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在中国的思想学术界发生了一场是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的争论。。对于这场争论中的 “以农立国”观点,已有的经济思想史或现代史研究者大都作出了否定性结论。本文认为,作为当时社会经济出现重大转折的产物,以农立国思想具有特定的理论价值。首先,它所揭示的农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对此后中国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发展,对发展经济学的创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以农立国思想所强调的在现代化过程中优先发展农业经济的主张,有助于我们反思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第三,在更深广的层面,以农立国思想所蕴涵的农业文化理念,对于我们今天重新认识农业的意义,深化我们的伦理经济观念,并非没有启迪。
关键词:以农立国 理论价值 现代意义
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在中国的思想学术界发生了一场是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的争论。这一争论持续到40年代中期,其间出现过不同观点交锋的高潮和相对的沉寂。对于这场争论,相关学科的研究者已进行过探讨,这些研究大多对当时的“以农立国”主张作出了否定性结论。如罗荣渠说:“所有反对中国大革命的封建顽固派,阻止新思潮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国粹派和‘甲寅派’,鼓吹复兴中国文化的以梁漱溟为代表的新旧调和派,等等,都是站在以农立国的一边。……这表明我国思想文化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之问题的一种内在联系:现代新文化与中国传统旧文化之争,自然形成为工业文明支持者与农业文明支持者的天然分野。”①李向民认为:以农立国派“实际上是将理想的农业社会与西方充满弊端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相比,以人为本,乃有弃工归农之说。……只是由于没有找到更好的出路,因而要逃奔到上古的大同之世去。”②虽然30年代末的以农立国主张已不再排斥农业机械化和工业建设,但“在当时仍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其理论注定是要失败的”③。对此,本文拟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提出若干一己之见。
一
以农立国思想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出现的。其一,从国内情况来讲,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掠夺和压抑,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与大战前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据统计,1903?1906年,平均每年注册的厂矿为21.1家,1913-1915年增至41.3家,1916?1918年最高达124.6家。1920年同1913年比较,厂矿数从698家增至1759家,资本额从33082.4万元增加到50062万元,分别增长了152%和51.3%。这种速度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可谓空前绝后。”④其二,从国际范围来看,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进一步激化,全面的经济危机正在酝酿之中。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的研究表明:在欧美,1925年前后出现了一次经济高涨,然而,“这次高涨既不是全面的、不间断的,也不是范围很广的。尤有甚者,它包含着紧张情势日益加剧的迹象:初级产品的大量积存;证券价格的惊人上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近百年来现代化思潮演变的反思(代序)》,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页。
②③李向民:《大梦初觉??中国的经济发展学说》,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239?240页。
④刘克祥、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4?395页。
