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渐官职不高,在宋代湖北的几位状元中影响最小,《宋史》无传,其它相关资料也颇稀少,目前所见各种研究状元生平的书籍所提供的信息都很有限。现辑录闻见所得,公之同好。
一 核心史籍零星资料
(一)续资治通鉴[1]
卷第八十三:
绍圣元年……三月……丁酉,赐礼部奏名进士、诸科九百七十五人及第、出身。时考官取进士答策者,多主元祐。及杨畏覆考,乃悉下之,而以主熙、丰者署前列,拔毕渐为第一 。①自此绍述之论大兴,国是遂变矣。
——第二册第41页
卷第八十六:
元符二年(1099年)……九月庚子朔
癸卯,命御史检点三省、枢密院,并依元丰旧制。
…………
戊午,通判潭州毕渐言:“应元祐中诸路所立碑刻纪事等,请悉令碎毁。”从之。
——第二册第80页
卷第八十七:
建中靖国元年……五月
…………
丙戌,祔二后神主于太庙。朝请郎梁宽言:“绍圣之初,奸臣特进,是时不唯朝士革面迎合,虽田舍书生,亦怀观望捭阖之术。举人毕渐,廷试对策,欲附会时流以规上第,其言语不顾轻重,有伤事体,传播四夷,所损不细。又如方天若对策,以不诛南窜大臣家属为恨,以不没元祐公相家资为惜。天若,闽中匹夫,于元祐大臣有何宿憾!特以蔡卞用事,欲复其平日私仇。天若者,卞之门人也,鹰犬效力,仆妾事人,其言何所不至!伏见将来科诏不远,欲乞下礼部司,每遇廷试,戒应举人立为法,无得狂妄,不答所问。有违此者,罪在考官,然后罢黜此流,所贵少厚风俗。”
——第二册第95页
(二)《宋史》[2]
卷355·《杨畏传》
宣仁后崩,吕大防欲用畏谏议大夫,范纯仁以畏非端士,不可,大防乃迁畏礼部侍郎。及大防为宣仁后山陵使,畏首背大防,称述熙宁、元丰政事与王安石学术,哲宗信之,遂荐章惇、吕惠卿可大任。廷试进士,李清臣发策有绍述意,考官第主元祐者居上,畏复考,悉下之,拔毕渐以为第一。
——总第11183页
卷390·《家愿传》
①文中下划线均为笔者所加。
家愿,字处厚,眉山人……弱冠游京师,以广文馆进士登第,时绍圣元年也。廷策进士,中书侍郎李清臣拟进策问,力诋元祐之政,愿答策惟以守九年之所已行者为言。时门下侍郎苏辙尝上疏辨策问,举汉武帝事,触上怒待罪,愿未及知也,因见辙,诵所对,惊喜曰:“故人子道同志合,犹若是也。”杨畏覆考,专主熙宁、元丰,取毕渐为第一,愿遂居下第。辙寻出守汝,而国论大变矣。
——总第11949页
二 地方
文献相关记载
(一)湖北旧闻录[3](第六册)卷37·文献四:
毕渐,字之进。潜江人。
毕状元渐使福建日,尝按部过罗原。时南华翁林子山致仕,居南华洞,已八十余,以诗迓之。有“当年春榜首传名,对御如君有几人”之句。毕公和赠之,多所奖借,其诗曰: “儿童闻说子山名,将谓先生是故(“故”应为“古”——笔者)人。海上偶经仙洞府,岩前犹见玉精神。南华久彻逍遥梦,兜率重来自在身。携得新诗天上去,不教辜负到全闽。”(《扪虱新语》)。
岘山(《方舆纪要》云:在襄阳县南七里——笔者)题名:毕之进、代归、贺君仪、赵德麟、李仲益、马汝楫、董君序、魏道辅、周共(“共”应为“恭”——笔者)叔同饯,绍圣丁丑二月五日(《湖北金石存佚考》)。
周行巳(“巳”应为“己”——笔者)①《送毕之进状元》作:“毕髯奇男子,未识已心与。献策集英殿,脱略独豪举。二年襄阳幕,归舟岘山渚。同事三日留,时时作险语。隆准帝王孙,萧然好风度。诗书百万卷,胸中莽回互。平生苏惠州,气慨颇自许。人生艰难际,政可观出处。二子
经济才,用之则为虎。髯公且为客,王孙且为主。明朝各天涯,歌眉为谁妩。舵师挽舟去,回首空南浦。其笑参军强,参军定强否。”(《浮址集》②)
——总第 1479页
(二)《荆州府志》 [4] 卷七《古迹》(墓附):
毕状元墓,在城北二十里。渐本潜江人,绍圣元年进士第一,为膳部员外郎,出知江陵府,卒官,葬此。
——总第89页
(三)《潜江县志》[5]
卷十三《选举·上》:
毕渐状元,祀乡贤。
——总第893页
卷十五《人物志》:
毕渐,宋绍圣初状元,为膳部员外郎,出知荆南府事。以文学致身,刚介自立,时人以其典乡郡,荣之(《一统志》)。元祐八年廷试进士,李清臣发策主复丰熙法,苏辙廷诤几得罪,赖范纯仁免。及进士对策,考官是元祐者最等。礼部侍郎杨畏复试悉下之,拔毕渐第一,遂以是年为“绍圣”元年(《宋史》)。明初祀乡贤。
按:宋乾德初升安远镇为潜江县,属荆湖北路。潜固江陵旧地也。渐守荆州,卒于官,墓亦在江陵界。惟状元坊、毕家楼在县治儒学东南,明万历初毁于火。今尚存其名。
①周行己(1067-?)字恭叔,人称浮沚先生。17岁入太学,元祐六年(1099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州学教授等职。回乡后在永嘉县城松台山附近创建浮沚书院。 从元丰末年至元祐年间,与周行己一起在太学读书的永嘉人有许景衡、刘安节、刘安上、蒋元中、沈彩行、戴述、赵霄、张恽共9人,号称“永嘉元丰九先生”。周曾师事程颐,有人称其为永嘉学派的创始人。《宋史》载有《周行己集》19卷;文渊阁本四库全书收录其《浮沚集》8卷,1975年
台湾商务印书馆曾据此出版。
②应为《浮沚集》。
康熙七年,王侯子旦为潜令,痛前贤湮没不彰,于九年编审时,易坊厢里为毕公里,使后人口毕公不休,其与郑公乡、苏公堤并著之义欤?
