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文明”这个词汇出现较早,如《易经·文言》中有“天下文明”一词。而我们现今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这个“文明”一词的含义,主要是在20世纪初期从西方引进的,一般是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对20世纪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作一简略的回顾。
一、 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历史过程
在中国学术界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文明的开始,大致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那时,郭沫若以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中国的古代社会,应是这方面研究的先导,后于1930年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而20年代后期开始的安阳殷墟发掘,则是从考古学角度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起点。在50年代,主持安阳殷墟早期发掘工作的李济,依据殷墟的发掘成果,写出了《中国文明的开始》一书;而在50年代初,梁思永发表《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一文,则点明了龙山文化时期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阶段。
1959年,在徐旭生倡导下,开始了夏文化的探索,并在豫西发现了二里头文化。在此后的20年里,发表了10多篇文章,或是从二里头遗址探讨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或是探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等问题。
在1978年前后,两个方面的学术探索,对后来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蓬勃开展,有直接的联系。
一是唐兰发表《中国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一文。
另一个是在探索夏文化的过程中,在中原地区发现龙山文化晚期的城址。
这两方面探索的进展,分别引发了学术大讨论。李学勤适时地提出了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的看法。同时,在中原地区发掘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取得重大收获。
1983年,夏鼐在日本作了“中国文明的起源”的学术演讲。后来,日本和中国分别出版了《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明确了二里头文化至殷墟商文化时期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特点,并根据当时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指明了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时间范围与大致的地域范围。
至1986年,辽西地区、长江下游地区、江汉地区、海岱地区、中原地区及甘肃东部地区的一系列新发现,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开拓了视野,由此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这些新看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内涵。同时也引发了一场讨论,观点交锋的或不交锋的学术讨论。后来出版的苏秉琦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是那些新观点的主要代表。
近20年来,从考古学上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大体上是在《中国文明的起源》和《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这两本书的内容基础上深入展开的。同时,还引进了现代西方学者对文明、文明起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20世纪里,发表的有关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文章约有1000篇。从各个时间段发表的文章数量的角度,也可以了解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情况。
在1978年以前,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论文仅有一二十篇。
1978年至1983年,这方面的探索开始多一点,约有50篇论文。
1984年至1986年,这方面的探索明显地活跃起来,每年发表的有关论文约有20多篇,一些专著、论文集也先后问世。
1987年以后,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异常活跃,每年发表的相关的论文都在四五十篇以上,并且逐年增加。其中1996年有80多篇,1998年、1999年分别达到了近100篇。
这些数字也表明了中国学术界对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活跃情况和中国文明的起源这一课题的学术生命力状况。
总的来看,近20年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新时期。
二、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几种主要取向
在发表的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近1000篇论文、一二十部著作中,其研究方法有多种多样,提出的学术观点有许许多多,有些则是对有关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其中,数量比较多的、形成主流的研究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 是对经典著作所确定的“文明”、“国家”等概念的理解,来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这种研究取向的论文数量,占有较大的比例。
第二种 是与世界上其他几个文明起源中心的比较研究,或是引进现代西方学者对“文明”、“国家”、“酋邦”等概念的研究成果,来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
第三种 主要根据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自身特点,来探索中国文明形成的时间、地域、模式等,提出了许多术语。
第四种 力图通过文明起源研究,解决夏商周三代之前尤其是解决距今6000年左右至距今4000年左右这一阶段的社会形态与特点等问题。或是通过研究文明的早期发展,解决三代的社会形态与特点等问题。
三、探索
中国文明起源的几种主要途径
在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中,探索的途径有很多,如果要作归纳概括的话,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 通过
研究文明因素的产生、形成与
发展,如文字、城址、宫殿、礼制建筑、青铜器、玉器、礼乐器、埋葬制度,甚至是王权、神权,以及“王室”文化因素,等等,来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
第二种 着重研究文明的本质特征,如私有制、阶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复杂
社会、国家政权机构等,来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
第三种 着重探索中国文明形成的模式和特点,如原生文明、次生文明、文化交流产生文明,多元一统、神权与王权并重、区域文明化进程的特点,等等。
第四种 探索文明形成的动力、机制与背景。如农业发展、环境变化、文化传播、治理洪水、战争、祭祀、对财富的贪欲等对文明形成的作用。
第五种 通过对
文献的整理,来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尤其是探索传说
时代的社会状况,力图将文献研究和考古学研究进行整合。
除了这五种探索途径外,其他的还有很多。不一一介绍。
四、中国何时进入文明时代的几种主要看法
近20年来,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形成的中国何时进入文明时代(或初级文明社会)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 是在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国进入了文明时代。这是因为
目前从考古学上能够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说得比较清楚的,仍然是二里头文化。
第二种 在龙山文化晚期中国进入文明时代,这主要是考古发现表明,许多文明因素在各地的龙山文化晚期已经形成。
第三种 在距今四五千年间中国进入了文明时代。这大致是以各个主要区域内龙山文化形成的年代为代表。其中,中原地区的陶寺文化开始出现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应是一个重要的界线。
第四种 在距今5000年前中国进入文明时代。这主要是以红山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早期、仰韶文化晚期等发现的高层次的文化遗存为代表。
第五种 约距今6000年,中国进入了文明时代。持这种观点的文章,数量很少。
五、通过研究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有哪几个方面的收获
应该说,收获是很多的。不过,对有的收获,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而下面的这几项收获似可以肯定的。
首先是开阔了视野。通过比较研究,认识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通过讨论,各研究者之间,互相得到启发,对一些
问题的认识,有的形成初步的共识。
第二、对一些概念加深了认识,如对“文明”、“国家”等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第三、发现了一大批距今四五千年或五千多年的高层次的文化遗存,丰富了中国远古文化的内涵,这至少是将中国的一些文化成就向前推进了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如果说过份一点,那就是将中国文明的形成时间向前推进了几百年。
第四、对几个主要区域,即
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比较优越的区域,其文明起源进程,看得越来越清楚了。其中,中原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对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龙山时代形成的以中原为中心的文化分布格局,龙山时代中原的陶寺文化及年代晚于它的二里头文化所显示出来的在中国文明进程中的作用等,都是不可能被低估的。
第五、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尤其是公元前1万年以来或者是距今6000年以来至秦统一前的社会特征与特点,发展阶段等问题,加深了认识。
第六、确立了中国文明是土生土长的文明。这在18年前,夏鼐已经指明,并得到举世公认。
第七、确立了中国文明是世界东方最早的文明。
以上是我对20世纪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简略回顾,限于自己的认识水平,存在着片面的看法或错误的认识,请各位先生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