还有金融和政治方面困难的加剧。” ①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它“几乎没有分享到经济扩展,事实上整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它都在不景气中度过。在这十年里,英国的失业现象严重,在1926年总罢工以前,特别是在其后的几年里,情况都是如此。” ② “在世界的另一边,日本经历了相对萧条。随着政府和金融当局为了提高日元价值而紧缩信贷,日本在二十年代的发展速度只达到以前十年和此后十年的一半。” ③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不仅形成了与内地农村经济凋敝的鲜明反差,而且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传统经济的产业结构,并连带地触发社会文化观念的变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弊端则从反面迫使中国的知识层思考屏弃农业的利害得失。
无庸讳言,在章士钊等人的文章中,人们确实读到了对工业弊端的鄙弃和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怀念,但是还应注意到,在其他人的论述中,以农立国的必要性得到了经济理论上的论证。如董时进在《论中国不宜工业化》④一文中从两方面作了分析:1、全球经济资源有限,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拥有比工业优越的发展前景,因此中国应该走农业国的道路。在他看来“工业国取农业国之原料,加以人工,还售原主,于中取利。购入食品,尚得赢余。然观农业国可以不需工业国而独立,工业国不能离农业国而存在,前者实不啻后者之寄生物。……往时食主不患不足,寄生者得以自肥。今也不然,农业国之原料与食品,已不敷分配。工业国之制造力,殆足供给再一地球之货品而有余。此观于各国歇闭之工厂,失业之工人,及各工厂不能充分使用其力量之事实并列国竞争市场之激烈状况可以确信。”“随世界工业化之增进,农国之需要加大,工国之需要加少。达于一定程度以外时,农国求过于供,工国供过于求。农国过多尚于世无尤。工国过剩则病象立征。”2、保持农业的主体地位有利于维护经济权益和社会稳定。董时进指出:外人染指是中国实行工业化的一大危险,“农业之性质,不许人有攫取大利之机会。故外人最热中于中国之工业化。……故中国今日欲工业化,必不能免外资之纠葛。其为害最大,未可漠视。”“农业之优点,在能使其经营者为独立稳定之生活。其弱点在不易致大富。然可以补贫富悬殊之弊。此短正其所长。农业国之人民,质直而好义,喜和平而不可侮。其生活单纯而不干枯,俭朴而饶生趣。农业国之社会,安定太平,鲜受经济变迁之影响。无所谓失业,亦无所谓罢工。”他还以丹麦为例,说明在现代世界中,农业立国是能够强国富民的。值得指出,董时进曾留学美国,具备现代农业经济学理论素养,他在30年代初写成《农业经济学》一书,以世界各国的农业发展为参照,对农业在中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进行了系统阐述,因此,他对以农立国主张的赞同,决不是简单地在发思古之幽情。
董时进的文章不仅拓宽了考察农业经济重要性的视野,而且开启了人们认识农业和工业互相关系的新思路。如龚张斧在《农化蠡测》⑤一文中指出:“农业发达。除衣食日用之品。足以自给外。且可提携工业。(供给廉价原料)而发达之。此时已有农业为其后援。则根基已固。可以尽得工业之益。而无其害。如今之美国是也。”这是20年代的立国之争中首次出现的农工两业互相促进的见解。
——————————————————————————
①②③(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宋承先、洪文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48、48、49页。
④载于上海《申报》1923年10月25日。
⑤载于《甲寅周刊》第1卷第19号。
陈宰均在《工化与农化》①一文则表示:以往的立国问题讨论“大都泛言学理。未切国情”,对中国来说,农业是最重要的问题,“农民生计不解决。吾国终难望跻兴盛之域”。怎样改变中国农业的落后状况?陈宰均主张通过减少农民数量和开垦边疆荒地来扩大农民的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赖工业化。在他看来,只有农业的发展,“人类幸福。未可全求。是故欲图利用剩余之农产。提高人民之生活。则又非工化不为功。然就他方面言之。工业原料大半仰给于农。农产未振。工必不能充量发达。皮之不存。毛将焉傅(附)”,“故吾内审国情。外观世界大势。敢决言吾国非工化无以农化。非农化无以工化。吾国宜农化。亦宜工化。”从表面上看,陈宰均的观点具有中庸调和的特点,实际上这却是20年代立国问题讨论的一个深化,它不同于其他论者颇有形而上色彩的思辩方式,把问题的讨论由“应该怎样做”逐步转向“可以怎样做”和“具体怎样做”。不难看出,中国社会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最初是由以农立国派提出来的,它没有在第一阶段的争论中得到理论上的解答。
二
如果说20年代的以农立国派实际上是提出了怎样在
工业化
时代看待农业的命题,那么到了30年代,他们已经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要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解决好农业
问题是必要的前提。
例如,曾留学日本的
经济学教授漆琪生主张把经济建设的重心放在农业,他在《
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心安在??重工呢?重农呢?》②一文中表示:固持中国国民经济始终须以农业为本位而否定工业化重要性的主张,是违反经济
发展历史法则的,但是在当时的形势下,经济建设的任务“乃是挽救当前的经济零夷之危机,消弭险厉的经济恐慌,以奠定国民经济之基础,准备将来积极的前进发展。”“如果我们不拘泥于机械的
