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中国土地辽阔,河流众多。我们祖先最早便是于黄河两岸定居生息,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从远古流传至今,生生不息。可见河流对我国的贡献,比海洋、湖沼、山川等要大得多呢!
然而河流既有利之处,也有弊处。自古以来,水患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就如去年的长江水灾一样,破坏了无数的家园,淹没了无数的农田、土地。不少人家破人亡。长江洪水成因于暴雨,因为长江流域气候特征是季风气候,因季风而形成降水,并多以暴雨形式出现,一旦下游宣泄不通便形成水灾。
上古时代曾有大禹治水,及后洪水依然为患,至现在还是一个大问题。因此水利工程对中国的经济、农业、工业等都极为重要。古时治水皆着重于“蓄”,忽略了“排”,光是蓄水而不排涝泄洪。此举只能治标,而非治本。河流与人类的关系相当密切,经济、航运、农业、发电、工商业等皆与水利的建设有密切关系,所以必须搞好水利工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大量投入资金、人力及物力,积极建设水利工程。至1980年已建成了大量的防洪、灌溉、排涝、发电等多项工程。其中主要有葛洲堤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工程及三门峡工程等,决心将害河变为造福社的利河,解决水患,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水利事业
水利这一名辞首见于史记河渠书,1 也就是武帝时塞瓠子决口之后,在上位者才争相谈论水利。河渠书上曾引用《夏书:禹抑鸿水》所叙述禹引洪沟,通达汉云梦,三江五湖以及菑济,往下到凿离堆,泾水再到汉代时候的穿漕渠,阻塞河堤溃决等。也就是一切如防洪、灌溉、漕运等事业,对水的控制以及水的利用已经完全包含了,与今日水利工程专家有着相同的目标与理想。
古时人们已经了解治水能防止洪水灾害,进而加以控制利用。所以当时已有水利专业人员出现,他们对治水有一套规划、理念。以当时治水的主旨以及法则而言,自神禹以来,不断根据当时的需要以及形势而时常改进,但是治水主要还是可分为疏、引、导、防及束等阶段。到今日这时代则谈论到蓄水间题而为第六阶段,每一个阶段并非不兼用其它治水方法,而治水不外乎以上所述六种方法相互为重用,也就是时势的趋向。但若择要举纲,六个阶段亦有其可划分的界线。例如今日谈论水利是偏重于蓄水,并不表示古人不知蓄水,只是当时筑坝的技术未达完善,因此无法谈论蓄水的问题。常谓洪范所称“鲧鄄洪水,汨陈其五行”之鄄,即是筑坝,而不是筑堤。如通鉴纲目载“鲧乃大兴徒役,作九仞之城,九年迄无功。”这些都已很明白的表示并非后世所说的堤防。现在将每一个治水阶分述于下:
第一治水阶段:疏排时代,禹有鉴于鲧用围堵法治水失败,因而应用排疏法治水,从禹治水成功的那年起(公元前2268年)直到魏文候任李惺为相之年总共为1866年,是为第一期,此一阶段治水以排除水患为主,而禹的时候黄河第一次改道,是在其最后二百年中(公元前602年)。
第二治水阶段:引灌时代,目的在引水灌溉农田,中等河流大多开凿用来灌溉,即贾让治河三策,其中策实际上是引用河水来灌溉农田。有所谓“旱则开东方下水门溉冀州,水则开西方高门分河流。”水利二字,也是在此期中所酿成。第二阶段上至引漳之时,下至王景治河之年(公元67)共479年。2 在这时期,以西门豹引漳江到王景治理汴江,并不是说在此期以前中国没有灌溉,或在此时期之后中国不再谈论灌溉;更不是说自此以后,中国不再谈论防洪与排水。只是在此一时期中,水利工程专家们谈论水利问题时以引水灌溉为主要目标。
第三治水阶段:导运时代,自引溉期而踏入导运时代的开展,实在受到时势推动而进入导运阶段。其目的在沟通长江,淮河的运道,通漕运。而该期间最大的成就,为王景治理黄河,经历981年之后才改道,而中国的南北大运河也在此期中完成,该期终于贾鲁治河之年(公元1351年)共1800年。
第四治水阶段:防守时代,自导运时代进入防守时代,河道的变迁与政治重心的南移实为其主因。由于政局混乱,以致河堤长期失修而发生洪患。及后,贾鲁治河努力于修守,3 但黄河改道非常频繁,故不免疲于奔命,因此这个时期最为短促。至潘季驯出现,4 治河技术才更进一步。他提倡束水攻沙的方法,在其第三次任总理河道时所应用,所以就以此年为划分时代的界线。共227年。
第五治水阶段:束约时代,这时期可说是防守时期的延伸与发展,此一期实际上仍然以治河工程为要,而治河工程重点于防守。这阶段强调治河必先治沙。从潘季驯到清末共333年。5
第六治水阶段:中国的水利事业,如上所述,自大禹治水以来四千多年,历代都有创造并加以发扬。西方对治水亦很有成就,文艺复兴时期雷河那多达芬奇 (Leonardo da Virci 1452-1519) 所著的《水的流动与量计》一书,被传教士传到中国。而熊三拔所著的《泰西水法》于公元1612年印制发行,广泛流传。当时明朝大学士徐光启常与西来教士交游,更研究《泰西水法》等有关治水书藉,有志应用于世,可惜清廷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直到鸦片战争才打开海禁,因此使中国的水利学者,无法再吸取泰西的新智识,以致水利事业停滞不前达三百年之久。6
1949年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家进行了多次的治水工程。淮河、黄河、长江、运河、辽河、松花江、珠江,七大流域都先后进行规划治理。不论筑坝防洪发电,修堰引水灌溉,国家参与程度,群众动员人数和总投资额,都远远超过了历代,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统计,由1952年至1980年近三十年间,国家用于水利的资金近800亿元,其中地方及社队自筹也近之百亿元。建成大量的防洪、灌溉、排涝、发电等工程设施。主要是:整修、新修堤防、圩垸、海塘165,000公里;疏浚整治排水河道,开辟排水出路;修建大型水闸241座;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6,000万座(解放前有大中型水库23座),塘坝640万处,总库容量达4000亿立方米(包括电力投资的库容1100亿立方米);建设万亩以上灌区5000多处;机电排灌动力由解放初的9万多马力发展到7000多万马力;机电井从零开始发展到209万眼;水利结合发电装机900万千瓦。
