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认真分析河流生命与流域可持续发展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河流 生命 流域 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们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由于没有重视资源环境保护,因而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能不能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因此,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河流生命与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才能统筹解决河流治理开发中的各种问题,坚持治理开发和管理保护并举,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流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永续发展。
一、河流生命
河流是大气环流和地球下垫面共同作用的产物。地球上的水以液、固和汽等形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中,构成了地球的水圈。水圈中的水蒸发成水汽并随气流运动输送至各地形成降水,一部分降水蒸发、一部分降水下渗,还有一部分降水形成地表或地下径流,并最终回归大海(特指外流河)。这样一个不断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蒸发下渗、地面和地下径流形成的往复循环过程,构成河流的基本水循环。
河流生态系统指河流水体的生态系统,属流水生态系统的一种,是陆地和海洋联系的纽带,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着主要作用。河流生态系统包括陆地河岸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相关湿地及沼泽生态系统在内的一系列子系统,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并具有栖息地功能、过滤作用、屏蔽作用、通道作用、源汇功能等多种功能。河流生态系统水的持续流动性,使其中溶解氧比较充足,层次分化不明显。
河流生命应是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生存和良性循环,包括河流全部生态要素——基本水量、水生生物、稳定的河道、健康的流域生态系统等。河流作为天然地表水流,以一定的基本水量在固定的河道内,以稳定的、正常的水流动为特征。河流作为一种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它由水流及其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构成有机的生命系统。河流又是一个完整统一的生命系统,它由河流源头、湿地、通河湖泊,以及众多不同级别的支流和干流,组成流动的水网、水系或河系。河流还是一种开放的生命系统,包括它的水道系统和流域系统。它们之间有大量的、迅速和丰富的物质生产和能量交换。这也是河流生态结构的重要方面,是河流生命的必要条件。其中河流中的植物系统,流域的植被系统特别是森林,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对河流生命运转和生存起着关键作用。河流系统与流域系统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流域的人工生态系统,如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其他生产系统,它们是与河流关系密切的生态系统,与河流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也应该看成是河流生命系统的组成部分。所有这些因素的动态过程对河流生命也有重大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
河流的生命本质就在于河流水循环系统中周而复始流动的水,这个系统包括海洋~大气水~河川~海洋之间的平面循环系统,也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之间的立体循环系统。正是有了河水在大海、空中和河川之间的循环流动,及其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降水之间的持续转换和密切联系,才有了河流生态系统的产生、维持和繁荣。
河流健康生命是指河流的生机与活力,河流所具有的正常功能和作用。是在兼顾河流自身需求和人类需求前提下,河流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可持续支持的能力。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即是以顺应河流生命运动自然规律为原则,通过调整人类对黄河的行为方式,使河流能够为本流域及相关地区的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可持续的支持。一条健康的河流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不仅能保持常流不息的基本水量、保持水沙协调和良好水质、安全排泄洪水泥沙,且能满足人类和其它生物等一定程度生存和发展的水资源需求、对外界干预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或适应能力、河流本身和流域面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应使干流水循环保持连续、水系保持基本完整且能够维持河流生态系统中生物群繁衍生息,保持生态平衡。
河流生命的特征主要反映在:一是河流具备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能力,这是所有生命体最基本的特征。实际上,水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在河流水循环中,水的物理状态、水质、水量等都在不断变化,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等环节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二是河流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从地质年代讲,每条河流都将经历生长、发育和衰亡的演变过程。以黄河为例:据考证,在距今6000万至240万年间,目前黄河流域所在区域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板块下沉者成为湖、上升者成为山,之后的地壳运动又把一个个独立的湖联接成内陆河,然后进一步演变形成今天的黄河。三是河流具有进化能力。随着气候和地壳的不断变化、人类对河流干预不断增强,地球上每条河流都将继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包括水沙条件的变化,以及与水沙条件相适应的河床形态调整。四是河流具有对外界刺激的强烈反应能力。河流的水循环规律取决于大气环流机制和地球下垫面状态,二者的任何改变都将深刻影响河流水文循环的路径和过程。几十年来,黄河流域水沙形势和河床演变形势的重大变化正反映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叠加效应。
河流生命的核心是水,命脉是流动,河流的生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水的持续生产和再生能力,即河流可以自然地、有规律地、持续地产生水并再生水;二是自然流动能力,即维持河流自然水循环的能力,保证河流连续而有效的自然流动的能力;三是自然生长及自我修复能力,即自然养育一定量的水生生物(包括水草和鱼虾等)并维护修复水生态系统平衡的能力;四是供水能力,即自然公平地供应水资源的能力,包括人类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五是自然造地造景能力,即培育和维持流域湿地、盆地、河口土地和河流自然景观的能力,包括依附于河流和滨海的生物系统、河口淡水湿地和河道内湿地等;六是排洪能力,即排泄洪水的能力,包括河槽的过洪能力和堤防的抗洪能力;七是水流挟沙能力,即排泄泥沙的能力,包括河槽的过沙能力和堤防的抗沙能力;八是承载能力、纳污能力、净化能力,即承载一定的污染物、抵御一定程度污染和净化一定量污染物的能力。
二、流域可持续
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
现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即指
经济、
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
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流域可持续发展应是在维持流域系统的生态、环境、资源整体平衡、良性循环、功能良好的同时,充分满足流域现代及未来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使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