理论,与醉心于欧化的学说,静心深入,以探讨中国国民经济的实质,则可明悉此等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中国
农村经济问题上。”他否认以农业为重心是要使中国的经济回到复古的道路,并从八个方面列举了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农业生产是国民最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生存与生活之根本,……救济农村,建设农业,则最直接而最迅速的可使贫苦农民,获得苏生之机会”:2、“农业经济,至今犹为中国国民经济主要而中心的生产部门,……所以农业经济之消长,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之隆替”;3、“中国之农村经济,乃是工商各业凭依之所,只有在农村繁荣,农业兴盛,农民富裕的前提下,中国工商各业始有发展兴隆之可能”;4、“农业建设,农村复兴,比较工业化容易而可能”;5、由于经济结构和国际形势等原因,“中国农业资本主义化之前途,比较工业化,希望为多”;6、“改良农作,可以增进中国农产品之输出贸易,调整入超的关系”;7、“发展农村,建设农业,可以解决数千百万过剩人口的失业问题”;8、“农村经济如不使之积极恢复,农村秩序如不使之迅速安定,则一切经济建设固然是都谈不到,而且
政治设施,
社会安定,皆将成为重大的问题”。姚溥荪也提出相似的见解,他说:“我们极力反对开倒车,同时我们亦须顾虑到环境”,“中国终久是有走上工业化这条道路的必要”,但在当时条件下,
————————————————————
① 载《甲寅周刊》第1卷第29号。
② 载《东方杂志》第32卷第10号。
复兴农村“似为治本之要图”,它“可以提高农村的购买力,帮助工业化” ①。
复兴农村也就是发展新型的农业经济,这种任务的提出在客观上为一种新的理论认识廓清了思路,即把农业的
现代化也包括进广义的工业化范畴。因此,在30年代参与论战的文章中,农业的现代化或工业化逐渐成为共识。如郑林庄在《我们可走第三条路》②一文中提出:“在中国今日所处的局面下,我们不易立刻从一个相传了几千年的农业经济阶段跳入一崭新的工业经济的阶段里去。我们只能从这个落伍的农业社会逐步地步入,而不能一步地跨入那个进步社会里去。在由农业社会进于工业社会的期间,应该有个过渡的时期来做引渡的工作。换言之,我认为我们所企望的那个工业经济,应该由现有的这个农业经济蜕化出来,而不能另自产生。因此,我们现在所因急图者,……是怎样在农村里面办起工业来,以作都市工业发生的基础。”吴觉农认为:“中国的农业应该近代化,换言之,就是工业化,
科学化,组织化,集团化” ③。王子建在《农业与工业》④一文中写道:“我们认为这‘工业化’三字应该用来做广义的解释:不但要建设工业化的都市,同时还要建设工业化的农村??也就是农业的工业化。如此,都市发达,农村人口减少;但因为农村工业化的关系,田地非特不致荒废而且生产可望增加。这才是工业化的真意义。”吴知在《中国国民经济的出路》⑤一文中说:工业化是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再进一步言,非特制造业要尽量工业化,就是农业也要尽量工业化。农业乃食粮及工业原料品生产事业的一种,近来已由自给自足而变为
企业化。故中国为维持发展农业及求得丰富而价廉的食粮和原料品起见,农业也非依工业的组织和
方法充分利用科学和机器的力量而工业化不可。”虽然提出上述见解的并不是以农立国派,而是当时的第三种道路派和以工立国派,但这些观点的产生显然与以农立国派对农业经济意义的
分析和强调有着内在的相关性。
30年代末,杨开道坚持主张以农立国,但其农业概念已不同于传统的农本思想,在他看来,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中国需要做好两件事情:“第一要建立一个切合中国国情,切合中国需要,能解决中国农业问题,能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的农业科学。有了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人才,才能慢慢演成一个科学化的、合理化的、机械化的、工业化的现代农业制度。第二要
教育中国农民,组织中国农民,要他们能取得主动的地位权利。” ⑥如此,“我们将来的农业,似乎可以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有特殊地位,有几样或者可以居于领袖地位。……我相信这并不是一个误国的主张,一个妨碍中国工业化、中国现代化的主张,而是
目前中国唯一可走的路,恐怕至少是二三十年以内可走的路。”⑦40年代前期,翁文灏发表《以农立国 以工建国》⑧一文,对以何立国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中国的经济建设问题上以农业为中心和以工业为中心这两种主张“各有其长处,分开来看,都觉太偏,合起来看,才是正道,
————————————————————
①《不复兴农村中国也可以工业化吗?》,《独立评论》第137号。
②载于《独立评论》第137号。
③吴觉农:《中国农业的现代化》,《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
④载于天津《益世报》1934年12月8日。
⑤载于天津《大公报》1936年7月15日。
⑥杨开道:《中国以何立国?》,重庆《新蜀报》1940年1月7日。
