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歷代荀學研究者皆欲對荀子性惡論提出見解,目前已大致明朗化,但是荀子的價值根源建立在何處,仍有爭議。
一、牟宗三先生認為荀子「大本不立」。
二、荀子知性的道德主體,是他的千古創見,是善的保證和價值根源。
三、荀子樂教用來感動人之善心,以樂成德和天地、四時相象。
四、荀子的宗教精神,以誠養心,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荀子用誠\心來守仁行義,能夠神化明變達到天德的境界,可見天德就是仁義的源頭活水,是荀子為儒家所開創的宗教精神,也是價值的根源。荀子知性的道德主體和宗教精神,可以為中國邁向現代化之路,找到一個生命的根源。
前言
從荀子一書完成之後,經過了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朝這麼多的朝代,都沒有註本,直到唐朝中葉才有楊倞為它做註。又過了五代、宋、元、明這麼多的朝代,在清朝才又有學者為它來做校正和註疏的工作;和孔子、孟子相比,荀子的研究者,真的是可謂:「荀門淡泊,收拾不佳!」。歷代學者之所以厚孔子、孟子而薄荀子,當然不是沒有原因的,唐朝「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的韓愈說:
「孟氏醇乎醇者也,荀與揚大醇而小疵」(讀荀子)
韓愈評其大醇小疵,尚是褒中寓貶,到了宋朝蘇東坡,在其荀卿一文則評荀子之過有如下數端:
1. 喜為異說而不讓。
2. 非子思、孟軻二位賢人君子。
3. 曰:人性惡、桀紂性也,堯舜偽也。
4. 李斯以其學亂天下。
歷年來評荀子之過者,大抵不出此四端,清末民初以來荀學研究者人才輩出,對這些問題已大致獲得解決,目前第三項「性惡論」遺留下來的問題是:荀子的價值根源到底建立在何處?仍然有待研究。
一、所謂荀子「大本不立」、「本原不足」、「禮義之統不能拉進來植根於性善」
這是當代哲學大師牟宗三先生在其大著「荀學大略」一書中所指出來的[1],牟先生在此著作中對荀子哲學的研究有極大的正面貢獻。他指出荀子具有邏輯之心靈、荀子之思路與西方重智系統接近,要溝通中西文化之命脈,必須將荀子之思路予以疏導而融攝。凡此種種皆言人所未言,發人所未發,有真正的智慧和真正的生命力在裡面,對後來的荀學研究者,起著很大的引導作用,居功厥偉,不容抹煞,但是無論無何,牟先生還是認為荀學非中國正宗之重仁系統,乃宋明儒者所謂之別支也,宋明儒者亦不甚予以尊重。
我在民國七十年始讀「荀學大略」,相見恨晚,愛不釋手,深深的踏入牟先生所建立的荀學體系之中,遠紹旁蒐各家學者之荀學著作,益加驚嘆牟先生哲學功力所凝聚之睿智與其對學術界影響力之深遠,台灣、香港、海外之學者論及荀學,幾乎或多或少受其精神感召,而採取其觀點。
大約在八年前開始,我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許多研究荀學的論文都說荀子的「大本不立」,或說荀子的「價值根源失落了」,這個問題在我心中盤桓許久,滋生疑惑,於是把荀子原文和其他的論文反覆研究推敲,我發現這個問題是由「荀學大略」引起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以下略述筆者不同於牟先生的一些淺見,供學術界諸位前輩及學者專家參考。
二、荀子知性的道德主體是善的保證,是價值根源
荀子曾經苦心孤詣的建立了知性的道德主體,這個知性的道德主體至今仍鮮為學術界人士所認知,現在我把荀子建立知性道德主體的思想脈絡,詳細的敘述於後:
1. 認知心的提出
荀子認為「認知心」是人類的本性[2]可以有智的表現: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3]
「所以知之在人者,謂之知,知有所合,謂之智。」(正名)可知「認知心」是人類的本性,而且可以開出智慧。
2. 認知心的辨知能力
荀子說:「辨說也者,心之象道也。……道也者,治之經理。心合於道,說合於心,辭合於說……以正道而辨奸,猶以繩而持曲直,是故邪說不能亂,百家無所竄。」(正明)這是認知心的辨知能力,以心合於道,說合於心,辭合於說,則可以辨奸,使百家邪說者皆不能亂而竄之。
3. 認知心具有主體性
認知心本身具有主體性,是自由意志的,自禁、自使、不但是人類形體的主宰,而且是道的主宰,荀子說:
