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视野中的中国创新教育(二)
社会状态与教育发展战略:日本教育改革对创新教育的启示
展望21世纪,人们多使用“知识经济”一词,认为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的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密集型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这或许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事实上,知识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认识到了,强调工业社会或机器生产的革命性就在于它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知识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并不是所谓知识经济才具有的特点。但是,进入知识社会,新的知识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问题是,所有的国家会同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吗?如果不是,仍然处于工业经济时代的社会是否也必须采取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所采用的教育发展战略呢?
我国政府强调,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之中,我们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显然,我国经济的主体属于工业经济,我们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如何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呢?现在流行的观点以乎是采取跨越战略,通过创新而直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为此,需要教育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当前的教育改革必须重视创新教育。不过,在这方面,我们不妨看看日本社会的发展及其教育改革战略。
自明治维新起,日本就确定了赶超欧美的国家发展目标,强调教育要为实现这个目标发挥作用。为了加速西方科学技术和制度的引进与普及,日本十分重视教育的效率性。这导致日本教育内容和方法上的划一性,形成日本教育特别强调对归属社会的忠诚心和埋头于工作的劳动热情,并发展日本人固有的优秀的国民性。虽然战后的教育改革也强调尊重个性与自由,但是这些观念并没有在日本社会牢固树立。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实现赶超目标之前,日本一直以“模仿”为主要特征。
80年代,日本宣布已经达到“赶超型”现代化的目标,成为世界瞩目的经济强国、技术大国,这时的日本,正在迈向“首创和领先的文明开拓时代”,前方已不再有可模仿的样板,需要自己探索一条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和文化上都保持其世界强国地位的新道路。因此,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日本政府才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立国”,在大力调整科研政策和体制的同时,积极改革教育,要求教育注重个性、创造性和挑战精神的培养,实行教育国际化,这些正是日本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
日本的经验是,直到追赶目标实现之后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在此之前即使存在这样的观念,它也只能是一种观念,一种理想。这些对于我们有哪些启发呢?显然,只看到日本对于创新的重视而忽视其采取这种变革的背景是不全面的。在追赶西方的过程中,扎扎实实走工业化的道路,努力实现现代化目标,这可能是现实的选择;而跨越战略由于缺乏现实的根基,有可能欲速则不达。这是因为没有工业化的基础,知识经济也就可能是空中楼阁,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经济;不经过工业化的洗礼,人们难以真正树立起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观念;而深受传统影响却缺乏现代化文明熏陶的教育系统也不可能培养出真正有个性的具有创新精神助学生,即使能够培养出这样的学生,他们也难以在现实中生存下去。所以,在提倡创新教育时,我们不可忽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特征,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工业化、现代化所需要的那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