⑦杨开道:《再论中国以何立国》,重庆《新蜀报》1940年2月25日。
⑧载翁文灏:《中国经济建设论丛》,资源委员会秘书处印行,1943年。
二者是相辅相成,而不可分的。”首先,翁文灏肯定:“工业原料是发展工业的基础,出口农产品是换取外洋军火和建设器材的重要物资,都是抗战建国所不可少的。食粮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农业大国,在抗战建国期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凭借天然便是农业生产。惟有足食足兵,然后方能巩固国基,独立自存。只有农产品增加了,人人衣食无忧,建设的工作方能顺利推进。在这个意义上,‘以农立国’这句话可以说是十分正确的。”其次,翁文灏强调:“‘以农立国’,决不能解释为仅有农业而不顾工业,更不能解释为保守固有的生产方法和技术,使我国农业经济停滞于落后阶段;发展农业必须与工业化相配合,始有远大的前途可言。”“中国必须工业化,只有工业化才能使中国富强,使中国成为国际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员。……现在还要指出一点,即工业化运动并不限于都市和工业区,而且要推进到广大的农村,使农业生产逐步机械化。”应该指出,翁文灏当时具有官方背景,他的文章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长达20年的立国之争的
总结,作为两派思想的整合,以农立国思想的合理因素在其中得到了体现。
三
在20世纪
中国农业思想的
发展史上,以农立国思想具有特定的
理论价值。
首先,它所揭示的农业在
现代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对此后中国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发展,对发展经济学的创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20年代以农立国派的主要理论家,董时进在30年代初期撰写的《农业经济学》中已经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了全面的认识,如说中国人的衣食原料大部分为本国农业所提供,中国人民的大多数职业均为农业所赐予,中国农业是中国
工业的基础,农业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农业供给中国出口货的绝大多数,等等①,他提出的振兴农业之策包括推广职业
教育,优化农民素质,发展
农村工商业,增加农产②。这实际上是对他参加立国之争时的思想观点的系统发展。到了40年代,谈论中国工业化
问题的学者大都把农业的工业化也作为有机组成部分。如韩稼夫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国家在生存竞争中的必然趋势,但是特定的
社会历史等原因,决定了我国“工业化之实施,因
自然环境之
影响并不淹没农业生产之重要。盖中国工业化并非舍农业而代以工业,实以工业推动农业,藉农业以树立工业,犹之苏联及美国,在极高度工业化进展之中,农业生产亦不偏废也。” ③对工业化的农业建设,韩稼夫从农业技术之
科学化、农场作业之机械化与电气化、农产品之商品化、农业组织之现代化、农地使用之合理化、农业经营之资本化等角度作了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在全书的结论部分,韩稼夫表示:“吾人深知我国经济建设应采之途径,舍工业化莫由。往日落后之农业生产方式既未能应付今后国民经济发展之需要,已无维护其现状之必要,盖吾人所主张之工业化,系作广义的解释,非独积极的发展工业生产,即农业生产之本身,亦以大规模经营及
应用现代技术为鹄的,即所谓‘农业工业化’是也。”④朱伯康指出:为了避免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正宜在工业化开始时期,即励行农村工业化,以为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之联系,使二者互相辅助,联合发展。”
——————————————————
① 参见董时进《农业经济学》之《农业在中国经济之重要》章,北平文化学社1933年版。
② 同上书之《中国农业及农民之根本问题及出路》章。
③④韩稼夫:《工业化与中国农业建设》,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第2、84页。
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国,“欲使经济建设有全般之推进,则关于劳力、资本、市场、原料等项,须仰赖于广大之农村。是则农村经济之改变,实为农业建设首要之举”,“改变农村资本,使农村劳动力有充分之利用,莫如使农村工业化” ①。怎样实现农村工业化?朱伯康提出了两条途径:“一为改良旧有之手工业,增加工业贷款,改善其设备,工具,技术与组织,使其生产能力扩大,出品之品质能改进为原则。二为新式工业向农村分散,使工业迁就于低廉之原料与过剩之劳力,增加国防之安全程度为原则。” ②至于农业生产,朱伯康认为:“近代农业之发展,实得益于工业之促进”,因此,“农业本身之建设,在今日,实属于科学与技术之范畴,换言之,现代农业,实为科学化与机械化之农业。”③具体而言,“农业工业化,并不仅指大量技术应用于农业上,如集体农场或完全机械耕种等类,而是指在原有土地的地位上,顺应其土性,温度,湿度,并市场经济环境,从事于最适宜最有利之生产,并适应此种生产,而采取最适宜的技术。”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主张调整现有的土地制度,以利于推行农业机械化和稳定农业生产,同时他建议发挥农村
