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国考只剩下不到20天的时间了,笔试这一关已经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摆在了大家面前。相信无论以前接触过公务员考试内容,还是完全不了解考试的广大的考生朋友现在都在紧张忙碌的进行备考复习。当然,很少有人会在此时此刻就想到其实现阶段就可以针对面试环节的一部分内容进行备考了。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面试中需要考察的一些基本能力,然后看看哪些部分可以在现阶段进行准备。
以下列出国家人事部提供给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在招考公务员面试时使用的“通用测评要素说明”,供考生了解。
一、综合分析能力
(一) 一般定义
综合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种特征联合为整体。分析则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考试,大网站收集整体分解为部分。综合和分析在思维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思维智力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中,经常涉及对问题的宏观理解把握和对事物间矛盾关系的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十分重要。
(二)操作定义
1.对事物能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考虑;
2.对事物能从微观方面对其各个组成成分予以考虑;
3.能注意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
4.能否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回答问题。
二、言语表达能力
(一) 一般定义
以言语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听众采用不同的方式、风格,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并试图让听众接受的过程。
(二) 操作定义
1.理解他人的意思;
2.口齿清晰,具有流畅性;
3.内容有条理、富于逻辑性;
4.他人能理解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5.用词准确、恰当、有分寸。
三、应变能力
(一)一般定义
在有压力的情境下,思考、解决问题时能够迅速而灵活地转移角度、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二) 操作定义
1.有压力状况;
2.思维反应敏捷;
3.情绪稳定;
4.考虑问题周到。
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一) 一般定义
对自己、他人、部门的活动做出计划、排出日程、调配资源,并对冲突各方的利益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协调。
(二) 操作定义
1.依据部门目标,预见未来的要求、机会和不利因素,并做出计划;
2.看清相互依赖的冲突各方面的关系;
3.根据现实需要和长远效果做出适当选择;
4.及时做出决策;
5.调配、安置人、财、物等有关资源。
五、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
(一) 一般定义
建立和维持自己与他人、团体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有目的的,并与工作相关的,包括与他人的沟通,以及组织中的服从、合作、协调、指导、监督活动。
(二) 操作定义
1.人际合作的主动性;
2.对组织中权属关系的意识(包括权限、服从、纪律等意识);
3.人际间的适应;
4.有效沟通(传递信息);
5.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六、自我情绪控制
(一) 一般定义
在受到较强刺激或处于不利的情境中时,能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并约束自己行为反应的能力(主要是根据面试中考生对一定问题的反应,预测考生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二)操作定义
1.在较强刺激情境中,表情和言语自然;
2.在受到有意挑战甚至有意羞辱的场合,能保持冷静;
3.为了长远或更高目标,抑制自己当前的欲望。
七、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
(一) 一般定义
求职动机是指在一定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求职活动,以达到求职目的的内部心理活动。个人的求职目的与拟任职位所能提供的条件相一致时,个体胜任该职位并稳定地从事该工作的可能性较大。
(二) 操作定义
1.现实性需要(解决住房、户口迁移、专业对口等)与岗位情况;
2.兴趣与岗位情况;
3.成就动机(认知需要、自我提高、自我实现、服务他人的需要、得到锻炼等)与岗位情况;
4.对组织文化的认同。
八、举止仪表
(一) 一般定义
考生外在的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表现。
(二) 操作定义
1.穿着打扮是否得体;
2.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一般的礼节;
3.是否有多余的动作。
根据上述的考察内容,结构化面试试题可以分为五大类22题型。其中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社会现象型题目的描述如下:
(一)题型界定
这类题目主要是围绕一个社会热点让考生去分析。所出的社会热点一般是在社会上有争议的或有进步意义的,主要围绕国内的热点问题,较少涉及国际的,也很少涉及政治性的话题。这类问题的回答应该围绕从全局——局部——个体的思路,辩证客观地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解决办法,办法要可行,可操作性要强,方法要合理。
(二)答题套路
根据题目中社会热点的内容还可以分为多类,一般可以从分析原因、后果、意义等方面入手。有的也可以提出对策。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和大政方针相一致。
以下列举一些具体的考试题目,为大家提供参考:
1、大学生入学的时候很多家长护送,导致学校及其周边旅馆爆满,还有家长露宿操场。问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答题要点】(1)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不足。(2)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栋梁,大学生缺乏自立自强意识,必然会削弱我国未来的国际竞争能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利的。(3)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不强,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使我们的教育偏重于传授学生知识,而对教育学生做人这一重要环节却长期忽视,很多学生因此有了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比如对父母的过度依赖。父母也难辞其咎,计划生育政策使孩子成了父母的小皇帝,溺爱也就不可避免了。(4)大学生自强自立意识不足,从根本上说还是大学生自己的的原因。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却没有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自强意识。(5)因此,政府应当改革应该教育体制,在基础教育阶段突出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意识和完善的人格,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父母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孩子树立自强自立的意识;学生应该勇于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走入社会,锻炼自己自强自立的本领。
