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一定水流速下结冰时间随圆管内表面最低温度的变化 作者在多个不同的水流速下(包括静止状态)分别测量了不同的圆管内表面最低温度下圆管内流动的水的结冰时间。图4为某一水流速度(Re=4199)结冰时间在不同的圆管内表面最低温度下的分布。由图4可以看到,当水的流速一定时,圆管内流动的水的结冰时间随着圆管内表面阳低温度的升高迅速增加,当圆管内表面最低温度高于一定温度(-5.2℃)时,圆管内流动的水在1800s内不再发生结冰。
图中位于下边横轴上的点表示结冰时间小于1s,位于上边横轴上的点表示结冰时间大于1800s
图4 Re=4199的条件下圆管内流动的水的结冰时间随圆珠笔管内表面最低温度的变化
Fig.4 Freezing time distribution for various minimum inner surface temperatures for a Re of 4199
在其它水流速下,结冰时间随圆管内表面最低温度的变化亦具有与图4相似的趋势,当圆管内表面最低温度高于一定温度时,圆管内流动的水在1800s内不再发生结冰。
2.3 水的流动状态对结冰发生的影响 对于在一定水流速下测量到的一组不同圆管内表面最低温度下的结冰时间,记所有在1800s内发生结冰的实验中圆管内表面最低温度的最大值为t
L,记恰恰比t
L高的圆管内表面的最低温度为t
U。
在每一水流速下,都可以根据测量到的不同圆管内表面最低温度下圆管内流动的水的结冰时间给出一组t
L、t
U值。图5显示出了t
L、t
U随圆管内水流动Re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左边纵轴上的点代表静止状态下的数值。
图5 t
L(实心方框)、t
U(虚心方框)随流动Re数的变化
Fig.5 Distributions of T
L(solid square) and T
U(open square) for various Re number
图5表明,在0-10000的Re数范围内,t
L、t
U所包括的范围基本不随Re变化,因而可以认为圆管内流动对结冰的发生没有影响。
3 理论分析 一般认为
[11],结冰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冰核形成阶段和冰核生长阶段。在冰核形成阶段。过冷水中形成大于临界尺寸的可以自发长大的冰核,在冰核生长阶段,可自发长大的冰核生长成为冰晶,过冷水变为冰、水混合物。在冰核生长阶段,可自发长大冰核的长大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只要周围的水处于过冷状态,可自发长大冰核就能够生长,不可控制,就象有了温差存在,就必须会存在热量传递一样。因而,为了防止过冷水发生结冰,必须阻止冰核形成阶段的完成,避免过冷水中任何可自发长大冰核的形成。
表1比较了流动的标征尺度与结冰成核过程的标征尺度的相对大小,其中以水在圆管内流动时的最小漩涡尺度和粘性底层厚度作为流动的标征尺度,以最小可自发长大冰核的曲率半径以及最小可自发长大冰核的高度作为形核过程的标征尺度。表1表明,流动的标征尺度远大于结冰形核过程的标征尺度,因此可以认为,流动对结冰形核过程没有影响,对结冰的发生也没有影响。
表1 流动标征尺度与结冰成核过程标征尺度的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arked sizes of water flowing and of nucleation process
Re | λ/m | δ/m | T/℃ | r/m | h/m |
10000 | 1.00e-5 | 7.95e-5 | -5 | 8.08e-9 | 2.04e-10 |
50000 | 2.99e-6 | 1.94e-5 | -10 | 4.07e-9 | 5.19e-10 |
100000 | 1.78e-6 | 1.06e-5 | -15 | 2.70e-9 | 7.95e-10 |
| | | -20 | 2.00e-9 | 9.13e-10 |
| | | -33 | 1.16e-9 | 均质形核 |
[1] 注:λ,δ--水在直径为10mm的圆管内流动时最小漩涡尺度和粘性底层厚度;r--最小可自发长大冰核的曲率半径;h--最小可自发长大冰核的高度。
研究已经表明[3],不锈钢表面上静止的过冷水结冰的发生仅与该表面的最低温度有关,当该表面的最低温度高于某一温度时,过冷水在1800s内总不会发生结冰。由于流动对结冰的发生没有影响,因而不管流动状态如何,圆管内流动的水发生结冰的情况仅与圆管内表面最低温度有关,当圆管内表面温度高于某一温度时,圆管内流动的水在1800s内总不会发生结冰。
以上理论分析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4 讨论
六串俊巳[5]和稻叶英男[7-10]的实验中,圆管进口水温和冷媒流量保持不变,测量在不同的水的流动状态以及冷媒进口水温下水发生结冰的情况。六串俊巳的实验结果表明,结冰发生时水的出口平均水温随着流动Re数的增大而升高,稻叶英男的实验结果表明,结冰发生时沿管长方向平均的圆管内表面温度随Re数的增加而升高。如果保持圆管内表面最低温度不变,则当圆管进口水温一定时,出口水温随着Re数的增大而升高,由于水进口处圆管内表面温度随着Re的增大而升高,因而沿圆管长度方向上平均的圆管内表面温度也随Re的增大而升高。因而,本文实验结果与六串俊巳和稻叶英男的实验结果不矛盾。