一般来说,陆地上的水是以流域为单元、以江河湖泊为载体存在的。流域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地理单元和水系,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的开发利用相互
影响,水量与水质相互依存,水的开发利用各环节紧密联系。其本身又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模式、文化传统、生态环境景观和水循环
规律。流域生态系统及资源的良性循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河流中的水是这个循环中的重要载体,人类生存过程是生物循环的组成部分,人类的生产、生活只有在不破坏这个循环的环节和物质基础的条件下才能使其得到发展。因此,以流域为单元
研究流域圈可持续发展的自身规律及其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应是保持整个流域发展的公平性(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区际公平、人河公平等)、安全性(满足人类的粮食、能源、饮用水等基本生存需求)、舒适性(生态环境平衡良好)、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维持在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保持协调持续发展),达到人水和谐,保证流域的食物安全、经济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主要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
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类的全面发展,而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是一切发展的基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也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饮水保障、防洪安全、生态环境改善,还是粮食供给、经济发展等等,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应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是坚持人水和谐相处。即“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不得危及其它物种的生存、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原则。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是人类活动的共同价值选择和最终归宿。我们都有公平分享流域环境资源的权利,也同样都负有保护流域生物资源的责任。在治水中尊重自然规律。在防洪减灾方面,要科学安排洪水出路,合理利用雨洪资源;在应对水资源短缺方面,要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要加强预防、监督和治理,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水资源保护方面,要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尤其要严格管好饮用水水源。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国民经济和水利发展,统筹流域、区域、城乡水利发展,统筹解决不同领域水利发展中的
问题,使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持续发展。环境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源泉,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矛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伴随着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全过程;因此,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始终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较为核心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环境伦理追求的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变自然物为社会财富的过程,也就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所谓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解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要与自然界有限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合理协调人类社会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再生产。
四是坚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即“热爱自然和自然美,尊重其它生命形式的价值和延续性,维护大自然的隐定性、完整性和多样性”原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过去有些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人可以任意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支配自然。从而造成对自然大肆无节制的索取掠夺,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因此,一定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增强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将仅仅面向人类自身的价值观扩大到大自然,承认包括动物物种在内的整个自然具有自身的价值,承认生物不同物种之间在他们相互依存这种意义上有平等的价值和平等的生存权利,承认生物界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着价值大小和高低的差别。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看,尊重生命是人类文明永恒的主旋律。生命是值得尊重的,人类是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因此,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维护自然的完整和多样,不再把自然作为剥削、统治的对象,而应该视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和伙伴。
五是坚持生态环境优先,保护与开发相结合。要坚决维护流域良好的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和健康,按国际通行标准,河流的开发利用率不应超过40%,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总量不能超过相应区域的环境容量,各类有害物质即使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也不应对人类或其他生物产生危害,保持物种多样性,使流域内保持一定的物种和遗传基因资源,保持足够的森林、水面、湿地面积,保持一定的地下水位,保持河流的连续性、水陆的连续性,防止河道断流及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流域生态建设提升到压倒一切的高度,为盲目扩张的人类活动限定一个不可逾越的“保护区”,把流域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配置放在突出位置,合理开发利用,打造优美和谐的自然景观,使生物与人类一样享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坚决遏制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现象,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利用河流的价值,实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达到河流生命的健康,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六是坚持按自然和社会经济规律办事。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持续性。