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論文從批判研究方法出發,指出在文子問題的研究中,存在綫性預設、非此即彼等思維定勢。然後詳細收集有關文子問題的資料,對一些主要論點進行了討論,指出認定今本《文子》爲偽書的觀點,尚不具有充分的證據。
〈關鍵詞〉:文子、竹簡
近些年大量竹簡、帛书重見天日,使学者们耳目爲之一新,“走出疑古时代”的时机已经来临,然而旧有的思维模式似乎依旧挥之不去。《文子》一案,尤其是對於《文子》與《淮南子》關係的討論,聚讼纷纷。筆者也曾多次動筆,但最終發現,此處之因果,卻能成爲彼處之機緣,竟若陰陽互爲其根。而本屬臆斷之說,卻似有鐵證如山……仔細梳理自己及某些學者研究文子問題的思緒,筆者覺察出自身被陷在一種後設的眼光下,依某些邏輯上的預設,綫性地來討論《文子》問題。即只要承認或不自覺運用這種邏輯預設,依據相同的證據和豐富的想像力,便能得出所想要的結論。這些邏輯預設常見者有三:
一、《漢書·藝文志》記《文子》九篇,則八角廊竹簡《文子》爲九篇,劉向、歆父子校定本與之大同小異;
二、於一較早時期,古本(今本或延繼此或羼偽或偽中出偽)《文子》已大體定本;
三、今本《文子》大部分與《淮南子》相近,所以不是今本《文子》抄襲《淮南子》,就是《淮南子》抄襲今本《文子》。
八角廊竹簡《文子》正式發表以前,學者們根據預設一,認爲今本《文子》有所自來;再根據預設二,認爲《文子》形成早於《淮南子》;最後根據預設三,自不難推論《淮南子》抄襲了《文子》。竹簡《文子》發表後,由於竹簡《文子》只有一小部分與今本《文子》内容相近,所以學者們根據預設一,認爲今本《文子》大部分非古本《文子》;再根據預設二,認爲今本《文子》之定本時間不可能早於竹簡《文子》;而竹簡《文子》内容幾乎不見於《淮南子》[1],所以根據預設三,自不難得出今本《文子》只保留了部分古本《文子》,大部分乃抄襲《淮南子》而成的結論,剩下的事就是給今本《文子》的定本找到時間,以及如何對待不見於《淮南子》的《文子》内容。
實際上,眾所周知,《漢書·藝文志》除兵家外基本上本于劉歆之《七略》。余嘉錫先生《古书通例》指出:“古人著书,本無專集,往往隨作數篇,即以行世。傳其學者各以所得,爲題書名。及劉向校定編入全書,題以其人之姓名。而其原書不復分著,後世流傳,多是單行之本”[2]。刘向“编次之法,其别有二:凡经书皆以中古文校今文……凡诸子传記,皆以各本相校,删除重复,著爲定本。”[3]因此,時間在劉向校書前的子書,幾乎沒有中、外書篇數與劉向、劉歆“定著”篇數相同的情況[4]。證之以出土的先秦文獻,也尚未見有子書與《漢書·藝文志》篇數相合的情況[5]。實際上,民間藏書乃先秦流傳而來,未經校訂,若非轉抄自中秘,篇數當然不會與《漢書·藝文志》相符,更何況入葬在劉向校書前之《文子》?當時民間所藏子書,既存在篇章重復的情況,也存在所藏書爲中秘所無的情況。證之以出土文獻,銀雀山《孫子·形》篇就存在重復,而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就有一些篇章爲中秘所無,司馬遷也未曾看到。所以,八角廊《文子》不必是《漢書·藝文志》所校訂後的《文子》,今本《文子》也未必是九篇的《文子》,雖然他們密切相關,但並非綫性地有先有後。
而子書的“定本”觀念,實際上是一種後設的眼光,或是由經書而來的誤導。我們想像有一種本子,或是祖本,或是最佳本,以爲它大體上一直不變,今本之真者即由之而來。當然,子書曾有劉向、劉歆父子的校本,但中秘之书不外借。《汉书·宣元六王传》载东平王来朝求诸子及《太史公书》,不得。张霸上古文《尚书》,以中秘校考之,无一字相应者。可見中秘之书外界難得而知。後经王莽之乱,损佚严重。我們重視今傳子書與《漢書·藝文志》的關係,但需要慎重對待,具體分析。
《淮南子》與今本《文子》的關係,也許並不是非此即彼的抄襲關係。前人據彼此文字之優劣作判斷標準,今人也偶爾沿襲此法,卻不過互有勝負。但先秦時期,各學派之間,尤其是同派小宗之間,每每保留一些相近的資料。比如郭店楚簡中的《窮達以時》篇的思想,據李學勤先生的研究,就曾以如下的形式流傳:
《窮達以時》→《莊子·讓王》→《荀子·宥坐》→《呂氏春秋·慎人》→《韓
詩外傳》卷七→《說苑·雜言》→《風俗通義·窮通》→《孔子家語·在厄》
而《莊子·讓王》卻是借其事,用孔子之口,說相反的話[6]。余嘉錫先生曾指出先秦書籍體例,“稱述師說者,即附之一家之中”[7]。據《漢書·淮南衡山濟北王傳》:
淮南王安爲人好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亦欲以行陰德拊循百姓,流名譽。
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作爲内書二十一篇,外書甚眾,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黃
白之術,亦二十餘萬言。
所以由“賓客方術之士”編寫而成的《淮南子》被置於雜家,其中有大量章節、語句同於先秦子書實不足爲怪。相反,《淮南子》借用、綜合這些材料,寫出不同内容,在思想史上有進步意義。
當然,筆者也並非認爲《淮南子》一定抄襲了今本《文子》,以目前所知的資料來看,二書相近部分可能有較早的共同來源。要之,對於有相近内容的古籍,我們不當以非此即彼的抄襲關係而論,而應當依照古人的著述習慣來考察。
下面筆者將梳理有關《文子》的綫索,對有關問題尋求解釋。
《韓非子·内儲說上》:其说在文子称“若兽鹿。”……齐王问于文子曰:“治国何如?”对曰:“夫赏罚之爲道,利器也。君固握之,不可以示人。若如臣者,犹兽鹿也,唯荐草而就。”
此“文子”,馬驌《繹史》認爲是“田文”[8],錢穆以爲是“尹文”[9],然皆無堅強證據。
河北定縣八角廊40號漢墓所出竹簡《文子》,發掘者推斷墓主是中山懷王或孝王,但傾向於前者[10]。李學勤先生已指出:中山懷王卒於宣帝五鳳三年(前55年),比劉向校書(前26年)早29年,孝王卒於成帝隨和元年(前8年),則接近劉歆開始領校秘書之年(前8年)[11]。而劉安“獻所作《内篇》”,在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39)[12]。
王應麟(1123——1196)《困學紀聞》卷十曾指出《文子》之言爲《荀子》等所取,雖有某些疑問,但參之以馬王堆《黃帝書》,則戰國、秦漢時期有與《文子》相近之語流傳,當可論定。這些相近之語,不必出於文子本人,在當前沒有必要,也不可能證實它們先出自於某人某書,其它爲抄襲。而《韓非子·内儲說上》明稱引“文子”[13],《漢書·藝文志》收有《文子》,因此認爲先秦至漢初已有《文子》流傳,無可厚非。
王應麟《困學紀聞》卷十以爲以下《文子》之語爲漢人所引用,值得注意:
“山有猛獸,林木爲之不斬,園有螫蟲,葵藿爲之不採”(《文子·上德》略同)——《漢書·蓋寬饒傳》:鄭昌(秦末人)“愍傷寬饒忠直,以言事不當意,而爲文吏所挫。上書頌寬饒曰:‘臣聞山有猛獸,藜藿爲之不採;國有忠臣,姦邪爲之不起。’”
“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銖而解之,至石必過,石稱丈量,徑而寡失”(《文子·上仁》略同)——《漢書·枚乘傳》枚乘(?——前140)“諫曰:……夫銖銖而稱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過。石稱丈量,徑而寡失。’”
“譬若積薪燎,後者處上”(《文子·上德》略同)——《漢書·汲黯傳》:汲黯(?——前112)“見上曰:‘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在前120年張湯爲御史大夫之後)
“臨河欲魚,不如歸而織網”(《文子·上德》略同)——《漢書·董仲舒傳》董仲舒(前179——前104)《對策》曰:“臨河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說林》、《漢書·禮樂志》略同,對策在前134年[14])
“用兵有五:有義兵,有應兵,有忿兵,有貪兵,有驕兵。義兵王,應兵勝,忿兵敗,貪兵死,驕兵滅[,此天道也][15]”(《文子·道德》略同)——《漢書·魏相傳》魏相(?——前59)“上書諫曰:‘臣聞之,救亂誅暴,謂之義兵,兵義者王;敵加於己,不得已而起者,謂之應兵,兵應者勝;爭恨小故,不忍憤怒者,謂之忿兵,兵忿者敗;利人土地貨寶者,謂之貪兵,兵貪者破;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此五者,非但人事,乃天道也。’”
“欲治之主不世出”(《文子·下德》略同)——《漢書·王吉傳》王吉(?——前48)“上疏言得失,曰:‘欲治之主不世出。’”(《淮南子·泰族》略同)