金融的作用,加大农业投资,开展农业
科技研究,推广先进生产技术,重视农业人才的罗致和训练。不难看出,这些观点与董时进的论述有着内在的理论联系。
张培刚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发展经济学家,他于40年代前期在美国哈佛大学取得的杰出学术成就与国内的立国之争有一定的相关性。如他的广义工业化概念就是在参与论战时提出⑤。10年以后,在题为《农业与工业化》(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的博士论文中,张培刚从食粮、原料、劳动力、市场等四个方面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作了科学的揭示,并且已经注意到农业通过向国家纳税和输出农产品而形成的资金积累和外汇储备作用,由此断言农业的基础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要比西方经济学家所概括的“四大贡献”或“五大贡献”起码早十几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经济增长与农业的贡献》一书中提出农业对经济增长和发展具有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出口获取收入贡献。该书出版于1961年。他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如果我们不割断国内经济思想的发展动态对张培刚理论建树所具有的影响,那么在充分肯定张培刚关于农业经济贡献的原创价值的同时,也不应忽视以农立国思想的意义所在。
其次,以农立国思想所强调的在现代化过程中优先发展农业经济的主张,有助于我们反思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在30年代以后的以农立国思想中,一个很明确的观点是:工业化建设不仅不能绕开农业发展问题,而且必须以解决这一问题为前提。但是在立国之争结束后,以工业化为既定目标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上一直是偏离这一点的。作为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主要决策者,毛泽东虽然在谈到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问题时注意到农业的重要性,如说:““讲到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当然,以重工业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条毫无问题,毫不动摇。但是在这个条件下,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成一个“即令以农立国的国家,他们的农业也工业化了。因为工业化一语,含义甚广,我们要做到工业化,不但要建设工业化的都市,同时也要建设工业化的农村。”(《独立评论》第138号,1935年)
——————————————————
①②③④朱伯康:《经济建设论》,中国文化服务社1946年版,第71、72、73、74?75页。
⑤在《第三条路走得通吗?》一文中,张培刚写道:当时世界先进国家都已达于工业经济,
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①“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②但制定实际政策往往是另一回事。林毅夫曾对建国后的经济发展战略作过独特的研究,他写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中国农业居于绝对优势地位,全国89%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在那个
时代,重工业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重要特征。为了增强国力,中国政府在1952年采取了斯大林式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目标是尽可能快地获得国家生产资本品和军事物资的能力,农业事实上被视为提供支持的部门。” ③“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受到了两个方面的抑制。第一是扭曲的产业结构。由于违背资源比较优势,人为地推行重工业优先增长的发展战略,使经济结构遭到严重扭曲,由此丧失了本来可以达到的更快的增长速度;过密的资本构成抑制了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比较优势的发挥,加剧了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相互分离的二元结构现象,由此丧失了本来可以达到的劳动就业和城市文化水平……” ④。另一位曾参与农业经济管理的高层人士也说:“长期以来,对农业这个基础产业的认识,实际上是反反复复,日子难过了重视农业,日子好过了忽视农业。” ⑤这不正从反面证明,完全否认以农立国思想的合理价值是不明智的吗?