每一条河流对于自然和社会系统的承载力都是有限的,河流生命的负荷只有在其承载力的范围内,才能保持流域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因此,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必须把河流的承载能力放在首位,以水资源供需平衡为基本条件,确定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规模。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在防止水对人的侵害的同时,特别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侵害;重视生态与水的密切关系,对生态问题严重的河流流域,采取节水、防污、调水等措施予以修复;有计划地进行湿地补水,保护湿地;在地下水超采区,采取封井、限采等措施,保护地下水;重视并充分发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保护生态系统。同时,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实行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在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水利建设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拉动作用,不断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水价机制改革,探索建立水权制度和水市场,优化配置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七是坚持公正公平,包括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代内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不同区域之间的人的公平(区际公平)、河流与人的公平,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人的权利与河流的权利常常会出现矛盾,需要按公正的原则实现权益的合理分配。
三、河流生命与流域可持续
发展的关系
1、河流健康生命是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基础
水是生命之源,是
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现象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构成地球物质循环的基本载体,是维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纽带,在整个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最有
影响力的重要因素。物种的进化、气候的变迁、地貌的变化都与水的运动与循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
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可以说没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不论是古代文明的摇篮,还是
现代文明的居地,都离不开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大江大河为流域地区的人流、物流提供了舟楫之便,为两岸的人民生活与生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自古以来,人类都 “逐水而居”,早期的文明也多是以河谷为基础,扩展到全流域或其他流域发展起来的。曾经依傍着良好的水土资源、环境,在农业文明阶段创造的闻名于世的西亚巴比伦文明、地中海腓尼基文明、北非撒哈拉文明、
中国楼蓝文明等等,在随后的漫长岁月里,都是由于土地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违背水利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原则而相继消亡。昌盛时期的中国,莫不以水利为安邦治国的重要措施。现今许多国家都沿河建立了
工业走廊,形成了沿河产业带。截至1999年底,我国共有668座城市,其中638座城市受河流的恩泽,4个直辖市和27个省会城市都傍河而建。充分说明古之发展源于流域,现代
社会发展离不开流域,可持续发展也要依赖于流域。
河流可以涵养植被、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美化景观,保证各种生物链条的正常衔接和平衡,促进生态功能的优化和加强,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它既富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又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价值。在河流的价值中,一部分是实物型的生态产品,即可直接消费的产出和服务,包括河流直接提供的食品、药品和工农业所需材料,也包括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其经济价值可以在市场流通中得到体现。另一部分是非实物型的生态服务,包括生物群落多样性、环境、气候、水质、人文等功能。即对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支撑功能,也是对于人类的服务功能。包括河流水体的自我净化功能;水分的涵养与旱涝的缓解功能;对于洪水控制的作用;局部气候的稳定;各类废弃物的解毒和分解功能;植物种子的传播和养分的循环。此外,无论是高山大川、急流瀑布还是潺潺溪流以及荷塘秋月,其本身具有的巨大美学价值,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心理依赖和审美需求。在
历史长河中,河流自然遗产财富是几千年人类文学
艺术灵感的源泉。
2、河流对人类及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河流是运动于时空之中的客观实在,它有其自身的运动发展
规律,有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目的性和内在价值,它在地球系统中的生存,是在与其他生态要素的相互作用中存在和实现的,并以生态规律自发的作用进行适应性配合和调节,而且它对于人类以及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力。淡水资源或者河流的效用价值,是以河流的健康生命为基础和前提的;一旦河流自身生命系统发生危机,以河流为依托的其他生态系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其效用价值也就会消失,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繁衍生息的生命力也将逐步衰竭。人类社会一旦违背了河流的生存发展规律,对其过度索取,超过河流的承受限度,它就会对人类施以强烈的报复。近年来,气候异常,接连出现长江大水、黄河断流、沙尘暴肆虐等自然灾害都与人类侵害自然、过度索取有关。当前,水利所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等
问题,表面上都是水对人的伤害,但本质上是人对水的伤害造成的后果。因此,要使河流为全流域庞大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提供持续支撑,就必须先使河流自身具有健康的生命形态,在防止水对人的伤害的同时更要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伤害,保持人水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
3、流域可持续发展是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有力保障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也是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构成了
科学发展观基本
内容的统一整体。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正确处理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河流的关系,使流域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平衡持续发展,保持流域的良性循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持河流健康生命。
