capital)资本负熵范式分析。三一集团成立之初,整个集团系统是一种远离平衡态。按照耗散结构“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系统会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和能量给系统带来了负熵,使整个系统的有序性的增加大于无序性的增加,在具备一定条件下,就能自发地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和新的组织。
在三一集团组织内生化的过程中,资本输入是极为关键的一步。资本输入带来了企业集团组织的有序化(负熵效应)。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表述,资本输入促进了企业集团从以行政权力为纽带过渡到以资本连接为纽带,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能带来了企业内部的资产重组、投融资体制和内部管理的变革,从而形成了新的有序结构和新的组织。三一集团的组织变革证明了我们的观点。
图一:三一集团资本输出流程与组织的变化
三、制度化是企业集团自组织的关键
I(Institution)制度范式分析。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制度进化的动力,按照康芒斯的解释“制度”是所谓“集团行动控制个体行动” 。由于相互依存性而产生的集体理性,形成规范化的运作程序就产生了秩序。“秩序,或者我叫做集体行动的运行规则的那个东西(它的一个特殊的实例是‘合法程序’),它本身在制度的历史上是会变化的” 。这种变化被道格拉斯.C.诺思的制度变迁模型所具体化。诺思把制度变迁分为五个步聚:第一,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即对制度变迁起主要作用的集团;第二,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方案;第三,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第四,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二行动集团,即起次要作用的集团;第五,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去实现制度变迁。 在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经济学讨论中,首先涉及的是创新发动者(第一行动集团)的
问题。第一行动集团与第二行动集团合作暗含的一个前提假设就是双方博弈产生双方得益的变迁的制度。集团的作用改变了博弈双方(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博弈的外生性规则和环境变量,并直接改变了博弈过程和博弈双方的得益。在三一集团博弈中,博弈得益表现为权威控制型分层经营模式和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这两个制度在三一集团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作用,使三一集团各组织机构之间通过内部制度得到有机的联系,制度一旦形成,就产生组织间的“粘性”。
三一集团制度内生的博弈是一种集团
影响下的合作博弈,具有典型性:
第一,博弈外生性规则和环境变量的限定。集团行为使博弈从非合作博弈变为合作博弈,博弈双方必须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和制度,否则集团将通过
企业内部行政手段相威胁,这种威胁是可信的。
第二,博弈双方一方是“第一行动集团”,即集团公司总部。另一方是“第二行动集团”,即各子公司。
第三,集团对博弈外生性规则和环境变量的限定也限制了博弈双方的行为集合,在合作博弈的前提下,双方治理结构博弈的行动集只能是{联合,不联合},双方经营模式的博弈行动集是{一元,二元}。
第四,集团的影响使博弈成为完全信息博弈,因为博弈方的任何行动信息都可以通过集团而透明化。这种完全信息使博弈次序边缘化。
第五,博弈双方的得益模型:集团的影响也直接涉及博弈结果,从“零和博弈”(Zero-sum Games)变为类似在几个人或几个方面之间分配固定数额的奖金或财产“常和博弈”(Constant-sum Games)。
我们可以用下列模型来描述三一集团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威控制经营的博弈过程和得益。
我们假设第一行动集团(集团公司)由n个第二行动集团(子公司)构成,集团行为的影响基于一种基本认识,各第二行动集团自觉努力和联合对第一行动集团作出贡献,贡献越大,第一行动集团就越强大,再回馈第二行动集团,第二行动集团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如得到集团的支持)。
反应函数意味着,一个子公司相信其他子公司提供的贡献越多,他本身的供给就越少。如果n=2,我们可以在几何图形上画出两条反应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就是纳什均衡。
由各子公司对纳什均衡点的认识,均会采取各自最佳反应模式,取得来自第一行动集团的最大回馈,形成整体最优化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
在权威控制的分层经营机制中,所谓权威控制,是指母子公司之间存在集权与分权、决策与执行、尊重与服从等一系列的一元关系;所谓分层经营,是指母子公司在经营范围和经营层次上的区分,即母公司负责资本运营,子公司负责生产经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已经被
