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则是指中医临床治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辨证论治、治病求本、标本缓急、标本同治、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等概念;中医治法是指治疗疾病的方法及措施,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大法;每一大法又包括若干具体治法,如清法有清热解毒、清热泻火、清热凉血和清热养阴之分;而补法又有补气、补血、补阴和补阳之别。中医治则治法链接着临床的诊断(辨证)与治疗(施治),因而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阐明中医治法的现代科学内涵,探索其治疗作用机理,不仅对中西医学体系在深层次的结合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通过这种结合的探索,将会有许多新的科学发现,新的疗效纪录,这对于提高医疗水平,发展世界医学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其他学科领域一样中西医结合治则治法研究40年来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突破性进展,堪称杏林中的一枝奇葩,为全世界所瞩目。可是深入地开展治则治法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研究,引入全新的思维和实验方法,将其研究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层次,并非易事,不惑之年说困惑,作者有时感到步履艰难,颇有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感;仔细地分析产生困惑的原因,并以全新的概念和知识背景去考察这些困惑,有时又有超越困惑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本文拟对中医治则治法研究的困惑进行分析并探索其对策。
困惑之一:殊途同归,治法各异功效雷同
过氧化反应所致细胞、组织乃至器官损伤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病理过程,参与多种重要疾病的发病机制,因而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医治法抗过氧化损伤的研究十分活跃,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举例如下:(1)世所公认,自由基引起的过氧化损伤是衰老机制之一;中西医结合补法研究表明,能延缓衰老的补肾益气中药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进而提示其自由基拮抗剂样作用(1);(2)缺血/再灌流损伤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一种重要病理过程,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是其重要发病机制之一;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法的系列研究表明,许多活血化瘀中药能拮抗自由基,抑制血浆过氧化脂质的形成(2);(3)自由基引起的过氧化损伤在重症感染性疾病的发病作用亦极为重要,中西医结合清法的研究表明,清热解毒中药具有显著的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3),能保护细胞器的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可见众多中医治法科学实质的研究,在抗过氧化损伤的药学功效方面出现了交叉重叠。
血液流变学的研究成果已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据此不仅加深了对某些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而且明显提高了疗效。如:(1)活血化瘀方药能明显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4),改善器官组织的血液供应,临床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效果较好;(2)补肾益气方药能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的血瘀状态,纠正局部组织的微循环紊乱(5);(3)清法方药治疗急性重症感染性疾病能明显降低其呈现急性血瘀证候的血液浓粘聚集状态(6)。
业已证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免疫机能的紊乱有关,探讨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寻求免疫调节制剂是现代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医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已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如:(1)补益方药,如益气健脾类、滋阴补肾类中药都有明显的提高脾虚证和肾阴虚证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7);(2)活血化瘀类中药也能不同程度地恢复血瘀证患者的免疫功能(7);(3)清热解毒类中药抗感染作用的主要机制被认为与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关(8,9)。