“孔子無黔突,墨子無煖席”(《文子·自然》略同)——班固(32——92)《答賓戲》:“孔席不暖,墨突不黔。”(《文選》卷四五,《淮南子·脩務》略同)
“文之所加者深,則權之所服者大,德之所施者博,則威之所制者廣”(《文子·下德》略同)——《漢書·刑法志》班固(32——92)曰:“文之所加者深,則武之所服者大;德之所施者博,則威之所制者廣。”(《淮南子·繆稱》稍不同,作“是故德之所施者博,則威之所行者遠;義之所加者淺,則武之所制者小矣”)
“人之將疾,必先厭魚肉之味;國之將亡,必先惡忠臣之語”(《文子·微明》有本“厭”作“不甘”)——約於建武末年(51?[16])前由袁康、吳平編定之《越絕書·德序外傳記》有:“傳曰:‘人之將死,惡聞酒肉之味;邦之將亡,惡聞忠臣之氣。’”(《太平御覽》卷738引《尹文子》、459引《晏子》略同)
“再實之木,其根必傷”(《文子·符言》略同)——《後漢書·皇后紀》建初二年(77),明德馬皇后報曰:“……再實之木,其根必傷……”(《淮南子·人間》略同)
“乳犬之噬虎,伏雞之搏狸”(《文子·上德》略同)——何休(129——182)《公羊解詁·莊公十二年》:“乳犬攫虎,伏雞搏貍。”(《淮南子·說林》略同)
“德均則眾者勝寡,力敵則智者制愚”(《文子·上禮》略同)——《三國志·吳·陸抗傳》陸抗(226——274)“上疏曰:‘臣聞德均則眾者勝寡,力侔則安者制危。’”(《淮南子·兵略》略同)
但王應麟也指出,因汲黯“學黃老言,故用《文子》之語”,顏師古注云“‘積薪之言出《曾子》’,當考”。雖然王氏有所懷疑,態度較爲審慎,但仍不免以宋時之見聞,度漢人之耳目。即便我們從李定生先生之說[17]:漢武帝建元初淮南王入朝據 “獻所作內篇(按即《淮南子》),新出,上愛祕之”(《漢書·淮南王傳》),而東漢末年,高誘注《淮南子》時,“覩時人少爲《淮南》者,懼遂陵遲”[18],推斷《淮南子》在一段時期内流傳不廣。但以上諸人之語,並未明言出自《文子》,這種“引用”只是就後世所知文獻,推定漢人此語出於《文子》,實際上不能排除漢人所引古語,另有來處之可能性,譬如類似馬王堆漢墓《黃帝書》之類的文獻。丁原植先生就認爲此中許多話“似格言或諺語”,“不能明確斷定,班固所言九卷本《文子》即包含此項資料”[19]。所以,爲客觀起見,這些引語在當前並不能說絕對出自《文子》。不過,由於其相關性,我們可以將它們視爲“引用”《文子》的旁證。
而且實際上,揚雄(前53——18)《法言·問神》引有:“或曰:‘淮南、太史公者,其多知與?曷其雜也’”[20],許慎爲《淮南子》作過注,王充(27——約97)《論衡·命祿》篇引《淮南子·齊俗》、《論衡·說日》篇引《淮南子·俶真》、《論衡·對作》篇引《淮南子·天文》,《論衡·談天》篇提及“淮南之《地形》;楊修(175——219)《答臨淄侯箋》云:“《呂氏》、《淮南》,字直千金。”[21]故當前似唯有鄭昌、枚乘、董仲舒、魏相、班固(《漢書·刑法志》)之語可作爲“引用”《文子》的旁證。班固《漢書·刑法志》所引文與《文子》近而與《淮南子》遠,諸以班固所見《文子》與今本《文子》不同之說,尚需仔細分析。
相類似而較爲突出的現象還有不少。李定生先生在《論文子》和《文子非偽書考》中指出:《老子》本無“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兩句,《漢書·魏相傳》中魏相所引“軍旅之後,必有凶年”;《漢書·嚴助傳》中劉安所云“臣聞‘軍旅之後,必有凶年’”,均未明言出於《老子》,而此語見於《文子·微明》,因此斷定《淮南子》抄襲《文子》[22]。李定生先生在《文子非偽書考》中又指出枚乘諫吳王劉濞曰:“欲湯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不絕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猶抱薪而救火也”, 時間上早於《淮南子》,《文子·上禮》:“故揚湯止沸,沸乃益甚,知其本者,去火而已”;《文子·精誠》:“不治其本而救之於末,無以異於鑿渠而止水,抱薪而救火”與之略同。如上所述,枚乘之語或另有所自。
王利器先生指出,《鹽鐵論·本議》篇“老子曰:貧國若有餘,非多財也,嗜欲眾而民躁也”一語,襲自《文子·自然》“故亂國若盛,治國若虛,亡國若不足,存國若有餘。……有餘者,非多財也,欲節事寡也”;諸葛亮(181——234)《誡子書》“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引自《文子·上仁》。[23]
案:《誡子書》云:“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24]一般認爲此書係諸葛亮告誡其子諸葛瞻,但諸葛亮去世時瞻方八歲。王瑞功結合《又誡子書》之言及酒,認爲可能是誡諸葛喬,定其年於北伐(227年)之前[25]。此語《文子·上仁》作“君子之道,靜以修身,儉以養身……非惔漠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淮南子·主術》作“君人之道,處靜以修身,儉約以率下……非澹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之語與《文子》較接近,然而尚無必然證據説明諸葛亮參考過《文子》。
筆者也發現過類似之例,其中之一爲:
今存梁元帝萧绎(508——554)《金楼子·立言》有两段文字[26]:
1、子曰:耳聽者,學在皮膚;心聽者,學在肌肉;神聽者,學在骨髓。
2、子曰:涤盃而食,洗爵而饮,可以养家客,未可以飨三军。兕虎在后,隋珠在前,弗及掇珠,先避后患。闻雷掩耳,見电瞑目。耳闻所恶,不如无闻;目見所恶,不如无見。火可見而不可握,水可循而不可毁。故有象之属,莫贵于火;有形之类,莫尊于水。身曲影直者,未之闻也。用百人之所能,则百人之力举,譬若伐树而引其本,千枝万叶,莫能弗從也。
案:今残存之《永乐大典》未見此两章,称“子曰”待考。《立言》1見《文子·道德》(218頁)及簡2482、0756;《立言》2略同于《淮南子·诠言》(1033頁)、《淮南子·说林》(1228頁)、《呂氏春秋·貴生》(76頁)[27]、《淮南子·原道》(57頁)、《淮南子·缪称》(713頁、714頁)。依其文例及与《淮南子》之关系,疑爲《文子》佚文。
再如北齐刘书(约516——约557)所著《劉子》,王應麟已指出有文與《文子》接近[28];李善注《文選》,引用《文子》五十餘處,原文之錦句妙語,有一些可能化自《文子》。值得注意的是,内中李善所引有的還附上張湛(约330——410)注。然真正與《文子》句義非常接近,疑化用自《文子》,可以作爲旁證者,筆者以爲只有:東方朔(前154——前93)《非有先生論》:“囹圄空虛”(《文選》卷五一,711頁,《文子·精誠》:“法寬刑緩,囹圄空虛”)。其它則因年代較晚,或見於《淮南子》等書,或渺不相關,難以爲旁證。
關於高誘所注《淮南子》,有學者指出《淮南·主術》“故善建者不拔”有高誘注“言建之無形也”,今本《文子·上仁》第7章“把注文一併移如”[29],進而認定曹植(192——232)《求通親親表》所云:“臣闻《文子》曰:‘不爲福始,不爲祸先’”,“難言曹植所據何本”;但李定生、徐惠君之意見正與此相反[30];而江世榮先生已引王念孫說:“此六字(按:指‘言建之無形也’六字)乃正文,非注文也”[31],則此說可再議。何志華先生已專門作文論證高誘注《淮南子》參考過今本《文子》[32]。
真正直稱文子(或《文子》),表明比較熟悉《文子》,可以作爲直接證據者,《韓非子》之後,有劉向(約前77——前6)《別錄》:“今按《墨子》書有文子,文子即子夏之弟子,問於墨子”[33];劉歆(?——23)之《七略》(已佚,當有);王充(27——96?)《論衡·自然》云:“以孔子爲君,顏淵爲臣,尚不能譴告,況以老子爲君,文子爲臣乎!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 班固(32——92)自注《漢書·藝文志》:“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託者也”;曹植(192——232)《求通親親表》:“臣闻《文子》曰:‘不爲福始,不爲祸先’”(見《文子·九守》);晋葛洪(283——363)《抱朴子·释滞》稱:“至于文子庄子关令尹喜之徒,其属文笔,虽祖述黄老,宪章玄虚,但演其大旨,永无至言”;东晋慧远(334——416)《沙门不敬王者论·形盡神不滅第五》云:“文子称黄帝之言曰:‘形有靡而神不化,以不化乘化,其变无穷’”[34](見《文子·九守》);刘勰(约465——约520)《文心雕龙·诸子》謂:“情辨以澤,《文子》擅其能”[35];梁阮孝緒(479——536)《七錄》載《文子》十卷;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栽樹》引:“《文子》曰:冬氷可折,夏木可結,時難行而易失。木方盛,終日采之而復生。秋風下霜,一夕而零”(見《文子·上德》),並附注:“非時者功難立”[36],王叔岷疑另有注者[37];北周道安《二教論》云:“文子称黄帝之言曰:‘形有縻而神不化,以不化乘化,其变无穷”[38](見《文子·九守》);东晋张湛(约330——410)曾注《文子》,有如下條見於《文選》李善注:
