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1882年 12月 28日生于肯特尔,1944年11月22日卒于剑桥。1902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905年毕业。1906年被选为皇家天文学会会员,并担任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首席助理。1913年起任剑桥大学天文学教授兼天文台台长,直至去世。他于1914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921~1923年任皇家天文学会会长,1930~1932年任英国物理学会、数学协会会长,1938~1944年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爱丁顿的著作很多,主要有:《关于引力的相对论的报告》(1918)、《相对论的数学原理》(1923)、《恒星内部结构》(1926)、《物理世界的本质》(1928)、《膨胀的宇宙》(1930)、《科学新途》(1935)和《物理科学的哲学》(1939)等。
爱丁顿在天文学上开拓了恒星内部结构研究的新领域,建立了辐射平衡理论,导出恒星的质光关系,揭示了造父变星的脉动本质,提出恒星能源来自内部核过程的思想,从而奠定了恒星演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他是最早研究相对论的科学家之一,并把它应用于天文学研究。由于他的建议、领导和亲自参加,做出了广义相对论的两项天文学验证,即引力红移和光线偏折。也由于他的努力,确认了白矮星的本质。他还继A.爱因斯坦之后开展宇宙学研究,并致力于把量子物理与相对论统一起来,综合研究自然界所有基本常数之间的关系。
爱丁顿在哲学上主张物是外在的结构,心是内在的材料。他认为经验世界可划分为精神世界和物理世界,而物理世界是符号世界,它为测度符号的意义所限制,因此只有心灵,只有精神世界才能判断事件的是非。他的选择主观主义和构造逻辑理论支配了他对事物的研究。但他又很重视探索,认为只有把探索放在第一位才会领悟科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