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元5世纪初,柔然崛起于大漠。在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其威
胁的情况下,为了防御柔然的侵扰,北魏先后3次大规模地修筑长城。但是,长城作为单一的防线无法长久地阻挡柔然的骚扰和南侵,因此,北魏设置了众多军镇,构成统一有效的长城—军镇防御体系。
关键词: 北魏 长城 军镇 防御体系
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城的修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迄于公元17世纪40年代明王朝灭亡。在这二千多年间,共有大小19个王朝修筑过不同走向和长度的长城。长城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 民族有着密切联系。而北魏王朝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中第一个修筑长城的,学术界一般认为其目的是为了防备柔然的入侵。但迄今为止对这一重大决策的产生研究得并不深入。
此外,北魏六镇的设置也与长城的修建有很大的关系。长城作为单一的防线无法长久地阻挡柔然的骚扰和南侵,必须依托于军镇,构成统一的防御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本文论述了长城—军镇防御体系建立的过程及其作用,希望能把弥补该问题研究上的一些不足之处。
一 柔然的崛起和修筑长城的决策
北魏道武帝天兴五年(402年),活跃于大漠南北的柔然族的首领社仑自称丘豆伐可汗,建立了政权和成建制的军队,“号为强盛。随水草畜牧,其西则焉耆之地,东则朝鲜之地,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其常所会庭则敦煌、张掖之北。小国皆苦其寇抄,羁縻附之。”[1]这年七月,道武帝对后秦大举用兵,社仑“闻太祖征姚兴,遂犯塞,入参合陂,南至豺山及善无北泽。”道武帝“虑蠕蠕为难”[2],只好放弃即将到手的胜利而回师。从此,柔然时常南进犯塞,袭扰北魏,成为其心腹之患。北魏的南征、西讨都要受到柔然的牵制。
明元帝永兴元年(409年)十二月,柔然趁道武帝去世和北魏内乱之际,大举犯塞。次年正月,大将长孙嵩奉诏率军北伐,不料到五月时反而被柔然“追围之于牛川”。[3]明元帝亲率大军接应,方才解围。以后大大小小的侵扰连绵不断,始光元年(424年)八月,太武帝拓拔焘即位不久,柔然牟汗纥升盖(制胜)可汗大檀率六万骑入侵云中,“杀掠吏民,攻陷盛乐宫。”京师震动,人心惶惶。太武帝闻讯率军前往抵御,“三日二夜至云中,大檀骑围世祖五十余重,骑逼马首,相次如堵焉。士卒大惧。”[4]后来,大檀因国内军士哗变杀死其侄儿,“恐,乃还”,这才解围。始光四年(427年)七月,柔然再次侵入云中,直接威胁京师平城。可见,柔然对北魏的威胁丝毫不弱于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因此,崔浩对太武帝说:“蠕蠕往数入国,民吏震惊。……太宗之世,迄于今日,无岁不惊,岂不汲汲乎哉!”[5]
明元帝和太武帝统治时期,北魏也对柔然发动了几次大的攻势,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尤其是太武帝神 二年(429年)第一次大规模反击战中,柔然毫无防备,战果堪称辉煌。《魏书》卷35《崔浩传》载:“及军入其境,蠕蠕先不设备,民畜布野,惊怖四奔,莫相收摄。于是分军搜讨,东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凡所俘虏及获畜产车庐,弥漫山泽,盖数百万。高车杀蠕蠕种类,归降者三十余万落。虏遂散乱矣。”这次北征虽然未能一举平灭柔然,但使其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势力大衰,已经无力威胁北魏的国本了。此外,柔然可汗吴提遣使向北魏朝贡,并与魏和亲。在此后的十年时间里,北魏遂无北顾之忧,逐一吞并赫连夏、北燕、西秦和北凉诸国,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大业。