1、《文选·东都赋注》:“《文子》曰:‘群臣辐凑。’张湛曰:‘如众辐之集于毂。’”
(《文选》卷一,34頁[39];《上仁》第二章)
2、《文选·鹪鹩赋注》:“《文子》曰:‘去其诱慕,除其嗜欲。’张湛曰:‘遗其衒尚,爲害其性。’” (《文选》卷一三,202頁;《道原》第三章)
3、《文选·游仙诗注》:《文子》曰:‘三皇五帝轻天下,细万物,上与道爲友,下与化爲人。’张湛曰:‘上能友于道,友或爲反。’”(何敬宗《游仙诗》,《文选》卷二一,306頁;《道德》第十二章)
4、《文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注》:“《文子》曰:‘群臣辐凑。’张湛曰:‘如众辐之集于毂也。’” (《文选》卷三六,514頁;《上仁》第二章)
5、《文选·奏弹曹景宗注》:“《文子》曰:‘起师十万,日费千金。’张湛曰:‘日有千金之费。’” (《文选》卷四O,558頁;《微明》第十九章)
6、《文選·晉紀總論注》:“《文子》老子曰:天下,大器也,不可執也,不可爲也,爲者敗之,執者失之。” (《文選》卷四九,690頁;《道德》第七章)
7、《文选·恩倖传论注》:《文子》曰:‘群臣辐凑。’张湛曰:‘如众辐之集于毂。’” (《文选》卷五O,705頁;《上仁》第二章)
8、《文选·辩亡论注》:“《文子》曰:‘群臣辐凑。’张湛曰:‘如众辐之集毂也。’” (《文选》卷五三,736頁;《上仁》第二章)
北魏李暹也曾注《文子》;而隋萧吉(?——612)所著《五行大义》中也引及《文子》:
1、《論諸人》:“《文子》曰:‘人受天地变化而生,一月而膏,二月血脉,三月而胞,四月而肌,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形,八月而动,九月而躁,十月而生。形骸已成,五藏乃形,外爲表,中爲里,头圆法天,足方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星、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六十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喜怒哀乐。’” (280頁[40],見《文子·九守》)
2、《論諸人》:“《淮南子》及《文子》并云:‘胆爲云,肺爲气,脾爲风,肾爲雨,肝爲电雷,与天相类,而心爲主。耳目者,日月也,气血者,风雨也。’”(280頁,見《文子·九守》)
3、《論諸人》:“《文子》曰:‘昔者中黃子云,天有五行,地有五岳,声有五音,物有五味,色有五章,人有五位。故天地之间,二十有五人,上五有神人、真人、道人、至人、圣人,次五有德人、贤人、善人、中人、辩人,中五有仁人、礼人、信人、义人、智人,次五有仕人、庶人、农人、商人、工人,下五有众人、小人、驽人、愚人、肉人。上五之与下五,犹人之与牛馬也。圣人者以目视,以耳听,以口言,以足行;真人者,不视而明,不听而聪,不言而云,不行而从。故圣人所动天下者,真人未尝遇焉,贤人之所矫世俗者,圣人未尝观焉。所谓道人者,无前无后,无左无右,万物玄同,无非无是。’”
(281——282頁,見《文子·微明》)
另有佚文一則:
《文子》曰:“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是以禀天地五行之气而生,爲万物之主,配二仪以爲三材。然受气者各有多少,受木气多者,其性劲直而怀仁;受火气多者,其性猛烈而尚礼;受土气多者,其性宽和而有信;受金气多者,其性刚断而含义;受水气多者,其性沉隐而多智。五气凑合,共成其身。气若清睿,则其人精俊爽如也;浑浊,则其人愚顽。” (279——280頁)
隋唐以後,有關《文子》的資料比較多,不煩引。江世容先生指出《太平御覽》中有《文子》佚文四則,另有附注,疑爲張湛或李暹注之遺文[41]。
其中道安《二教論》所引,曾達輝先生以爲“此語以釋述形神之義,當轉引自慧遠”[42]。然二論的上下文並不同,且慧遠引文之“靡”字,宋本、《大正藏》本《二教論》與之均不同,缺乏確切證據說明道安沒有見過《文子》。
另外,王利器先生提及:“唐釋法琳《辨正論》八引道士陸修靜《答明帝所上目錄》云:‘《文子》十一卷,文陽所撰。’”[43]
案:釋法琳(572——640)之《辯正論·諸子爲道書謬》上承甄鸞(536——578)《笑道論·諸子爲道書》。《笑道論》云:“其四千三百二十三卷,陸修靜錄有其數,目及本並未得……至如《韓子》、《孟子》、《淮南》之徒……得爲道書者,可須引來。未知《連山》、《歸藏》……何以不在道書之例乎……修靜目中,本無諸子……且去年七月中道士所上經目,止注諸子三百五十卷爲道經……”[44],此一段文字前爲《玄都經目》,後無諸子目;而《辯正論》云:“其四千三百二十三卷,披檢道士陸修靜答宋明帝所上目錄,其目及本今並未見”[45],此一段文字前爲《玄都經目》,與《笑道論》所引略同,其後爲《文子》等諸子目,目後又云:“道士所上經目皆云:依宋人陸修靜所列。檢修靜目中……本無雜書諸子之名。指如《韓子》、《孟子》、《淮南》之徒……並得爲道書者,其《連山》、《歸藏》……等,亦得爲道書乎……《笑道論》云:妄注諸子三百五十卷爲道經也……”
則甄鸞猶見陸修靜之目,其中本沒有《諸子》;《辯正論》所列諸子目,僅兩百餘卷,疑最早不過是“去年(北周武帝天和四年,公元569年)七月中道士所上經目”,並非陸修靜(406——477)之目;釋法琳所說當是轉引甄鸞之語。
曾達輝引《玄都觀經目錄》,以證“六朝末年李暹注本以外,尚有別本《文子》存世”,待考。又: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記唐時朱玄注《文子》“缺《符言》一篇,或取默希注補焉”[46],此十一卷之《文子》,未知與《辯正論》目中所提十一卷《文子》有無關係。所言“文陽”,缺少來歷、證據,今人多不信。
爲便於分析問題,我們不妨依目前所知材料,將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依時間先後,排列如下:
直接證據 間接證據
韓非(?——前233)《韓非子·内儲說上》
鄭昌(秦末人)上書
枚乘(?——前140)諫
董仲舒(前179——前104)《對策》
劉安(前179——前122)上書
東方朔(前154——前93)《非有先生論》
魏相(?——前59)上書
八角廊竹簡《文子》(?——前55?)
《鹽鐵論·本議》(前81年)
劉向(約前77——前6)《別錄》
劉歆(?——23)《七略》
王充(27——96?)《論衡·自然》
班固(32——92)《漢書·藝文志》自注 班固《漢書·刑法志》
高誘《呂氏春秋注》
諸葛亮(181——234)《誡子書》
曹植(192——232)《求通親親表》
晋葛洪(283——363)《抱朴子·释滞》
东晋张湛(约330——410)《文子注》
东晋慧远(334——417)《沙门不敬王者论》
刘勰(约465——约520)《文心雕龙·诸子》
梁阮孝緒(479——536)《七錄》
北齐刘书(约516——约557)《劉子》
北魏李暹《文子注》[47]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栽樹》
玄都觀上《經目》[48]
北周道安《二教論》
隋萧吉(?——612)《五行大义》
另:以下《文子》篇目中已有文字被直接證據引用:《文子·道德》、《文子·九守》、《文子·上德》、《文子·微明》、《文子·上仁》。
綜合以上材料,不難看出,有關《文子》之資料不絕如綫。尤其六朝時期,見於南北方;又有佚文,很難説此時作僞。今本《文子》之形成,可能與張湛、李暹、徐靈府所注《文子》有關,而徐注所用底本,並非其時之全本。或其時《文子》傳本不止爲一,可能因爲徐注流行而亡佚。
据以上材料,可分析某些有關《文子》的問題。
《文子》一書,自當視作某一學派之作品集。目前可確知者,是該學派作品中有“平王問”形式。