这些水利工程发挥其效益,初步控制了普遍的洪水灾害,延迟黄河的决口时间,稳定七大流域。另外,农业方面亦得到发展,全国灌溉面积由解放初的2.38亿亩发展到7.1亿亩,灌溉耕地的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初步治理了易涝地2.6亿亩,占全部易涝耕地面积76%。其次,每年为工业和城市人民生活提供的水量达数百亿立方米,解决饮用水的问题。7
1997年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收入各类资金370亿元,比上年增加6.3%。全国新增灌溉面积2092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1716万亩,修复水毁工程34.8万处;新建、维修、加固水库1.31万座,堤防和渠道28万公里。
1997年乡镇水利完成总投资13亿元,新建工程142项,新增日供水能力110多万立方米,受益人口177万人,解决了1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
1980年全国小水电发电量达127.19亿度,占全国农用量的39.62%。小水电已经成为农村的重要能源。
1997年水利系统新开工中小水电站120万千瓦,建设规模达800万千瓦,完成投资160亿元,新增装机18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800亿千瓦时,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8
1981年全国水利管理会议提出,把水利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此后,各地水利部门集中精力加强了对现有水利工程的管理。例如:“三查三定”,查安全,定标准;查效益,定措施;查综合经营,定发展计划。又推行经济责任制,以调动管理单位和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工程经济实效。各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积极利用自己管謢范围内的水土资源、设施、人力和潜力,开展综合经营,实行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管理单位增加收入,为职工改善生活,提高管理单位经费自给率。据统计,1982年国家管理单位多种经营收入已达八亿多元,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市、自治区实现了自给或自给有余。另外,各地继续贯彻国家农委批转水利部《关于在全国加强农田水利工作责任制的报告》精神。至年底,全国已有60%以上的农田水利工程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管理责任制。其中山东、山西、四川、贵州等省,由于领导的重视,因而点带面,分类指导,进展较快,成效也较大。实行管理责任制的成效是:1、从根本上解决了无人管理的问题,促进了水利工程的维修和养护;2、管理人员的责、权、利的结合,提高了积极性,增强了责任感;3、设备完好率提高,能源消耗减少,用水成本降低。与此同时,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还普遍推行了以合同制、承包制和按受益面积分摊任务到户的农田水利建设责任制,改变了过去吃“大锅饭”的作法。9
一般来说,我们只知道“大跃进”是与“大炼钢铁”联系在一起的。其实在“大跃进”的年代里还有“大兴水利”和“大搞群众运动”,这是与“大炼钢铁”并驾齐驱的内容。1959年展开的“水利运动”又简化成“建库修坝运动”,有统计说,现在的水利设施,大部份都是以前“水利运动”所留下的产物。据《中国水利年鉴》统计,1990年底共有水库83,387座,其中库容大于1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有366座,而1000万至1亿立方米的中型水库则有2499座,1000万立方米以下的小水库就有80,522座。事实上,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七十年代初,水利还有一次“小跃进”,建成了一批水坝,当时之水库的数量多不胜数,堪称世界之最。10
1997年引入水利部重点工程建设共14项。其中引入国家重点工程水利项目的有: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江垭水利枢纽工程、治淮骨干工程、治太骨干工程、疏勒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共8个项目。1997年,这8项国家重点工程共投资813,946万元。11
三、农田水利开发
中国地大物博,很多地方的
经济还是以农为主,因此必须搞好农业。若在这方面搞得不好,那后果实在不堪设想——中国人口高达十二亿,国民的粮食主要来自农田,万一因农田工作不好,引致缺粮,危机随时出现——人民抢购粮食,粮食价格高涨,出现饥荒,
社会动荡……
农田开发首重于“水”,故此农田水利是十分重要的,它所涉及的范围极广。建国以来,农田水利建设
发展迅速,成绩显著。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的
