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要升华,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已经从一般的经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高度。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要求,也是推进我国国防高科技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是第一次明确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确立为党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标志着党对国防和经济建设内在规律的深刻揭示和准确把握。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提高国防建设整体效益。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积极推进国防高科技产业改革、调整和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们党对国防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在理论和认识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对于世界各主要国家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难以解决的大问题。甚至有前苏联这样解决不好而导致国家垮台解体的例子。在这方面,以色列一直是个备受推崇的范例。以色列建国和创建国防高科技产业都只有五十多年左右,而且一直处于严峻的安全环境之中,但由于采取了科学灵活的发展模式,使国防高科技产业和国民经济都发展很快,不仅成为中东地区的第一经济强国和军事强国,而且成为全球高科技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并涌现出了像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以色列武器发展管理局、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拉法尔公司、以色列造船厂等十几家规模巨大、举世闻名的军民两用企业。以色列前总理内塔尼亚胡曾向朱镕基总理介绍说,以色列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发展国防高科技产业实现的。尤其是近些年来,以色列通过对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结构调整,使企业不断适应新的国内外环境,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并进一步带动了国家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国防高科技产业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进程中,以色列的许多成功经验无疑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以色列长期以来采取以国防高科技为立国之本的战略方针,在发展高科技的基础上,用先进的国防高科技产业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以色列每年都将大笔经费用于国防,其年度国防经费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高达25%左右,对国防工业的投资占以色列整个工业投资的50%左右。而以色列国防高科技产业的产值也占到工业总产值的40%左右,并且其中有50%以上的产品出口。目前,世界上除少数几个大国外,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在武器系统国产化的种类和数量方面能超过以色列。
以色列国防高科技产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且在许多领域水平突出。以色列航空工业在中东地区首屈一指,不仅具备设计、研制、生产、试验与鉴定飞机、航空电子设备、航空武器等能力,而且还具备发动机组装制造能力,其中在无人机、飞机改进、改型方面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以色列导弹工业具有很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特别是其战术导弹技术可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另外,它还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自行研制人造卫星能力的国家。以色列舰船工业以小型高速水面舰艇设计建造为重点,自行设计建造的“萨尔”4.5型导弹快艇采用大功率的动力装备和先进的舰载武器系统,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以色列已经能够研究和生产门类齐全的常规兵器,例如主战坦克、装甲车、火炮和火箭炮、轻武器、弹药等,其中自行研制的“梅卡瓦”-4型坦克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比美国先进的M1A1坦克更适应中东沙漠地区作战。在电子装备研究技术领域,以色列居于世界前列,自行研制的“费尔康”雷达系统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另外,光电传感器、侦察系统、先进防空系统、头盔瞄准系统、通信与电子战系统等也具有较高水平,自行研制的无人侦察机的性能是世界一流的。
冷战结束后,与大多数国家一样,以色列的国防费用也开始削减,使以色列国防高科技产业这一主要依靠军事产品的产业受到更严重的挑战。在此情况下,以色列加速了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结构调整。为使国防高科技产业充分利用自己拥有的技术实力和技术储备,并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以色列政府对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结构调整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将国防部下属的企业公司化,以促使其转变职能,更方便地开拓业务范围及国际合作,提高竞争力。以色列政府还积极鼓励国有公司和私营公司平等参与国防装备的项目竞争,带动了一大批私营技术公司的高速发展。为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以色列许多国防高技术公司都在美国华尔街股市等地挂牌上市。目前,以色列至少有上百家高技术公司在美国上市,其资本的市场总值超过几百亿美元。以色列高技术公司在美国公开发行股票的资本总额超过了其他国家,这为以色列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结构调整提供了大量资金。而且以色列国防高科技产业与美国及西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市场开拓方面处于有利的位置,为国防高科技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以色列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防务政策,在防务问题上尽可能地自力更生。目前,以色列大多数武器都已经是国产化。以色列注重多渠道筹集国防科技经费,国防部所属公司的经费出自国防预算;政府所属公司由国防部和财政部共同提供资金;私营企业自筹大部分资金。此外,以色列与美国共同设立了双边研发基金(BIRD),以积极推动以、美高技术国防科技公司发展有潜力的战略伙伴关系。目前,BIRD已经投入到上千个科技项目,其中多半为国防科技项目。此外,政府还积极募集国内私人资本,推动国防科技发展。如约兹马(YOZMA )基金自1993年创立以来,至少已将募集到的几亿美元投入国防项目。以色列政府认为“以色列军品公司和外国公司开展合作是必要的,建立合作关系是大势所趋”,并鼓励军工企业与西方公司开展合作关系,联合开发技术,分享营销优势。以色列军工企业目前正在大规模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加速实现全球化和开放化,通过购买专利、获得生产许可证、引进成套设备、聘请外国专家等手段,广泛吸收国外先进的军事技术,并采取共同研制、争取国外贷款、进口单项部件等多种形式来发展武器系统。如与美国共同研制“箭”式反战术弹道导弹,在全部所需5.8 亿美元的研制费用中,美国出资比例为72%。这种作法,既弥补了本国资金的不足,又为军工生产解决了许多技术问题,有效地发展了本国的先进武器系统。