魏啟鵬先生據竹簡《文子》2391號“天王”一語,指出與文子對話者“只能是周平王”[49],其說可從。班固“而称周平王问,似依託者也”之“依託”, 孫星衍以爲:“蓋謂文子生不與周平王同時,而書中稱之,乃託爲問答,非謂其書由後人僞託”[50];余嘉錫先生以爲:“其授受不明,學無家法,而妄相附會,稱述古人,則謂之依託。如《藝文志》《文子》九篇,注爲依託,以其與孔子並時,而稱周平王問,時代不合,必不出於文子也。《雜黃帝》五十八篇,明知爲六國時賢者所作,而不注爲依託,以後人可以稱述前人之說也……宋明人之辨諸子……多辯乎其所不必辯者……《提要》之於周秦諸子,往往好以後世之見議論古人,其言似是而實非,今亦不欲以空言多所爭辯,姑發其凡於此。”[51]二說皆以問答之事爲依託,然二人於問答之“託”是否出於文子(或此學派),意見不一。孫又從杜道堅疑“平王”爲“楚平王”;李定生先生則據《別錄》、《韓非子》,認爲是“齊平公”[52]。
案:《漢書·藝文志》云:“《力牧》二十二篇。”班固自注:“六國時所作,託之力牧。力牧,黃帝相。”故所謂“依託”,蓋當如余嘉錫先生所言:“其授受不明,學無家法,而妄相附會,稱述古人,則謂之依託”。然而班固於《黃帝四經》、《黃帝銘》並未說起於何時或是否依託,似乎古人相信黃帝之言有流傳者,非依託。可是《黃帝君臣》、《雜黃帝》已明説爲六國時作,與《力牧》同,爲依託之義非常明顯,看來“依託”可能並非余嘉錫所言“以後人可以稱述前人之說也”,余嘉錫先生指出的“其授受不明,學無家法,而妄相附會,稱述古人,則謂之依託”,較爲可信。班固對於文子當是有“老子弟子,與孔子並時,而稱周平王問”的懷疑外,還懷疑《文子》有無授受源流,疑後人託之文子。《別錄》與《藝文志》、《古今人表》所記文子年代不合,今難以考定。此託爲周平王之問答,就《韓非子》來看,可能有其原型,不一定是“妄相附會”,但目前難以指實。然而今本《文子》與竹簡《文子》,問答内容已有多少之不同,疑爲學派内部流傳不同,而許多問答内容可能出自後學附益。
八角廊竹簡《文子》,疑僅爲某一學派所保留資料。李學勤、邢文先生之標點方法[53][Lirui1] ,趙建偉先生提出五點疑問[54],其是非尚可討論。但胡文輝先生指出“不能真正確定竹簡《文子》一定是九篇,一定就是《藝文志》所收的傳本”[55],說是。
竹簡《文子》尚未正式發表之前,張岱年先生曾認爲“《文子》即令是《漢志》之舊”,但不一定是“先秦的舊籍”。張先生根據《文子》有語見於《莊子》、《孟子》、《易傳·文言》、《荀子》、《呂氏春秋》、《樂記》,依據《呂氏春秋》、《樂記》年代斷定《文子》著作年代“最早不能早於戰國後期,最晚不能晚於漢景帝時。”[56]
案:《莊子·讓王》、《呂氏春秋·審爲》俱引詹何語,《文子》可能另有所傳,不必晚於《呂氏春秋》,且《文子》各部分未必同時完成。張先生曾指出《樂記》襲用《易大傳》[57],然《樂記》年代恐未必晚至漢武帝時,李學勤先生曾指出“《荀子》、《呂覽》都徵引《樂記》,足知《樂記》在戰國末已成爲重要典籍,其作者當然不會晚過戰國中期,這正適合於公孫尼子的情況。”[58]故《文子》之上限尚難以確定。
張先生主要是根據思想内容,推斷“《文子》一書是漢文景之時黃老學派的著作”。相近之推斷今本《文子》作於此一時期者,尚有王利器(漢惠帝時)、熊鐵基(戰國末年或秦末漢初)、丁原明(秦末漢初)[59]等先生。
案:就從思想上考察而言,此種選擇較爲合理,然並不具絕對可信性[60];且《文子》的成書時間不等於《文子》思想的形成、流傳時間,而學界對於黃老思想之形成時間,未有共識。
李學勤、陳麗桂、曾達輝、胡文輝先生有相近的意見,認爲:漢簡《文子》與《文子·道德》對應的文字,全部都只見於《道德》中以“文子問,老子曰”開頭的章節,而絕無見於以“老子曰”開頭的章節,無一例外;《淮南子》與《文子·道德》對應的文字,見於《道德》中以“老子曰”開頭的全部十一章,而絕無見於以“文子問,老子曰”開頭的章節,也無一例外[61]。並由此做出推論,認爲今本《文子》主要據竹簡《文子》和《淮南子》而來。
案:何志華先生已指出竹簡《文子》簡0198“知足以知權”見於今本《文子·上禮》以“老子曰”開頭的部分;簡1181、0792、2376、2252與今本《文子·道德》對應的部分,以“文子問”開頭者,見於《淮南子·人間》、《淮南子·脩務》、《淮南子·本經》[62]。上說難以成立。
何志華先生據竹簡、今本《文子》簡約而《淮南子》詳,甚至懷疑竹簡《文子》未必早於《淮南子》。此前何先生據今本《文子》、《淮南子》二書重文中,《淮南子》義勝者多;《淮南子》徵引事例,往往人物年代後於文子、老子,古《文子》編者每每刪去人物,只作泛論之辭;有《淮南子》合韻(《說山》:“舟在江海,不爲莫乘而不浮。君子行義,不爲莫知而止休”)而《文子》失韻者(《上德》:“舟浮江海,不爲莫乘而沉。君子行道,不爲莫知而止”);高誘《淮南子·序》指出《淮南子》諱“長”,改爲“脩”,“叢蘭欲脩,秋風敗之”一語,當從《文子·上德》在“日月欲明,浮雲蓋之”下,《文子》編者以“脩”字不可解,因改作“秀”,後又避光武諱改爲“茂”,皆失韻,認爲今本《文子》抄《淮南子》,但在高誘甚至光武帝之前便已成書[63]。
案:《文子》有注比較晚,因傳抄而多誤、失韻,不足爲怪,有字義勝於《淮南子》的地方反倒更值得注意;《文子》當爲學派著作,《淮南子》徵引事例中人物年代後於文子、老子,無足怪;是否刪去具體人物,當視作者意圖而定,因爲這些事例爲當時人眾所周知,很難説沒有具體人物的便是抄襲、晚出;所謂《文子·上德》失韻,王利器《文子疏義》所據道藏默希子注本作“舟浮江海,不爲莫乘而沉。君子行道,不爲莫知而慍”,“沉”、“慍”爲文、侵通轉迭韻;高誘說劉安避父諱,但似乎並不嚴格,《淮南子》中多有“長”字,何志華從吳曾仕《淮南舊注校理》之說,“凡長短對文,皆曰脩。而長大長養長老長幼諸文,並不改長爲脩。疑長短長幼,彼時讀音已殊”;但《淮南子》中有明顯作“脩長”字意的地方,《淮南子·主術》有“魚不長尺不得取”,《淮南子·道應》有“築長城”,梁玉繩疑爲“及”、“脩”之誤[64];但《方言》卷一指出:脩,長也,陳楚之間曰脩,也有可能《淮南子》並非避父諱,僅因方言之故作長作脩;又“叢蘭欲脩”一語,何志華先生於其位置已有疑惑,又疑此文“叢蘭欲長”之“長”亦當讀爲“長大”之“長”,而仍避諱改爲“脩”者,蓋例外者也[65],則這個字本身可能就有誤,難以作爲很充分的證據。何寧疑本作“長”,讀長養之“長”,淮南不諱長養字,疑校者誤改誤補[66];然“長大”、“長養”之義似皆不甚合,以筆者陋見度之,不若“芳”(陽部字)字貼切合韻,默希子注正解作“芳”,漢武帝《秋風辭》:“蘭有秀兮菊有芳”,“秀”、“芳”義近,脩、秀皆爲心紐幽部字,與陽部爲旁對轉迭韻,疑《文子》作“秀”者是。總之,此處何志華先生若欲證明己說,需要太多假設,還需求證。
李學勤先生曾根據《文子·道德》“見小,故不能成其大也”一語,論及語義與《老子》本義相反,作爲竄改之證[67]。張豐乾據張元濟《通玄真經校勘記》指出《子匯》本作“執者,見小也,小故能成其大也”。
案:正統道藏《通玄真經》作“執一者,見小也,見小故能成其大功”;道藏默希子注本作“執一者,見小也,見小故能成其大也”;王利器指出唐寫本作“見小故能成其大”[68]。《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文子〉校勘記》注(58)以爲“默本和杜本均作‘不能’”,疑“默本”有誤。
張豐乾君根據慧遠所引與今本《文子》有不同,認爲“慧遠所稱引的應該是古本《文子》的内容”,又據今本《文子》所言能在《淮南子·精神》中找到原文,以爲“《淮南子》有可能稱引了古本《文子》的部分内容,但在文字上作了加工,而今本《文子》確是直接抄襲了《淮南子》的原話”[69],推斷今本《文子》的出現“應該是在慧遠(公元334——417)之後”,並進而“有理由推測張湛所注是古本《文子》”,認爲“北魏人李暹有偽造今本《文子》的嫌疑”。
案:張湛與慧遠大致同時,其注唐時猶見,且文字小有不同,當是廣爲流傳所至。張君以張湛所注爲古本,則不能排除今本來自張湛本之可能;張湛注北魏時當亦在流傳,當時人有稱引《文子》者,李暹於此一時期作偽,難以令人信服。
張豐乾君此前曾有一文論《文子》與《淮南子》關係[70],認今本《文子》爲偽,此文不過是該文觀點的繼續。張君於此重復了該文中的一段話:“劉歆及班固所見《文子》爲九篇,都爲問答體,當和古本《文子》差異不大。班固時古本《文子》即使有殘缺也不會很嚴重。故而今本《文子》的出現不會早於東漢前期。”
案:據王應麟《困學紀聞》卷十,前已言及班固《漢書·刑法志》一語,有可能化用自《文子·下德》,彼處並非問答體。張君認今本《文子》爲偽的主要理由是,“竹簡本中的一些思想爲今本所误解”。张文认爲:“今本中的‘天下大器也’,在竹簡文中是‘天地大器也’……帛书《老子》中的‘可以爲天地母’,在通行本中都改成了‘可以爲天下母’,意義大变。”但郭店楚簡《老子》甲簡二一正作“可以爲天下母”,故此條理由可疑。 张文還拿竹簡《文子》與同時出土的《論語》類比,這有一定的可比性,但認爲“任何一种古籍的不同傳本之間,無論形式还是内容都應該是大同小异”,这却似是而非。經書、子書在战國前并未定本,而眾所周之,刘氏父子之校書體例,經、子有别。馬王堆帛書《易經》、《易傳》與今本大有不同,其之不傳,是因爲劉氏父子以中秘之古文校經書。而《文子》屬子書,是廣收諸本,去其重復,傳本不同,實不足為怪。
