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经济学一反前任里根经济学“政府应尽量减少对经济干预”的主张,重新强调政府应参与经济。克林顿经济学是对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大经济思潮所作的“折衷”,这种折衷主要表现在:首先,宏观经济政策并不是局限于一般总量的需求或供给管理,而是强调结构性调节,把重点放在促进投资而不是消费上;其次,否定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政府失败论”,改变以往消极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通过扩大政府开支来加强以交通、通讯为主的基础建设,并实行高新技术产业倾斜政策;再次,立足于经济长远发展,把政府干预放在促进投资和削减财政赤字上;最后,主张增税,同时提倡公平竞争,强调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克林顿政府把削减巨额联邦财政赤字,提高美国经济竞争力放在政策的首要位置,这就为美国经济近年来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全球格局的新交化创造了经济增长的了有利条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如下新的变化,美国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科技力量而在这些新变化中占据了相对有利的地位。
(l)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结束了全球两极对抗的格局,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
冷战的结束使美国从扩军备战的重负下解脱出来,从而得以重新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把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看做是美国国家利益的核心。美国为此制定了新的科技发展战略,将科技发展由军事向民用转移,加快科技产业化进程,通过高科技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1993年,美国政府放弃了冷战时期制订和实施的“星球大战”计划,停止了超级超导对撞机等重大军事科研项目,把占联邦政府科技经费1石的700多个联邦实验室的半数工作转向提高经济竞争力上;与此同时美国还制订了一系列诸如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等加快科技产业化的措施。所有这些措施无疑都增强了美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在对外政策方面,美国日益强调其对外经济利益,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在单边、双边和多边三个层次推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客观上促进了美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扩大了美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份额,维护了美国跨国公司的利益。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费开支开始削弱,从而为多年来困扰美国经济的联邦财政赤字问题减轻了压力。1993年8月,克林顿政府促使国会通过了5年削减财政赤字4860亿美元的计划,其中1994一1997年4个财政年度内削减军费支出760亿美元。军事支出和联邦财政赤字的减少使得美国有可能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科技。教育和新兴产业中去,进一步增强美国经济的发展潜力。
(2)经济全球化、自由化进一步加深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迅速发展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其表现在:以企业内部分工国际化为标志的跨国公司蓬勃发展;国际贸易发展迅猛,各国经济对外依赖达到了空前的深度;国际资本流动达到空前规模;金融国际化将各国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同国际金融市场相联系,全球金融市场通过先进的通信手段紧密地联成一个整体;经济的国际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同时,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进一步走向自由和开放,这种自由和开放使得全球关税水平大幅度下降,市场准入状况有所改善;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加强了国际贸易领域的规范性与纪律性,加速了服务业、与贸易相关的投资措施等一系列新兴领域的自由化进程。同时要求各国开放其国内市场,按国际标准调整本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对外开放与改革一样成为各种不同社会经济体制国家普遍采取的发展战略,并已开始取得成效。
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客观上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美国跨国公司在全球的雄厚实力为美国争夺全球市场奠定了基础。
据美国《财富》杂志统计,全球最大500家公司在1996年的资产总额达33.3万亿美元,雇员人数共计3551石万人,年营业收入11.4万亿美元,利润4044亿美元。在1996年全球最大500家公司中,美国共有162家,占总数的32.4%,大大高于任何其他国家。美国不仅在全球大公司中占有数量上的优势,而且其公司的经营状况也处于领先地位:在全球50家赢利最多的大公司中,美国占31家,其中前10家中,美国独占7家。
美国大公司利用其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和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以及完善的经营网络,积极从事跨国经营,力图瓜分和垄断国际市场,这可从美国跨国公司在各主要行业所处的绝对优势方面看出。