由此可以看出,完全不同的中医治法却在抗过氧化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提高免疫功能等方面出现了交叉重叠。按照中医药理论,不同的治法应代表不同的药学功效,为何出现如此治法各异、功效雷同的现象呢?如果说上述治法的实验研究没有抓住本质,那么如何解释这些中医治法的作用机制与疗效密切相关?根据现代药学理论,药物的功效相同则其主治适应症就应该相同。据此推理,清热解毒中药就能理直气壮地用于肾虚衰老、心脑血管病等症,而益气补肾药也可名正言顺地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这是两种医学体系在相互交叉结合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困惑,更多地是启发我们的思考,并引导我们获得走出困境,更加深入地开展中西医结合治则治法研究的新对策。
(1)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 这是指导我们开展中西医结合治则治法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对策。我们知道,中医药理论是以我国古代的自然哲学为基础,广泛吸收来自古人的临床实践经验,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知识体系。对传统中医理论的尊重不仅是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的要求,同时也是经验之谈。某些获得重大成果 的医学研究是成功地运用中医药理论指导临床及实验研究的典范。同时我们也不能将视野仅聚集于传统,不越雷池一步,而应大胆探索,积极吸收现代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和发展我们的中医药学。任何科学都应是开放式的,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不能作茧自缚,陷于封闭循环的怪圈;中医药学的发展也毫不例外,应当采用兼收并蓄的开放式发展模式。
(2)治法横向对比,方药纵向分析 通过对不同治法的横向比较,不仅可以证实在某些功效方面程度上的差别,还可通过多参数多指标的实验设计,同步观察,可望发现不同治法的某些特殊功效。治则治法研究,常以代表方药为手段,对确切具有相同或相近功效的不同方药进行现代的药学分析研究,如对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方药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深入进行分析检测、比较异同,或许可以发现具有免疫调节共同特征的药物活性成分,从而为免疫调节新药的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或许可以发现某些不同化学结构的成分却具有相同的功效,这不仅对中医药学来说为一重要进展,而且还将极大地丰富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内涵。
(3)引入时相概念,加强动态研究 不是取实验研究的某一时相的某一点进行观察,而是在其全过程,连续动态观察代表不同治法的方药的功效曲线变化,将更有助于揭示治法的科学实质。已有研究证明,中医药的功效有明显的时相性,是中医辨证施治特色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不同治法可能在某一方面具有相同的药学功效,但是在时相上也许有各自的特点,它们各自显示效应峰值的时间可能有较大差异;而且同一治法在不同的时相可呈现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效应,这种治法功效的时相性变化,进一步说明辨证施治和适时施治的重要性,这也许是在整个疾病过程中多种治法按时相序贯治疗的科学基础(10)。因此,加强对中医治法的时相动态性研究,不仅有助于解除治法研究功效雷同的困惑,而且还将进一步阐明中医治法的科学实质,为优化中医治法配伍提供理论依据。
(4)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建立创新研究假说 前面提到让人感到困惑的治法各异,功效雷同的现象,仔细分析这些研究结果,就会发现上述治法研究采用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实验模型,亦即采用了与各自治法适应症相对应的模型,而欲准确地比较不同治法在某些功效方面的差异,应采用同一模型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进行,而不能以在不同实验模型和不同实验条件下所获得的结果作硬性比较。这里,作者提出疾病的“共同中间环节理论”与同道商榷。由于疾病谱和病因谱的变化以及病因的复杂性,多数疾病的病因不清楚(11),但是不同疾病的发病过程中的某些环节、途径或机制可能存在相同点。某些不明原因的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虽发病的始动因素尚不清,但是它们却有几乎相同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即免疫系统对机体自身识别功能紊乱,产生对抗并损伤自身组织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和或抗体,从而引起疾病。针对这些疾病,现代医学缺乏有效的对因治疗,临床实践要求我们不可能等待病因学十分清楚之后才考虑治疗,通过对这类疾病的共同中间作用环节的干预——抑制过度的自身免疫反应(如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则通常可缓解疾病的进展。很多疾病存在共同的病理过程,如果不同的中医治法都能作用于这些病理过程,则当然出现治法不同功效同的现象。此外,不同治法间相同的功效,可能仅是它们治疗疾病全部作用机理的一部分,其更特异性的药理学作用可能就是不同治法各自对因治疗的机制。成功地应用中医药对疾病中间环节的调控,向上游探索可以逐步阐明特异的对因治疗机制,向下游引导将可望提高某些疾病的诊疗水平。
困惑之二:分道扬镳,理法方药各行其是
