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常出现各种并发症。为了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我们于2001年10月~2005年10月对脑出血病人实施针对常见并发症护理并与常见护理进行对照,结果前者能使病人更好地接受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早日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针对性护理组(实验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6岁,住院平均28天。常规组(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住院平均34天。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伴发病积分及既往史积分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病人均于入院第一日开始接受护理。对照组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包括:病区环境饮食、治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1)给病人舒适病床,安静整洁的单间病房;(2)向病人详细介绍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情况,了解病人心理状态及家庭状况;(3)负责病人治疗,为病人备好床头抢救物品、药品及监护仪。 2 结果 60例病人入院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入院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略)由表1可见,针对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脑出血病人加强针对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能够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长期卧床及肢体活动障碍,容易出现发热、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而并发症反过来加重原发病,形成叠加效应,致使病人住院时间延长,后遗症增加。针对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1)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是个体对所面临的潜在性威胁而产生的一种复杂、消极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交感神经活动功能亢进,如血压升高、脉搏过快、烦躁、坐卧不安等,病人往往拒绝或不配合治疗。实验组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采取情绪疏导的方法,教会病人学会放松,保持开朗的心境,使病人从焦虑、悲观的心理阴影中解脱出来,增强了病人治愈疾病的信心。(2)病人入院后为了减少感染机会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使病室温度保持在18℃~20℃,湿度60%~70%,每日通风2次,严格探视人数,保持空气新鲜。按时作好病人口腔护理,清除呼吸道异常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雾化吸入及应用抗生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脑出血后5~7天,甚至更长时间。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要严密观察病情,采取有效的监护措施。轻型病人要早进食,避免长时间空腹。昏迷患者应早鼻饲。早期的饮食可以流质为主,待病人适应后可逐渐过渡到普通流质饮食或普食,必要时可使用胃酸抑制剂防止消化道黏膜的自身损伤。脑出血病人由于神经功能紊乱,容易排便异常,且病人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等原因易致便秘[1]。所以详细了解病人的便质、排便时间、饮食习惯、活动强度、卫生习惯及服药情况,综合分析,嘱病人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多食纤维多的食物,经常按摩下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番泻叶代茶饮,改变了以往患者出现便秘后再治疗的被动局面。 【参考文献】 1 郑凤君,叶澄萍,罗云英.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早期康复护理326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