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开放教育;英语教学;多媒体;导修导学
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本科)公共外语教材选用的是《电大英语》(陈琳主编),它采用传统的呈现模式,即:单词→课文→语言点→语法点。这几个步骤中虽包括录像课时,但其不足之处显而易见:(1)效率低,模式死板难以激发成人学员的学习热情;(2)双向交流少,是填鸭式教学,不能评估学员的掌握程度;(3)训练受限制,很难大面积巩固所学的知识与能力;(4)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得不到综合训练。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如果把它运用到英语的教与学中,尤其是开放英语的导修导学中,那么,它会因其教学灵活性、内容丰富性、形式新颖性等特点而受到开放教育学员的青睐。它能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然而,如何在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个别性学习和及时反馈等特点,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开放教育英语教与学中运用多媒体的理论基础
心理关、听说关、交际关是外语学习的三大难关。如何帮助学生尤其是成人学生更快地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英语水平,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一直都是电大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Hymes在1970年提出语言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认为语言的本质功能是进行社会交际,语言教学中应以交际活动为纲,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Halliday认为,语言是社会交往中用来完成各种功能的工具,他倡导的“功能——意念大纲”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语言学习中的突出地位。其中将语言的得体性和社会环境融入到语言水平的发展中来,这对我们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电大开放教育学员的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卡洛尔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是一个函数,它取决于五个变量:即教师的教学质量、教材与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愿意且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精力等。其中,教学手段的有效性是左右其他四个因素的重要环节。因此,若能充分、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必将促进学员与教师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多媒体导修导学手段的运用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化。传统教学方法所带来的教与学效率低的问题已经引起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与学,是一个极具优势的尝试。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育,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许多英语教与学的方法尽管都有其突出的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而计算机多媒体所提供的强大功能,对传统教与学的方法起到了补充、发展和优化作用。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英语导修导学的原则
学员不仅是教授的对象,而且是教学的主体。这是现代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的根本区别。学员的主体地位,是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教与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新型教学模式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学员主体性的素质教育,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学员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参与,充分发挥学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而教师的主导作用,重在激发、引导和提高学员的主体性,激发学员内在的学习欲望和要求,帮助学员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求的转变。教师应让学员感到学习的快乐,越学越有味,趣在其中,乐在其中,从而改变少、慢、差、费和厌学、弃学的现象。因此,首先,应本着明确教学目的,贯彻实施大纲的原则,以学生为主,充分兼顾学员的个体差异,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英语教师授课的主要任务是讲解英语语言的重点与难点,做好对学员的导修导学工作。其次,应本着尽量采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情境的原则,用虚拟的英语语言情景,激活成人学员的英语交际欲望。多媒体技术具有的直观的、图文并茂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开放教育学员联想思维的发展,进而引导学员通过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自我评价等方式获取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培养英语知识结构,提高学员的英语的运用水平。
参加开放教育学习的学员大多是成人,因此,了解他们以往的英语学习经验、现有英语水平、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认知方式、学习能力、学习环境,对于明确英语教学目标,确定媒体表现形式有决定性作用。教师要深入细致地调查学生情况,通过了解学习者的知识需求,确定课程的教学目的。确定了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也就相应地确定了教学内容,然后把教学内容分解为相对独立的知识结构,再根据教与学的需要确定选用媒体的形式。
三、多媒体学习环境的构建