之后,太武帝于太平真君四年(443年)、五年(444年)和十年(449年)三次大举亲征柔然,每次都深入漠北。其中最后一次出击对柔然的打击最为沉重,“尽收其人户畜产百余万。”柔然可汗吐贺真“遂单弱,远窜,边疆息警矣。”而“世祖征战之后,意存休息,蠕蠕亦怖威北窜,不敢复南。”[6]
但是,北魏对柔然的战争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首先,北魏与柔然作战的地域基本上是戈壁沙漠,在军需补给保障,尤其是饮水和粮草保障方面,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困难。即使能在战斗中取得辉煌的胜利,其间非战斗减员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很严重的,有时候甚至是得不偿失的。如明元帝神瑞元年(414年),柔然汗大檀“率众南徙犯塞,太宗亲讨之,大檀惧而遁走。遣山阳侯奚斤等追之,遇寒雪,士众冻死堕指者十二三。”[7]奚斤是明元朝的重臣,所部是北魏最精锐的部队,因为严寒非战斗减员竟达20%以上,损失无疑是很大的。又如太延四年(438年),太武帝“车驾幸五原,遂征之。乐平王丕、河东公贺多罗督十五将出东道,永昌王健、宜都王穆寿督十五将出西道,车驾出中道。至浚稽山,分中道复为二道,陈留王崇从大泽向涿邪山,车驾从浚稽北向天山。西登白阜,刻石记行,不见蠕蠕而还。时漠北大旱,无水草,军马多死。”[8]没有水草粮食,在大漠中“多死”的只怕不仅仅是军马而已吧,人员损失肯定也是很严重的。
5年以后,即太平真君四年(443年)秋九月辛丑,太武帝再次亲征柔然,“甲辰,舍辎重,以轻骑袭蠕蠕,分军为四道。”[9]其中,“乐安王范、建宁王崇各统十五将出东道,乐平王督十五将出西道,车驾出中道,中山王辰领十五将为中军后继。车驾至鹿浑谷,与贼将遇,吴提遁走,追至頞根河,击破之。车驾至石水而还。”《魏书》卷28《刘洁传》载此事云:“贼已远遁,追至石水,不及而还。师次漠中,粮尽,士卒多死。” 损失也是很惨重的。
其次,漠北地域广阔,人口稀少,柔然有足够的地理空间躲避北魏北伐主力的打击。正如大臣源怀所说:“蠕蠕不羁,自古而尔。游魂鸟集,水草为家,中国患者,皆斯类耳。历代驱逐,莫之能制。虽北拓榆中,远临瀚海,而智臣勇将,力算俱竭。胡人颇遁,中国以疲。”[10]如果不能及时抓住柔然的主力军队,只能是劳而无功。如《魏书》卷7上《高祖纪上》载,延兴二年(472年)闰六月,“蠕蠕寇敦煌,……又寇晋昌。”冬十月,“蠕蠕犯塞,及于五原。十有一月,太上皇亲讨之,将度漠袭击。蠕蠕闻军至,大忂,北走数千里。以穷寇远遁,不可追,乃止。”又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春,阿那瑰率众犯塞,驱掠畜牧北遁。四月甲申,“诏骠骑大将军、尚书令李崇,中军将军、兼尚书右仆射元纂率骑十万讨蠕蠕,出塞三千余里,不及而还。”[11]
此外,柔然也并非一味消极防御,经常袭击魏军粮运之道,给北魏北伐的军队造成一定的困难和危险。如太平真君四年(443年),“车驾征蠕蠕,(司马)楚之与济阴公卢中山等督运以继大军。时镇北将军封沓亡入蠕蠕,说令击楚之以绝粮运。蠕蠕乃遣觇楚之军,截驴耳而去。有告失驴耳者,楚之曰:‘必觇贼截之为验耳,贼将至矣。’乃伐柳为城,灌水令冻,城立而贼至,不可攻逼,乃走散。”[12]可见,柔然采取一种类似今天游击战的方式与北魏周旋,北魏难以对其实施致命的打击。
第三,为了躲避北魏的军事打击,柔然还向西域发展势力,这是北魏鞭长莫及的地方,因此柔然往往能在遭受沉重打击之后又卷土重来。
柔然汗国自始至终都很重视西域经营,在其立国以后,柔然立即沿着原来匈奴控制的草原丝路向西发展,逾阿尔泰山,拓境天山北麓,抵于玛纳斯河流域。还强迫大批原居漠北的高车丁零、铁勒部落向西迁徙,此后即长期控制着广大的西域地区。对此,《宋书》卷95《芮芮传》留有明确记载:“芮芮,一号大檀,又号檀檀……僭称大号,部众殷强,岁时三遣使诣京师,与中国抗礼,西域诸国焉耆、龟兹、姑墨,东道诸国并役属之。”柔然向西域扩张,主要目的是争夺商道霸权,垄断中继贸易,以满足其游牧经济本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防备北魏联络西域诸国对其东西夹击。总之,有了西域这个广阔的战略后方,柔然就有了与北魏铁骑周旋的资本。
