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白 劳 中国企业家杂志
孤独的职业
也许我们现在明白了,或者开始明白:公司的CEO并不是想像中的史书里的英雄。他们并不比我们聪明,不比我们出色,也并不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他们的行为并不完美。但是我们也不能对这些倒霉的CEO落井下石,因为他们也并不是邪恶之徒。CEO们只应为近几年来商业上的失误受到谴责,正如他们早年因为事业的辉煌备受赞美一样。他们的成败并不能说明一切。
目前这些失意的CEO的悲剧背后隐藏着许多东西,而以前我们却没有想过它们。安然事件后,人们对CEO的看法严格说来并没有错,但也不完全正确。CEO们的真面目更多地被隐藏着。
真正的事实是:CEO们是一群在复杂的、不完美的世界中领导公司的有缺点的人。他们不比我们更诚实,也并不比我们更不诚实。事实上,“诚实”这个词是对CEO的误导。他们一直是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他们了解事实,但不能直截了当地讲出来,这不能称为不诚实。
他们被众多的压力推动着,他们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带领公司取得令人满意的效益。他们面对的世界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而在他们掌控的公司中,制度却非常不完善。
我们不是突然发现新一代的CEO们有这么多缺陷。有数据表明,这些CEO们与十年前的前辈们同样出色。据《CEO》杂志和猎头公司Spencer Stuart Inc.调查:今天的CEO平均年龄56岁,多为男性,在公司工作达18年。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37%的有MBA学位。他们对数字敏感,谙熟公司内部管理规程,他们中22%受到会计专业的教育,另外14%在公司内部接受过这方面的培训。
他们的不同在于,今天的CEO所处的环境和游戏规则变了。这种变化始于1993年,职业的经理人取代了投资人成为CEO。一周之内,美国运通、IBM、西屋的CEO均在压力下辞职——原因都是公司的财务报表难以卒读。从此之后,CEO的薪酬与公司的效益联系越来越紧——股价越高,期权越多。
当时,这种做法被认为是完美的激励手段。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CEO必须重视承销股票的大证券公司的分析师们的抱怨和要求,否则股价就会应声下跌。
“这是耸人听闻的,”为许多CEO做过咨询的Mercer Delta咨询公司总裁大卫·纳德勒说:“但是,如果你是CEO,就必须意识到,如果你有什么闪失,公司的股票就会立刻跳水。你会禁不住想:‘这些麻烦只是短期的,我能摆平它。’正是这种诱惑,会让CEO产生短期行为。”
这种短期行为偶尔为之,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喘息之机,但现实是,大公司的CEO却滥用这种权力。GE Capital前高级执行官,现Odyssey投资公司总裁史蒂芬·伯格说:“我们就是指挥战役的人,而战役却不容易有转机。”
所有关于CEO的报道都在渲染魅力、权力和权威,事实上,CEO们很少通过发号施令来改变公司。相反,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寻求平衡和争取支持。“CEO不做决定,”一位90年代最著名的dot.com公司CEO说:“他的工作是利益平衡的艺术,以及处理模糊问题的技巧。CEO们之所以经常失败,是因为他们知道目标,却不能实现这个目标。”
因此,这就是CEO综合症的本质所在:不是CEO们非常不诚实、极端腐败或昏庸无能,真正的问题是:他们太孤独。
“CEO的确是一个孤独的职业,” Laura Ashley PLC公司前CEO詹姆斯·马克斯明说:“面对你的下属和副手,你必须表现出某种高傲,在董事会里也是,因为他们时刻在评估你。久而久之,你不知不觉地就形成了自我中心论。”
关于CEO的两个重要问题
大多数CEO们都谎话连篇吗?安然的杰弗里·斯基林肯定是,但绝大多数CEO却不是。但另一方面,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有商业目的,你能做到所说的话仅仅够、绝不多、更不错吗?CEO们能。
设想一下,你能告诉下属员工生意比看上去的还要糟吗?能告诉他们裁员马上就要开始吗?你能让客户知道你为他安装的产品是过时的吗。显然,你很少能这样做。
“有许多事情你不能和别人分享。”施乐公司备受尊敬的总裁兼CEO安妮·麦考比说:“我试图做到公正和诚实,让人们了解他们想知道的事情。但是,你心里必须要藏一些事,而且还要装得若无其事。”如果把今天的CEO置于显微镜下,让他们说出真相,那真不知道有多少真相才算多。2000年10月3日,当麦考比承认施乐的商业模式“不能持久时”,她试图做到诚实坦白,但是,她的公司的股价当天就下跌了26%。
这就是剃刀边缘:你是CEO,你名利双收,但孤寂无助。你在强大的压力下追求盈利,而且像惧怕死亡一样惧怕失败。
CEO们做假账吗?当然做。但有前提:出于压力,能通过审计,而且是用能被广泛接受的会计手法。仿佛是在突然之间,玩弄数字不再是件可耻的事了。马克斯明在其新出版的著作《支撑经济》中说:“现在,人们越来越难站出来承认:‘我做了错事。’”他有感而发:“如果要证明你没有犯错误,有两种办法:一是年复一年地拿出盈利报表,另一条就是把账本藏起来。现在,CEO们在这方面越来越有创意了。”
“有时你试着操纵数字吗?”当伯格被这样问道时,他回答说:“是的。”毕竟,投资者都希望CEO交出最好的财务报表。然而,这样的财务报表就变成了假账。他说:“当房间里只有你和独立审计师,管理层的人都不在时,审计师告诉你,他正在和管理层谈两三个关键问题,这时,你一定要做出一个决定,即认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CEO为什么要铤而走险。斯坦福商学院研究生院组织行为学教授菲弗尔说:“当你加入一家公司,而这家公司让你确信一个人在公司外的生活价值与在公司的行为没什么关联时,你就会认为:规则是多样化的,生活也是复杂的。因此,现在的公司高管们在判定任何事物时都有超凡的能力。”
因此,就不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没有CEO承认违背商业规则。伯格说:“原因并不复杂,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这个位子上做多久,那你就不配做CEO。”
也许,做一个CEO就应比普通人把道德看淡些,也许,做一个CEO就意味着要能有超人的能力,把常人难以克服的道德难题处理得游刃有余,做一个CEO也许还需要指鹿为马的本事。今天暴露的CEO丑闻,使我们更能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秘密生活。
贪婪的温床
从安然、世通到奎斯特,为什么有那么多公司一下子涌出那么多贪婪的CEO,难道都是CEO本身的问题吗?就这个问题,美国财经杂志《高速公司》请教著名公司研究专家、《基业长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柯林斯认为:所有这些丑闻都源于目前弥漫于美国商业的一种急功近利、追求一夜暴富的情绪。据柯林斯的研究,这种被.com公司IPO泡沫推波助澜的情绪,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为美国的公司文化。不仅.com公司追求一夜暴富,整个商业文化都追求这种效应,甚至演化成急功近利的经济、急功近利的社会。
安然是美国公司急功近利、追求一夜暴富的蓝本。与许多投机家和风险投资商一样,安然的高管也是利用资本市场将公司市值吹大,并在这个泡沫破裂之前变现逃身。贪婪的CEO们实际上采用的都是同样的伎俩,用最少的现金价值实现IPO,圈到钱后就变现。这不仅是一种欺诈和腐败,而且变成了整个商业社会思维定势。投机者能够轻而易举地在长期市值和短期市值之间打时间差,并能从容脱身。更重要的是,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们不仅把它看作是一种机会,更把它作为一种权力。因此,出现一大批斯基林和埃伯斯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