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综述了表皮下自身免疫性大疱病表皮基底膜带相关抗原的研究进展,有BPAG1、BPAG2、Ⅶ型胶原、Ⅳ型胶原、板层素5和6、97kD蛋白、450kD蛋白、120kD蛋白、45kD蛋白、200kD蛋白、105kD蛋白、100kD和145kD蛋白等。讨论它们各自在发病中的作用,并就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揭示表皮下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皮肤病相关抗原的生物学活性,为阐明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现就此类抗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BPAG1:已知BPAG1(230kD)是半桥粒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发现其和桥斑蛋白Ⅰ及网蛋白(plectin)具有同源性,属于同一基因家族[1]。Guo等[2]对去除BPAG1基因小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虽然半桥粒存在,但缺乏细胞内锚斑样结构,并且发现细胞内骨架粘附消失。说明BPAG1在维护半桥粒的完整性及细胞内骨架连接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BPAG2(180kD):也是半桥粒的成分之一,跨越基底细胞膜,与胞外成分如板层素、纤粘素等相连接,并横跨透明层[3]。最近通过免疫电镜研究发现它甚至达到致密层[4]。同时发现它在半桥粒中受到基底细胞胞浆内部分多肽的介导,而且似乎还受到整合素α4的调节[5]。最近有学者用抗BPAG2抗体被动转移给小鼠,成功地诱导出表皮下水疱形成的动物模型,并且发现其病理机制有赖于补体的激活和中性粒细胞在基底膜带(BMZ)的聚集[6]。多数学者认为BPAG2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发病中处于始动地位。
(三)Ⅶ型胶原: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患者循环性自身抗体(主要是IgG)识别的表位是Ⅶ型胶原的非胶原氨基端区(noncollagenous amino-terminal domain, NC1)[7]。免疫印迹发现EBA靶抗原是分子量为290kD的糖蛋白,它由两个145kD区域组成,一个为胶原性多肽,另一个为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非胶原性多肽。由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是锚丝纤维的主要成分,在表皮基底膜和其下真皮组织粘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97kD蛋白:免疫印迹证实大部分线型IgA大疱病(LAD)患者血清循环自身抗体IgA能识别表皮提取物中,分子量为97kD的蛋白质。一般认为它是LAD的靶抗原,但在BMZ中的定位有分歧。多数学者通过免疫电镜研究证实位于半桥粒下方的透明层内[8];但也有学者认为该蛋白位于致密板下方;还有学者认为两者兼而有之[9]。因它在磷酸盐缓冲液中易于提取,说明这种靶抗原在BMZ中的粘着力并不强,有关它的生物学活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五)450kD蛋白:Fujiwara等[10]报道1例BP患者的血清抗体与BMZ中的450kD抗原结合。并发现此种蛋白抗原可由人角朊细胞和人鳞状上皮癌细胞表达,免疫印迹证实该患者的血清仅与450kD的基底膜提取物结合,此抗原在电泳时比板层素泳动还慢,它的cDNA已被克隆,核苷酸序列研究揭示它有一个编码92个氨基酸的单个开放阅读框架。从其cDNA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和目前已知的其它BMZ中的靶抗原明显无同源性,而属于网蛋白家族[11]。
(六)105 kD蛋白:Stephanie等[12]报道1例典型的BP患者,1M NaCl盐裂后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在盐裂后的真皮侧和表皮侧均有广泛的IgG沉积,免疫印迹证实该自身抗原为105 kD的蛋白质。金标免疫电镜研究显示它位于BMZ的透明层,并且位于板层素的上面。据此推测这种抗原可能是介导免疫性大疱病的一种新的抗原物质,或是和BP自身抗原有关的一种共存抗原。有趣的是Lawrence等[13]对这种靶抗原进一步研究揭示其在N端和TAA(一种肿瘤相关抗原)有同源序列,但和其它BMZ成分如板层素亚单位等无同源性,并且推测这种物质可由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所产生。
(七)100kD和145 kD蛋白:近来报道1例4岁女性LAD患儿,全身泛发性水疱,愈后无瘢痕形成[14]。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发现:IgA在BMZ线状沉积;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显示IgA型抗体结合在表皮侧;免疫电镜研究揭示IgA沉积在透明层。进一步研究发现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和DJM-1细胞(来源于人皮肤鳞状上皮癌细胞)可表达此种抗原 ,但以成纤维细胞表达量较丰富。利用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进行免疫沉淀研究发现该患儿的血清IgA至少可沉淀两种特异性的分子物质:100 kD和145 kD蛋白。他们据此推测这两种蛋白质可能是该患儿血清抗体的靶抗原,并且认为100 kD蛋白和目前所知的97 kD蛋白可能是同一物质,而145 kD抗原未见报道,也可能是如Wojnarowska所报道的285 kD靶抗原的亚单位,但此两种可能均缺乏证据。
(八)板层素5和6:板层素受体作为整合素家族的配体,广泛地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由三个亚单位组成,位于BMZ上的板层素主要是板层素1、5、6。目前所知Ralinin、epiligrin、nicein、BM600等和板层素5是同一种物质,而Kkalinin可能就是板层素6。最近有学者报道板层素5和6可被一组瘢痕性类天疱疮(CP)患者的循环自身抗体IgG所识别[15]。Lawrence等[16]进一步研究发现此组CP患者血清IgG主要识别600kD蛋白(板层素6),也识别400kD蛋白(板层素5),但较弱。因此他们建议给此类患者命名为抗板层素性CP。