——总第1017页
卷十九《艺文志》
《赠南华翁林子山》 毕渐
儿童闻说子山名,将谓先生是古人。海上偶经仙洞府,岩前犹见玉精神。南华久彻逍遥梦,兜率重来自在身。携得新诗天上去,不教辜负到全闽。
按:陈子兼《扪虱新语》载:毕状元渐使福建日,尝按部过罗原,时南华翁林子山致仕居南华洞,年已八十余,以诗迓之,有“当年春榜首传名,对御如君有几人”之句。毕公和赠此篇。人言毕状元眉目如画,诗词亦自清拔。今《青琐集》中多载当时诸公赠林子山诗,而独无此诗,故记于此,以补《青琐》之阙。公,潜人也。自潜为新邑,旧牒散亡,公之文行遂略不可考,爰搜别帙得此篇,亦邓林之一枝云。
——总第1236-1237页
三 笔记及工具书的记载
(一)《能改斋漫录》[6]卷十八
状元毕渐,有恶之者,于《登科记碑》上,刊去水旁。其第二名曰赵稔。未几,赵稔有罪伏诛。方悟“毕斩赵稔”之谶。
——载《笔记小说大观》第8册299页
(二)《宋诗纪事》[7]卷34
《扪虱新语》云:毕状元渐使福建日,尝按部过罗原,时南华翁林子山致仕居南华洞,年已八十余,以诗迓之,有“当年春榜首传名,对御如君有几人”之句。毕公和之,多所奖借。
——第二册总882页
(三)《
中国人名大辞典》[8]
毕渐,[宋]潜江人,绍圣中进士第一。为膳部员外郎。出知荆南府事。以文学致身,刚介自立,为时所称。
——1013页
四 其它有关记载
(一)《中华印刷通史[9]·古代篇》第七章第三节《报纸的雕版印刷》:
宋代还发明了 用蜂蜡和松香熔合涂布于木板之上制成的“蜡版”印刷。宋朝何薳的《春渚纪闻》记载了 宋朝绍圣元年(1094年)科举过程中的一件事:“毕渐为状元,赵谂第二。初唱第,而都人急于传报,经蜡版刻印。渐字所模,点水不着墨,传者厉声呼之:‘状元毕斩第二人赵谂!’ 识者皆云不详。而后谂以谋逆被诛,则是毕斩赵谂也。”这件事发生在当时的京城开封。古代人对科举十分重视,在科考结果公布之前,为了传报迅速,早有人将蜡版准备好,一经宣布,立即在蜡版上刻字、印刷。为了求速则忽视了质量,将状元毕渐中“渐”字三点水漏 印了,结果出现了宣报人大声宣读“状元毕斩第二人赵谂”的奇闻,闹得人们都觉得莫明其 妙。事也凑巧,后来这第二人赵谂真的因叛逆而被斩,应了宣报人按蜡版印刷的那句“状元 毕斩赵谂”的错话。这件事被号称韩青老农的何薳先生记载了下来,为后世留下了宋朝曾用蜡版印刷类似于今日“号外”的小报的
历史资料。
(二)《宋史演义》[10]第四十五回《嘱后事贤后升遐 绍先朝奸臣煽祸》:
哲宗接阅奏章,竟勃然大怒道:“辙敢比先帝为汉武么?”我谓神宗尚不及汉武。言下即欲逐辙。辙下殿待罪,众莫敢救。范纯仁从容进言道:“武帝雄才大略,史家并无贬词,辙引比先帝,不得为谤。陛下甫经亲政,待遇大臣,也不当似奴仆一般,任情呵斥。”正说着,有一人越次入奏道:“先帝法度,都被司马光、苏辙等坏尽。”纯仁视之,乃是新任尚书左丞邓润甫,遂抗声道:“这话是说错了。法本无弊,有弊必改。”哲宗道:“秦皇、汉武,古所并讥。”纯仁便接奏道:“辙所论是指时事言,非指人品言。”哲宗颜色少霁,乃不复发语,当即退朝。辙前时曾附吕大防,与纯仁议多不合,至是方谢纯仁道:“公乃佛地位中人,辙仗公包涵久了。”纯仁道:“公事公言,我知有公,不知有私。”名副其实,是乃谓之纯仁。辙又申谢而退。越日,竟下诏降辙官职,出知汝州。
及进士对策,考官评阅甲乙,上第多主张元祐。嗣经杨畏复勘,悉移置下第,把赞成熙丰的策议,拔置上列。第一名乃是毕渐,竟比王、吕为孔、颜,仿佛王、吕二人的孝子顺孙。自是绍述两字,喧传中外,曾布竟用为翰林学士,张商英进用为右正言。未几,即任章惇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章惇既相,奸人当道,还管什么时局?什么名誉?贬苏轼知英州,寻复安置惠州。罢翰林学士范祖禹,出知陕州。范纯仁当然不安,连章求去,也出知颍昌府。召蔡京为户部尚书,安石婿蔡卞为国史修撰,林希为中书舍人,黄履为御史中丞。先是元丰末年,履曾官中丞,与蔡确、章惇、邢恕相交结。惇与确有所嫌,即遣恕语履。履尽情排击,不遗余力,时人目为四凶,因被刘安世劾奏,降级外调。惇再得志,立即引用,那时报复私怨,日夕罗织,元祐诸君子,都要被他陷入阱中了。去恶务尽,元祐诸贤,不知此义,遂致受殃。
