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目前功利因素的影响,人文学科的教学普遍存在工具化的现象,以理科教学的讲解剖析来取代人文学科的阅读和感悟,人文学科规律性的东西遭到破坏。学校要效率,家长要分数,学生在夹缝中殊死一搏,这中间什么最见效,无非是强化应试训练的那一套,人文学科边缘化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历史教师越来越不会讲故事了。因为他的职业生存不允许他去讲故事,他要在优胜劣汰中保住饭碗,他要完成杂七杂八的教学任务,所以他不会讲故事了,他们会了应试训练,会了照本宣科,会了编选试题,会了下载试卷,会了高考走向分析,会了知识点之间无血无肉的连接。课本中历史人物不再鲜活,历史事件不再生动,历史年代只是密密麻麻的代码。当人的历史纷纷走进我们视野,成为我们应试工具的时候,历史学科还有什么人文味?没有故事的历史课堂该是怎样的滋味?
送教下乡和教学视导时,听了几节历史课,心中顿生几份疑惑。教师的任务依然是传授,以讲解为主渠道,以考纲为纲,以课本为本,以照本宣科为务,居高临下,神气十足,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经验为模式,沿着这种程序化的模式,经营自己的职业生涯,立足于不朽的讲台。在同行相互的追捧下,自我感觉良好,因为我就是从这种模式的熔炉里炼就出来的,当我成为老师的时候,我也会好好经营这熔炉式的工作的。学生只会沉浸于现成的结论之中,满足于去记忆这些结论,而自己思考的淡出,记住了别人,最终丧失了自己。
就目前就业的现状来说,教师这个职业还是很不错的工作,因此,领导们找教师谈心的时候,总离不开那句话——要珍惜目前来之不易的工作,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想起这句话,不禁引起我的反思。教师的努力纵然对得起工资,是不是对得起这份工作,我们珍惜了自己的工作,是不是珍惜了教育规律,是不是珍惜了学生的感受,恐怕很少有人想过。
每一个学科的教学,都需要面对两种规律,一个是学科自身的规律,一个是人的身心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忽视了这两个规律,教育的一切将无从谈起。那么,历史学科的教学究竟怎样去做呢?
首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教材的习惯,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立体分析能力,即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发现众多事件、众多人物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在静止的知识体系中,寻找它的过程与动态;变课本上客观的陈述性知识为主观的个性化知识,在理解记忆的同时,特别要加强感悟和思考。
其次,要特别重视历史课中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学生不仅仅是记忆的容器,更是参与历史、理解历史的人,是潜入历史情境中的角色,要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现场感,在讲究思维训练的方法与技巧的同时,注意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深层思考,在课本的翔实资料中形成独具慧眼的能力和对课本知识、现象的穿透力。
第三,在新课改情况下,我们历史老师应该思考什么?即使没有新课改,我们也必须朝着新课改的方向去努力。现有的历史教材,编得活跃,图文并茂,形式感很强,内容通俗易懂,资料丰富,出现了新的链接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完全可以凭借教材自学,这时,我们教师应该去做什么?
一、教师要加强对知识点的梳理、概括、总结,突出重点,要有取舍,以更为简洁明确的言语形式呈现给学生,这种呈现过程对于学生,本身也是一种能力的示范;
二、教师怎样在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中去发现问题,将学生将信将疑、大惑不解的地方提出来,最好由学生自发自主地提出来,教师加以整合,洞察人与历史的关系。教师要善于设疑,敢于质疑,乐于思考,更乐于反思,只有教师具备了善思的大脑、敏捷的思维,学生才可望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具备善思的大脑、敏捷的思维;
三、教师要通过读书壮大自己,大量储备课外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掌故与细节,在历史细节中涵养大历史观,并在大历史观中不丧失自己,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四、要善于创造历史问题教学的氛围,在设疑、解疑中形成师生互动、相互讨论的局面,最好是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在问题教学中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教活历史,学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