關於慧遠所引《文子》稱“黃帝”,竹簡稱“文子”,今本爲“老子”,曾達輝先生以爲可爲竄改之證;何志華先生則認爲高誘所見《文子》已變。然而不能排除流傳不同之可能。
丁原植先生認爲:“見於今本《文子》中的《淮南子》資料,應當屬於《淮南子》別本的殘文。今本《文子》並非抄襲《淮南子》,而是此種《淮南子》別本殘文的混入,經由後人編輯而納入到《文子》的章節之中。”[71]
丁先生欲説明某些古時資料爲《淮南子》所保留,今本《淮南子》似爲蘇頌編定,而有別本《淮南子》被竄入今本《文子》。其突破點是《劉子》,因爲“《劉子》一書……文字相同或近似《淮南子》者,有二百五十餘處,而與《文子》相關者,亦有七十餘處。這七十餘處中,僅六、七處不見於《劉子》與《淮南子》重疊部分,而另見於《史記》、《呂氏春秋》《國語》或《司馬法》”[72];《劉子》“在同一段落中,部份引用與《淮南子》重疊的《文子》文句,部份卻襲用不見於《文子》的《淮南子》章句。劉書不可能一時引述《文子》,又接著引用《淮南子》”[73],而有時今本《淮南子》文氣、義理不如今本《文子》,今本《文子》“的義理更能合於《淮南子·要略》的意指。”[74]
丁先生所提出的思考方向是有益的。但筆者以爲不能排除《劉子》僅引用所謂別本《淮南子》,以及《史記》、《呂氏春秋》《國語》或《司馬法》,而這種所謂別本《淮南子》與《文子》之關係,將更複雜;而劉書本人之創造性,似乎被限定。丁先生也曾答覆筆者,此説是假設。
以上筆者就某些學者之觀點,提出了個人之陋見。並非筆者想證明今本《文子》爲真而存心挑剔,實在是筆者以爲要説明一問題,必須有充分的證據與合理的解釋。倘若證據並不充分,或解釋不符合時空環境,未通盤考慮全部之可能性,僅提供假説,那麽就不必忙著下結論,還須進一步論證。對於今本《文子》,筆者也有懷疑,但目前沒有充分證據,故只能懸置,而謀求較爲合理的解釋。
依當前資料,筆者以爲:《文子》與《淮南子》二書相近部分,可能有共同來源。其中“周平王問文子”的形式,是文子諸學派託文子之名作書、附益的形式之一。劉向父子校定的九篇《文子》,可能並未搜集到全部流傳的、不重復的《文子》[75]。竹簡《文子》、今本《文子》與它的關係尚難以確定,但都有平王問的内容。張湛、李暹注《文子》所據本,大概已接近今本《文子》。但似乎在他們所選定的《文子》内容之外,還存有不少佚文。後人沿用其本,尤其當某一版本的《文子》被封爲《通玄真經》,並有默希子等爲之做注之後,其他的版本便逐漸消失,散佚。
《晏子春秋》一書,劉向將“有頗不合經術,似非晏子言,疑後世辯士所爲者”[76]也編爲一篇,對於竹簡《文子》與今本《文子》之不同,我們不如從劉向之做法。
最後,可以指出的是,《文子》一書並非如許多學者所不自覺接受的,一直都被認爲是抄襲《淮南子》而成的偽書。相反,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二百十三引《周氏涉筆》,“《淮南子》多本《文子》”[77],其時在黃震之前;明劉績更認爲《淮南子》“乃全取《文子》而分析其言”[78]。無疑,這種觀點亦有失偏頗。
另外,列出有關《文子》問題的研究目錄,以供同仁切磋、琢磨。該目錄參考了丁原植、胡文輝、張豐乾等先生的目錄資料,謹致謝。
柳宗元:《辯文子》,《柳河東全集》47——48頁,中國書店1991年據世界書局1935年本影印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四庫全書》674冊219頁,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據文淵閣本影印
周氏《涉筆》,見馬端臨《文獻通考》之《文子》,《四庫全書》614冊503——504頁,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據文淵閣本影印
洪迈:《容斋續笔》卷十六《計然意林》,404——406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四庫全書》674冊705頁,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據文淵閣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289頁
黃震:《黃氏日鈔》卷五十五,《四庫全書》708冊410——411頁,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據文淵閣本影印
宋濂《諸子辨》:予嘗考其言,壹祖老聃,大概《道德經》之義疏爾……蓋老子之言宏而博,故是書雜以黃、老、名、法、儒、墨之言以明之
胡應麟:《四部正譌》
姚際恆:《古今偽書考》
紀曉嵐等:《四庫全書提要》,《四庫全書》1058冊305——306頁
陶方琦:《漢孳室文鈔》
章太炎:《菿漢微言》
梁啟超:《漢書藝文志諸子略考釋》,《飲冰室合集》第10冊84之21頁,中華書局1989年版
(案:標*者見於張心澂《偽書通考》694——699頁,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影印商務印書館1939年版;商務印書館1957年第三版811——818頁)
高似孫:《子略》卷二,可參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新世紀萬有文庫”本49頁
王應麟:《困學紀聞》卷五、八、十,可參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新世紀萬有文庫”本107、113、122、177、216——217、224頁
馬端臨:《文獻通考》之《文子》、《淮南子》,《四庫全書》614冊503——504頁,534頁,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據文淵閣本影印
吳全節《通玄真經纘義序》:《文子》者,《道德經》之傳也。老子本易而著書,文子法老而立言,所以發明黃帝王伯之道。
劉績:《淮南鴻烈解二十八卷弘治王溥刻本劉績題識》,參何寧《淮南子集釋》1501、1504頁,中華書局1998年版。
馬驌:《繹史》卷八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二冊602頁
孫星衍:《文子序》,《問字堂集》88——90頁,中華書局1996年版
《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3冊1088——1090頁,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據文淵閣本影印
《四庫全書提要》之《文子》、《文子纘義十二卷》,《四庫全書》1058冊305——306頁,371——372頁,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據文淵閣本影印
顧觀光:《文子校勘記》,《四部備要》,中華書局1989年版
梁玉繩:《漢書人表考》“文子”、“周平王”諸條
王先谦:《汉书补注》
俞樾:《讀文子》,載《俞樓雜纂》;收入《諸子評議補錄》(李天根輯),中華書局1956年版
孫詒讓:《札迻·〈文子〉徐靈府注》131——136頁,齊魯書社1989年版
江瑔:《读子卮言》卷二第十三章“論文子即文種”,商務印書館1917年再版
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11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顧實:《重考古今偽書考》卷三第2頁,大東書局1926年版
羅焌:《諸子學述》21頁、360——361頁,岳麓書社1995年版
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二十五史補編》第四冊5472——5473頁,中華書局1955年版
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608——610頁,1196——1202頁,中華書局1980年版。