(3)全球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美国居领先地位
脱年代以来,全球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其年增长率高达15%以上,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5倍多。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1990年,全球信息设备制造业产值已达8600亿美元,信息服务业达1380亿美元,预计到2000年底将分别达到38680亿和25000亿美元。目前,信息产业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有的发达国家已达40%一60%,新兴工业化国家为10%一20%。
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从各国每千人中与国际互联网联通的人数来看,美国居全球第一位,为43.11人;德国居第15位,为5.48人旧本居第22位,为2.20人。此外,美国约一半的个人电脑实现了联网,但在日本,只有3%的个人电脑实现了国内联网,比美国整整落后了5年。
美国无论是在电脑拥有总量上,还是在电脑普及程度上都居全球首位。不仅如此,美国信息技术产品在全球也最具竞争力。全球计算机软件市场也一直为美国企业所控制。目前,在全球计算机软件市场中,美国独占75%的份额,欧洲占20%,日本仅占4.3%。在信息时代的关键技术——多媒体方面,美国的投资最多,人才济济,再加上语言和文化环境的便利条件,美国可望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领先的地位。3.美国联邦财政预算赤字削减
历史上形成的美国政府惯用的“以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已经失灵并带来严重的后果。
进人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财政赤字迅猛增长。在里根的第一届任期内,联邦财政赤字总和达5998亿美元,超过1893一1980年间历年赤字的总和。联邦财政赤字的过快增长已日益影响到美国经济的长远和健康发展,因此在1985年,美国国会通过并由里根签署的《债格姆一拉德曼平衡预算法》,提出要在1991年财政年度消灭联邦财政赤字。然而,该法案执行的第一年,联邦财政赤字就创下了2210亿美元的新高。布什上台后继续奉行增加国防开支、减少税收的政策,导致联邦财政赤字扶摇直上。1990一1992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分别高达2081亿。2725亿和2892亿美元。
美国巨额联邦财政赤字的存在越来越严重地抑制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和长远发展。首先,联邦财政赤字主要是通过政府在货币和资本市场上发行财政债券来弥补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运行情况表明,当财政赤字增大时,无论是名义私人净投资还是实际私人净投资都处于下降状态。第二,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大量发行财政债券会增加社会对资本的需求。当资本供大于求,即储蓄充足时,弥补财政赤字所需资本不会引起利率上升。但在资本供小于求时,财政债券的发行就会引起利率提高。高利率的存在必然会影响私人投资信心,阻碍资本的形成。第三,每年巨额联邦财政赤字使美国政府债台高筑,利息负担加重,抑制了政府对更有效率项目和基础性项目的投资。据一些美国经济学家估计,在1979一1984年间,因联邦财政赤字增加引起的政府债务增加,大约给美国经济带来了5700亿美元的投资损失。
1990年,美国联邦负债总额已达32063亿美元,相当于该年GNP的59%,美国政府为此支付的利息总额高达2064亿美元,约占当年政府财政支出的15%,与当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规模相当。
鉴于巨额联邦财政赤字的存在已日益威胁到美国经济的增长与长远发展,因此克林顿入主白宫后便立即着手大规模削减联邦败政赤字,形成了以削减联邦财政赤字为基础,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财政政策。为了平衡财政预算、削减财政赤字,克林顿大胆提出了增税减支的原则。政府增税的主要做法是,通过在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汽油税和社会保险税等方面提高税率或降低免税标准,实现5年内增加税收2460亿美元。减支的主要内容是:5年内将国家医疗照顾和补助费用削减630亿美元;5年内削减国防支出880亿美元;精简政府机构,4年内裁员10万人,同时将300万联邦政府工作人员工资冻结一年;削减150多项政府其他开支。
从实际运行的结果来看,克林顿第一届任期内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好于当初的预期目标。1992一1996年财政年度,美国联邦财政赤字从2892多亿美元下降到1168亿美元,降幅达60%,远远超过了当初的50%这一预期数。同期联邦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也从4.9%下降到1.4%,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1998年美国则首次出现财政收入盈余。
以上这些促成了美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低通胀率、低失业率的经济现象的产生。随着这一经济的进展而产生的信息化全球化浪潮,人们由此将它称之为:“美国新经济”。现在这个发源于美国的经济模式已席卷全球,被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研究和效仿。
四、关于新经济的理论探讨
新经济的曙光让人们满怀憧憬地期待未来,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理性思考,当许多人在为“新经济是什么产’“新经济的内涵’等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些人因市场、观点、掌握情况的不同已对新经济采取了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与一度兴起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浪潮联系起来,有人因此而提出了疑问:新经济是否存在?新经济到底能存活多久?
