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就高校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的关系演变作了分析,议 论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关系的若干问题,提出了“馆系共建专业数据库 、专业阅览室”的见解。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系(所)资料室 网络环境 专业阅览室 专业 数据库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共存,在不同的范围内,不同程度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时代的到来 ,两者还需共存吗?笔者就此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 高校图书馆系(所)资料室的定位
1.1 高校图书馆的定位
关于高校图书馆的性质与职能,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已明文指出: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应履 行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献资源电子化和数字化,特别是中国科 教网(CERNET)和校园网的建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使得图书馆具有文献资源种类多样化, 信息传递网络化,文献利用共享化等诸多特点,真正成为重要的信息枢纽,即信息的集散地 、知识的加工地。这样,高校图书馆就能更好地履行情报(信息)职能,教育职能。这样现代 化图书馆定位的实现就指日可待了。笔者所在图书馆已筹建数字图书馆,计划将本馆正在建 设的“包装文献”全文数据库接上网,以促进文献的开发和资源共享。
1.2 系(所)资料室的定位
系(所)资料室应该说是以图书馆为中枢的全校文献信息系统的“末梢”,是专为各系(所)教 学、科研服务的文献信息资源供应机构,它收集保管的文献信息资源与本学科结合紧,内容 专深。因此,在为本系(所)的教学科研服务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它只对本系(所)开 放,且开放时间少(双休日和晚上一般不开放)。大大降低了文献信息利用率。
2 高校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关系的演变
2.1 从时间上来看
在80年代前,它们的关系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自90年代以来,关系渐渐松懈,甚至各自为 政。
2.2 从业务联系上来看
高校内部各系(所)资料室的编制属系(所),业务归属图书馆统一管理。所以行政、组织人事 由系(所)领导。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与提高,专业职称的评定都由图书馆统一管理。当然, 这种双重管理模式就形成了“两不管”的管理真空。
2.3 从经济关系看
以前,各系(所)资料室的书刊由图书馆统一采购分配。后来,图书由图书馆采购再分配到 各系(所)资料室,订刊的经费由图书馆拨到各系(所)资料室自己订购。再后来,图书馆不为 各系(所)资料室配置书刊文献。另一方面,各系(所)的经济形势好,有资金自己购置。于是 ,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的经济关系脱节了,其他联系也就松懈了。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关系的思考
就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的关系问题,笔者通过电话询问、走访、查阅有关 资料等方法进行了调查了解。并请教了有关教授、图书馆界的专家及“访问学者”。根据调 查情况,进行了认真思考。
3.1 网络环境下,高校系(所)资料室何去何从
调查结果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高校资料室应予裁撤,从而重点建设好图书馆。理论上 有专家撰文:“普通高校系资料室应予裁撤。”实践上,长沙有高校已将系资料室的人、财 、物收归图书馆。有几所高校领导要求图书馆接收各系资料室,但图书馆方面觉得有些资料 室藏书量特大,数据库的建立工作量也大,故暂未实施接收系资料室的计划。第二种:任其 自然萎缩或改建分馆。第三种:继续投资建设系(所)资料室。
笔者认为:第一,电子化与网络化是科技进步的需要和标志。将科教兴国战略带来的中国科 教网(CERNET)、校园网以及与INTERNET的互联作为依托条件,高校图书馆由传统的模式向着 自动化、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图书馆转化,将是必然的趋势。数字化图书馆和校 园网建立后,全校各处都可以在网上检索到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及网上信息。如果继续投资建 设现代化系资料室,这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都造成了浪费,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同时,图 书馆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也反作用于读者,促使读者对信息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系 资料室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就难满足读者需求。第二,因为某种评估(如教学评估 、学位点评估)要求系专业书刊数量达到某指标,那么各系去加强系资料室建设,使之达到 评估指标要求。投资加强系资料室,甚至新建资料室,这种作法是走回头路,值得质疑。能 否将评估指标的内涵作出调整呢?如藏书点改在图书馆某室,或学校有某专业书刊多少?这样 馆和系资料室(原有的)的书刊都可算数。另外在评估指标体系中考虑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呢?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值得有关的职能部门研究。第三,高校系(所)资料室曾经在所在??nbsp;系(所)的教学科研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的规模还较大,资料较丰富。如果能维持学生课 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那么就维持着,让其继续发挥余热,不必去裁撤,也不必新增文献资料 ,让其自然地完成它所负的历史使命。换句话说,叫做“任其萎缩”。至于有的学者提出建 立分馆,笔者认为,要根据学校的规模与地域分布情况考虑建立分馆与否。如果扩大办学规 模,几个学校合并为一所学校,那么有几个校园就办(n-1)个分馆。在同一个校园内倒不必 办分馆,只需办学科群的专业阅览室就行了。