考察中医药研究的现状,不难发现其中的某些相互脱节现象。从事经典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热衷于从文献到文献的搜索;临床医师的研究报告则多属对某某方药的临床观察;中药研究工作者则偏爱对单味药、单体药、非常见药的深入探究;总之,随着学科的逐渐分化,中医药学亦同其他学科一样越分越细,研究面也越来越窄,出现理法方药分道扬镳、各行其是的局面,令人颇感困惑。纵观中医药学发展的历史,出现了若干鼎盛时期,也产生了几位杰出的医学大师,如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分析这些大师的成功之路和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就不难看出他们不仅是技艺高超的临床大师,出类拔萃的中医药理论研究者,同时也堪称杰出的药物学家和文学家。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他们广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辨,得益于将中医理法方药的完美结合和创新发展。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学科,理法方药的紧密结合既是中医药学的传统使然,更是她繁荣昌盛走向世界的现实需要,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发展中医药学最有效的方法和 途径。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向大致有二,一是继续纵向分化,二是不断横向结合;中医药学的发展籍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更应强调系统综合的研究和发展方式。目前,中医药学已拥有专业化的各分枝学科,作者认为应强调一方面各学科在研究方面的通力合作与广泛交流,这种学科的交叉与碰撞,必将产生创新性思维的火花,去点燃科学研究的助推器;另一方面从事中医药学的专业人员应主动地学习并掌握其他现代科学的相关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为中医药学研究中新方法、新思维、新概念、新理论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困惑之三:厚古薄今,探索证实而不证伪
环顾中医药学的研究论文,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研究结果都是对古人的理论或观点进行科学地解释和证实,少有提出质疑者;似乎在不言之中,很多人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中医药学研究就是给古人唱赞歌。中药配伍之“十八反”和“十九畏”的部分内容已被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失实(12),但是这些中医药的经典戒律却无人敢于修正。
求实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在于创新,不断修正和超越前人的理论。而创新的基础在于求实,新理论的提出应建立在扎扎实实的客观存在的基础上,而不能是空中楼阁。时代在前进,科学要发展,任何科学理论的真理性都存在一定的时空限制,换句话说任何科学真理都只能在一定的时空中存在。我们的传统医药学要发展就一定要接受现代的科学检验,重新验证古人的观点和理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能限于传统的条条框框。如有确切的研究结果不能证明某些传统医药理论的正确性时,我们应当有勇气修正它,走出厚古薄今、探索证实而不证伪的怪圈。否定或修正一个过时的理论,其功劳并不亚于建立一个新理论。“吸收其精华,排泄其糟粕”;在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教学、科研诸多方面应大力提倡。
总之,过去的40年来,中西医结合治则治法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要进一步提高其研究水平,我们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走出困惑,引入新的科学概念和方法,就一定能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陈可冀,周文泉,李春生,等.清宫寿桃丸延缓衰老的临床研究——临床效应及其对血浆过氧化脂质水平影响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11)∶658—659.
2,金 鸣.活血化瘀与抗自由基损伤.中草药1993;24(5)∶269—271.
3,陆付耳,章菊花,李鸣真,等.热毒清抗自由基作用的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6(11)∶362—363.
4,钱自奋.红细胞变形性的生理及临床意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4)∶244—245.
5,郑志学,王赞舜,杨俭英,等.北芪注射液对红细胞变形性影响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基础理论研究特集)∶23—24.
6,谢 恬,凌一揆.清瘟败毒饮对内毒素诱发家兔温病气血两燔证的治疗和机理.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2)∶94—97.
7,张新民,沈自尹,王文健,等.补肾、健脾、活血类中药复方对老龄小鼠免疫功能作用的对比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0)∶610—612.
8,薛昭华,刘延兵,张春英,等.中药“抗炎6号”注射液抗感染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Ⅰ.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武汉医学院学报1984;13(4)∶286—289.
9,薛昭华,刘延兵,蔡昌学,等.中药“抗炎6号”注射液抗感染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Ⅱ.对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功能的影响.武汉医学院学报1984;13(5)∶344—347.
10,陆付耳,李鸣真.略论整体医学研究的若干特点.见:黄河医学特辑.香港:黄河文化出版社,1992∶3—4.
11,罗大力,张乃嵩,杨宝峰,等,关于病因学的研究.医学与哲学1997;18(2)∶68—70.
12,陈先难.中药的应用.见:中华临床中药学.雷载权, 张廷模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