内容日益丰富。在水利资源的利用上,已经由单一的水源利用和开发,发展到蓄、引、提相结合,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灌溉、排水、除涝、治水、发电、养殖的全面规划和综合开发。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结合高产稳产农田的基本建设,农田水利与土壤改良、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平整土地等其它农业建设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很多地方形成了以建设高产农田为中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同时,随着林、牧业社队多种经营的发展,
农村人民生活的改善,诸如牧区水利、农村人畜饮水、多种经营基地的水利建设等,也都提到日益重要的地位。各地还根据需要和可能条件,因地制宜地兴修了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12
1981年7月国家农委批转水利部《关于在全国加强农田水利工作责任制的报告》,一年来,落实工作进展较快,到1982年年底,在已建成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落实管理责任制,和新建农田水利工程使用国家补助费推行合同制,承包制的约占60至70%,责任制的形式多种多样。
推行农田水利责任制,是农田水利工作中的一项重大改革。它的效果是:
1、落实了管理责任制,固定了人员,明确了责任,不再吃“大锅饭”,根本上解决了无人管理和管坏一个样的
问题。
2、把管理人员的责、权结合起来,调动积极性,不仅能管好工程用好水,而且能促进多种经营的开展,实现工程管养经费自给有余。
3、加强了对设备的检修保养,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提水成本,提高了水利资金的使用效果。
4、按劳取酬,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一年来,随着农村形势的发展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不断改善,农田水利责任制也有新的变化。如有的地方以大队或工程为单位,成立灌溉服务公司。有的以河系、灌区、井片为单位,超社队行政界限建立水利工作服务中心,把水利管理责任制和技术服务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地方还办成了具有多种经营项目的经济实体,使水利管理逐步专业化、
企业化、社会化、
科学化。13
四、水运
中国共有大小河流5万多条,湖泊九百多个,具有发展水运的优越
自然条件。但是,现在全国除江苏省外,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的内河航运事业日益减弱,有的处于很困难的局面。全国内河航里程由1961年的17.2万公里减少到
目前的10.9万公里。内河航运的货运量在五种运输方式中所占的比重,从1957年的14%下降到1981年的7%。内河航运成为
交通运输中突出的薄弱环节。
为了大力发展内河航运事业,1982年交通部在机构改革时,增设了内河航运管理局,各省、市、自治区也加强了内河航运的领导和管理工作。1982年,全国内河航运完成的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比1981年增长7.2%和12%。其中长江航运局在1982年完成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比1981年增长6.7%和14.8%,开创
历史最高水平。14
1993年长江区域内河航道长度占总交通线长度的17.5%,几乎是全国水平8.8%的两倍;同年内河航运完成的客运量占总容运量4.52%,高出全国水平2.62%,而旅客周转量占4.75%,内河航运完成的货运量占总量的14.4%,货物周转量占25.31%,俱为全国水平的二倍多。内河航运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居重要地位。1992年江苏省和上海市内河航道长达25,779公里,接近当时公路里程。1990年江苏省长江产业带内河航运货运量14,296万吨,高于同时公路货运量。15
至1997年底,中国拥有内河民用运输船舶近26万艘、2200多万载重吨,与1995年相比虽然有所下降,但船舶平均吨位上升,全国内河货运仍呈增长态势。1997年,全国内河航运完成货运量8.5亿吨,完成货物周转量1880亿吨公里,分别比1995增长16.4%和18.5%。内河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2,600万吨,其中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200万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3万国际标准箱。长江是中国内河航运的黄金水道,其航运情况如下:
武汉至城陵矶段:长250公里。在临湘以下航道维护水深3.5米,可通行3000吨级轮船和3000吨级驳船组成的船队。
城陵至宜昌段:长470公里。荆江河道蜿蜓曲折,浅变复杂,每年枯水季有20至80天不能保证标准航深2.9米。
宜昌至重庆段:长660公里。滩险很多,经过不断整治,航道水深已由建国时的2.1米增至2.9米。目前宜昌至重庆间最大可行驶1500吨驳船,载货1600至2500吨。1985年出川运量443万吨,预测2000年达到2300万吨。在三峡工程建成前,川江航道再略整治。重庆至宜宾段:长385公里。除重庆至兰家81公里河段可通航800吨级驳船外,其余只能通航300吨以下的船只。16
现在计划重点整治长江口航道,用十年左右时间,达到航深12.5米,保证第三、四代集装箱船能进出上海港。同时自下而上逐段整治平流航道。芜湖以下航深达7米以上,武汉以下航道4.5米以上,重庆以下达3.5米,并延伸千吨级道至水富,同时实现航道维护管理
现代化,提高全年通航保证率。17