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河流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直接关系到河流的生命健康。以黄河为例,二十世纪以来,黄河的生命正在受到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的严重影响,人们从喜忧参半的黄河流域发展进程中发现,近、现代工业化的历史是一部征服、统治包括黄河在内的自然环境的历史,这种以“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自由”、“人类压倒自然”作为首要价值观念的不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式使人类饱尝了“先污染(破坏)后治理”和不可持续发展的苦果,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传统的不可持续的黄河流域发展方式不仅在制约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全面发展,而且在破坏黄河流域子孙后代赖以生存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由于日趋严重的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的生命遭遇了严重的削弱和挑战。流域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一再突破黄河生命的底线,使黄河不断受到断流和洪水等威胁,黄河流域出现人口、环境、资源和能源等危机,这都是人类大肆向黄河掠夺索取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坚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严格遵守自然和经济规律,实行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严格保护、有效治理和系统管理,采用科学的、技术的、工程的、文化的、
教育的、宣传的、经济的、
法律的、行政的各种
方法、途径和措施,加快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依靠制度变革推进水利由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重视和加强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从 “以需定供”转为“以供定需”,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环保产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坚持推进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流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流域的食物安全、经济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全、社会安全,使河流永葆生机和活力。
3、河流健康生命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河流的健康生命,河流的健康生命也离不开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而水是流域可持续发展和河流健康生命的纽带和基础,只有实现人水和谐才能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和河流健康生命。因此,要从河流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利用河流的价值,不仅确认河流(自然界)对人的价值,而且确认河流(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不仅要求流域人们相互尊重,而且要求人们热爱河流(自然)、尊重河流生命;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而且人与河流(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人从河流(大自然)的征服者转变为河流(大自然)的朋友,使河流的合理利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一方面承认自然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本源意义,把遵循生态规律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同时承认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人类社会应该有更美好的未来,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又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保护自然实质上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从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遵循生态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四、河流健康生命与流域可持续
发展所面临的主要
问题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受季风气候和地形条件的
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水资源量却只占全国的19%,干旱缺水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
自然灾害。全国大部分地区最大四个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总量的70%,往往造成汛期洪水成灾。人类对水资源的开采与利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生活环境。但是,大规模的开发水资源和污染问题不仅破坏了原有的平衡,也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当前,我国水资源领域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洪涝灾害频繁。20世纪90年代的10年中,主要江河流域有6年发生大洪水,局部地区的洪水每年都会发生;平均每年有7个台风在
中国大陆登陆;因暴雨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突发性山洪灾害也很突出。我国有大约65%的GDP、42%的人口、30%的耕地,数百座城市以及大量重要基础设施和工矿
企业都分布在主要江河的中下游地区,受到洪水威胁。
2、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而且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降水量占全国的80%以上,而耕地仅占全国的36%,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则分别为20%和64%。按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全国年缺水总量约为300亿—400亿立方米,5000多万
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每年农田受旱面积700万—2000万公顷,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随着国民
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3、水土流失严重。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草场沙化、生态恶化,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积,加剧了江河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4、水污染和水环境日益恶化。2003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80亿吨(其中
工业废水占2/3,城镇生活污水占1/3),比1980年增加了2倍多。全国七大江河水系的409个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38.1%符合三类以上水质标准,可作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劣五类水质占30%,属严重污染,基本丧失使用功能。目前,全国尚有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一些城市的饮用水问题比较突出,饮用水水源地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超标,其中包括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有机污染物。