「心居中虛以治五官。」(天論)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辱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詘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則受,非之則辭。」(解蔽)
「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經理也。」(正明)[4]
4. 認知心具有創造性
認知心若能藉著修養功夫,則能虛一而靜,達到大清明的境界,若是個人能夠達到這種境界,則具有察知萬事萬物,和創造性的能力,以經緯天地,制割大理。荀子說:
「虛一而靜謂之大清明,萬物莫形而不見,莫見而不論,莫論而失位。坐於室而見四海,處於今而論久遠,疏觀萬物而知其情,參稽治亂而通其度,經緯天地而材官萬物,制割大理而宇宙裡矣。」(解蔽)[5]
「今聖王沒,名守慢,奇辭起,名實亂,是非之形不明,則雖守法之吏,誦數之儒,亦皆亂也。若有王者起,必將有循於舊名,有作於新名,然則所為有名,與所緣以同異,與制名之樞要,不可不察也。」(正名)[6]
具有創造性特質的認知心,在宇宙之間,徹上徹下,條貫通暢,無遠弗屆,在時間上是處於今而論久遠,在空間上是坐於室而見四海,不但萬物無所遁其形,而且能洞察其情,不但洞察其情,又能進一步的參稽萬物治亂而通其度,然後天地萬物都在此大清明之心的朗照之下,接受材官經緯之處理擘劃,宇宙間的一切真理,也都在此具有創造性的認知心之下,接受「制割」的運作處理,結果是荀子所說的「而宇宙裡矣」,那麼商的「刑名」,周的「爵名」,禮之「文名」,當然也包括在內。[7]
5. 認知心的道德主體性
除了創造性之外,荀子的認知心秉持儒家道德的理想主義之原則[8],具有道德的主體性,也就是說「認知心的道德主體性」,若無法了解荀子認知心的道德主體性,對荀子的哲學就不能有如實的掌握,滋生誤解,治絲愈棼。所謂認知心的道德主體性,即是認知心在認知聖人之道後,認可「善」即是聖人之道,產生了一個結合體,是為「知性的道德主體」,認知心可以是知性的主體,認知天地宇宙之理,此是純粹的客觀之理,因此只有認知心,並不足以達成善的領域,也無法成為道德的主體,而必須是認知心和聖人之道交集之後,予以認可而產生的那一部份的「認知心的作用」,才足以構成「知性的道德主體」,這才是荀子哲學人文化成的根本關鍵。荀子說:
「……欲過之而動不及,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則欲雖多,奚傷於治?」(解蔽)
人欲若不予以節制則流為惡[9],而控制人欲之樞紐,在於認知心所認可者為何物,若中理,則欲再多也無傷於治,反之,欲雖少而必為惡。然而心要可何物呢?荀子說:
「凡人莫不從其所可,而非其所不可,知道之莫之若也,而不從道者,無之有也」(正名)
心所可的對象有許多,然而透過認知心的作用,明辨「知道之莫之若也」,一定會「可道」,「知道之莫之若也」而不從道,可以說是「無之有也」,道又是什麼呢?荀子進一步說明:
「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謂中?曰:禮義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儒效)
「心者,道之工宰也。」(正名)
由以上所述,可以知道荀子之認知心具有辨知的能力,主體性和創造性的功能,它可以認知萬事萬物之情性,可以制割宇宙之大理,使「宇宙裡矣」,因為具有這些能力,所以除非不知道「道德主體」的保證,是為「知性的道德主體」。[10]
6. 知性的道德主體可以通神明,參天地
荀子說:
「今使塗之人者,以其可以知之質,可以能之具,本夫仁義之可知之理,可能之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今使塗之人,伏術為學,專心一致,思索熟察,加日懸久,積善而不息,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故聖人者也,人之所積而致也。」(性惡)
故知性的道德主體乃人人皆可自我建立者,其目標為聖人,其功用則積善而不息,可以通於神明而參天地。荀子說:
「君子……言己之光美,擬於舜禹,參於天地,非夸誕也。」(不茍)
但是別人相不相信,會不會認為荀子是夸誕呢?
