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发现的距今8000多年的裴李岗文化和1921年发现的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半个世纪以来新的考古材料证明,这两种文化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发展。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浸淤,豫东周口市部分地区堆积着很厚的淤沙,许多古文化遗址被淤沙所覆盖。又由于这里文物工作起步较晚,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少之又少。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地区的古代文化面貌了解得很少,对这里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了解得更少。笔者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并参考已发表的部分遗址调查或发掘简报,对周口市目前已发现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仅供有兴趣者参考。
一、周口市古代的地理环境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属黄淮平原。现辖商水、扶沟、西华、沈丘、鹿邑、淮阳、郸城、太康、项城、川汇区8县一市一区。北与开封、商丘相接,西连许昌、漯河,南邻驻马店,东与安徽省接壤。这里四季分明,土质肥沃,物产丰富,地势平坦。沙颍河、涡惠河、涡阜河、洪汝河四大水系由西北流向东南,其他小河流纵横交错,是原始人类生活和居住的理想之地。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这样说过“在五亿七千万年前至十九亿年震旦纪期间,中国境内绝大部分是海的情况下,就再现了大片的淮阳古陆”。这里除发现属于数万至数千万年前的鸵鸟蛋、古象牙,鹿角等众多古生物化石外,截至目前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30处。
二、裴李岗文化
裴李岗文化1977年因发现于新郑裴李岗而得名,是目前中原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8000年左右。其分布范围在黄河南岸的豫中、豫西一带。在周口市的项城、商水、扶沟、西华、太康也有发现。扶沟的前闸遗址位于扶沟县城东北30公里处前闸村东的高台地上。面积约1.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可分上、中、下三层,分别属于西周、仰韶和裴李岗文化。村民在此取土时曾发现人骨、夹砂陶壶、陶罐、石磨盘等物,应是墓中随葬品。陶器被村民打碎,石磨盘被扶沟县博物馆征集。项城的后高老家遗址安志敏先生认为属裴李岗文化,该遗址位于项城县南25公里的后高老家村北,西北距高寺遗址2公里,遗址略高于周围地面,文化层厚1.8米。中间的一条路沟,将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沟岸上文化层很清楚,文化层可分两层,上层为仰韶文化,下层为裴李岗文化。暴露出的遗址和遗物有不规则形和圆形灰坑,大的红烧土块,较大型的动物骨骼(未经鉴定)以及陶、石、骨器等。
