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简短的评价与展望
无论是中国法律史学还是外国法律史学,都难有像我国今天的宪法学、行政法学和民商法学这样的立法和制度建设方面的机遇。但是,法律史学无疑是法学学科中最有学问的领域。法律史学研究主要服务于两个相互关联的目的,一是文化方面的目的,通过法律史的教学和研究传承法律文明;二是制度借鉴的目的,通过研讨中外法律史上的制度与思想,发掘能为今天的制度建设参考之用的资料和理论。充分认识到法律史学的使命,并为实现这一使命而不懈劳作,即使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史学的真知灼见也大有用武之地。
[1] 许崇德:《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生命力的源泉》,载《法学家》2003年第5期。
[2] 夏勇:《中国宪法修改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3] 韩大元:《“十六大”后须强化宪法解释制度的功能》,载《法学》2003年第1期;《试论宪法修改权的限制与界限》,载《法学家》2003年第5期。
[4] 胡锦光:《关于现行宪法第四次修正的建议》,载《法学家》2003年第5期。
[5] 上官丕亮、秦绪栋:《私有财产权修宪问题研究》,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2期。
[6] 李步云、柳志伟:《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谱写宪政新篇章》,载《法学》2003年第1期。
[7] 殷啸虎、张海斌:《政治文明与宪法文明的关系论纲》,载《法律科学》2003年第2期。
[8] 刘连泰:《SARS疫情·公民知情权·政府情报公开》,载《法律适用》2003年第7期。
[9] 石红心:《治理、信息与行政公开》,载《中外法学》2003年第1期。
[10] 盛先磊等:《关于保护和完善公众知情权的思考——从非典型肺炎看公众知情权的重要意义》,载《长白学刊》2003年第4期。
[11] 莫于川:《公共危机管理的行政法治现实课题》,载《法学家》2003年第4期。
[12] 杨建顺:《论危机管理中的权力配置与责任机制》,载《法学家》2003年第4期。
[13] 莫于川:《我国的公共应急法制建设——非典危机管理实践提出的法制建设课题》,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4] 莫继宏:《中国紧急状态法的立法状况及特征》,载《法学论坛》2003年第4期。
[15] 王利明:《关于我国民法典体系构建的几个问题》,载《法学》2003年第1期。
[16] 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7] 江平:《民法典纵横谈》,《政法论坛》2003年第1期。
[18] 张新宝:《民法典的时代使命》,载《法学论坛》2003年第2期。
[19] 孙宪忠:《制定民法典的主要难题》,载《法学》2003年第5期。
[20] 徐国栋:《认真地反思第四次民法典起草的组织方法》,载《法律科学》2003年第5期。
[21] 魏振瀛:《论请求权的性质与体系——我国未来民法典中的请求权》,载《中外法学》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