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尿道内尖锐湿疣、艾滋病等性传播病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研究取得新进展,其中核酸扩增技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作为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对尿道内尖锐湿疣的诊断和疗效评定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HIV-抗体,以唾液为标本,具有与血清标本同样的诊断意义。
人们一直在寻找更灵敏、特异、快速、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来诊断性传播疾病(STD)。近年来,国外学者应用清晨首次尿(FCU),或长时间(超过4小时)不排尿后的首段尿(FVU)作离心沉淀,用尿沉渣来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CT)、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等病原体,应用唾液或口腔粘膜渗出液(OMT)检测HIV-抗体,以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新技术来检测这些病原体或其抗体,使STD诊断手段显著增加。现就近年国外有关STD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淋病
(一)核酸扩增技术:核酸扩增技术的问世,使临床实验室检测感染性病原体的敏感性显著提高,可检测到标本中一个基因拷贝[1]。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连接酶链反应(LCR),是核酸扩增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2]。
PCR是1985年建立起来的一种体外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技术,它需要一对引物(或探针)。Crtchfelt等[3]对344例男子的尿道拭子、尿沉渣标本和192例女子的宫颈拭子、尿沉渣标本分别进行淋球菌的共同PCR扩增试验。扩增产物用微孔板进行了特异性杂交和比色法测定,并将检测结果与标准的培养法结果相比较。淋球菌真阳性由针对其16srRNA的PCR确定。结果:PCR检测淋球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男子尿道拭子标本分别为97.3%、97%,尿沉渣标本分别94.4%、98.5%;女子宫颈拭子标本分别为100%、99.4%,尿沉渣标本分别为90%、95.9%。结果提示:无论是以尿道拭子、宫颈拭子为标本,还是以尿沉渣为标本,都是高度敏感的。PCR法检测尿沉渣中的淋球菌,为普查高危人群中淋球菌的感染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LCR 为1989年建立起来的另一种核酸扩增技术,它需要两对引物(或探针),在连接酶的作用下使相邻两引物拉增片段连接起来。Stary等[4]对200例男子和125例女子分别取尿道或宫颈拭子、FVU沉渣作LCR试验检测淋球菌,以尿道或宫颈拭子淋球菌培养作为“金标准”。结果:男子尿道拭子标本LCR法检测淋球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尿道拭子培养法检测淋球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9%、100%,FVU沉渣标本LCR法检测淋球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100%。女子FVU沉渣标本LCR法检测淋球菌的敏感性最高:94.7%,宫颈拭子标本培养法敏感性最低:63.2%(P<0.05)。该研究结果提示男子FVU沉渣LCR法检测淋球菌具有优越性。
(二)免疫学技术:近年来出现一种增强发光酶免疫分析新技术(ELEIA)。其基本原理是将某种发光剂或其衍生物加入到一个免疫反应体系中,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发光,可以发光强度来计算待测抗原或抗体的量[5]。而加入发光增强剂后,发光信号增强,持续时间延长,可以重复测量,方法灵敏、准确[6、7]。
非淋菌性尿道炎
Crotchfelt等[3]也同时对CT进行了共同PCR扩增试验。CT的真阳性由DFA或针对CT的主要外膜蛋白(OMP-1)PCR确定。结果:男子尿道拭子标本PCR法检测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2%、99.3%,尿沉渣标本分别为88.2%、98.6%。女子宫颈拭子标本PCR法检测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尿沉渣标本分别为100%、99.4%。结果提示可以用尿沉渣来代替尿道或宫颈拭子作标本,对大规模高危人群进行CT感染的普查。
Gaydos等[9]对高危人群男女各300例的生殖道拭子和尿沉渣分别用LCR法检测CT。LCR测定在CT质粒内用配体标记探针扩增的特殊系列,扩增产物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查。对于不同结果的标本,对CT的OMP-1的靶基因用LCR法检测予以证实。结果:以尿沉渣为标本,LCR法检测CT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男子100%、99.6%,女子100%、98.5%。提示LCR法检测FVU中的CT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该 方法普查STD高危人群中CT的感染,极有实际意义。
随后,Gaydos等[10]对该课题进行了下一步的研究。他们取得408例美国高校女生志愿者(低危人群)FCU沉渣,分别用PCR法和LCR法检测CT。结果:PCR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8%、99.1%,LCR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99.1%(用OMP-1靶基因PCR试验证实64例为真实感染)。因此,作者认为以尿沉渣为标本,用PCR法和LCR法检测CT,其敏感性比用宫颈拭子标本作PCR要敏感得多。原因可能是在宫颈分泌物中含有PCR抑制因子[11]。
