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也是我国对国际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节能减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于中国的能源家底,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富煤、贫油、少气。而实际上,煤炭资源虽然绝对数量庞大,但1800亿吨左右的可采储量,只要除以13亿这个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少得可怜。石油,我国去年消费原油3.2亿吨,当中1.5亿吨来自进口。这就是说,即使将新发现的渤海湾大油田10亿吨储存全部开采。也仅够我国用三年。目前我国探明石油储量约60亿吨,仅够开采20年,刚好是世界平均40年的一半。我国节能的压力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大,特别是,我国还是世界上能源浪费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不能像美国那样消耗能源,现在我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耗石油200公斤,美国每人每年消耗3吨。2020年,中国15亿人口,我们如果像美国一样每人消耗3吨,每年就需要45亿吨,去年世界石油产量只有40亿吨, 40亿吨石油贸易量只有16亿吨,加上成品油20亿吨贸易量,全部贸易量给中国都不够。我们必须走一条新兴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节能减排是应对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挑战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到2030年将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环境形势更加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土壤污染面积扩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发达国家上百年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近20多年来在我国集中出现。由于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期,重化工业较快增长还会持续一段较长时间,这一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一般呈现正向关联。因此,在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科学发展难以实现。
第三,节能减排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举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为代价的,并且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研究表明,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原因,90%以上与人类使用石油等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保护生态环境,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发展中国家也要发挥后发优势,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于我国来讲,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