5、用水效率不高,水浪费现象严重。我国的用水总量和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全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平均约为0.45,而先进国家为0.7甚至0.8,1997年全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136m3,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据统计为30%~40%,而发达国家为75%~85%。全国多数城市用水器具和自来水管网的浪费损失率估计在20%以上
此外,我国的水利发展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手段落后,水利
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执法力度不够、建设资金不足等诸多问题。
五、河流健康生命与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转变观念,构建人水和谐的社会环境
要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维持河流的健康生命,必须突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倡导生态伦理,形成群众性、社会性的环境道德风气,是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方法和手段。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是搞好环境保护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因此,要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倡导河流伦理、提倡环境道德,加强流域法制建设,形成尊重河流生命和价值以及人水和谐的良好的道德风尚及法治秩序。通过文化、道德和法律建立有利于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风气、体制、机制和法治秩序,以人道的态度对待河流,特别是发展与生态社会相适应的“水生态社会”、“水生态文化”,充分认识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本质就是对人类自身生存权利的侵犯和剥夺的反人道主义行为,把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维护基本人权,维护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必要基础,使人人负有为人类整体利益和子孙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谴责和抵制那种贪图私利或眼前利益而制造、转移污染的反人道主义行为,把人类的伦理观、权利观扩展到自然界中去,从自然价值的确认,到自然权利的尊重,既承认人的价值又承认环境的价值,既尊重人的尊严又尊重大自然尊严,建立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为目标的新型价值体系和法律道德规范,以指导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在这种新型的价值观的指导下,生产者以提供绿色产品为生产理念,实行绿色生产模式;消费者改变传统的生活消费模式,主动选择绿色产品,注重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友好性,自觉履行废弃物分类回收处理的责任与义务,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实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加强流域管理,当好河流代言人
目前,流域管理仍存在不少弊端,主要表现在没有独立自主的管理权,缺乏必要的行政、法律、经济和
科技等手段实施有效的协调、控制、监督和管理,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一些职能交叉分割,职责含混不清,缺少充分畅通的信息渠道等,很难对流域内的水资源开发、防洪、水资源的保护进行统一有效地管理。因此,要以流域为单元,全面推行流域一体化管理,将现有流域机构改制为具有一定自主管理权的行政性管理机构,或另组建流域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有关领导担任主任委员,流域机构主要负责人等担任副主任委员,国家有关部委、流域机构及流域内各省(区)有关负责人和用水户代表等担任委员,实行委员制,作为决策协调机构,其办事机构设在流域水利委员会,全面负责、统一管理全流域的综合规划、防洪抗旱、水资源配置、水电开发、水土保持、湿地保护、水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综合治理等一切涉水事务,实行
科学民主决策,统一协调管理,建立高效、权威、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及时协商
研究解决河流治理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科学规划决策、有效配调控和有力监督控制的作用。同时,要加大流域管理的科学支撑保障能力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立流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实现信息传输
网络化、信息管理数字化、主要业务智能化、政务办公
电子化,水文测报自动化,全面提升流域的
现代化管理水平。坚持依法管理,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法规和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研究制定“流域管理法”、“流域行蓄洪区管理条例”、“流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节约用水条例”、“水文条例”、“河道采砂许可制度实施办法”、“流城中央直管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保证流域自然、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流域机构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河流生态代言人的重任。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把工作的制高点放在维护河流的健康生命上,以此确立工作方针、原则和规划。在发挥好河流功能的同时,切实保护好河流,让河流为人类造福。要从基础工作做起,建立衡量河流生态健康的指标体系;加强河流生态系统的监测,制定不同阶段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目标;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机制,并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保护或修复水生态系统,维护河流健康生命。
3、发展循环经济,保持流域的良性循环
流域生态系统及资源的良性循环是河流健康生命和流域可持续发展前提和基础。流域中一切与水有关的问题,诸如旱灾、洪灾、污染和水土流失,不外乎是因打破了流域的自然循环
规律所致,人类的生产、生活只有在不破坏这个循环的环节和物质基础的条件下才能使自身得到发展。因此,保持流域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平衡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实现人水和谐是流域发展的最高目标。
循环经济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力举措和根本途径,它可以将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经济有机地统一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循环经济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此,要广泛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法制环境,使循环经济深入人心,以达成全社会的共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进行制度和技术创新,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并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加强环境和资源监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将发展循环经济政策纳入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之中,并与其他政策相配套,使循环经济逐步达到规范化、法制化、普遍化、经常化,保证流域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可持续利用水资源