石磨盘,扶沟前闸遗址出土,目前全国发现最大的裴李岗文化石磨盘,体呈椭圆形,长100厘米,宽44—22厘米,厚3.5厘米,用整块砂岩磨制而成,制作规整,器面平坦,两边呈直线,另两边略呈弧形,器底平整,底部有四圆柱状足,足高4.5—5厘米,足径4.5—5厘米。另外一件为麻石质地,盘面中部稍厚于两端,一端微残,一端呈三角形,面平较光,足呈梯形,是商水县文管所在文物清查中征集而来。
石斧:多刃部磨光,器体凿制痕明显,刃部稍宽,形体粗笨。
陶器:以夹蚌粉褐陶、夹砂红陶为多,泥质红陶次之,泥质褐陶少见。夹蚌粉者多鼎、罐等炊器,而含蚌粉量较大,质地松软,手触即碎。夹砂红陶质地稍硬,多用于钵、壶等器。器表以素面和磨光为主,纹饰仅见弦纹、指甲纹。常见器形有罐形鼎、双耳壶、大口深腹罐、圆肩罐,平底碗等。罐形鼎敞口,鼓腹,圆锥形足;双耳壶小口,矮领,双耳呈半月状,耳上有一小圆孔。深腹罐口呈喇叭状,直腹。后高老家遗址上部文化层中出土的陶器,除红褐陶外,出现了部分磨光黑陶和磨光灰陶,用于杯、壶等小型器物。鼎足可分两式,Ⅰ式圆锥状,足根有一道刻画印的附加堆纹,有些足根要有两个指窝。Ⅱ式呈宽扁形,正面中部有凹槽。彩陶发现有红彩,图案不清。这些器物同下层所出土的器物有所区别,应为晚于裴李岗文化而早于下面所谈的仰韶文化早期遗物。
这里发现的石磨盘同郑州南阳寨的石磨盘一致。小口双耳壶同新郑裴李岗Ⅰ式壶相同。大口深腹罐同裴李岗Ⅱ式接近。罐形鼎同裴李岗Ⅰ式鼎比较相似,应属于裴李岗文化。后高老家遗址裴李岗文化压在仰韶文化之下,证明裴李岗文化早于仰韶文化,也表明了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
最近几年新发现的其他遗址有:西华泥土店遗址,早期地层中出土有夹砂陶片,红陶三足鼎,三足钵等。商水扶苏遗址附近窑场起土过程中,出土有夹砂褐陶片、夹蚌灰陶片、石盘磨、石磨棒、鞋底形石铲等器物。商周高速公路周口段商水张庄乡河湾村附近,通过文物勘探发现有一裴李岗文化遗址,距现地表面2米以下,文化层厚度4—2.5米不等,上层为商周文化,中层为仰韶文化,下层为裴李岗文化,下层出土夹砂、夹蚌褐陶片、红陶鼎足等,陶片块小,火候极低,具有典型的裴李岗文化特征,其他像郸城、淮阳、太康等地也偶尔发现有裴李岗文化特征的陶片等,由于没有进行详细的调查,具体范围厚度不清。
三、仰韶文化
目前,全市共发现仰韶文化遗址21处。除周口市烟草公司仓库进行简单的试掘外,其他都进行了考古调查。笔者同意
中国社科院考古
研究所赵芝荃先生把这些遗址划分为早晚两期的意见。属于早期的遗址9处,有西华商高宗陵、小白庄、泥土店、商水马村、良台寺、河湾、扶沟支亭、太康方城、周口市烟草公司仓库。属于晚期的遗址9处,有西华商高宗陵、南柳城、小白庄、瓦屋赵、榆树王、商水范台庙、胡庄、淮阳王禅冢和郸城段寨。西华的小白庄、瓦屋赵遗址和太康方城同上述晚期遗址有所不同,含较多的其他文化因素。
早期遗址:这里仰韶文化早期的遗址均靠近河流,附近地势较高,为岗丘形状的遗址,有的除了包括有仰韶文化的遗存以外,还有其他
时代的文化遗存。这种岗丘形状的遗址是当时人们为了防御洪水的侵泛所选择的高岗住址,经过长期居住而形成的。一般略高于地面,文化层1—2米,有些遗址人为破坏严重,仅剩一小部分或仅能在地面采集一些遗物。方城和马村遗址发现有房基、圆形和不规则形灰坑、大量的烧土块。发现的动物骨骼种类有:马、猪、狗、鸡、鹿角,鹿角数量众多,且每个遗址都有发现。生产工具以石斧常见,石铲较少。石斧形制相同,大小不一,刃部较宽且磨光。