在水运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内河航运形势更好。江南运河包括苏南和浙江内河航运量达到2亿吨,其中苏南段航运量达到1.2亿吨,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密西西比河的内河航运繁忙的区域。
五、水力发电
新
中国的电力
工业发展迅速,在黄河的治理上,已建成了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天桥、三门峡等一批发电站,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装机容量的增加:中国的水力资源相当丰富,总蕴藏量达68,000万千瓦,占世界第一位。解放前,发电量只有43亿度,装机总量16万千瓦。解放后,到1981年底。全国发电量已达3093亿度,装机总容量达6900万千瓦。
2、大批电站建成和合理分布:解放前,90%以上集中于东北地区和沿海几个大城市。解放后,国家除了积极扩建原有电厂外,还大规模地在新兴地区和电力薄弱地区兴建电站。
由1961年至1970年,水电平均每年占总发电量的比率为17%,1971年至1980年为21%,1981年至1990年为22%,即自1971年开始,水电每年大概占发电总量的两成,其余八成为火电。到1991年底,全国共建500千瓦以上的电厂3467座,其中水电站达199座。19
1997年全国电力工业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339亿元,其中水电完成244亿元。全年基本建设新增500千瓦及以上发电机1490万千瓦,其中水电340千瓦。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于1997年12月8日如期实现截流,为水电站2003年或提前投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
六、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黄河是一条骜桀不驯的河流,几千年来黄河的洪水和泥沙给下游人民带来过难以估计的灾难。历代政府为控制它、驾驭它,不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时至今天,黄河的安危仍然是中国人民十分关注的
问题。
1949年的五十年以来黄河度过了七次较大的洪水险情,无一次决口。五十年来治河的成果归纳起来可分为下列几项:
1、加强下游堤防:黄河首要问题是防洪,建国后对下游两岸1350多公里的大堤,先后进行三次全面加高厚,堤身一般加高二至六米。此外,还采用“淤背固堤”的
方法,确保大堤不决口,缩小灾害。
2、开辟金堤,东平湖水库滞洪区: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排洪力上下不一,因而出现壅水,就有决堤的危险。唯一的办法便只有牺牲局部地区来保护大局,所以选择适当地方开辟滞洪分洪区。五十年代初就在艾山以上先后开辟了北金堤滞洪区和修建了东平湖水库。
3、整治下游河道:黄河是一条高于两岸地面的悬河,含沙量高,冲淤变化难测,主槽游离不定。由于河槽极不稳定,潜在的危险很大。为保护滩地免受水流淘刷,因而修建了一系列护滩工程,用时还建立许多堤坝等导流工程,将河槽固定下来。经过三十多年的整治,河道已经控制,河势稳定。
4、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这是治理黄河泥沙的根本。五十年代初中国便组织各方面有关专家对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面积一千平方公里以上的二十条支流进行了综合性的水土保持勘察工作,治理措施包括修建水平梯田,植树种草,兴建引洪漫地小型水利工程等,以减少土坏的侵蚀。
5、大规模兴建水利水电工程:到
目前为止,黄河干流已建成刘家峡、监锅峡、八盘峡,青铜峡、三盛公、三门峡等大型水电枢纽。另外,现在黄河流域有大、中型水库174座,总库容为315亿立方米。有5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80处,更有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35处,以及数以千百计的中小型灌溉站,灌溉面积6000多万亩。在防洪、拦沙、发电,灌溉等方面起着良好的作用。
虽然在黄河的治理上取得显著的成绩,但凡事都应居安思危。事实上,黄河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其一,中游水土流失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土壤侵蚀仍在继续。加上人口增加,新开荒土地使每年每亩土壤流失量达二十吨。
其二,近年来下游河道以每年十厘米的速度淤高。目前堤滩内地高出堤外地面一般为四至五米,高者在十米以上,并且还在继续升高,使排洪能力日减,淤积不断增加。
其三,滞洪区难以
应用。虽然在下游开辟了北金堤,东平湖水库滞洪区,对防御特大洪水是有作用的,但这是非迫不得已也不会使用的,因为滞洪区内有许多居民和农田。据估计,利用一次北金堤滞洪区大约需要花十亿元,其中包括移民安置费、农田淹没的损失。
其四,河口段的不断延伸,引起下游河道的逐渐老化和尾段的频繁摆动。据多年资料统计,黄河下游泥沙有一半堆积在利津以下的河口三角洲地区,使三角洲不断向海中扩展。河道延长后,引起了泥沙自下而上的溯源堆积,加速了河道淤积的进度。加上河口三角洲的延伸,河口地区的治理变得更为复杂了。
总而言之,目前黄河下游还存在不少问题,下游防洪体系还有不少隐患,决口的危险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大家都认识到要搞好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是解决黄河泥沙的根本措施。然而水土保持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工作,它不是一代或二代人,三、五十年能够完成的,而是要几代人,甚至一、二百年或许更长的时间,才能取得成效。21