合理利用水资源就要统筹兼顾,综合规划,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液态水与气态水、咸水、淡水、壤中水、生态水、环境水、生产水、生活水以及主水、客水等,要在对流域水资源进行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搞好本流域的水资源总体规划,并使各流域水资源规划相互衔接,相互协调。根据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调整水资源配置格局和供用水结构。在水资源利用中,要合理控制河道外用水,北方河流一般以50%为宜,南方河流以30%为宜,其次,必须合理开发地下水,划定限采区和禁采区,并大力实施地下水回灌工程。还要合理开发多种水源,包括洪水资源、雨水集蓄利用、人工增雨、微咸水利用、海水利用、污水处理回用等。同时要做好水量调节工作,根据需要,进行跨流域调水,弥补不足。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等手段,充分发挥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以实现流域内水利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量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多出现南涝北旱,旱涝灾害频繁,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应对全国江河湖泊等水系通盘考虑,统筹规划,使其相互贯通,联成网络,实现全国水系网络化,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期分批实施,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跨时空的宏观调节,合理配置水资源,实行资源互补并共享,既可排涝,又能除旱,利国利民,还可造福子孙后代,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巨大,一举多得。并使水系网络化与城市网络化、
交通网络化、电力网络化等基础设施网络化结合,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举将大大改变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有力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值得论证研究。
5、建设节水型社会,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
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水定产(地)、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量交易、水票流转、城乡一体”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运行机制和体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要通过制订流域和区域水资源规划,明晰初始用水权;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单位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确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科学用水定额;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经济、科技等多种措施,保证用水控制指标的实现;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建立与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建设水资源配置和节水工程,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特别注意运用经济手段,发挥价格对促进节水的杠杆作用;通过制定规则,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引导水资源实现以节水、高效为目标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农业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业节水应推广节水增效型设备和工艺,生活节水应加快城市供水管网的维修、改造,降低管网漏损率,全面推广节水龙头、节水便器、节水淋浴器、节水洗衣机等节水器具,逐步推广分质供水系统,提高中水回用率,采取阶梯式水价等经济手段,促进节水,减少浪费,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6、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技术不过关,而是我们的制度不健全,没有使经济与环保策略达到一种共生的状态。经济主体的行为是受制度约束的,制度的规定与实施情况直接决定了制度的运行效果。一个有效率的制度应同时具备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可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而激励机制则有助于经济主体行为自觉的与制度取向相一致,降低制度实施的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环境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行政命令式的制度规定已无法有效治理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一种导向就是环境保护是国家是政府的事,而消费者和企业则是制度的被动遵守者,缺乏自觉遵守制度的激励,加之,监管不力,使污染愈演愈烈。因此,要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制度,引入激励与约束机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环保产业,改变现有的GDP核算体系,变现存的GDP为“绿色GDP”,将生产消费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引进到GDP的核算中,如果环境污染,则予以扣除,从而纠正现存GDP对经济主体行为的误导。并将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环境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体系之内,将其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使经济主体能够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中受益,与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达到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和谐一致。同时,促使环境保护制度与产业政策的配套协调。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方方面面制度的配合,才能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时,要把环境影响考虑进去,对环境不利的产业政策则应予以调整或缓行,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要继续坚持和完善“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付费),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的三大基本原则,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排放污染物许可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污染物集中控制制度与分散控制措施、限期治理制度和企业升级环保审查制度。加大防污治污的力度,逐步从事后治理转向事前防范,从末端治理走向全过程治理、从单一措施治理走向各种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从区域治理走向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全局治理,主要从源头上进行防范治理,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污染严重的企业,对流域已有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普查,逐一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和社会监督,对污染企业(单位)公开暴光,并设立污染举报热线,对举报乱排污的有功人员,给予重奖。并建立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和严厉的处罚措施,在各排污口设立远程监测控制断面,对所有排污口实行统一管理,随时掌握各排污口的排污情况,对污染超标排放的企业,要求限期进行整顿,使其尽快达标。对屡禁不止的排污企业,责令其停业整顿或关闭,坚决制止乱排污现象,坚持预防治理保护三结合,维护良好的环境秩序。
