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消费心理障碍,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由于供过于求,价格下滑,持币观望的人数增多。同时,由于收入预期不稳定,消费者为防范下岗,应付医疗制度改革、退休养老制度改革、住房货币化改革和子女
教育费用等积攒资金的倾向加大,消费更加谨慎。即期消费下降,具体表现就是少消费多存钱。[2]
第三种观点认为,首先从消费需求来看,造成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工农“剪刀差”依然存在并继续扩大。二是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建立起来。三是一些产品不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变化。四是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少数高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低,而绝大多数中低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高却无力购买。其次从投资需求来看,由于前几年的重复建设,盲目
发展,一些行业、产品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据1996年第三次全国
工业普查对900多种重要
工业产品的调查资料显示,50%以上的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在高新技术方面,由于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而难以大量投资。再次,从出口需求方面看,受东南亚
金融危机的
影响,以及我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人民币币值坚挺,大大削弱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直接制约着我国出口需求的增长。[3]
第四种观点认为,扩大内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是最终消费持续下降。
(一)作为消费需求主体的居民消费需求的提高依赖于居民收入的提高,而在我国
目前条件下,提高居民收入
问题是与收入分配问题密切联系。
目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不合理的差距有所扩大,表现在:第一,社会居民中不同阶层的收入水平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造成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第二,城市居民与
农村居民的人均收水平的差距也在扩大。1986-1998年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在大多数年份中均落后于城镇居民,平均落后1.7个百分点。1998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为3265元,而这个数字在1991年仅为992元。这就使得农村消费品市场的
发展越来越慢从而
影响到全国消费市场的发展。第三,地区收入水平随着地区
经济增长水平差距的扩大而扩大,也使得地区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出现不平衡。在解决地区收水平不平衡方面,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作用还非常微弱。
2、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条件下,应该合理拉开的收入差距没有拉开。例如,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的收入差距,对
企业家的激励机制,等等。此外,目前我国国家干部和多数职工的工资制度仍具有很强的原有计划体制下的低工资制度特点,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和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3、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增长在较长一段时期内较大幅度地落后于GDP增长或者说,我国社会总产品的最终使用结构发生了严重失调。1996年与1981年相比,按1952年不变价格
计算的最终消费率下降了9.8个百分点;按1978年不变价格
计算,下降了10.6个百分点;按当年价格计算,下降了7.6个百分点。从居民收入角度来看,1986-1998年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年均增长率比GDP年均增长率少2.6个百分点。这种状况造成了在这一时期中居民收入水平下降了12个百分点,1998年这一比重为41.4%,比“六五”期间的平均水平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在长期的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这一问题的逐渐积累,终于成为了阻碍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的严重障碍。
(二)目前的一些正在出台和正在蕴酿出台的各方面的改革措施,使居民
未来支出预期增大,产生了较强烈的减少目前消费的影响。一方面许多改革方案,例如,医疗体制改革、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养老金制度改革、
教育制度改革,等等,特别是住房制度改革,都要求居民自己支付相当一部分费用,这就需要人们减少部分当前消费,增加储蓄数量。另一方面,目前居民的直接投资渠道少,证券市场尚不规范,风险较大,因此居民储蓄仍以银行存款为主。这就不仅减少了当前消费,而且使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需求的速度也相应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