理论和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率的治理模式(杨瑞龙和周业安,2000、2001),江若尘证明了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价值(江若尘,2004)。在三一集团组织模式中,几个主要子公司的总经理进入集团公司董事会,董事会严格按照股份公司的要求运作,在日常管理中,既考虑集团的整体战略决策和重大人事安排,又兼顾各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利益,三一集团的内部资产重组和分工得以顺利实现,与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密不可分。而权威控制的分层经营从业务上把集团公司和子公司的责权利划分清楚,各自发挥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又在业务上稳定了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
四、管理模式与职业经理人的形成是
企业集团自组织形成的标志
G(Government)治理范式
分析。前文已经论及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但那主要是制度层面的
内容。从内部管理角度看,企业集团自组织形成的标志可以用钱德勒模型来衡量。钱德勒在其《看得见的手》一书中提出了
现代企业的定义。钱德勒的现代企业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企业集团。他指出:“现代工商企业的定义很好下……它有两个特点:它包含许多独立的营业单位,由一个层级结构式的支薪经理团队管理。”“现代企业”的形成有几个标准。第一,“当管理协调能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带来更大生产力、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利润时,现代多单位的工商企业就会取代传统的小企业。”第二,“内部化许多经营单位的活动于一个企业内所具有的优势,要等到建立起管理层级制度以后才能实现。”第三,管理层级制变成了持久性、权利和持续成长的源泉。第四,指导这些层级结构的支薪经理变得越来越技术化和职业化。第五,企业的管理开始和它的所有权有所分离 。钱德勒强调的是组织者能够创造出一种为保证有效率的管理监督和协调所必需的管理层级制和职业经理队伍,在管理层级健全而有效率和职业经理团队的“经理式企业”成熟时,企业集团组织才取得了成功。
之所以把管理模式和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形成看作企业集团自组织成功的标志,一是企业
发展阶段的实证
规律,职业经理人的“经理革命”是企业发展到一定
历史阶段的产物,从“古典企业”到“现代企业”的产物;二是因为企业集团形成后,能够获得企业内在的组织租金,从而使企业集团的组织配置达到了一种相对优化的稳定结构。如通过内部的关联交易节省大量的交易费用;由合理分工而获得内部专业化
经济的租金;规模的内部经济租金;内部
学习产生的准租金收益;因垂直一体化而节约的避免机会主义者剥削专用性资产产生的准租金等。
结束语:我国企业集团的产生处于一种两难困境:靠政府行政干预的“被组织”模式,企业集团出现形成容易发展难的情形;靠“自组织”的自发模式又由于
理论的模糊和实践中积累速度慢等因素的限制,集团的形成处于无序状态。本文提出的企业集团自组织模式可以看成一个成功个案的模式,关键在于依托核心企业的资源整合和制度、管理的整合,没有经历这样一个依托内部资源重构的过程,企业集团很难继续发展。
注释
1、戴伯勋、霍从刚:《论企业自组织兼并》,《
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12期。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7页。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3页。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页。
Alfred Chandler, “
The Visible Hand”,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PP1-16.
参考文献 1、吴彤:《自组织
方法论论纲》,《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年4月。
2、赵三宝、沈雪达:《产业的自组织理论和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
3、张建华、蒋馥、陈忠:《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自组织现象》,《生产力
研究》2000年第5期。
4、陈银法、叶金国《产业系统演化与主导产业的产生、发展———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阐释》《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 年第 1 期
5、崔鲁光:《企业管理过程中自组织系统研究》,《经济师》,2001年第6期
6、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茨纳:《企业的经济性质》,孙经纬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7、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8、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9、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
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10、杨瑞龙、周业安:《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11、江若尘:《大企业利益相关者
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谢识予编著《经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