楊樹達:《漢書窺管》229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蔣伯潛:《諸子通考》193——194頁、444——446頁,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黃雲眉:《古今偽書續考》232——235頁,齊魯書社1980年版
王叔岷:《文子斠證》,《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七本,收入《諸子斠證》,臺灣世界書局1964年版
王重民:《敦煌古籍敘錄》254頁,中華書局1979年版
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1153——1154頁,上海書店1998年版
唐蘭:《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研究》,《考古學報》1975年第一期27頁
《定縣四十號漢墓出土竹簡簡介》,《文物》1981年第八期
陳國慶:《漢書藝文志注釋彚編》,122頁,中華書局1983年版
《中華文化典籍提要》,949頁,山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國學術名著提要·哲學卷》,58——60頁,復旦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王天海:《意林校注》,59頁注1,貴州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王光照:《通玄經·前言》,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于大成:《文子精誠篇斟補》,《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1期,1968年
于大成:《文子斟補》,《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2卷,1969年
于大成:《〈文子·上德〉校釋》,《高雄師院學報》第4期,1976年
于大成:《〈文子·微明〉校釋》,《文史哲學報》第25期,1976年
于大成:《〈文子·自然〉校釋》,《幼獅學誌》第14卷1期,1977年
于大成:《〈文子·上禮〉校釋》,《淡江學報》第15期,1977年
艾力農:《〈文子〉其書》,《光明日報》1982年5月22日
江世容:《先秦道家言論集、〈老子〉古注之一——〈文子〉述略——兼論〈淮南子〉與〈文子〉的關係》,《文史》第十八輯,中華書局1983年版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略論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吳光:《〈文子〉新考——兼與諸說商兌》,《河北師院學報》1984年第二期
李定生:《文子論道》(上),《復旦學報》1984年第三期
李定生:《文子論道》(下),《復旦學報》1984年第四期
李定生、徐慧君:《論文子》,《文子要詮》,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王博:《讀書雜考三:彭蒙之師考》,《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刊》1991年第2期。
陳鼓應:《老子與先秦道家各流派——道家在先秦哲學史上的主幹地位》,《老莊新論》103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何志華:《論〈淮南子〉高誘〈注〉與〈文子〉之關係》,《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92年第一期
李定生:《帛書〈繫辭傳〉與〈文子〉》,《道家文化研究》第3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李定生:《文子其人考》,《道家文化研究》第4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張岱年:《試談〈文子〉的年代與思想》,《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李定生:《〈文子〉非偽書考》,《道家文化研究》第5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姜國柱:《文子的性合乎道论探析》,《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王三峽:《〈文子〉析疑》,《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6期
丁原明:《〈文子〉与〈淮南子〉思想之异同》,《文史哲》1994年第6期
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中國老學史》128——133頁,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文子〉釋文》,《文物》1995年第十二期
《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文子〉校勘記》,《文物》1995年第十二期
《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文子〉的整理和意義》,《文物》1995年第十二期
李學勤:《試論八角廊簡〈文子〉》,《文物》1996年第一期;《古文獻叢論》,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版
李學勤:《〈老子〉與八角廊〈文子〉》,《古文獻叢論》,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版
王雲度:《〈淮南子〉與〈文子〉關係辨析》,《陝西博物館館刊》1996年第三輯
陳鼓應:《論〈文子·上德〉的易傳特色》,《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二輯
陳麗桂:《從出土竹簡〈文子〉看古、今本〈文子〉與〈淮南子〉之間的先後關係及幾個思想論題》,《哲學與文化》月刊,1996年8月
李縉雲:《〈文子·道德篇〉竹簡本、傳世本的比較研究》,《哲學與文化》月刊,1996年8月
李定生:《韓非讀過〈文子〉——談〈文子〉的年代與原始道家的關係》,《哲學與文化》月刊,1996年9月
魏啟鵬:《〈文子〉學術探微》,《哲學與文化》月刊,1996年9月;《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三聯書店2000年版
王博:《“<文子>与道家思想發展”两岸學術研討會綜述》,《文物》1996年第10期
陈静:《古道新學——道家文化國際研討會侧記》,《哲學动态》1996年第11期
林亨锡:《变化中的道家思想——试论〈文子·道德〉篇的思想与马王堆帛书〈五行篇〉之关系》,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邢文:《八角廊〈文子·聖智〉探論》,《學術集林》卷十,上海遠東出版社1997年版
丁原明:《黄老学论纲》212——234頁,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严灵峰:《定州竹简<文子>残本试探》,《哲学与文化》1997年第2期
张杰、郑建萍:《〈文子〉古今本成书年代考》,《管子学刊》1997年第4期
何志華:《出土〈文子〉新證》,香港浸會大學《人文中國學報》1998年4月
張豐乾:《試論竹簡〈文子〉與今本〈文子〉的關係》,《中國社會科學》(京)1998第2期
譚家健:《〈文子〉成书时代琐议》,《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丁原植:《文子新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版
丁原植:《〈文子〉資料探索》,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版
丁原植:《〈淮南子〉與〈文子〉考辨》,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版
張豐乾:《關於“韩非讀過<文子>及其他》,《管子學刊》1999年第4期