7. 加强洪水管理,构建与洪水和谐共处的防洪减灾体系
实践证明,要完全消除洪灾是不可能的,人类既要适当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须主动适应洪水,和谐人与洪水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的持续发展。因此,要约束人类自身的各种不顾后果、破坏生态环境和过度开发利用水土的行为,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和谐共处。还河流以空间,给洪水以出路,实行“堵疏结合、蓄泄并重”,要认真
分析划分洪水风险区域,江河都要设置分蓄行洪区,为洪水提供足够的蓄泄空间,并将灾后救济和重建作为防洪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建立防洪保险、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机制。在完善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体系,城乡建设规划也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防洪风险,构建高标准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禁止盲目缩窄排洪排涝河道,充分利用各种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及现代化的手段,加强洪水管理,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努力实现洪水资源化,达到人与洪水和谐共处。
8、充分发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建设完善水保生态工程体系
事实证明,“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是调整人与自然争水、争地,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措施。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水资源条件,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科学规划。实行封山育林,封荒育草,保护好现有山林和草地。西北地区雨水少,应以草灌为主,西南地区降水多,应实行乔灌草结合,以乔灌为主。减少水旱灾害的关键是保护好现有森林、草场,加快造林种草步伐,减少水土流失。要充分发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大力开展淤地坝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加大规模治理的力度,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和主要风沙区、草原区治理为重点,进一步规划建设大型的、综合的、跨省区的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和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采取工程、生物和耕作综合措施,建立措施配套、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体系,在推行以农户承包小流域治理的同时,实施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治理水土流失,继续推进四荒拍卖,加快小流域治理步伐;建立必要的监督、检查、验收制度,提高治理的质量,建设山川秀美工程,改善生态环境。
湿地生态系统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有害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中国是全球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国家,有自然湿地3600多万公顷。要提高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加大湿地保护恢复力度,使自然湿地纳入保护管理范围,抓好湿地保护、湿地恢复、可持续利用示范等建设,坚决制止肆意侵占和非法破坏湿地的行为,对违法占用、开垦、填埋以及污染自然湿地的,应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尽快编制流域湿地保护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建立国家、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湿地保护投入机制,认真坚持和逐步完善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从法规制度、政策措施、资金投入、管理体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团结协作做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9、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保障流域食物安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以粮食为主的食物问题是直接关系人类生存、繁衍、国民经济可否持续发展、社会能否安定的大问题,特别是在中国这佯的人口大国,粮食更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国人口基数大,年均人口增加多;现有耕地资源少,同时缺乏宜农土地后备资源,且工业、城市和基本建设还不断占用耕地;特别是由于农业科技转化率不高,水资源不足,灌溉率低,导致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物质资源、生物资源等增产潜力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对国家食物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实践证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发展对水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烈。根据有关调查统计结果,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0%、棉花总产量的90%、蔬菜总产量的95%、以及其它许多农产品也相当多的产自于约占全国耕地面积一半的灌溉耕地上。因此,要在优化配置、积极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努力提高其利用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节水、节能、节地灌溉,节水高效农业建设要把发挥单位水量效益作为核心,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包括充分利用降水、回收回归水和处理利用劣质水,节水灌溉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渠灌区,推行并渠灌结合的灌溉方式。节水灌溉技术应以改进地面灌溉为主,积极发展喷灌和滴灌,重视农业节水技术,包括节水的轮作制度、节水灌溉制度与管理制度、抗旱高产优质品种、耕作栽培、培肥施肥和化控技术等。使水利工程措施与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提高用水效率,促进增产增收,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保障国家食物安全。
参考文献:
1、汪恕诚:关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情况的报告
2、汪恕诚:坚持
科学发展观 坚持依法行政 努力把水利事业推进到新水平
3、蔡守秋:尊重黄河生命 倡导河流伦理 促进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
4、黄委会: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理论体系框架
5、董哲仁:河流健康的内涵
6、张忠法 李屹:我国综合治水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研究 7、余谋昌:建立河流生命伦理观
8、姜付仁 刘树坤 陆吉康: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9、 方卫华 王润英:浅论水与可持续发展
10、 李慧明 王军锋 朱红伟:论循环型
社会的内涵和意义
11、 张嫚 :浅谈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
12、 马蔼乃 :21世纪黄河系统工程方略
13、 吴春华 张宏安: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14、 王洛林等: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