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世界经济依赖美国经济的增长。但是,近年来,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份额越来越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美国。因此,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关心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过热,是否不久会出现经济崩溃。
根据获得的大量数据,1995-2002年美国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3。但是,这一数字是按市场汇率计算得出的,这一计算结果会产生误导。2001年以前,美元升值导致美国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份额上升。现在,欧元开始升值,这意味着,今年欧洲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因此,如果把GDP数据换算成购买力平价,那么得出的结果会更可靠,购买力平价不会被汇率波动所扭曲。按不同国家的价格差异调整后,美国总产出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相对较小。
通过这种方法,加拿大银行信用分析研究部得出的结果是,1995-2002年美国占全球经济增长的比重仅有20%,而同期中国所占比重为25%(图1),其他亚洲新兴国家的贡献率为18%。与美国一样,中国现在是世界经济的强大引擎。1995年以来,中国出口增长率是美国的两倍。在过去的12个月中,中国出口增长了40%,而美国仅有2%。如果中国的经济繁荣消失,结果将是痛苦的。
图1 中国经济占全球GDP增长的份额,1995-2002,%
来源:银行信用分析研究部
今年一至三季度,中国GDP增长率为9%。然而,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官方数据低估了实际增长率,他们认为中国GDP增长率应在11-12%之间。本周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10月份,今年工业生产增长了17%(图2),汽车和家用电器(如微波炉)产出量增长了50%以上。这些数字让人们开始担心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过热,中国是否会重蹈东亚其他国家的覆辙(在1997年金融危机前这些国家出现了投资过热的情况)。
图2 中国工业生产年增长率%
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经济肯定已经过热。外国企业和银行正蜂拥进入中国市场以开拓新市场,并且召开了不计其数的关于如何在中国做生意的研讨会。外国投资比上一年增长了32%,占第三季度GDP增长的2/3。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一些部门存在投资过度的情况,如汽车、建筑和房地产业。如果生产能力过剩导致企业利润下降,那么投资繁荣最终将消失。然而,我们还是有理由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政府已经开始为过热的经济降温。诚然,中国政府不会通过最直接的重估人民币的方法来降温。中国的固定汇率制及大量资本流入导致了外汇储备和货币供应量骤增。今年1-10月,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了21%。中央银行试图通过出售债券来吸收货币流动性过高所产生的影响。但是,这种“对冲”措施产生的影响有限。6月中央银行采取了更有力的措施,要求银行严格控制发放房地产贷款,9月份中央银行又提高了银行法定准备金率。目前,信贷增长已经开始下降,这可能会导致明年经济增长放慢,但却不会出现经济崩溃的问题。
第二个理由是,当前中国的经济特征不符合通常情况下经济达到高峰时的过热现象。中国的经常项目一直保持盈余,这表明国内需求没有出现过度增长,尽管通胀率达到了6年来的新高,但目前仅有1.8%。尽管在某些城市出现了不动产价格泡沫,但与去年相比,住宅平均价格仅上涨了4%。
中国现在的情况与金融危机前亚洲虎的情况不同。当时,亚洲虎国家的经常项目为赤字,外债数额巨大,通胀率、不动产和股票价格都高于中国现在的水平。今年《经济学家》跟踪的40个股票市场中,只有中国的股票市场出现了下跌。
“经济过热”通常意味着需求增长过度,它会引发高通胀或是资产价格飙升。当前,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增长,表明通缩仍然是中国面临的主要风险。虽然某些行业(如电力和钢铁)出现了生产能力短缺的情况,但是,就象90年代初一样(生产能力普遍短缺、通胀率较高),中国经济总体上没有过热。
摩根斯坦利的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中国政府不需担心通货膨胀问题。相反,中国经济的症结在于金融体系不完善,从而导致了资金分配的低效,当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时,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糟糕。因此,政府需要放慢经济增长以避免出现新一轮的呆帐。谢国忠预测,当前紧缩信贷的措施将导致中国2004年的投资增长率下降一半,但他仍然认为,中国整体GDP增长率仍将保持在7-8%之间。
第三个理由是,官方数据可能高估了投资增加的情况。CLSA(香港经纪公司)的
经济学家Jim Walker指出,
中国统计数据失准众所周知,而且投资数据是最不准确的数据之一。根据官方数据,2002年中国投资占GDP的40%,加上今年新增的投资,其占GDP的份额上升到47%。这比90年代末
金融危机时其他亚洲国家的投资比重还高,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种投资增速不可能持续下去。
然而,Walker先生认为,中国的投资肯定低于其公布的数字,所以,我们看到投资繁荣仍在持续。验证这一结论的
方法是:国内储蓄与投资之差一定等于经常项目余额,这种方法的准确性更高。Walker先生通过货币供应量数据和资本帐户数据估算出国内储蓄量(通过这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比国家公布的数据更可靠),其表明,2002年中国居民储蓄占GDP的30%。占GDP 30%的国内储蓄减去官方公布的投资数据,得出经常项目为占GDP 10%的赤字。而事实是,中国的经常项目是盈余,这表明中国的储蓄一定超过了投资。
很明显,中国的实际投资很低:去年经常项目盈余为GDP的2.8%,储蓄为30%,表明投资应为GDP的27%左右。如果这是大致正确的话,那么中国经济过热的情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也许有一天投资繁荣会消失,但不会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