了解这些相左的观点,肯定有助于加深对新经济清晰、全面的认识。
1.“新经济”真的存在吗:来自“旧经济”的质疑
(1)关于新经济与经济增长趋势
就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而言,“新经济论”认为美国经济将持久地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并且GDP的这种增长不会伴随着通货膨胀率上升。
对于“新经济”论者对美国经济增长持有的“乐观主义情绪”,一些所谓的“旧经济学家”们却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美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并不明朗。
首先,就劳动生产率而言,目前还没有证据明确显示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已经复活。根据有关统计资料,美国私营部门的生产率,1973一1990年只上升了1.玉%,1990一1996年这一数字为1.5%,只是最近几年劳动生产率才表现出了一种加速增长的态势,在1997一1998年头三个季度劳动生产率上升了2.l%,但远逊于美国战后“黄金时期“(1948一1966年)的增长速度,这说明断言美国劳动生产率25年增长较慢的颓势已被扭转还为时过早。
其次,就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而言,自1996年以来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确有显著增加,1996一1998年美国非农业企业部门产出增长速度为4.3%,达到“黄金时期”水平。但据此就认为美国经济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新经济”时代的观点还经不起推敲。美国经济1991年陷入衰退期,受到美联储高利率政策的影响,复苏十分乏力,直到1996年以后才开始加速扩张。一般而言,在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经济增长趋于缓慢,而在经济周期扩张阶段,经济增长通常比较快,这种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变化只是反映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而不反映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真实状况。所以在比较经济增长时,应设法消除经济周期的影响或比较不同经济周期的平均水平。如果我们用前几次经济周期中经济扩张最快时期与1996一1998年相比较,就可以看出最近几年相对快速的增长并没有什么稀奇。比如,1963一1966年的增长速度分别是7.0%,3.5%,3.2%;1970一1973年分别为61%,3.6%,2.9%。因此,这些反对者认为,美国经济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可能只是经济周期加速扩张阶段的特殊现象,因而其长期增长趋势目前并不明朗。不能因此而断定美国目前的经济是所谓的新经济,更不能说明新经济具有持续、长期的增长趋势。
(2)关于全球化、信息化与新经济
一些“旧经济学家”认为“新经济论”过分夸大或歪曲了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他们指出“新经济论”的鼓吹者必须澄清以下几个问题:
①是经济“全球化”激活了美国的生产力吗?经济的“全球化”已是人们的共识,对这一点经济学家们没有争论。“新经济论”者认为,经济的“全球化”使竞争在世界范围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了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但“旧经济学家”却认为,“全球化”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美国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对于美国而言,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结果是市场份额的扩大。新经济论支持者Krugnan(1997)的话恰恰证实了这一点:“美国过去所拥有的市场从未像今天这样的广阔,但是美国经济的85%,尤其是服务业,却并没有遭到来自世界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因此“旧经济学家”指出:“全球化”使竞争更激烈,从而激活了整个生产力并拧住了通货膨胀的“水笼头”是不准确的。
③“信息化”和IT业的发展是否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深刻地改变了经济。“新经济论”怀疑者急先锋Gordon(199)指出:“与早期的技术创新,如电能、内燃机及生物技术相比,计算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他指出:“电能、内燃机及生物技术革命意味着全新产品和材料的大量供给。而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再分配过程中,而不是生产过程中,比如它们能够提高生产者的效用水平(使生产者有更好的工作环境、更轻松的娱乐等)或者只是将广告由报纸移到互联网上而已。”另一位“新经济论”的怀疑者Trghet(1998)则认为,就软、硬件的维护、升级换代、系统的兼容、人员的培训以及对付黑客入侵、病毒骚扰和系统的突然崩溃与设备频繁的更新换代而言,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经济带来大量的额外成本,这些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IT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因此,这一次美国经济的繁荣也许与过去一样,只是最近一个经济周期的某一阶段,与以前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一样,对它的解释仍可纳入“旧经济学’的框架之中。
③“新经济”真的意味着经济所遵循的规律发生了变化吗?“旧经济学”家认为,“新经济”只不过是传统经济法法则的现代版本。比如:他们指出,计算机和半导体生产技术的进步,允许企业能够以越来越低廉的价格大规模生产越来越先进的电子产品,能够以更低廉的价格为工人装备更先进的技术设备,因此促进了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只不过是“供求定理”作用的又一个结果。所以Shapiro和Varban(1999)指出:“技术变了,但经济法则没变。”
(3)关于新经济与失业率同通胀的关系
菲利浦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即要使失业率降低,就必然会引起通胀率上升,整个6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对此深信不疑。
然而近年来,美国经济的表现却显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出现了一种新的关系,即在失业率持续下降的同时,通货膨胀率非但没有爬升,反而缓慢下行。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步下降,使得“新经济论”者认为即便是在短期内,菲利浦斯曲线所揭示的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也失效了。这是“新经济”区别于“旧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新经济论”的一个重要论据。
但是一些“旧经济学家”则指出,失业率与通胀率的同步下降,并不意味着短期菲利浦斯曲线及其隐含的政策含义失效。他们对当前美国失业率与通胀率同步下降原因的解释是:近年来美国的‘咱然失业率”下降了,在“自然失业本’下降的情况下,随着经济的扩张,失业率与通胀率就可能会同时下降。但一旦“自然失业率”稳定以后,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就又会恢复。这又一次说明经济出现的新现象,并没有改变传统经济学的法则。
那么导致美国“自然失业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呢?套用“新经济论”的思路就是:经济“全球化”使美国经济面临国外市场更便宜、更廉价的产品和劳务的竞争,这使美国劳动市场的灵活性大大提高,从而减少了源于劳动力流动性不完全的“摩擦性失业”。同时,信息技术的兴起,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降低了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从而减少了源于信息不完全的“寻业的失业”。由此可见,“全球化”和“信息化”使“摩擦性失业”、“寻业的失业”等自然失业人口的减少是“自然失业率”下降的重要原因。然而旧经济学家们指出虽然造成“自然失业率”下降的原因是“新”的,但是对它的分析却是传统的。2.是新经济道是知识经济
区别事物的不同,最根本的是应了解各自的本质属性。就在新经济浪潮如火如荼之时,许多人同时陷入一种迷惑,这是不是早些时知识经济的新提法呢?新经济与知识经济是两个不同的经营形态还是就是一回事呢?