裘錫圭:《中國出土簡帛古籍在文獻學上的重要意義》,《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集刊1》,9頁,北京鷰山出版社1999年12月。
張傑,王光坊:《〈文子〉重生思想简论》,《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戴慶鈺、凃小馬:“新世紀萬有文庫”本《文子》之《説明》,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趙紅玲:《从南楚文化发展链中看〈文子〉对屈原思想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裘錫圭:《閲讀古籍要重視考古資料》,《古代文史研究新探》2000年第2次印刷本,64頁。
李縉雲:《〈文子·道德篇〉傳世本與八角廊竹簡校勘記》,《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三聯書店2000年版
魏啟鵬:《文子學派與秦簡〈為吏之道〉》,《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三聯書店2000年版
丁原植:《竹簡〈文子〉哲學思想探析》,《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三聯書店2000年版
陳麗桂《試就今本〈文子〉與〈淮南子〉的不重襲内容推測古本〈文子〉的幾個思想論題》,《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三聯書店2000年版
趙建偉:《〈文子〉六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三聯書店2000年版
邢文:《八角廊簡〈文子〉與帛書〈五行〉》,《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三聯書店2000年版
曾達輝:《今本〈文子〉真偽考》,《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三聯書店2000年版
張豐乾:《柳宗元以來的〈文子〉研究述評》,《國學研究》第七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胡文輝:《〈文子〉的再考辨》,《學術集林》卷十七,上海遠東出版社2000年版;《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樷考》,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張豐乾:《真偽·是非·先後》,“簡帛研究”网站,2001年7月
江寧:《再論文子》,“簡帛研究”网站,2001年8月
[1] 香港何志華先生考證出竹簡《文子》編號0198的殘文“知足以知權”與今本《文子·上禮》第三章及《淮南子·泰族》相應。
[2] 見《中國現代學術經典·余嘉錫卷》192頁,河北
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 見《中國現代學術經典·余嘉錫卷》234——235頁,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 案:嚴可均輯《全漢文》,收入《韓非子書錄》,題“疑是劉向作”,陳其猷指出該篇“乃刪節《史記·韓非傳》,當係黃三八郎所爲”;《關尹子書錄》等疑僞託。
[5] 《漢書·藝文志》未載《老子》篇數,且稱《老子》爲經,而帛書《老子》雖分爲二篇,篇序卻與傳世《老子》相反。
[6] 參李學勤《天人之分》,《中國傳統哲學新論——朱伯崑教授七十五壽辰紀念文集》,九州圖書出版社1999年版。
[7] 見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608頁,中華書局1980年版。
[8] 見《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68冊43頁,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影印本。
[9] 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380頁,中華書局1985年版。
[10] 參河北省文物
研究所:《河北定縣40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81年第8期。
[11] 見李學勤《試論八角廊簡〈文子〉》,《古文獻叢論》,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版。
[12] 參劉汝霖《漢晉學術編年》,上海書店《民國叢書》據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影印本。
[13] 韓非所見《文子》,不必見於今傳本或竹簡本《文子》,古書每有佚文。
[14] 據劉汝霖《漢晉學術編年》,上海書店《民國叢書》據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影印本。
[15] 案:“[此天道也 ]”,王應麟原未引用,筆者所加。
[16] 《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吳地傳》言及“到今……建武二十八年”,然該段小有誤。
[17] 參李定生、徐惠君《文子要詮·論文子》第4頁,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18] 見高誘《敘目》,何寧《淮南子集釋》6頁,中華書局1998年版。
[19] 見丁原植《文子新論》16頁,臺灣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版。
[20] 見《法言義疏》163頁,中華書局1987年版。
[21] 見嚴可均輯《全後漢文》卷五十一。
[22] 參李定生、徐惠君《文子要詮·論文子》6——8頁,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李定生:《〈文子〉非偽書考》,《道家文化研究》第5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23] 參《文子疏義序》,《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三聯書店2000年版;《文子疏義·文子疏義序》,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24] 見《諸葛亮集》57頁,中華書局1975年版。
[25] 參王瑞功《諸葛亮研究集成》295頁,齊魯書社1997年版。
[26] 見《百子全书》910頁,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7] 案:《呂氏春秋·貴生》作:耳聞所恶,不若无聞;目見所恶,不若无見。故雷则掩耳,電则掩目。所附頁碼分別爲王利器《文子疏義》本、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本、陳其猷《呂氏春秋教釋》(學林出版社1984年)本。
[28] 《劉子》作者尚有爭論,今從傅亞庶等之說;丁原植先生指出:《劉子》一书,文字相同或近似《淮南子》者,有二百五十餘处,而与《文子》相关者,亦有七十餘处。这七十餘处中,仅六、七除不見于《劉子》与《淮南子》重叠部分,而另見于《史記》、《呂氏春秋》、《国語》或《司马法》。但丁先生以爲劉書見過某種《淮南子》別本而並未見及《文子》,尚可討論。
[29] 參曾達輝《今本〈文子〉真偽考》257頁,《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
[30] 參李定生、徐惠君《文子要詮》181頁,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李定生《〈文子〉非偽書考》,《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輯。