早期的陶器,正如《河南周口地区考古调查简报》一文中所描述的“陶质分夹蚌屑褐陶、夹砂褐陶、泥质橙黄陶、磨光红陶、泥质红黄褐陶、泥质红黄陶和泥质夹砂陶等种,夹蚌屑或褐陶为土褐色,包含蚌屑或砂粒较多,用于炊器类,泥质橙黄陶数量较多,制陶火候较低,陶片易粉碎,磨光红陶用于壶、盉器类”。这些器物以素面和磨光为多,纹饰有弦纹、麻点纹和附加堆纹。彩陶少见,一般多棕红彩和白衣褐彩。纹饰有网纹、圆点纹和弧线三角纹,常施于壶、盆等泥质陶的外壁上部,有的钵口沿施一周红彩。常见的器物有鼎、罐、钵、盆、壶、盘、盉、杯等。
鼎分罐形和釜形,鼎足有锥状和圆柱状。锥状足剖面为椭圆形,正面有凹槽,圆柱状足顶端有一周辐射状长指甲纹,或施一条附加堆纹;深腹罐有敞口直壁或敛口圆腹,有的小口圆肩;盆皆大口,分两式,I式宽平沿,浅腹,I式窄沿,深腹直壁,钵分直口和敛口,大小不一;盘大浅腹,高柄杯鼓腹,肩有篦点纹。
仰韶早期的罐形鼎与淅川下王岗早二期鼎相同。釜形鼎与庙底沟仰韶文化陶鼎、郑州大河村二期I式鼎相似。常见的圆锥状外刻凹槽、断面为椭圆形的鼎足与大河村一期、荥阳点军台遗址的鼎足完全相同。敛口钵接近下王岗早一期的陶钵。主要绘于盆、壶上部的白衣黑色或棕色的弧线、圆点纹彩陶花纹,同大河村一、二期情况相同,钵口沿施一周红彩也是大河村一、二期常见的现象。因此,这里的仰韶早期遗址相当于大河村一、二期或下王岗早一、早二期,应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晚期遗址中发现有房基、灰坑等,生产工具发现不多,大体与早期相同,唯陶纺轮数量增加。采集的陶器与早期相比,夹砂和夹蚌屑红陶减少,泥质和夹砂灰陶数量较多,泥质黑陶占一定比例,也有一部分褐陶和黄陶。夹蚌屑陶,所夹蚌屑少于早期,且质地变硬。灰陶有深浅之分,陶质坚硬,器壁较薄。除素面和磨光者外,纹饰以篮纹为主,弦纹、附加堆纹较少,篮纹横施,纹理不齐。彩陶数量增加,有褐、白、朱等色,也有白衣彩陶,纹饰简单,以网纹、平行线纹为多,有些彩绘容易脱落为烧后所绘。器形有鼎、碗、盆、杯、高领罐、豆、觚、尖底瓶、壶、缸、瓮、器盖等。
鼎:皆罐形鼎,器表为素面或饰横篮纹,鼎足为扁三角形或鸭嘴形;罐可分深腹罐、圆腹罐、大口罐、敛口罐。高领罐小口,肩部磨光,上施弦纹;盆平沿深腹;碗平底斜壁;觚高柄平底;豆分长柄和短柄;缸折沿深腹,颈部施一周附加堆纹;瓮直口小领;器盖种类较多,常见矮圈足碗状器盖;器座形似圈足。
仰韶晚期陶器,大多数与郑州大河村遗址四期和禹县谷水河二、三期相同或接近,深腹罐与谷水河二期Ⅰ式罐相近,高领罐、瓮也接近谷水河三期同类器物;敛口罐与大河村四期Ⅱ式罐、圆腹罐和大河村四期相同。这里的仰韶晚期遗存应属于大河村类型的后段。时间上相当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晚期,具有向河南龙山文化过渡的性质。
西华的小白庄和瓦屋赵遗址同上述仰韶晚期遗址不尽相同,两遗址皆位于西华县西部,相距甚近,陶器以夹砂红陶、夹蚌屑褐陶为多,泥质灰陶次之,也有部分泥质红、黄陶。红陶一般呈红灰色。纹饰有斜篮纹或上部横施、下部竖施的篮纹,以及方格纹、弦纹。彩陶为白衣红彩。器形有鼎、罐、豆、壶、盆、器座等。鼎最常见,一般呈褐色,有盆形、罐形,足可分三式,Ⅰ式较多,宽扁状,内凹外凸,正面有几道划槽,Ⅱ式为扁三角形,Ⅲ式为鸭嘴形;豆为圈足镂孔;高领罐,肩部磨光。圈足器较多,有圈足杯和高圈足壶等。上述器物中一部分在本地仰韶晚期常见,应属于仰韶文化晚期遗存,但有相当数量的器物则含有屈家岭文化因素、如Ι式足鼎、圈足镂空豆、圈足杯和圈足壶等器物的形制和湖北京山屈家岭、淅川下王岗中期的器物相同或相似。Ⅲ式足鼎、高领罐则与大汶口晚期同类器物相同。这两处遗址对研究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关系提供了资料。