以色列近些年来不断改革军工经营和管理体制,先是对国防部所属机构和企业,如IMI、IAI、Rafael等机构和企业进行了改制,对其实行企业化管理,使它们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近来,以色列政府又积极推进国防工业私营化改革,将逐渐对国有军工企业实行私有化的计划作为放宽经济限制的一部分。国有军工企业私营化计划,首先从IMI开始。IMI的私营化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关闭某些经营不善的军工厂、精简员工、保护国有资产、提高经济效益;第二阶段:将IMI的部分业务完全私营化。以色列政府还将面向世界、进军海外市场作为国防工业能力调整的重要方向,利用其在电子技术及飞机改造等方面的优势,重点开拓亚太、中东和东欧等新市场。同时推进军工企业进一步合并与重组,形成核心实体。
以色列政府还非常鼓励国有公司和私营公司平等参与项目的竞争。这一做法不仅使以色列的国有企业保持极强的竞争力,而且带动了以色列的一大批私营企业高速发展。国有的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曾经亏损大,并难以按时交付订货;通过竞争,销售额、盈利都有大幅度增加,公司的声望也在不断增强,实力不断壮大。与此同时,以色列私营企业也在利用自身的优势,快速发展。近几年,在以色列国防工业中最活跃的企业就是私营的埃尔比特系统公司,该公司先后收购了以色列的奇内提克斯公司和旋风航空产品公司,并通过它在美国的分公司——EFW公司收购了美国的国际企业公司,后又与EL-OP公司合并,从而一举成为以色列第二大军工企业,年营业额超过10亿美元。
以色列政府一方面自我培养
科技人才,一方面非常重视广纳世界科技人才。以色列把有知识的移民视为宝贵财富,把有专业特长的专家、学者安排到重要的军工部门,推动以色列先进武器系统的研制和生产。据估算,
目前以色列的科技人员数量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居世界首位,国防
工业中科技人员的比例要高于其他领域的平均水平。据统计,目前拉法尔武器
发展局4600名员工中有48%是
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的4000名员工中超过50%是科学家、工程师、软件编程人员和技术专家,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的4000名员工中有一半以上是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专家,埃利斯拉集团的1600名员工中有50%左右是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
以色列政府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使国防高科技产业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及国防工业设备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不仅使国防高科技产业在国民
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如在农业方面,以色列利用军事
电子信息处理技术发展了程控灌溉技术,已被美国、巴西、韩国等60多个国家采用,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各国推荐的项目之一。在电子工业方面,由于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以色列已经成为世界最先进的电子工业大国。在机械工业方面,以色列利用军用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激光与光电技术研制开发了许多先进的产品。以色列还利用微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热成像技术等开发了多种高档次医疗仪器与设备,并大量出口。以色列利用军事开发的成果与经验开发了许多工程软件,并大量出口。在硬件方面,以色列的元器件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在世界上都是很有声望的。以色列发展的许多军事技术经过二次开发,还用于环保设备(空气与水污染生态系统)、工业自动化、工业与娱乐业模拟系统、专用视频系统、电话与通信
网络的建设与发展上。
由于国防高科技产业与国民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在过去十几年里,以色列从一个主要依靠农业和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业品的国度一跃而发展成为高科技产业强国。在1992年, 柑桔产品(当时以色列的第一大出口产品)和软件出口额均为1.25亿美元左右。而目前,柑桔出口虽然还基本与当年持平,但软件的出口已跃升至40亿美元左右。今天,占以色列工业出口的一多半是高科技产品,价值上百亿美元。1990年,高科技产业仅占GDP的 5%。而十年后的今天,这一比例已升至 14%以上。在过去十年间,高科技产品出口增长了3倍以上。今天,在华尔街上市交易的以色列公司数目远远超过除北美之外的任何其他国家。不少国际评论认为,“以色列是第二个硅谷。”几乎每一家大型跨国公司都在以色列设有公司或办事处。许多大型公司在以色列建有研发中心并雇佣大量受过高等
教育并且技术熟练的以色列技术人员。微软在以色列建立了除美国之外的第一家研发机构,思科也把在美国之外的唯一的研发设施建在以色列。摩托罗拉建在以色列的设施是其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发展中心。IBM也选择了以色列作为其在美国之外的第一个风险投资目的地。
以色列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国的国防建设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将仍然是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特定条件下进行。受国家经济实力所限,军费供需矛盾突出的
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根本解决。我们不能同发达国家比国防投入,出路就是必须走出一条经费投入比较少而效益比较高,具有
中国特色的国防
现代化的路子。结合我国国情,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必须要科学地把握好两者的结合点。一方面要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纳入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把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关键因素。不但要加强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向民用经济领域转移技术成果,也要在民用技术领域进行国防成果开发,利用民用技术为国防服务, 加快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稳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