三、樂教與善心之感動
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可知樂教在孔子的思想中,佔有很重要的份量[11]。以樂成德還是比儒學[12]更古老的文化傳統,這在尚書、詩經、周禮、左傳等經書中,皆有脈絡可循[13],荀子則是把樂教理論系統化的第一人。
1. 先王制樂的原因
荀子說:
「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無樂,樂則必發於聲音,形於動靜,而人之道,聲音動靜,性術之變盡是矣。故人不能不樂,樂則不能無形,形而不為道,則不能無亂。先王惡其亂也,故制雅頌之聲以導之。」(樂論)
荀子又說:
「……使其曲直繁省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使夫邪汙之氣無由得接焉;是先王立樂之方也。」(樂論)
2. 人心易受情感之影響,情感易受外界刺激而波動
荀子說:
「齊衰之服,哭泣之聲,使人之心悲;帶甲嬰革由,歌於行伍,使人之心傷;姚冶之容,鄭衛之音,使人之心淫;紳端章甫,舞韶歌舞,使人之心莊。」(樂論)
人類除了知性的道德主體外,也是有感情的動物,所以哭泣的聲音,使人心悲;壯懷激烈之軍歌,使人心傷,姚冶之女色,衛鄭之音,使人心淫;典雅之音樂,則使人心莊,荀子不但不反對人類的情感生活,還要積極的面對它,感化它,而且以樂成德。
3. 以樂成德
用音樂陶冶情感以成德,使其樂而不亂,而能以道制欲。
荀子說:
「故曰:樂者樂也;君子樂其道,小人樂其欲。已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故樂者所以道樂也。金石絲竹,所以道德也;故樂行而民鄉方矣。……且樂也者,和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合同,禮別異;禮樂之統,管乎人心矣。窮本極變,樂之情也,著誠去偽,禮之經也。……君子明樂,乃其德也。」(樂論)
「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樂論)
所以君子以樂成德,樂得其道,以道制欲,樂而不亂也。故曰:「君子明樂,乃其德也。」無論如何,聖人以樂為樂是無庸置疑的,用樂來善民心,移風易俗,更是仁者之胸懷,這不是無德之人所能擅自否定的。
4. 樂與天地、四時相象
荀子說:
「君子以鍾鼓道志,以琴瑟樂心,動以干戚,飾以羽旄,從以磬管,故其清明象天,其廣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於四時。故樂行而志清,禮修而行成,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美善相樂。」(樂論)
「……舞意天道兼,鼓其樂之君邪!故鼓似天,鐘似地,磬似水,竽笙蕭和筦籥似星晨日月,柷拊控似萬物。」(樂論)
故知君子行樂之教,能夠清明象天,廣大象地,而俯仰周旋有似於四時,移風易俗,使天下皆寧,道德的善和藝術的美能夠融合無間,合於天地之道。綜合上述各點,可知有關人類的情感方面,荀子不是不知,而是以樂教來感動人之善心,以樂成德而象於天地、四時、萬物。而不是如牟先生所說的「荀子……悱側之感。超脫之悟則不足。」荀子說:
「君子明樂,乃其德也。亂世惡善,不此聽也。於乎哀哉!不得成也。」(樂論)
亂世之人根本聽不進去他以樂成德的話,於乎哀哉!這是荀子的悲哀,還是整個中國的悲哀?