回答这一问题当然是应先了解什么是知识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贸易组织明确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来,“知识经济”这个概念就成为全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国的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个新概念也提出了各种看法。有人认为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有的学者提出,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还有的认为知识经济就是知识成为经济的主导因素,处于中心地位,信息代替物质成为战略资源。而著名的经济学家吴季松博士把知识经济定义为: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经济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从上述可以看出,这些学者、专家对知识经济的认识在本质上是相同或一致的,只是在具体表述上有所不同。新经济就是知识型、高科技型、信息型的创新经济,它与知识经济是相融的,相通的。
所谓知识经济,按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的定义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实质上,知识经济就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简言之,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是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应的概念,是当今世界一种新型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经济。
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对自然资源通过知识和智力进行科学、合理、综合和集约的配置。所以在知识经济中,对智力资源——人才和知识的占有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比工业经济中对稀缺自然资源,如土地、石油等的占有更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一点上讲知识经济是与传统经济根本不同的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这也恰恰正是新经济的核心实质。
与前面关于新经济的探讨结合起来,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本质上相同但表现形式和强调重点略有差别。知识经济更多的是突出强调知识以及智力作为资源的重要作用。
知识经济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已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中走出来,走向对自身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智力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因此,知识经济这一概念仅从增长的资源因素对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之间进行了区分。这也许是作为新的经济形态出现的知识经济因其发展时间较短,人们来不及从更全面、更深刻的角度对它加以分析和研究,而导致了认识上的狭隘。
与此不同,新经济的概念则有着更为广泛的内涵和外延,其“新”之所在,一方面是指动力源泉之新——高新科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从本质上讲也是知识经济技术载体,高新科技的发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高新科技产业即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新经济”之新,也包括组织和制度方面的创新,以及新的经济环境——全球一体化,因此,新经济是一个从动力源泉到制度到环境的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概念,知识经济只从一个侧面描述了新经济的特征。
可以这样说,知识经济是新经济的先驱和主架,新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延伸和扩展。二者相通并融,从知识和智力作为经济增长资源这一共同点上看,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
3.是新经济还是信息经济
当新经济还在含苞欲放时,最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信息经济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字眼,新经济与信息经济有没有联系和区别?是不是一种经济形态的不同表达?哪个更符合当今的经济发展趋势?哪个更能代表人类社会的时代特征?这都是当今人们关心和研究的话题之一。
我们知道,最早而且较为系统地提出“信息经济”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马克卢普和波拉特。他们所提出的信息经济概念和测定,不仅在理论上已形成体系,而且在实践中确实实用,故目前已被全世界广泛采用。随后,美国企业家保罗·霍肯在《未来经济》一书中以相对“物质经济”的概念而提出“信息经济”。霍肯认为,每件产品、每次劳动,都包含物质和信息两种成分。在传统的“物质经济”中,总体而言,物质成分大于信息成分的产品占主导地位。而在“信息经济”中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即信息成分大于物质成分的产品和劳务将占据主导地位。物质经济正在向信息经济过渡。美国学者根据这一基本观点,进一步进行研究,推出了“信息经济”的理论体系并以此拉开了在全球范围研究探讨信息经济的序幕。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paper.stu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