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冠中
工业设计属于对现代工业产品、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进行规划、设计、不断创新的专业,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设计创造的成果,要能充分适应、满足作为“人”的需求;人类的需求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一点上,因而工业设计也是需要“再设计”的专业。
工业设计是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形成商品、符合需求、有益环保的核心过程;是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着陆点;是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相互转化的系统方法。工业设计在本质上是“人为事物的科学”。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基本上没有形成自己的工业设计能力
导致我国直至70年代末,不能形成自己的工业设计,其原因:一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我国工业的发展,基本上走的是引进——仿制——批量生产——再引进——再仿制——再批量生产,简单的循环,缺乏自己的再创造。在所有现代工业产品中极少属于我国首创。我国工程制造专业只是“工业化体系”进程中第一阶段——加工体系的形成,而具有创新能力的工业设计专业则难以立足于这个子系统中。二是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产品统购包销,供不应求,是卖方市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也不需要“工业设计”。
近二十年来,我国工业设计事业有了很大进展
伴随改革开放,白70年代末,我国一批有识之士积极倡导发展我国工业设计事业,二十年来取得很大进展。80年代初,大专院校开始设置工业设计专业;到现在,全国已有两百多所院校开设了设计专业;一批年轻的工业设计专业队伍正在我国形成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里,出现若干面向社会的工业设计公司或事务所;在有的大企业里,也相继成立了工业设计部门。工业设计已开始在产品造型设计方面初见成就。由于工业设计局部的推进,导致企业产品造型多样化,但从社会总体看,与国际工业设计的发展状况相比较,工业设计在我国尚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还未能形成发达国家这个极活跃的“生产力”创造高效益的“产业”。企业的“以销定产”方针固然比“以产定销”进步了,但对“市场”吸引消费机制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商场”意识的浅层次中。大市场概念的实质不是以“造型”设计为主,而是以“服务”使用者为“本”。
因此“工业设计“的真正任务是对新生活方式的需求目标“定位”研究分析及由此确定的概念设计。这就是以“定位”作为评价体系去选择、组织技术、工艺制成“产品:在“定位”中已同时形成的“商品”概念,使销售的策划、推行以“并行工程”得以推进;从而进入千家万户的“用品”才真正符合“服务”和“以人为本”的目标。由于经济持续发展及生态平衡的需要日趋成熟,检验设计“定位”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在生产、销售、使用乃至销毁再利用过程中对资源、生态等因素的考虑。
目前企业在“以销定产”的“小市场”机制中,迫使企业陷入了恶性循环的“一窝蜂”、“价格战”的旋涡中不能自拔。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工业设计这个方法论,所以未能在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战略中乃至“品牌”、“质量”概念中真正将“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目标作为企业赢利的根本条件,而只抓“硬件”、技术、加工质量、广告、营销和企业形象战略等这些手段和表面辉煌;不抓根本市场定位、市场目标差异化战略,即不抓工业设计,企业的技术创新就失去目标,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企业的竞争只停留在低层次中,效益就成了泡影,企业也不可能真正成熟。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持续发展与竞争力都得不到保证,那么也就不能形成中国工业化体系。
工业设计的历史作用及知识经济的需要
工业设计最早是19世纪从英国兴起。根据英国设计委员会1998—1999年度报告,英国注册的设计顾问公司达4000家之多,从业人员有30万人。这些顾问公司的产值达5亿2千6百万英镑。而整个设计业已成为英国主要的出口业之一,1997年的产值达到120亿英镑。
设计委员会对英国企业的设计投入与市场收益作比较,该年度采用设计的企业,销售额平均增加43%;而未采用设计的企业,销售额平均仅增加15%。企业对设计的前期投资,平均在15个月内即可收回。有90%的(设计)项目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关于对设计效果的评价,据该报告对英国企业的调查统计,肯定:
设计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占92%,
设计帮助公司打开新的市场的占88%,
设计增加经济效益的占87%,
设计增加附加值的占86%,
设计改进生产过程的占83%、
设计提高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占72%。
本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微电子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和卫星通讯及全球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信息获取、储存、传输、处理、演示技术和装备,以及以信息服务为内容的信息产业迅速顺起为发展最为迅猛、规模最为宏大的新兴产业。信息技术改变了生产、流通、办公与商务、军事国防,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到几乎所有科学技术领域的手段和研究方式。系统方法论的革命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至文化观念的深刻变化。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的高级发展阶段信息化时代。信息是符号化的知识,信息化以知识为内涵、又成为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及知识的创造性多样化应用的基本。信息化实际上是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序幕和前奏。
本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已呈现了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续发展,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这个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具有不同于传统工业经济的明显特征:
(1)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和知识广泛传播与发展的经济。目前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高达60%—80%。
(2)工业经济的传统产业主要已不是量的发展,而是依靠知识的创新,实现效益的提高。经济增长支柱将转移到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与环保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海洋高技术产业,以及科技、教育文化与设计产业等以知识为基础的咨询服务业。
(3)知识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即设计应用体系已成为国家、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竞争的关键因素。
(4)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的劳动结构将发生根本性改
变,不仅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部分脑力劳动也将被电脑和机器代替。创造性的智慧劳动,包括设计业,乃至文化艺术创作等将成为人类社会创造性劳动的主体和领衔力量。
(5)内于知识资源不同于物质资源,可重复使用、可发展、可传播、可共享等,知识经济将改变工业经济时代一些创造与经济规律,如工业经济遵循“收益递减”的原理,而知识经济已呈现“收益递增”的现象,但知识如不能形成新结构也就不能创新,也将贬值。设计就是组织资源形成新系统的过程,这就是“市场定位”的必然性。
(6)知识经济时代的消费将更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因而制造也将呈现柔性、全球化、分式化、智能化特点,设计定位方向则是前提。
(7)知识经济时代是对工业化社会的继承和扬弃,由于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人们追求生产方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人类将更自觉地控制自身的生育和消费、保护地球的生态和环境;这就是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的概念。
(8)内于知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创新人才成为竞争合作的决定性因素。人们必然会如同农业时代追求土地,工.业经济时代追求资本那样去追求知识。设计人才正是这种人才规格。
(9)知识经济是建筑在信息化、数字化和全球知识共享之上的。它自然具有全球化竞争和合作的特征。知识在全球范围的即时传播和利用,人才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和竞争,知识化产品全球性的合作、生产与行销,全球性知识产权保护公约和法规,全球化宽带数字多媒体网络,全球化技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全球化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特征之一;我们所处的时代将是充满挑战和机会的时代。而“工业设计”这个在西方工业文明进程中形成的行业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也已日臻成熟,它从“行业”中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与其他专业综合,迈步上升成一种方法论,工业设计被“再设计”,“设计学”——“人为事物的科学”也就应运而生了。
推进、发展工业设计事业的现实意义
推进工业设计是提高企业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推进工业设计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
推进工业设计是我国进入WTO、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迫切之需。
推进工业设计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系统机制。
推进工业设计是高新技术商品化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
推进工业设计是促进我国工业结构从依赖设备的重复加工型向依靠知识开发创新型转变的必要条件。
因此,推进工业设计,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资源有效重组利用,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
(作者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发表于《装饰》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