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是肝脏的最常见的良性肿瘤,MRI对该病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有关MRI对该病的诊断已有较多的文献报道。而与CT、B超作对比分析,探讨MRI诊断价值方面的文献报道较少。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综合诊断资料较完整的30例,通过与CT、B超检查作对比分析,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l 收集我院自1994年以来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综合诊断的30例血管瘤。男22例,女8例。年龄 36~77岁,平均46.5岁。临床无症状经体检发现14例,上腹痛7例,右上腹不适5例,因其它不适作检查发现4例。30例均做MRI检查,做B超检查22例,做CT检查12例,三种检查在两周内完成。
1.2 方法:MRI检查用ELscint公司产0.5T超导型。常规行肝脏横断位及冠状位呼吸门控T1WI及T2WI扫描。SE序列。TIWITR/TE400~600ms/20ms。 T2WI用 2500~3600ms/80ms,多回波序列用3000~4000ms/30,80,120ms。信号强度以正常肝组织信号为标准,病灶与肝组织信号相同为等信号,比肝组织信号低者为稍低信号,明显低于肝组织信号者为低信号;信号高于肝组织低于皮下脂肪者为稍高信号,等于皮下脂肪者为高信号,高于皮下脂肪者为明显高信号。
2 结果
2.1 MRI检查结果:30例中共检出40个病灶;单发23例,多发7例,圆形18个,类圆形22个,边缘均清楚;直径:最小0.5cm,最大17cmx12.2cmX13cm。直径0.5~1.0cmll个,1.1~1.9cml4个,2.0cm以上者15个,均可见边缘呈不同程度的分叶。信号改变:T1WI呈低信号有28个病灶,等信号3个,稍低信号9个;T2WI高信号28个,明显高信号12个,5例10个病灶做多回波序列检查均可见“灯泡征”;2例2个病灶内可见血管流空效应,3例增强检查病灶均呈明显自边缘向中央推进,直至瘤体完全增强。30例中除2例(2个病灶)疑诊为血管瘤未作增强检查未能确诊外,其它均确诊为血管瘤。
2.2 CT检查结果:12例做CT检查共检出病灶15个,误诊为肝囊肿1例(1个);漏诊4个病灶直径均在1.2cm以下,且两个病灶位于左外叶。诊断为血管瘤7例12个病灶。肝占位2例,误诊1例,漏诊2例。
2.3 B超检查结果:22例B超检查共检出病灶25个;漏诊3个(2个直径1cm以上,1个直径2.3cm位于左外叶);诊断血管瘤15例,肝占位性病变5例,正常2例。
3 讨论
3.1 肝血管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肝血管瘤多见于成人,女性多见,本组男性较多,可能与选送病例有关。可单发或多发,本组以单发多见。小的病灶无任何症状,大的血管瘤可因压迫邻近脏器而出现上腹不适、腹痛等症状。本组以无症状经体检发现者多,有症状者以右上腹痛或不适多见。病理上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以海绵状血管瘤常见,由血池及血窦组成,血液在其中缓慢地由瘤体外周向中心流动,巨型者纤维瘢痕组织较多。毛细血管瘤由正常毛细血管团组成,成人较罕见。
3.2 血管瘤MRI特征性表现:血管瘤的典型表现为大多数病灶为圆形、类圆形,边缘清楚,锐利。在T1WI上病灶多呈均匀的低信号;在T2WI上一般呈均匀高信号,并随回波时间的延长病灶信号强度 随之增高(灯泡征),这是肝血管瘤特征性MRI表现。Gd~DTPA增强扫描表现为边缘结节状强化并逐渐向中心扩展,直至完全强化,这是由于血管瘤管体血液从外周向中心缓慢流动所致,这也是本病的另一重要特征。本组3例做增强扫描,表现与文献报道相符。但由于90%的血管都有上述典型的MRI表现,故一般情况下不需增强,也作出诊断。本组有2例(2/30)因表现不典型,需做增强扫描才能确诊,这与文献报导相符。此外有2例病灶内可见有明显低信号—一为血管流空效应所致,是否为本病所特有的MRI征象,由于病例数较少,有待今后探讨。
3.3 肝血管瘤MRI诊断应用价值:超声检查方法简便、无创伤,易于发现较小病灶,为筛选血管瘤的较好方法,但定性较差。本组22例作B超检查,其敏感性为89.3%,确诊率68.2%,漏诊率10.7%。文献报告CT检查对90%以上的血管瘤可确诊,采用平扫加团注法增强扫描可更好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本组12例做CT检查,其敏感性为79%,确诊率为80% ,漏诊率为21%。而本组血管瘤MRI检查的敏感性在直径0.5cm以上者为1O0%,确诊率为95%,2例疑诊断为血管瘤是由于没有做增强检查而不能作出确诊。有作者报导,若病灶无典型表现或合并其它病灶,必须行动态增强扫描协助诊断。而且本组CT、B超检查直径1cm以下或肝左外叶病灶均有漏诊。这可能左外叶较小、薄,周围又有胃、肠等空腔器官影响,而MRI则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由于MRI的空间分辨力较高,可行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三维扫描成像,且血管瘤MRI检查有较典型及特征性表现,故MRI对血管瘤的敏感性及确诊性均高于CT及B超检查。但由于其检查费用较高,只能在B超、CT检查中未能确诊时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