虽然北魏政权也考虑过联络西域诸国,夹击柔然,如太延中,太武帝“始遣行人王恩生、许纲等西使,恩生出流沙,为蠕蠕所执,竟不果达。又遣散骑侍郎董琬、高明等多赍锦帛,出鄯善,招抚九国,厚赐之。” 而西域诸国亦派遣使者朝贡,“西域龟兹、疏勒、乌孙、悦般、渴槃陀、鄯善、焉耆、车师、粟特诸国王始遣使来献。……自后相继而来,不间于岁,国使亦数十辈矣。”[13]太平真君九年(448年)悦般国“遣使朝贡,求与官军东西齐契讨蠕蠕。世祖嘉其意,命中外诸军戒严,以准南王佗为前锋,袭蠕蠕。” 献文帝末年,“蠕蠕寇于阗,于阗患之,遣使素目伽上表曰:‘西方诸国,今皆已属蠕蠕。奴世奉大国,至今无异。今蠕蠕军马到城下,奴聚兵自固,故遣使奉献,遥望救援。’”[14]但是,由于西域诸国与北魏相隔遥远,态度又十分暧昧,“有求则卑辞而来,无欲则骄慢王命”[15],这个战略一直没有成功。
为了防御柔然的南侵,从道武帝时起,北魏政权先后三次大规模修筑长城。长城的修筑表明北魏的战略重心已经由塞北转向中原。对北主要采取守势,对南采取攻势。
《魏书》卷3《太宗纪》载:明元帝泰常八年(423年)“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同书卷105之三《天象志三》亦云:泰常“八年春,筑长城,距五原二千余里,置守卒,以备蠕蠕。”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于河,广袤皆千里。”[16]《通典》卷196《边防第十二·蠕蠕》载:献文帝皇兴中,柔然犯塞,征南将军刁雍上表曰:“六镇势分,倍众不斗,互相围逼,难以制之。……今宜依故于六镇之北筑长城,以御北虏。虽有暂劳之勤,乃有永逸之益。……宜发近州武勇四万人,及京师二万人,合六万人,为武士。于苑内立征北大将军府,选忠勇有志干者以充其选,下置官属。……至八月,征北部率所镇与六镇之兵,直至磧南,扬威漠北。狄若来拒,与之决战。若其不来,然后分散其地,以筑长城。计六镇东西不过千里,若一夫一月之功当三步之地,三百人三里,三千人三十里,三万人三百里。千里之地,强弱相兼,计十万人一月必就。运粮一月,不足为多,人怀永逸,劳而无忌。计筑长城其利有五“罢游防之苦,其利一也;北部放牧,无抄掠之患,其利二也;登城观敌,以逸待劳,其利三也;省境防之虞,息无时之备,其利四也;岁常递运,永得不匮,其利五也。”杜佑称:“帝从之,边境获利。”这就是说,皇兴年间北魏曾重修长城。但此事《魏书》刁雍本传不载,本纪也未有只字片语,而《魏书》卷54《高闾传》载:高闾于太和年间升任尚书、中书监,并上表论边防事,其关于建议于六镇之北修筑长城的部分,与《通典》所载刁雍建议的内容完全一样,《魏书》还提到了孝文帝的反应,诏曰:“览表,具卿安边之策。比当与卿面论一二 。”《资治通鉴》几乎是全文转引了《魏书》的记载,表明司马光支持是此表是高闾所上。不论此文到底是谁的作品,我们可以肯定的是,5世纪后期北魏政权又组织力量修筑了一次长城。
长城的主体建筑是城墙。城墙所选择的位置,在山峦地带是随山脉的走势修建在山脊和分水岭之上,以占据有利的地形;在草原、沙漠及戈壁滩上,因地制宜,根据地理形势和防御的需要作适当的调整。今人翁一先生考察了北魏太平真君七年修筑的长城的一段,它位于“今天的山西偏关县境内,西至老牛湾,经水泉集到丫角山,折入平鲁县,止于内蒙古清水河境内,长90里。北魏长城修筑墙体很不讲究,土石混杂,就地取材,夯土层很难分清,走向上也多走山坡、沟堰。”[17]高旺先生则考察了内蒙古召河北魏长城,“希拉穆仁苏木的北魏长城,位于达茂联合旗东南境召河西北4公里外,这条草原上的土垅边墙,宽3米,高1.5尺至2尺,单一条长城线,无马面、烽火台,北跨召河进入四子王旗,穿过察右中旗库伦苏木格尔合陶,西南入武川,进固阳境内。”而“大同境内的长城烽火台全是用黄土夯筑起来的。”[18]后一点在去年8月,笔者参加在大同市召开的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七届年会时曾经到现场考察过,的确如书中所云。另外,每个烽火台之间的距离并不很远,有事时点起狼烟,京师城内瞬息可知。