为了根治河患,1994年河南洛阳市以北30公里小浪底开始一项庞大的水利工程,估计历时八年完工。其总投资仅次于三峡工程,动态投资近350亿元。小浪底水利工程采用“蓄清排浑”的方式,利用左岸大山挖成一平方里的空洞,在里面控地下洞井110个,作为沉沙池,配合其它泄洪工程,控制黄河水沙,克服世界含沙量最高的黄河,解除下游泛滥的威胁。小浪底位于黄河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地处要冲,刚好是阻截黄河泥沙的最佳位置,泥沙是令黄河祸患频频的主要元凶,因此小浪底工程要控制黄河近百分之一百的泥沙,由于入水口最易被流入的黄泥淤塞,故最低的入水口深入地底79米,这样可以防止入水洞口被泥沙淤塞,又可以避免大量泥沙磨损水闸和以水力发电的发电机车轮,如果一切顺利,沉沙池的容量可以高达78亿吨,令下游不再有泥沙淤积,河床20年内都不会抬高。小浪底工程是一项具有防洪、防凌、减淤、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威胁。总容量达126.5亿立方米的水库,可以令黄河中下游防洪能力由现在防御6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提高到防御100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并且为下游河道整治争取宝贵时间,为开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提供良好的机遇,也为黄河中下游
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2 1997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实现截流,安装6台水轮发电机组,年平均发电量51亿千瓦,是中原地区的最大水电站。2000年1月9日首台水力发电机组正式并网发电。23
七、长江
长江以“长”而得名,全长6300多公里,流域广达196万平方公里,它不仅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著名巨川之一。长江在
历史上是一个洪涝灾害多发的河流,据历史记载,自汉朝到清未的二千多年期间中,就曾发生大小洪水灾害二百多次,平均每十年一次;近代自1921年以来,发生较大的洪灾达十一次,约六年一次,每次都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洪患,国家在近数十年来努力治理长江水患,已在长江流域建设多项大型的水利工程。
1981年1月4日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成功截流,1982年全面展开这大型的第二期工程,这期工程的主要建筑物均在大江基坑内。基坑2月开始抽水,开挖。二江电厂安装了3台水轮发电机组,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机组安装投产计划。到年底,已有5台机组相继投产发电,发电容量达71.5万千瓦。汛期进行了低水头发电试验,机组运行良好。1982年二江电厂累计发电32.79亿度(自1981年7月第一台机组发电以来,累计发电35.04亿度)。1982年三江2座船闸共运行880闸次,通过各种船只只有3.53万艘,运送货物349.4万吨,客运125.3万人。24
1994年在长江开始了更大规模的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县三斗坪填,距葛洲坝约40公里,大坝控制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每年平均流量为4510亿立方米。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预计总投资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其实早在七十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一文中便已率先提出修建三峡的设想。1945年长江中下游出现世纪以来最大的洪水,为了全面治理长江,对整个长江流域进行了统一规划,酝酿三峡工程。1960年当工程开始在即,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专家,令三峡工程搁置下来,转辗之间数十年。1992年4月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以百分之三十七的票数通过兴建三峡工程。1994年12月三峡工程正式动工。
三峡水利枢纽是治江的关键工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引水、
旅游等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1、防洪: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面高度普遍低于洪水位数十余米,虽然沿江筑有堤防,但标准低,隐患多,所以防洪能力有限,每年的汛期往往面临洪水的严重威胁。经多年的
研究,认为控制宜昌以上的洪水,是消除长江中下游水患的关键所在。其方法是利用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对上游洪水进行控制调节,就能免除荆江两岸的毁灭性灾害,更可缓解整个长江中下游的洪水威胁。另外,三峡工程对全流域型洪水(如1931、1954年)和中下游型的洪水(如1935、1980年)也有较好的作用。