第三,在更深广的层面,以农立国思想所蕴涵的农业文化理念,对于我们今天重新认识农业的意义,深化我们的伦理经济观念,并非没有启迪。当年,章士钊在《业治与农》⑥一文中之所以提出“吾国当确定国是,以农立国,文化治制,一切使基于农”,是由于看到“欧洲之工商业,日见开发,其本国之农业,大被剥蚀,以成畸形,所有道德习惯
政治法律,浸淫流衍,有形无形,壹是皆以工商为本”,这种经济模式在初始阶段能带来物质的丰富,但当其他国家相继仿效,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后,战争就发生了,其结果,“工商之本毒未除,漫欲以一战驱其标疾,是犹止沸,专意扬汤,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吾之浮慕西方文明,捧心效之,……工商业之所成就,至为浅薄,坐见农业不兴,国产日耗,淫巧溢于都市,机变中于人心”,社会风气竞相奢侈,“农业之有退而无进,……以攀此种极不自然极不相应之生活程度者,无他亦继续借债而已”。在《农国辨》⑦一文中,章士钊对农国下了这样的定义:“凡国家以其土宜之所出人工之所就,即人口全部,谋所配置之,取义在均,使有余不足之差,不甚相远,而不攫国外之利益以资挹注者,谓之农国。”有研究者把章士钊所推崇的道德文化
——————————————
①《做革命的促进派》,《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72页。
②《论十大关系》,《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68页。
③《中国过去是怎样养活自己的?中国将来还能养活自己吗?》,《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1?302页。
④林毅夫、蔡 ?、李 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6页。
⑤陈俊生:《认真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中国农业若干问题》,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第243?244页。
⑥载于上海《新闻报》1923年8月12日。
⑦载于上海《新闻报》1923年11月3日。
归纳为“调和持中、尚俭节欲、清静安民、寡欲不争”①。其实,从伦理经济思想的角度来考察,这种文化道德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区别在于:后者是以人类向自然界索取,从而可能导致人与自然界日益对立为特点,而前者则蕴涵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存意识。如果舍象掉具体的物质
内容,可以说在短时间里,前者往往显得不合适宜,显得落伍保守,但从长远来看,这未必不是一种智慧。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大增长的情况下,
台湾的学者对农业性质的认识发生了颇有意味的深化,如余玉贤认为:农业不仅是一种基础产业,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他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人类又不能脱离自然世界,为了健康和幸福,我们必须保护环境,享受安全和谐的田园之乐,这也是农业的责无旁贷的任务。而此项任务需在日常生活中配合自然伦理,发挥爱心与耐心,始克有成,所以说农业是一种生活方式。”“从自然保育和生活方式观点去评估,农业的价值实无法衡量,但可以确定的是,农业的非生产性价值,绝对高于生产性价值。”②吴聪贤的见解具有类似特点。他列举的现代农业特点涉及生态平衡、城乡关系、社会和谐等方面。在他看来,“农业是以生物为对象的一种工作,与自然界具有密切关系,向来即具有保护天然资源与环境的角色。农业所依赖的空气、水、土地,也正是人类生活所不能缺少者。故有效地经营农业,适当地运用空气、水、土地等资源,等于维护人类所需要的舒适环境。”③另一方面,“在高密度都市化社会对天然需求的欲望,随着所得的增加逐渐在提高。休闲时间之增加,与
交通之发达,更增加了都市生活要依赖农业来充实生活的欲望。都市居民利用余暇从事农业经营,尤其是园艺农业之出现,将不一定以经济所得为首要目的”④。此外,“人类经参与自然界的活动,不但可培养健全的体魄,同时经由人类与土地及自然界关系又可了解固有文化的历史渊源及社会家庭关系,而达成爱护优良文化的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又会“促进社会对大自然之认识”⑤。从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哲学高度来理解农业,重视农业,这是80年前的以农立国思想与现代农业理念的又一条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