北魏的长城虽说是在战国赵燕长城和秦汉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起来的,但由于这些土筑工程已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早已残破不堪,可以说主要是利用其地基和路线,城墙多须重新建筑,工程量还是很大的。而且,公元5世纪中国北方正是一个地震多发期。而山西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汾渭强震带的重要地段,“其地震活动以强烈、频繁,地震重复明显和地震灾害巨大闻名于世。”[19]据统计,长城沿线大大小小发生了20余次地震。(参阅附表1)长城日久失修,就会逐渐失去作用。
5世纪后期,柔然又频频寇边。太和三年(479年)十一月“蠕蠕率骑十余万南寇,至塞而还。”[20]太和十年(486年)“十有二月壬申,蠕蠕犯塞。”[21]《魏书》卷73《奚康生传》:太和十一年(487年),时平城大旱,“蠕蠕频来寇边,柔玄镇都将李兜讨击之。”同书卷41《源怀传》载:正始元年(504年)九月,“蠕蠕率十二万骑六道并进,欲直趋沃野、怀朔,南寇恒代。”
这时候北魏的武力已经衰弱了,兼水旱不时,没有足够的力量重新修筑长城,只好再建造一些城堡巩固防线。正始元年(504年)源怀上表称:“去岁复镇阴山,庶事荡尽,遣尚书郎中韩贞、宋世量等检行要险,防遏形便。谓准旧镇东西相望,令形势相接,筑城置戍,分兵要害,劝农积粟,警急之日,随便翦讨。如此则威形增广,兵势亦盛。且北方沙漠,夏乏水草,时有小泉,不济大众。脱有非意,要待秋冬,因云而动。若至冬日,冰沙凝厉,游骑之寇,终不敢攻城,亦不敢越城南出,如此北方无忧矣。”史载:“世宗从之。今北镇诸戍东西九城是也。”[22]
总之,北魏长城在修筑初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作为单一的防线无法长久地阻挡柔然的骚扰和南侵,必须依托于军镇,构成统一的防御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1] 《魏书》卷103《蠕蠕传》
[2] 《魏书》卷2《太祖纪》
[3] 《魏书》卷3《太宗纪》
[4] 《魏书》卷2《太祖纪》
[5] 《魏书》卷35《崔浩传》
[6] 《魏书》卷103《蠕蠕传》
[7] 《魏书》卷103《蠕蠕传》
[8] 《魏书》卷103《蠕蠕传》
[9] 《魏书》卷4下《世祖纪下》
[10] 《魏书》卷41《源怀传》
[11] 《魏书》卷9《肃宗纪》
[12] 《北史》卷29《司马楚之传》
[13] 《魏书》卷102《西域传》
[14] 《北史》卷97《西域传序》
[15] 《北史》卷97《西域传》
[16] 《魏书》卷4下《世祖纪下》
[17]翁一 《长城梦——翁一万里长城拍摄记》,江西美术出版社、百花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6页
[18]高旺 《长城访古万里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4月版,第71、47页
[19]吴开统、傅征祥、李文喜 《山西强震活动特征》,《山西地震》1995年第3、4期
[20] 《魏书》卷7上《高祖纪上》
[21] 《魏书》卷7下《高祖纪下》
[22] 《魏书》卷41《源怀传》
二 长城—军镇防御体系的设置
以长城为主体的军事防御工程,作为军事战略目标,城墙、敌台、烽火台、关城、城堡、边壕等,只不过是防御工程中的建筑部分。长城沿线,还需要一系列的军事结构,强有力的组织,确定其具体职能和所管辖的范围,才能完成防御任务。对此,史念海先生指出:“六镇的设置乃在筑长城之后,也是用以补长城之不足的。”在明元帝下令修筑长城之后十年,北魏政权先后设立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六镇,作为长城防线的支撑点和战略依托。此后,又陆续建立其他近百个军镇,分布在从辽东到河套的广大地区,形成一条点面结合的坚固防线。
关于六镇始设置的时间,鲍桐先生做过考证,他指出:“关于六镇设置的年