2、发电:三峡水电组将安装26台水力发电机组,每台机组容量68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17,688万千瓦,年发电量840亿千瓦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发电后,将为华东、华中及川东地区送电,替代大量火电燃煤,减少环境污染,亦可减轻运输的压力,促进经济发展。水电不需要燃料,电厂建成后,河水流过电厂,即可产生电力。水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而且水库的水,更有净化空气及改良当地小气候的作用。相比之下,煤电厂需要找空间去存放煤灰,煤灰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加上建造煤灰场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增加发电成本。水电的另一优点为可用以调频及作留后备之用等。况且,水坝所储存的河水,可随时用以发电,遇上网内的其它电厂发生故障,可立刻增加水电的生产,以应需求。
3、航运:三峡水利枢纽的另一个效益是可以改善长江的航运条件,使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长江目前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占主国内河运的80%和周转量的90%,按照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长江航道将要通过整治、疏浚、稳定河势,增加航深,结合兴建综合利用水利枢纽,使河道渠化,改善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的航道条件,实现港口、航道、船舶和通信导航的
现代化。25
虽然三峡枢纽具多方面效益,但亦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最基本是对环境造成
影响,三峡文物古迹告急。三峡水库满水面高度为175米,峡谷内天然水位抬高41至110米,受三峡水库淹没影响的土地及文物古迹有四十多处,其中包括著名的涪陵白鹤梁枯水题刻和云阳张飞庙等,令三峡的风光不再。
此外,如何保持库区的水质,也是头痛的事。目前库区江段污水排放总量达十亿吨以上,长江水量巨大,因总体水质仍属良好、但附近的江段已形成严重的岸边污染带。三峡建库后,由于水位抬高,流速减缓,岸边污染带将进一步加重。
三峡工程面对的另一困难便是移民问题,因三峡水库建成后将淹没很多乡镇,预计在工程施工期内共需迁移103万人。第一期工作只迁移了94000多人,但在第二期工程便需把156米水线位下的居民全部迁移,工作量十分繁重。但最大的还是资金问题,据了解,进入第二期工程之后,资金缺口也开始扩大。在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费便要400亿元,耗资极为庞大。26
此外,长江流域上游因大量采伐森林资源,导致水土大量流失,加剧河道淤塞。有鉴于此,中国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营造长江中上游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简称“长防林”)。林业部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总目标,初步设想用三十至四十年时间,植树育林,建设一个有森林面积3亿亩的一个防护林体系。
长防林工程主要在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和土壤侵蚀量大的地区全面展开。长江流域地区年降水量超过400毫米,而且光能热能充足,有利于树木生长。在人烟稠密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等地区应以营造农田林网和实现四旁绿化为主,使森林覆盖率达到10%左右。在丘陵地区,坡度较大,降水量多,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要有效地维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应达60%。
长防林工程除了要恢复和扩大长江流域的森林植被面积外,还要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效益。长江流域人口众多,是中国主要工农业生产中心,其生态环境的好坏,足以影响数以亿计人口的生计。从这个角度而言,长防林建设的需要和迫切性已经清楚地显示出来。27
八、淮河
淮河地处
中国腹地,自古多灾。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治淮达四十多年,投资达90多亿元。筑水库,造水闸、开运河、修堤坝、浚河道、建灌区、立枢纽,使得淮河为害大为减轻。然而,1991年夏天的特大洪水,将沿淮河两岸决堤破坏,淹田成渠,团村成岛,外洪内涝,造成了相当于法国总人口的灾民,
经济损失高达400亿元。
淮河的治理,不单是治洪,也不单是治涝,还得注意到旱。淮河流域的洪涝旱,三害交恶,洪为元凶,涝随洪而来,旱因洪烈。所谓射人先射马,治淮先治洪。洪害不除,全盘不活,这是淮河的基本河情。早在四十多年前,周恩来总理就亲自拍板订下了治淮的总方针——“蓄泄兼筹”。
治理淮河的重点工程是加强山丘区水利建设,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搞好水土保持;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修建板桥,石漫滩等重点水库;扩大和整治淮河上中游干道的泄洪信道,使淮北大堤达到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巩固和扩大淮河下游排洪出路;续建沂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治理包浍河、奎濉河、汾泉河、洪泄河、涡河、沙颖河等跨省骨干支流河道,并进行湖洼易涝地区配套工程建设,提高防洪除涝标准。