(九)200kD蛋白:Zillikens等[17]报道1例口服四环素和秋水仙素后致皮肤粘膜快速进展的紧张性水疱形成患者。组织病理类似于疱疹样皮炎;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见IgG和C3在BMZ线状沉积;用盐裂或吸疱法分离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见IgG型自身抗体结合在真皮侧,主要是IgG4。用表皮或真皮提取物进行免疫印迹揭示IgG和200kD的真皮抗原提取物结合;免疫电镜发现金颗粒沉积于BMZ透明层的下部。回顾文献Davis等于1991年曾报道3例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患者血清自身抗体IgG与盐裂后皮肤表皮侧的靶抗原成分结合,免疫印迹证实该靶抗原分子量也为200kD。它们是否为同一种BMZ成分,及在病谱中的作用等尚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十)45kD蛋白:多数学者认为眼CP特异性靶抗原是分子量为45kD的蛋白质。Pazderka[18]对一组眼CP患者循环性自身抗体进行了研究: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发现IgG或IgA结合在表皮侧;免疫印迹证实IgG或IgA识别45kD的表皮提取物成分,但不识别BPAG1、BPAG2及97kD的蛋白质分子。
(十一)120kD蛋白:Marinkovich等[19]报道部分LAD患者血清中抗体IgA结合120kD表皮提取物成分。用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发现抗体在表皮侧沉积,并且广泛地存在于角膜,口腔粘膜等处。在体外实验中用单克隆抗体123(能特异性识别这种靶抗原成分但不识别BMZ其它抗原)能诱导表皮和真皮的分离。免疫电镜揭示这种自身抗原位于锚丝纤维中,但免疫印迹,免疫沉淀研究证实它又不同于板层素1、5、6等。推测这种物质在维持表皮和真皮粘附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命名为LAD-1。
(十二)Ⅳ型胶原:已知Ⅳ型胶原是BMZ成分之一,称为膜胶原。它主要存在于BMZ的致密板中,与其它非胶原成分如板层素、纤粘素、氨基葡聚糖等组成复合物,从而在细胞的分化、生长、再生及平衡,基底膜稳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最近有人报道1例表皮下水疱形成的EBA患者血清抗体IgG能识别185kD真表皮连接蛋白提取物,这种蛋白质也能被兔特异性抗Ⅳ型胶原抗体所识别[20]。从185kD印迹带上洗脱下来的IgG抗体用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示其结合于真皮侧。用包埋后间接免疫电镜研究发现这种抗体沉积在BMZ的致密层。据此认为这种靶抗原是Ⅳ型胶原,并对具有抗Ⅳ型胶原抗体的“EBA”命名为:抗Ⅳ型胶原水疱性表皮松解症。
综上所述,近年来对表皮下疱病BMZ靶抗原研究进展较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BPAG1、BPAG2分别被确定为BP的两个主要的靶抗原,均位于半桥粒上,而BPAG2是个跨膜糖蛋白,研究表明BPAG2还是个信息分子,并且认为在BP的发病中处于始动地位。有关BP两个主要自身抗原目前已经明确,包括它们在组织中的位置,分子量大小,氨基酸序列以及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等。有关EBA靶抗原亦即Ⅶ胶原cDNA也被揭示。此外,450kD和97kD真表皮连接蛋白提取物也被多数学者认为分别是眼CP和LAD的靶抗原,在致病机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虽然在BMZ上发现了许多新的自身抗原,但由于缺乏重复实验以及对它们的序列没有完全弄清,加之各实验 室条件不同,一些分子量相似的靶抗原成分尚未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尚待深入研究。纵观近十余年来的成果,必将在不远的将来有可能随着分子免疫学、分子遗传学以及电子显微技术的发展,能完全揭示BMZ中的自身抗原分子及各自的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阐明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病理机理提供线索。这仍将是这一领域未来几年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tamai K et al. Dermatology, 1994;189(Suppl 1):27-33
2 guo et al. Cell, 1995;81:233-243
3 bedane C et al. J Invest Dermatol, 1997;108:901-907
4 masunaga T et al. J Invest Dermatol, 1997;109:200-206
5 borradori L et al. J Cell Biol, 1997; 136:1333-1347
6 lin M-S et al. Clin Exp Immunol, 1997;107(Suppl 1):9-15
7 chen M et al. J Invest Dermatol, 1997;108:68-72
8 haftek M et al. J Invest Dermatol, 1994; 4:656-659
9 bhogal B et al. Br J Dermatol, 1987;117:289-296
10 fujiwara S et al. Dermatology, 1994; 189(suppl 1):120-122
11 fujiwara S et al. J Invest Dermatol, 1996;106:1125
12 stephanie L et al. J Invest Dermatol, 1994;103:78-83
13 lawrence S et al. J Invest Dermatol, 1996;107:209
14 yamane Y et al. Br J Dermatol, 1996; 135:785-790
15 engel J et al. Biochem, 1992;31:10643-10649
16 lawrence S et a l. J Invest Dermatol, 1997;108-848
17 zillikens D et al. J Invest Dermatol, 1996;106:1333
18 pazderka SE et al. J Invest Dermatol, 1993;101:619
19 marinkovich MP et al. J Invest Dermatol, 1996;106:734-738
20 reza F et al. Austral J Dermatol, 1997;38(Suppl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