利用多媒体构建新型的学习环境,首先要有一定的硬件基础。一般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应配备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录像机、音响和大屏幕等。而教师的备课与学生自主学习均有赖于网络的建设。基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不同模式、不同范围产生不同的学习环境,具有一定的共性。下面从多媒体运用的三种基本方式来说明如何进行具体的学习环境构建。
1.课堂导修导学环境的设计
在多媒体课堂导修导学环境下,要注意设计教师的课堂活动角色,改变传统教师的“主讲”地位,使其真正发挥“主导”作用。要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环境中的主体,避免将课堂教学软件当作一种教师讲课的辅助工具。这就需要在教学软件的制作及运用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主动参与,而教师给以适当、及时的引导、纠正及进行合理的教学组织活动,如小组讨论、小组辅导等,使成人学员告别传统课堂教学中谋欢盎肪场*?BR> 2.个别化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
相对于课堂教学中主要供教师控制使用的课件来说,这种环境对教学软件的要求更高。它应该是一种既符合英语学科特点又符合学习者的认识过程、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学件”。这就要求在英语软件设计中尤其要注意交互性与可控制性的体现,并包含一定的教学策略。比如要根据学员的能力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计算机根据学员执行情况提供适当的进度,并使学员得到关于英语学习效果的及时、准确的反馈和所需帮助。 3.智能化多媒体网络英语学习环境的设计
多种环境下的通信学习模式使教学进入家庭、进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此环境下可以实时、高效地采集、加工、处理、传播图文,优化教案设计,师生间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可以实现监视、监控、问答、个别辅导、分组讨论等类似语言实验室的功能。
四、开放英语的教与学中运用多媒体导修导学一例
这里,笔者以一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对成人学员进行导修导学的英语课为例,讨论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方式。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电大英语》第三册第六课,课文是一档电视采访节目的一部分内容,主持人邀请6位嘉宾来谈谈为什么他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然后由观众投票选出本期节目的“世界上最幸运的人”(the luckiest person in the world),这篇课文节选了从节目开始到第二位嘉宾谈话结束这一部分。应当说课文内容本身就具备相当的观赏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与学习后的创造发挥。首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几幅图片,输入计算机,同时将课文录音也输入计算机,使用Photoshop软件修改图片,丰富图片的变换,再将录音与画面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最简单的连环画式的动画短片。在导修导学时三次运用此短片,第一次是播放这个短片以介绍课文内容,让学员看图像听对话,从而对课文基本内容有所了解;第二次是在提示讲解单词之后播放短片,以加深学员对课文的印象,熟悉内容并能回答有关问题;第三次是在朗读课文时,播放这一短片,帮助学员掌握课文内容,让他们最终能达到看图说话的程度。其次,在讲解单词、语言点时使用Powerpoint软件的幻灯放映功能。把讲稿制作成十几张精致的幻灯片,再配以生动直观的图画,这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学员进行导修导学
课内外的导修导学借助多媒体可以节约大量辅导时间,大幅度提高单位时间的训练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多媒体视听环境中,学员可以用导学课件自习,增大训练量,加强对语法词汇知识和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这有利于由教师对学员导修导学的指导向自主化学习方面发展。通过多种途径的互动交流,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为主转变为以设计教学为主。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提供事实,呈现过程,展示范例,让学员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感知、分析、比较、演绎和归纳,逐步完成导修导学任务。学员通过多媒体接收教学信息,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感官并用,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使自己的听觉能力、视觉能力、注意力、联想能力等得到强化,变过去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现在的主动发现式学习,从而确立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得益于多媒体提供的参与机会与程度。因此,多媒体对开放英语导修导学的促进作用也体现了人才培养向全方位、立体化发展的方向。对学员实施个别化教学,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多媒体教学的特色之一。由于多媒体的兼容性,有利于不同学习程度学员的学习,因而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六、开放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注意点
首先,要针对多媒体的使用思考施教中的一系列问题:哪些是学员在本节英语课需要了解和理解的内容?哪些是本节导修课要成人学员掌握的内容?哪些是本节导学课的主体知识?哪些是本节课的背景知识?哪些是本次面授课的重点与难点?如何降低难度,加深学员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其次,每个教学环节应根据多媒体上呈现的具体构想写出具体的文字教案,这样,才能使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防止顾此失彼。最后,每个环节的多媒体处理要本着经济实惠、可行性强的原则来进行,防止浪费时间,达不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萌涛.大学英语听力多媒体光盘的教学设计[J].外语界,1998,(2):15-17.
[2]刘丽燕,贾国栋.大学英语精读多媒体组合教学研究[J].外语界,1998(4),24-26.
[3]张新明.远程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J].中国远程教育,2001,(1):17-18.
[4]罗勃特·W·布莱尔.外语教学新方法[M].北京语言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