Mocada等[12]用EIA法对1341例有症状和816例无症状男性FCU标本中CT抗原进行了检测。作者采用了4种商品化EIA试剂盒:Kodak sure Cell,Chlamydiazyme,Syva Micro Trak和IDEIA来检测FCU的沉渣,取尿道拭子标本作组织培养。结果:有症状者EIA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范围分别为76%~91%、95%~99%。组织培养法敏感性约为90%。无症状者EIA法特异性高达96%~99%,敏感性因标本冷冻与否而波动较大,未经冷冻标本Chlamdiazyme法敏感性为77%,尿沉渣Syra eIA法敏感性最高:86%。作者认为EIA法检测有或无病症男性FCU的敏感性相当于尿道拭子标本的组织培养分离法。用EIA法检测尿沉渣标本,可以提供筛查无症状男子CT感染的一种非侵入性方法。
而Stary等[13]应用两种DNA扩增法PCR、LCR和酶免疫测定法(EIA)法对705例无症状男子FUV中的CT进行了检测。所用CT抗原检测试剂盒为Micro track EIA及DFA,LCR为扩增质粒DNA的LCx试剂盒,PCR为Amplicor试剂盒。真阳性用DFA法或用针对CT的主要外膜蛋白基因的LCR对标本或备用标本进行确证。结果:EIA、PCR、LCR法的敏感性分别为37.9%、62.1%、93.1%,特异性分别为98.1%、99.6%、100%。EIA法检测尿沉渣的CT敏感性远不如PCR、LCR法,而尤其以LCR法敏感性最高。
尖锐湿疣
Iwasawa等[14]检查了47例男子尿沉渣标本,其中29例有尿道内尖锐湿疣(CA),25例尿道内CA作组织病理学检查。3例为阴茎CA。15例无CA者作健康对照。使用HVP6、11、16、18和33的共同引物L1型特异引物作PCR,共检出22例HPV dNA均阳性。同一患者尿液中与尿道内CA组织中检出HPV类型相同。因此,作者认为:尿液可冲下尿道上皮被HPV感染的细胞,尿沉渣PCR检测HPV dNA,能鉴定男子尿道内HVP的感染,用尿液作标本检测HPV DNA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简单的方法,比活检更具可行性,适合用作尿道内HP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也可用于评价治疗效果。作者还分析了部分尿道内CA患者尿沉渣PCR法检测HPV dNA阴性的原因,可能与尿中含有的抑制因子如脲、铁、肝素等有关,可通过尿标本煮沸、氯仿-酚抽提等方法予以避免。
艾滋病
目前检测HIV-抗体主要采用免疫学方法。常用的方法有EIA法(包括酶免疫法、ELISA法等)、蛋白印迹法(WB)等。
Emmons等[15]报告了以唾液为标本,检测HIV-抗体能达到很高的精确度。采用ELISA、IgG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法(GACELISA)、WB等方法,对高危、低危人群唾液标本进行了HIV-抗体的检测,敏感性达97.2%~100%,特异性达97.7%~100%。其中以GACELISA、ELISA WB为最优越。作者认为,唾液与血清标本比较,具有易采取、依从性好、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等优点。
Saville等[16]对615名美国高危、低危人群进行了研究。他们对615名志愿者全部采取了唾液和血清标本。两种不同的唾液采取设备和快速检测系统包括①the Orapette/SalivaCard HIV-1/HIV-2,②the OmniSal/ImmunoCcmbⅡHIV-1和HIV-2。血清组用ELISA法检查HIV-1和HI V-2抗体,并用WB法作确认试验。结果:两种快速唾液标本测定法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9.8%~100%。作者认为:这种快速检查技术和简易采取唾液的使用方法相结合,可作为有效的、精确的、常规的检查HIV-抗体方法,尤其适合对大规模人群的初筛试验。
小结
淋球菌的检出对淋病有确认意义,PCR、LCR法检测尿沉渣中的淋球菌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非常有利于大规模的高危/低危人群的普查。CT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菌,用PCR、LCR法检查尿沉渣中CT,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完全可以取代尿道/宫颈拭子标本对大规模高危/低危人群进行普查,是非常理想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免疫学方法检测HIV-抗体,目前还处于无法替代的地位。以唾液为标本检测HIV-抗体,与以血清为标本相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没有显著差异。George等[18]认为口腔粘膜渗出液与血液标本比较具有以下潜在优势:①没有静脉穿刺的压迫和疼痛感;②安全;③被检查者依从性好;④更经济;⑤更方便。
参考文献
Quinn TC.Sex Transm Dis,1994;21(2 Suppl):19-27
Rogers BB.Hum Pathol,1994;25(60:591-593
Crotchfelt KA et al.J Clin Microbiol,1997;35(6):1536-1540
Stary A et al.J Clin Microbiol,1997;35(1):239-242
Larry J et al.Clin Chem,1991;37(9):1472-1481
Mccapra F et al.J Biolumin Chemilumin,1989;4(1):51-55
Bonini PA et al..J Biolumin Chemilumin,1990;5(2):193-198
Zheng HY et al.J Clin Invest,1992;90(9):1000-1006
Gaydos CA et al.Sex Transm Dis,1996;23(5):402-406
Gaydos CA et al.J Infect Dis,1998;177:417-424
Bauwens JE et al.J Clin Microbiol,1993;31:3032-3037
Moncada J et al.Sex Transm Dis,1994;21(1):8-12
Stary A et al.et al.Sex Transm Dis,1996;23(2):93-102
Iwasawa AK et al.Sex Transm Dis,1997;24(3):165-168
Emmons W et al.Am J Med,1997;102(4A):15-20
Saville&nb sp;RD et al.J Clin Lab Anal,1997;11(1);63-68
Geddy PM et al.Genitourin Med ,1993;69:276-279
George JR et al.Am J Med ,1997;102(4A):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