2002年第1期(No1,2002) 彭香萍:网络环境下高校 图书馆与资料室的关系 3.2 高校的书刊文献集中在图书馆为好
其一,图书馆对文献的采集和管理是规范的、专业化的(图书管理专业已有硕士点、博士点) 。书刊的采访、订购、验收、分类、编目、排架都是有序的、专业的、科学的。现在图书馆 普遍应用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比图书馆传统的管理在规范化、科学化方面又有了显著的提 高。而且,随着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图书馆将在全新的模式下工作。例如 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的采集模式就将呈现新的方式——网上采访。图书馆工作将更趋科学 化、规范化。在系(所)资料室,尤其是新建资料室,图书文献管理难以有序。从人员素质来 看,现在资料室工作人员一般是身兼数职,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很少或完全没有经过图 书馆专业的业务培训。从工作条件来说,不可能各个系资料室再建一个图书集成管理系统, 因为一个这样的管理系统需耗资一、二十万元,而且需不断升级。
其二,图书文献在图书馆便于快速流通,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因为图书的分类、编目、排 架、检索、借阅期限以及图书馆设备都影响图书的利用率。图书馆采用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 外借,借书有数量,有期限,到时还会催还。这就保证了图书尽快地在不同读者之间流通借 阅。如果在系资料室,图书不是计算机集成系统管理,图书的外借期限、数量均难掌握。图 书的归还只能靠教师的自觉性。甚至由于老师繁忙等多种原因,使得有的书长期滞留在个别 老师手里,而成为“死书”。同时,各系资料室都只对本系教师和毕业班开放,双休日还不 开放,使得系管文献资料得不到充分利用。这种服务模式违背了“书是为了用的”原则(即 阮冈纳赞先生“图书馆学五定律”)。
其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将其服务融入信息网络的大环境中,实现资源共享,“下载”网络 信息以弥补图书馆馆藏的不足。这一点,系(所)资料室难以实现。
其四,可避免书刊的分散,经费的分散以及不必要的重复。因为学科有交叉,某些书刊,几 个系科专业都需要,于是这几个系科专业资料室就可能同时订购,对整个学校而言,这就造 成了资金的浪费。这些书刊若放在图书馆订购,就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图书馆订购的 书各相关专业都可以利用。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今年图书馆征求订购意见时,电气系相 当认真,列出了27种中文刊,42种外文刊,其中“工程热物理”、“工程传热进展”等方面 的刊,机械系的“设计与理论”专业也需要;而“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学报”、“软件 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都是计算机系需要的。又如,原版刊《Packaging techno logy and sciences》(包装技术与科学)为包工系老师所钟爱,机械系硕士点有一个专业方 向是“包装机械”,也可用得上。以包装为特色的学校,其图书馆一定会将此刊作为特色馆 藏采集。如果各自为政的订购,需订购3份,则每年需花费经费约为8,000元×3=24,000元 。如果集中订购,一份即可。这样可节省资金16,000元。
其五,系资料室人员的定岗、定编、业务提高及职称晋升等问题受到一些限制,处理较为棘 手。这些将影响图书资料的规范化管理,也影响资料人员的积极性。
可见,在一个校园内,书刊还是集中在图书馆为好。
3.3 成立馆系共建的专业数据库或某些学科群的专业阅览室,是一种理想的管理模式
馆系共建分学科的专业数据库或专业阅览室是一种理想的管理模式。这种做法可使读者有的 放矢,针对性很强地进入某室查询某学科文献,因而方便了读者,为读者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我校是全国唯一的以包装学科为特色的高等学府,馆藏特色是“包装”类。因此,我们建 立了一个“包装专业图书阅览室”。该室开放几年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建 立专业数据库和专业阅览室也有利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能更熟练地检索有关专业文 献,更好地作好该学科的开发利用工作。这对提高图书馆的地位,发挥好图书馆的作用,优 化专业队伍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网络条件下,高校要集中财力、人力、物力,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和 专业队伍建设,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为教学科研作好学术性服 务。
(来稿时间:2001年9月)
参考文献:
1.吴艳玲.普通高校系资料室应予裁撤.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2)
2.马克芬,金玉玲.谈高校系资料室的前景.高校图书馆工作,2000(4)
3.王世伟.论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及其对当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影响.图书馆建设,2001(1)
4.莫少强.关于建设我国数字图书馆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世纪之交:图书馆回顾与展望.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5.冯白云.网络化与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世纪之交: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北京图书 馆出版社。
6.赵文化.试论网络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高校图书馆工作,2001(2)
A Talk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Academic Libraries and Reference Rooms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Peng Xiangping (Library of Zhuzhou Technical College)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about the re lation between academic libraries and reference roo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