太康方城遗址位于太康县西北7.25公里处。地属王集乡所辖。这里是个漫圆的高岗地段,南北长2—2.5公里,东西宽2公里,附近地势较四周高4—5米。遗址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500米,方城村坐落在遗址上面。文化层堆积厚达10余米,包含物十分丰富,主要有裴李岗、仰韶、二里头、商、春秋、一直延续到汉代,裴李岗文化陶片发现不多。仰韶文化遗存分布在遗址的东南部分,暴露有房基、灰坑、红烧土和石斧、陶片等。在二里头文化遗存中发现不少有典型岳石文化风格的陶片,说明该遗存也存在着岳石文化。
四、结语
周口市裴李岗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商水、西华、扶沟、太康、项城一带,其他如郸城、鹿邑也有迹象存在,从简单的材料看,与周边地区的裴李岗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如陶质火候,普遍不高,制作粗糙,陶器颜色也不够鲜亮,器型一般较大、笨重。由于目前考古工作做得不够扎实,仅限于少量的调查或基建偶尔出土,没有进行大规模有系统的考古发掘,其
发展脉络,文化内涵不是十分清楚。如扶沟的前闸遗址,发现有裴李岗文化墓葬,如果进行有系统的
科学发掘,肯定会有不少收获。
周口市的仰韶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西部的西华、商水,北部的太康、扶沟,中部的发现较少,东部仅发现郸城段寨一处,且属于仰韶晚期。各种家畜骨骼的发现,反映了仰韶时期人们除进行农业生产外,养殖业占一定比重。遗址中蚌壳的大量存在和很多陶器中羼和蚌屑,表明当时这里气候温和湿润,河流湖泊密布。生产工具发现较少,种类仅见斧、铲、陶防轮。
陶器陶色不纯,纹饰少而单纯,素面和磨光陶居多,器物形体较小。大型器物少见。彩陶数量少,彩绘简单。早期陶器皆手制,除部分泥质红陶质地较硬外,一般火候偏低。陶色以红、褐为主。纹饰以弦纹常见,彩陶花纹为烧前所绘,不易脱落。器物种类较少。晚期出现轮制,陶质较硬,灰、黑陶数量增加。纹饰以弦纹常见,新出现篮纹并成为主要纹饰,彩陶花纹为烧后所绘,极度易脱落。器物种类由早期的深腹罐、敛口罐、罐形鼎、浅腹盆、深腹盆、大口浅腹盆、高柄杯到晚期的深腹罐、敛口罐、高领罐、圆腹罐、大口罐、罐形鼎、盆形鼎、浅腹盆、深腹盆、斜壁碗、高柄觚、长柄豆、短柄豆、深腹缸、直口瓮、器盖、器座等。从器型而言,早期不甚工整,器物多窄沿敞口,晚期口沿变长,折沿较多,领口增高,形制规整。如鼎由早期的窄平沿垂肩圆腹发展到晚期的方唇折沿鼓腹和直口束颈深圆腹,鼎足由早期的圆锥形、圆柱形演变到晚期的扁三角形、鸭嘴形。又如早期的敛口曲壁钵发展到晚期的敞口斜壁钵。
这里的仰韶文化,遗存却比较丰富,往往不单纯是一种文化,其中含有不小屈家岭文化的因素,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与周边地区其他文化进行交流融合。又由于这里的遗址没有进行系统的、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其内涵和发展脉络并不是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