为了减少洪汛期间上游洪水的迅速下泄,在淮河干流和支流的上游修建了许多山谷水库。如淠河上游的佛子岭水库,史河上游的梅山水库,浉河上游的南湾水库等三十多座大型水库和四千多座中小型水库,在大雨时把部分水拦蓄起来,削减洪水进入中下游、起到了防洪作用,并可进行发电和灌溉。与此同时,上游广大山地丘陵区还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减少了水土流失。28
九、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
目前,中国除了三峡工程外,还有“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这项空前伟大的水利工程足以改善国家的生态环境和国家的经济
发展布局。方案构思是利用西藏高原(海拔5000米)到西北内陆盆地(海拔3380米)的落差;和西南多雨,西北干旱的降水量差距,从西藏雅鲁藏布江调水至四川阿坝草地入黄河。有关科研机构建议在雅鲁藏布江朔马滩筑92米之堤坝,将水位抬高至海拔3581米,引水到波密入怒江。在夏里筑坝堵江,此坝高396米,筑成后是雅黄工程第一大水库,往东引水入澜沧江。在昌都麦曲水库筑坝181米高,引水东进入金沙江。再建金沙江大水库,坝高386米,将水引入雅砻江。在甘孜南筑坝,高100米,引水东至卜水河,经大渡河上游的多柯河和麻尔柯河,再过若尔盖草地入黄河。流程全长达1800公里,引水量2000亿立方米,工程造价逾2250亿元,建设工期五年。
我国西北地区,地处欧亚大陆的干旱和半干旱区,气候干燥少雨,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恶劣,以致农耕困难,经济贫脊落后。为了解决西北地区日益沙漠化,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水的
问题。我国南水多,北水少。因此南水北调有利同时解决南涝北旱的灾荒。专家估计这工程对我国经济、
社会、生态有巨大的效益:
1、增加耕地:大西线调水工程可彻底改变大半个中国的干旱问题,可增加20亿亩左右的耕地,即把我国可耕地面积提高一倍;改良和更新半沙化的退化草场近50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一倍左右。
2、根治黄河:藏水调到黄河后,每年可增加黄河水量达80亿吨。按每吨水0.5元计,可得水费40亿元。同时,充沛的水量可以改造西北地区的沙漠,绿化黄土高原,根绝水土流失,彻底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从而实现“圣人出,黄河清”这国人追求的盛世宏愿,消除黄河水患的危机。
3、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西北现有可开发的沙漠4950万公顷,荒漠5900万公顷,合16亿亩,引水后可改造成农林牧用地,足以绰有余裕地解决2030年全国16亿人口的粮食问题。
4、促进电力
工业的长足发展:此项工程可以利用3000米落差和年10000个流量的水量,增加数千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发电能力。充分发挥黄河现有水电站的设计能力,估计连新建成的水电站,黄河流域可年发电1924.5亿度,相当于三峡水电站年发电780亿度的2.5倍,年产值达38490万亿元。引水工程流域各发电站总发电量为13600万亿度,每年产值27.2万亿元,相当于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4倍。
5、开发矿产、发展工业:有水之后,将大大促进西北地区130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因为开采1吨煤需1吨水,1吨石油需2.5吨水,炼1吨钢需50吨水。水源丰富后,西北的工业可以飞跃发展,缩小东西部的经济差距。
6、促进航运、
旅游的发展:向青海湖和岱海引水1500亿立方米的输水渠实际上是一条从天津至新疆和拉萨的长达6600公里可通航万吨级轮船的大运河。沿线可建286个港口或码头,1800个景点。
7、规模空前的就业工程:据初步测算,此工程直接间接共可安置职工约16000万人。国家可以用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西部地区大量
农村劳动力参加建设,是中国最大规模的扶贫工程。西部开发后,可使人口密集的东部人口向西部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
8、根除长江水患:大西线调水工程可将四川境内长江各支流汛期的洪水全部调入黄河,可使长江沿岸流量不超过3万立方米/秒,最高水位可比目前下降4至6米,从而达到根治长江流域水患的目标。
9、趋利避害,造福西藏人民:此工程改善西藏的生态环境,大量水电有助发展西藏经济,进藏公路的铺设使西藏地区的水陆
交通大为改善,有助文化交流。29
十、结语
古代洪水为患,西方传说罗亚建做方舟,装载人类和各种动植物逃避洪水。中国传说是大禹治水,大禹联合黄河流域各族人民与洪水搏斗数十年,终于疏导洪水,使神州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这神话反映中华民族不怕艰辛,征服大
自然灾难的勇气和毅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五十年,不断建设,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其中水利工程的成就相当瞩目。水利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它所
影响的范畴极为广阔,例如:农田、运输、发电等皆与水利事业的兴废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国家及人民对水利极为重视。建国后不断兴修水利工程,使水患初步得以控制。同时灌溉系统更为完善,对农业发展有很大贡献,使产量大为提高。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夹带着大量泥沙,淤积下游河床,使黄河决口改道,成为中华民族心腹之患。建国以来不断综合治理黄河,暂时未发生重大灾情。但河患未能根治,黄河下游造成重大灾难的危险性依然存在。因此,国家又进行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继绩整治黄河。