四、荀子的宗教精神是價值的根源
前面所說的,荀子的「知性的道德主體」,它的起源是認知心,認知心是認知主體和客體對立的!樂教所感動的善心,雖然可以和天地、四時「相象」、「相似」,畢竟還是主客體對立。荀子所推崇的「禮」也是一樣[14],只有在荀子的宗教精神中,「心」才能與天地、四時萬物取消對立性,直接契合,變化代興而為天德。
1. 何謂天德
荀子說: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知為守,唯義之為行。誠心守仁則形,形則神,神則能化矣。誠\心行義則理,理則明,明則能變矣。變化代興,謂之天德。」(不茍)
故仁義之源頭活水為天德,仁與天德之契合是藉著誠心而與之接通。
2. 誠為天地、聖人之根本
荀子說:
「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誠者也。君子至德,嘿焉而喻,未施而親,不怒而威;夫此順命,以慎其獨者也。善之為道也,不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不形則雖作於心,見於色,出於言,民猶若未從也;雖從必疑。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智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夫誠者,君子 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類至。」(不茍)
以上所引即明言,君子之至德是嘿焉而喻,是要順命以慎其獨,故善之為道,一定誠,連天地之大,不誠\不能化萬物,聖人之智,不誠也不能化萬民,那麼一個君子要如何達到這種境界呢?荀子說:
「操之則得之,舍之則失之。操而得之則輕,輕則獨行,獨行而不舍,則濟矣。濟而材盡,長遷而不返則化矣。」(不茍)
因此君子之至德、聖人之智,乃用誠心而不舍,則能輕而獨行,獨行而濟,材盡而不返則化。這就是荀子的宗教精神,這就是荀子的價值根源,也就是天德。
結論
牟先生指出孔子的天地精神(絕對精神)即是仁,即是性,即是天道。說孟子由孔子之「仁者人也」一路直透絕對精神,故能萬物皆備於我,上下與天地同流[15]。那為什麼卻要否定荀子的宗教精神[16]?以孟子的性善論來強制加於荀子的宗教精神之上呢?要荀子改變他自己的哲學體系,曲解荀子,說荀子「大本不立」、「本原不足」、「禮義之統不能拉進來植根於善性」,我看不出荀子有什麼地方「大本不立」、「本原不足」,我看不出為什麼荀子要把禮義之統拉進來植根於性善[17]?這會不會只是牟先生以孟子為儒學正統所產生的門戶之見呢?
牟先生的畢生職志在於為儒學與中國的現代化找到一條會通的路,這是他的悲心願力,成績斐然,令人肅然起敬,但是如果牟先生堅持要由孟子的性善說和王陽明的良知說轉出民主、科學的根,我擔心牟先生是問道於盲,愈坎愈陷[18]。
一個天真、質樸的生命,好奇心自然流露而不加戕害,即是科學的根,隨其生命茁壯,知識累積,則能辨其理則、是非、善惡、利害,則知性的道德主體生焉,民主之根著土焉,如此而誠其心則宗教精神、君子之至德備焉,而與天地萬物化矣;情感方面則以樂成德,象於天地、四時、萬物。這條路荀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已經為我們開闢,而有待後人繼續拓荒邁進。奈何牟先生指出而不識,識而不真,又囿於門戶之見而予以曲解,我之所以為牟先生惋惜者在此。
這個民主、科學的根不解決,海峽兩岸中國人的現代化就無法圓滿完成;從鴉片戰爭到現在多少年了?梁、康變法立憲到現在多少年了?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到現在多少年了?五四運動爭民主、科學到現在多少年了?熊十力先生的新唯識論到現在多少年了?
我是順著牟先生所指出來的路繼續走下去,回過頭來卻看到牟先生本人可能已經走入岔路,我誠心的指出,並且把這條路介紹給大家,供所有為中國現代化之路而思考的學界前輩和專家學者參考[19]。
本文謬誤和不圓滿之處,限於作者資質的魯鈍和學養的不足,必然無法避免,尚祈海內博雅君子有以教之是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