本文实验中没有特别控制换热器进口水温,但是在较高流速下,为了在不太低的冷媒进口温度下使换热器内管内表面温度能够达到较低的温度,采取某种措施降低供水箱中水的温度。图6表明,本文实验中,在同样的结冰发生情况下,当流动在层流区时,圆管出口水温较高,这是由于层流区水与壁面之间换热系统较小造成的,而在过渡区,圆管出口水温几乎不随Re数变化,这是由于在较高Re下,圆管进口水温较低,抵消了单位质量的水获得的冷量的减少。图6中显示的壁面平均温度的变化趋势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因而,根据本文实验结果,如果去掉水的进口温度不变,冷媒流速不变的条件,则六串俊巳和稻叶英男的结论均不正确。可以认为,六串俊巳和稻叶英男实验结果是正确的,但由于其着眼的角度的局限,根据其实验结果不能得到一般性的结论,其结论仅用于特定条件下实验,没有普遍意义。
图中,实心三角形和空心三角形分别代表图5中实心方框和空心方框对应的实验中圆管出口水温
" ""-"分别代表图5中实心方框和空心方框对应的实验中沿管长方向平均的圆管内表面平均温度
图6 图5中数据点对应的实验中圆管出口水温和沿管长方向上圆管内表面平均温度
Fig.6 The water temperatures at the outlet of the circular tube and the inner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circular tube averaged along the axis
in the tests corresponding to points in figure 5
冈田孝夫[6]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水流速下,圆管内流动的水发生结冰时,圆管内表面最低温度分布在一个范围之
内,因而认为当圆管内表面最低温度高于这个范围时,圆管内流动的水不发生结冰。而根据本文的结论,可以推论,对于圆管内表面温度持续下降的情况,当圆管内表面的最低温度不低于某一温度时,圆管内也不会发生结冰。这个推论与冈田孝夫的实验结果相同。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为了防止圆管内流动的水发生结冰,则需要且只需要保持圆管内壁面的最低温度在某一温度以上。这一温度与圆管内表面的性质有关,本文作者将在以后工作中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5 结论 本文测量了在圆管内流动的水在不同的运行状态下发生结冰的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圆管内流动的水是否发生结冰仅与圆管内表面的最低温度有关,流动对结冰的发生没有影响。流动对结冰的发生没有影响是由于流动的标征尺度远远大于结冰成核过程标征尺度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曲凯阳,江亿.日本过冷水动态制冰研究开发现状[J] .暖通空调,1998,28(3):31-36. 2.江希年,陶桢,葛洪川等.顺序冻结抗冻太阳热水器的实验研究[J] .太阳能学报,1991,12(3):231-236. 3.曲凯阳,江亿.不锈钢表面上静止过冷水结冰随机性的实验研究[J] .制冷学报,2000,(4):8-12. 4.Arora A P S, Howell J R.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freezing of supercooled liquid in forced turbulent flow inside circular tubes[J].Int J Heat Mass Transfer, 1973,16:2077-2085. 5.六中俊巳,高桥灿吉.管内流にぉける过冷却度と冰の成长につて[A] .化学工业论文集[C],1981,7(5):1346-1351。 6.冈田孝夫,小此木时雄等.蓄热用制冰法おょび装置[P]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平1-114682,1989。 7.稻田英男,武谷健吾,野津兹.流动过冷却水にょる连续制冰に关する基础研究[J] .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B),1992,58:1321-1341. 8.稻叶英男,宫原里支,武谷健吾.流动水溶液による管内连续制冰に关よる基础研究[A] .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C],1994,60:3542-3557. 9.稻叶英男,武谷健吾.流动过冷却水ぉららび水溶液の管内冻结癸生限界に及.ほよ诸因子の影响[A] .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C],1994,60:3440-3456. 10.Inabe H, Tabeya K, Nozu S. Fundamental study on continuous ice making using flowing supercooled water [J]. J JSME Int(B), 1994, 37(2):385-397. 11.Hobbs PV. Ice Physice [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