2、我国经济发展了,可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你了解长江、黄河的情况吗?应如何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答题要点】 (1)现在的环境污染的确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副产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我了解长江和黄河的情况,长江和黄河由于污染严重,已经失去的以往的活力,已经变成了当地的污染重地。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文化起源和骄傲,正因为污染严重,人们才发出“救救母亲河”的呼吁,可见污染情况如何。(2)我觉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紧密相连的关系,是互补互成的。不能够盲目地看到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环境保护,也许现在的工业发展对于当今社会进步而言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推动工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未来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毁坏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来求这个短期效益是可怕的而且是愚蠢的。(3)应该加强环境保护,进行环保宣传和教育。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环保,目前的绿化环保措施远远不足,相信长江和黄河等污染带来的生态警告,会让人们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加爱护我们生活的地球。
3、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对社会将有什么好处?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要点】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安全制度。从经济角度讲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和手段,从法律的角度讲它是一种法定的强制执行的安全制度,它有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三个方面。我们追求的是全社会范围内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社会的稳定,降低了人们社会生活的风险,可以保障弱势群体,解决其基本生活、医疗等方面的需要,免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2)通过调整社会成员收入的差别保证全体成员的基本生活。现在社会上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了,社会保障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有利于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可以保证劳动者的生产不会因为生活困难而中断,通过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可以使其恢复劳动力,对家庭的救助,有利于下一代的顺利成长。(4)分担社会责任,降低个人或部门的风险,集中主要精力搞经济建设。(5)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调节作用。社会保障能够刺激社会总需求,保证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同时它能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一些基金类的社会保障基金可以用于社会的生产建设。
4、两会期间,有代表反映地方存在着“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的现象,请你谈谈看法。
【答题要点】(1)这种现象在我国一些地方确实存在,反映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社会现实。(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党与政府的威信。(3)原因主要有:部分地方官员没有真正树立起向人民群众负责的意识;行政管理体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4)一方面地方公务员必须牢固树立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服务意识,坚强服从上级政府的领导,贯彻上级党与政府的政策方针,更好地服务人民;另一方面,也应该加大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尤其要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完善政府内部的监督,同时也要重视社会监督,尤其是人民群众的监督。
通过以上具体题目及题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这种社会现象型题目其实就是社会型热考试,大网站收集点的申论题目。只不过没有给定材料,一切信息和论据、结论都需要我们自己来提供。那么这类题目的难点在于:
1、考生对于题目涉及的社会现象完全不了解或有一定了解但不深入,而且没有给定资料用来“临时补课”。这样,即使我们想分析,也会因为没有例证而无从下手。
2、思考时间十分短暂。每道面试题目的思考时间大约为1~2分钟,如果超过时间,那么会造成作答时间短,进而使得分析不透彻、论据列举不充分等,从而影响总分。
故此要完美作答这类题目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开阔眼界,广泛接触热点社会现象,并能收集相关材料进行分析加工,以丰富自己的社会信息储备。其实这样的工作在现阶段我们备考笔试申论中也在做,只是绝大多数的考生朋友没有想到对现有资料进行针对性的梳理,以便在以后的面试中形成优势、掌握主动。
针对以上两个难点,我们应该在现阶段就开始进行准备:
1、注意热点的收集及相关材料的搜集。每日都要通过网络、纸媒、电视媒体等获取社会热点信息,并同步搜集不同观点的材料。做到时事关心,事实关心,事事关心。
2、对收集到的热点进行简单分析。这样的分析并非是深刻的全面,做到心中有数能从公务员角度看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