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手术作为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我科对80例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观察80例手术患者,男66例,女14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2岁;腰麻56例,连续硬膜外麻醉16例,臂丛麻醉8例。
2 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2.1 紧张和焦虑 67例,占83.75%。紧张和焦虑是对手术造成的心理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是患者的最初情绪变化,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心悸、出汗。轻度的紧张和焦虑是患者的正常心理防御,而过分的紧张、焦虑就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脉搏加快,机体免疫功能改变从而降低对手术的耐受力。产生紧张和焦虑的原因有3点:(1)患者对手术不了解或期望过高。(2)有些患者已经有接受手术的心理准备,但手术室的特殊治疗环境刺激患者产生恐惧的心理反应。(3)患者对手术人员的信任不足或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鼓励不够,以及医护人员不恰当的言行使患者误解而产生紧张和焦虑。
2.2 疼痛 56例,占70%。疼痛是患者最担心的问题。患者都希望在术中多用些麻醉药才能消除恐惧,减轻术中、术后疼痛。疼痛有明显的个人心理因素差异,它同以往的疼痛经验,患者对手术的态度,患者的注意力、药物耐受力,有无暗示或提示有关。
2.3 忧郁 36例,占45%。抑郁是心理上的一种损失感,多见于一些器官切除、截肢手术和女性患者手术。该类患者主要表现忧愁、多虑、情绪不稳定、疼痛阈值低,常常通过医护人员的说话语气来判断自己的病情。
3 护理措施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实施越早越好。对于紧张和焦虑的患者,除术前谈话外,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要亲切热情接待,解答患者的疑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可靠性及需要患者的配合。术中器械操作要轻,尽量不出声响,污染或带血迹的敷料要摆放有序,尽量不让患者看见,无影灯不要直射患者面部。医护人员的言行要严谨有礼,术中术后不谈与手术无关且易引起患者猜忌的话题。对痛阈较低者,要做好心理护理,并讲明麻醉药对人体的作用与副作用,争取他们的合作。个别患者可用暗示疗法分散其注意力,利用药效心理提高患者痛阈和对手术的耐受力。对忧郁心理的患者,要认真分析,有的放矢,做到安慰和细心相结合,尊重、理解、体谅他们,尽量避免不良情绪。对女性患者不要过早显露其阴部、乳房、臀部,尊重其自尊心,减轻羞涩心理。
综合上述,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可增加其安全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为术后康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