代学者们众说不一。周一良先生认为应在皇始三年(398年)迁都平城之后。朱师辙先生主张在泰常七年(422年)。范文澜先生隐约定在公元423年至429年。岑仲勉先生认为‘未尝不可放在太武帝神 二年(429年)’,不过他又感到没有确据,‘可置而不论’。《绥乘》认为‘太武帝始光中(425或426年)置怀朔、武川、抚冥、柔玄9镇于云中北境。’还有一些通史或专史作者,在涉及六镇时,都只笼统地说设置于北魏初年。诸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六镇之名,最早见于太安五年(459年)。作者细检史籍,认为六镇设置年代,实应在延和中,即公元433年。”笔者基本上同意鲍先生的看法,北魏六镇及其北部沿边军镇,就其能考知建置时间的来看,置镇年代均在公元5世纪30年代期间。
北魏六镇的驻屯军在防备柔然方面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如《魏书》卷5《高宗纪》记载:文成帝和平五年(464年)“秋七月辛丑,北镇游军大破蠕蠕。”他们不仅要防御柔然,而且也要防备其他游牧民族的侵扰和反叛。文成帝兴安元年(452年)冬十一月,陇西屠各王景文叛,“诏统万镇将、南阳王惠寿讨平之。”延兴二年(472年)八月,河西费也头反,“薄骨律镇将击走之。”太和四年(480年)正月,“洮阳羌叛,枹罕镇将讨平之。”太和十五年(491年)二月乙亥,“枹罕镇将长孙百年请讨吐谷浑所置洮阳、泥和二戍,许之。” 宣武帝永平三年(510年)二月癸亥,“秦州陇西羌杀镇将赵俊,阻兵反叛。州军讨平之。”
李凤山先生在《论长城带在中国民族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在中国古代社会条件下,长城的修建动因是为保护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和正常发展的需要,防止游牧民族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和农业区的掠扰,保证农、牧业经济的有序发展。”北魏构建长城—军镇防御体系,除了守势防御的目的外,也是为了保护缘边军镇的屯田(军镇体系建立之后,为了解决镇民的就食问题,遂广开农垦,但这与先前的屯田不是一回事)。
从时间上看,北魏实施屯田在先,修建长城在后。所谓“缘边城守之地,堪垦食者,皆营屯田”虽是《隋书·食货志》对北齐屯田政策的描述,用在北魏时期也很贴切。北魏立国之初,为了解决京师平城地区大量移民带来的粮食问题,在塞外大兴屯田。《魏书》卷110《食货志》云:“太祖定中原,接丧乱之弊,兵革并起,民废农业。方事虽殷,然经略之先,以食为本,使东平公仪垦辟河北,自五原至于棝杨塞外为屯田。”具体来说,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二月,拓拔珪“幸定襄之盛乐,息众课农。”登国九年(394年)春三月,“帝北巡,使东平公元仪屯田于河北五原,至于棝杨塞外。”次年,后燕征北魏,“燕军至五原,降魏别部三万余家,收穄田百万余斛。”则可知一年屯田收获100万斛以上,合1亿余升。而魏制1升相当于今天的0.4升,大约有4000余万斤谷子。按照当时的劳动生产率,至少需要种植130万亩才能有如此大的收获量。这在当时是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了。所以,北魏修筑长城,配以军镇,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保护在京师附近地区的农业生产。
史念海 《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及其历史军事地理》,《河山集》(七集),
参见 梁方仲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附录二《中国历代度量衡变迁表》
附表1
此表根据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联合主编《中国历史地震图集(远古至元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12月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