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哲学家。云南腾冲人。早年留学日本。1935年加入中国党。1935~1936年任上海《读书生活》杂志编辑。1937年到延安,历任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主任教员、中央研究院文化思想研究室主任、中央文委秘书长、《解放日报》副总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国党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艾思奇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十分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和群众化。他在1934年发表的《大众哲学》,曾经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起过启蒙作用。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物辩证法”的论战中,他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张东荪的新康德主义和托派叶青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抗日战争时期,他对蒋介石的唯生论与力行哲学作了深刻的批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大力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系统地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许多原理,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作出了显著贡献。
艾思奇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实践与理论》、《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并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80和1983年分别出版了《艾思奇文集》第1卷和第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