除此以外,长江的水患亦不亚于黄河,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之重点地区。长江除葛洲坝外,三峡工程是目前触目的工程,它是几代
科学家的心血合成品,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如灌溉、航运、发电及防洪等。三峡工程进展和成功的关键在做好涉及百万移民的艰巨工作。另外,保护流域的生态环境亦极为重要,加强综合治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这是确保库区和整个长江流域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为了彻底解决黄河、长江水患,和西北缺水的问题,我国水利工程专家提出了大西线南水北调的鸿图大计,这工程若能够完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问题将被解决,黄河水含沙量大为减少。“黄河清、圣人出。”中国国势将空前强大!建设庞大的水利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技术,国家有条件提出这伟大的“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计划,反映我国综合国力大增,同时,政府也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每一项建设都是为了人民的福祉,为了国家的富强!
1 史记河渠书:“自是(指武帝塞瓠子决口)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之叙述。
2 王景字仲通,后汉乐浪郸邯人。
3 贾鲁,字友恒,泽州高平人,元顺帝时官工部郎中。
4 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人,嘉靖年间的进士,任都御吏总理河道。
5 石朝雄:《
中国的水利
发展》,(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民国71年),第1─22页。
6 同上,第28页。
7 杨秀伟,赵广和:〈水利,水利事业概况〉,《中国百科年鉴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1年),第305页。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编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1998》,(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1998年),第556页。
9 任润余,张学俭:〈水利,水利事业概况〉,《中国百科年鉴1983》,(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3年),第421页。
10 水夫:〈中国水霸素描〉,《谁的长江》,(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61─162页。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1998》,第557页。
12 朱树人:〈水利,农田水利责任制〉,《中国百科年鉴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1年),第307页。
13 董其林:〈水利,农田水利责任制〉,《中国百科年鉴1983》,(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第421─422页。
14 焦河:〈水运,内河运输〉,《中国百科年鉴1983》,第160页。
15 虞孝感:《长江产业带的建设与发展
研究》,(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60页。
16 李锐:《论三峡工程》,(香港,名流出版社,1998年),第422─423页。
17 虞孝感:《长江产业带的建设与发展研究》,第164页。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1998年》,第627 – 628页。
19 王迫遥,李汉成:《盛世宏观》,(香港,文汇报,1984年),第96─98页。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1998年》,第566页。
21 邹逸麟:《千古黄河》,(香港,中华书局,1990年)第240─254页。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1998》,第475页。
23 香港:《文汇报》,2000年1月20日。
24 何本善:〈水利,葛洲坝水利枢纽二期工程〉,《中国百科年鉴1983》,第422页。
25 石铭鼎:〈长江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长江水患与三峡工程》,(香港,中华书局,1993年),第78─90,172─174页。
26 香港《星岛日报》,1997年11月1日。
27 黄观贵:《长江水患与三峡工程》,(香港,中华书局,1993年),第65─72页。
28 张希昆,严双军:《中国大洪灾》,(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年),第472─476页。
29《文汇报》,1999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