综合上述种种记载,我们得到如下信息:
毕渐(1055?-1125年?)字之进,潜江(今湖北潜江县)人。绍圣元年(1094年)在进士
考试中夺魁,四年(1097年)在襄阳岘山题名,此前在襄阳当过两年幕僚(离任时两个儿子已成人,并表现出经邦济济之才,毕渐当有40岁左右)。一起饯别题名的有:代归、贺君仪、赵德麟、李仲益、马汝楫、董君序、魏道辅、周恭叔(即周行己)等人,周行己写诗相送。元符二年(1099年)九月在潭州通判任上提出碎毁元祐年间碑刻的建议,被采纳(此际64岁的苏轼在儋州贬所)。后来,曾出使福建,与南华翁林子山互有赠答;在朝,任膳部员外郎,最后即以此衔出知荆南府,卒于任。
毕渐隆准、有髯,眉目如画;善谈,能诗,当时有一定名声。
政治上倾向于丰、熙,参加殿试时有意迎合“绍述”派,并因此被列名第一。这种做法事后受到指谪。入仕后仍然坚持绍述派主张,所提碎毁元祐年间碑刻的建议被采纳后,对打击以司马光、苏轼等人为代表的元祐臣僚起过推波助澜作用。因此,自南宋至整个元代对他评价都不高,至明初方得以祀乡贤,清康熙年间进一步将其里改为“毕公里”。
不止一种记载提到毕渐曾出守荆南府,而均未言有何政绩,说明其作为不突出;《宋史》无传,相关记载也很少,可见
影响较小。
荆州附近有“毕状元墓”,而“状元坊”、“毕家楼”在旧潜江县治儒学东南。
[
参考文献]
[1](清)毕沅撰.续资治通鉴[M]. 长沙:岳麓出版社,1991.
[2](元)脱脱,揭徯斯,张起岩,等. 宋史[M]. 北京:中华书局,1877.
[3](清)陈诗编纂. 皮明庥,李怀军标点. 张德英,皮明庥校勘. 湖北旧闻录[M]. 武汉:武汉出版社,1989.
[4](清)倪文蔚等修,(清)顾嘉蘅等纂. 荆州府志[M]. 台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光绪六年刻本影印), 1970.
[5](清)史志谟续纂. 潜江县志[M]. 台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光绪五年刻本影印),1970.
[6](宋)吴曾撰. 能改斋漫录[A]. 笔记小说大观(第8册)[C].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299.
[7](清)厉鹗辑撰. 宋诗纪事[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8] 臧励禾主编.
中国人名大辞典[Z]. 上海:商务印书馆,1980.
[9] 李兴才,张树栋,庞多益,等. 中华印刷通史·古代篇 ·第七章· 第三节·报纸的雕版印刷[DB/OL] .
http://www.cgan.net/book/books/print/g-history/gb_9/07_3.htm." TARGET=_blank>
http://www.cgan.net/book/books/print/g-history/gb_9/07_3.htm.
[10](清)蔡国藩编. 宋史演义[M]. 书路[DB/OL]. www.shulu.net/gd/songshi/04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