[31] 見江世容《先秦道家言論集、〈老子〉古注之一〈文子〉述略》,《文史》第十八輯,中華書局1983年版;王說見《讀書雜志·淮南内篇第九》843頁,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可參何寧《淮南子集釋》670——671頁,中華書局1998年版。
[32] 何志華:《論〈淮南子〉高誘〈注〉與〈文子〉之關係》,《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92年第一期。
[33]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2350頁《索隱》引,中華書局1959年版。
[34] 見《弘明集》卷五,32頁b,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宋磧砂藏本;《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五十二卷31頁C。
[35] 曾達輝以爲是:“文子擅其能,辭約而精”,非。
[36] 見《四庫全書》第730冊46頁,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影印文淵閣本。
[37]《四庫提要》指出“每句下之註有似自作,然多引及顏師古者”。
[38] 見《廣弘明集》卷八,148頁C,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宋磧砂藏本;《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五十二卷142頁C(曾達輝作142b——引者注)“縻”作“糜”。
[39] 頁碼據中華書局1977年版《文選》。
[40] 頁碼據劉國忠《五行大義研究》,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1] 參江世容《先秦道家言論集、〈老子〉古注之一〈文子〉述略》,《文史》第十八輯,中華書局1983年版。
[42] 見曾達輝《今本〈文子〉真偽考》,《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三聯書店2000年版。
[43] 見王利器《文子疏義·通玄真經序》注[二],中華書局2000年版。
案:《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五十二卷作《辯正論》。
[44]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五十二卷152頁b,原於“錄”字下斷句,陳國符《道藏源流考》於“目”字下斷句,疑皆非;《廣弘明集》卷10,15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宋磧砂藏本。
[45]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五十二卷546頁b。
[46] 見嘉慶二十四年藝芸書舍版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十一。
[47] 李暹之師般若流支516年來華,疑李暹長於賈思勰。
[48] 案:若《辯正論》所列諸子目爲天和四年(569年)《經目》之餘,則其年在《二教論》前,《二教論》提及《笑道論》。
[49] 見《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156頁。
[50] 見《問字堂集》88頁,中華書局1996年版。
[51] 見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608——610頁,中華書局1980年版。
[52] 參李定生《文子其人考》,《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3] 參李學勤《試論八角廊簡〈文子〉》,《文物》1996年第一期;邢文《八角廊簡〈文子·聖知〉探論》,《學術集林》第十輯。
[54] 參趙建偉《〈文子〉六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
[55] 見胡文輝《〈文子〉的再考辨》,《學術集林》第十七輯。
[56] 見張岱年先生《試論〈文子〉的年代與思想》,《道家文化研究》第5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7] 見張岱年先生《論易大傳的著作年代與哲學思想》,《中國哲學》第1輯。
[58] 見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86頁,長春出版社1992年版。
[59] 分別見王利器《文子疏義序》6頁,中華書局2000年版;熊鐵基《秦漢新道家略論稿·對〈文子〉的初步探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秦漢新道家·〈文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丁原明《黃老學論綱·〈文子〉的黃老思想》,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60] 可參胡適《評論近人考據〈老子〉年代的
方法》,《胡適文存》。
[61] 李學勤:《試論八角廊簡〈文子〉》,《文物》1996年第一期;《古文獻叢論》,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版;陳麗桂:《從出土竹簡〈文子〉看古、今本〈文子〉與〈淮南子〉之間的先後關係及幾個思想論題》,《哲學與文化》月刊,1996年8月;曾達輝:《今本〈文子〉真偽考》,《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三聯書店2000年版;胡文輝:《〈文子〉的再考辨》,《學術集林》第十七輯。後引文據胡文輝說。
[62] 見何志華:《出土〈文子〉新證》,香港浸會大學《人文中國學報》1998年4月。
[63] 參何志華:《論〈淮南子〉高誘〈注〉與〈文子〉之關係》,《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92年第一期。
[64] 何寧《淮南子集釋》687、894頁引,中華書局1998年版。
[65] 詳何志華《論〈淮南子〉高誘〈注〉與〈文子〉之關係》注10,《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92年第一期。
[66] 參何寧:《淮南子集釋》,1208頁,中華書局1998年版。
[67] 參李學勤《〈老子〉與八角廊簡〈文子〉》,《古文獻叢論》,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版。
[68] 見王利器《文子疏義》232頁注五,中華書局2000年版。
[69] 參張豐乾《柳宗元以來的〈文子〉研究述評》,《國學研究》第七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70] 見《詩論竹簡〈文子〉與今本〈文子〉的關係——兼爲《淮南子》正名》,《中國社會科學》(京)1998年第2期。
[71] 見丁原植《文子新論·自序》,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版。
[72] 見丁原植《文子新論》247頁,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版。
[73] 見丁原植《文子新論》248頁,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版。
[74] 見丁原植《文子新論》253頁,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版。
[75] 劉向、劉歆父子校定的九篇本《文子》,也有可能包括八角廊簡《文子》和今本《文子》的
内容,但從文字數量上考慮,可能性比較小。
[76] 見劉向《晏子序錄》,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50頁,中華書局1962年版。
[77] 《四庫全書》614冊534頁。
[78] 見何寧《淮南子集釋》1504頁,中華書局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