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25例Brodie's骨脓肿的X线平片,探讨其X线表现类型及特点。 方法: 25例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6个月—60岁。全部病例的X线分析基于常规X线平片。结果:四肢长骨是Brodie's骨脓肿好发部位。平片根据其X线表现特点分4型:Ⅰ型松质骨型9例,Ⅱ型皮质型5例,Ⅲ型髓腔型6例,Ⅳ型多发型5例。Ⅰ—Ⅲ型共20例,占80%,具有诊断Brodie's骨脓肿的典型征象,其中囊样骨破坏区、周围移行性骨硬化区为本病特征性表现。结论:平片是诊断Brodie's骨脓肿的有效方法,对特殊类型的病例应注意鉴别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 骨脓肿 局限性 放射摄影
Brodie骨脓肿又称慢性局限性骨脓肿,1832年由英国医师Brodie首先报告。近十年来由于国人体质的提高以及抗菌素应用等因素,本病较少见。且其影像表现复杂多样,易造成误诊。但目前国内有关报道文献尚少。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笔者搜集我院1963年~199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其X线表现特点及其分型。
1.一般资料
25例中,男15例(60%),女10例(40%);年龄6个月~60岁,平均23岁;病史5d~30年,平均15个月。20例初发症状为局部疼痛,10例伴有局部肿胀;5例有外伤史,2例出现发热(T:38。C),2例局部流脓,1例局部出现肿块。25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均采用X线平片(正侧位及轴位)检查,术中常规行病检。结果,均为慢性局限性骨脓肿。
病理检查:25例Brodie骨脓肿均可见骨细胞坏死,骨小梁残缺;肉芽组织增生、纤维化,急慢性炎细胞浸润及多核细胞反应。部分有骨质增生及坏死骨(碎屑样);纤维素性渗出物及脓性渗出物,2例可见PAS染色阳性真菌样小体。
2.X线分析
2.1 病变部位:股骨13例,占52%;胫骨8例,占32%;肱骨1例,跟骨1例,腓骨1例,
多骨受累1例,各占4%。其中发生于骨皮质5例,松质骨9例,髓腔6例,多发5例。
2.2 X线表现:①骨质破坏为主要表现,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区,多为单发(21
例)占84%,多发(4例)占16%;内无骨小梁等正常骨结构。②骨膜反应:呈层状或花边状,少见放射状及骨膜三角,为并发表现,共12例占48%。③骨增生、硬化:多呈环状环绕骨质破坏区,增生硬化区为移行性改变(逐渐消失于正常骨质中),有14例,占56%。④死骨:骨质破坏区中出现死骨呈点状、细砂状稍高密度影,偶有小片状,有10例出现,占40%。局部软组织肿7例;3例伴发病理骨折。
3. 讨论
3.1分型:本病分型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一般仅简单把发生于各部位慢性局限性骨脓肿统称为Brodie骨脓肿,未有明确分型。有关文献病例报道大多为个案病例的X线特点,笔者通过本组病例分析结合复习文献,发现各部位Brodie骨脓肿的影像学征象具有不同特点,根据其可分为:①松质骨型;②皮质型;③髓腔型;④多发型四种类型。此分型结合病变的部位,发病的数目,能更加准确地、客观地反映本病的实质,以达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目的,且本型分法简单、合理,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3.2 X线特点
3.2.1松质骨型(9例):主要好发于四肢长骨干骺端之松质骨,偶见于其它松质骨。X线均可见明显单发不规则或圆形低密度区,周围多有反应性骨增生,增生的骨与发病年龄及病程长短有关。骨破坏区多位于中央,病灶较大范围在2—3cm。骨皮质无明显改变。骨外形及软组织亦无明显改变,极少累及关节。一般骨膜反应无或轻,常呈层状。低密度区内偶见小点状稍高密度影的死骨,X线平片分辨率有限,死骨表现多不明显或难于显示,因此有时Brodie骨脓肿难于与骨的囊性的肿瘤样变或肿瘤区别,但病检多发现有碎屑状死骨。CT扫描检查有助于发现死骨,可提高Brodie骨脓肿诊断的准确性。
3.2.2髓腔型(6例):脓肿位于骨髓腔;X线表现为:①位于长骨骨干中部,病灶为类圆形低密度区,一般较大。②脓肿大者可引起骨外形改变及骨皮质增厚,但骨膜反应少见。骨破坏区内常见较大的死骨。
3.2.3皮质型(5例):病原菌经滋养动脉进入骨皮质内形成慢性局限性脓肿。X线显示病变位于四肢长骨骨皮质内,呈低密度骨破坏区并轻度反应性骨质硬化,时可见死骨;病变多向外穿破,极少侵犯髓腔,当病变向外穿破时可见骨膜反应与软组织肿胀。
3.2.4多发型(6例):病变部位及X线表现特殊,极易误诊。其主要X线特点为病灶好发于髓腔呈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或圆形低密度区,范围较大,病灶多发,于一骨或多骨受累;一骨多发者可见脓肿间有隧道样透亮影相连。本组有1例,部分见骨质增生硬化,多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可并发病理骨折表现,时可见死骨。
3.3 诊断与鉴别诊断
Brodie骨脓肿的临床症状一般较轻微,多无全身症状,仅表现为患处轻微疼痛,无明显感染史和外伤史。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偶然机会被发现。临床各项检查多为正常,故容易漏诊和误诊。X线平片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本病X线表现多样,非典型的Brodie骨脓肿需与下列疾病鉴别。(1)骨结核。骨骺、干骺端结核病灶边界不整齐,周缘无硬化环,常见骨质疏松,病灶内可见沙粒样死骨,病变不累及骺板与累及关节,呈〝骑跨征〞表现,而Brodie骨脓肿少见上述表现。(2)骨囊肿。骨囊肿亦表现为干骺端透亮区,多数呈不规则囊样类圆形,透亮区内可有少许纤细条状间隔,局部皮质变薄,周围硬化边菲薄,无骨膜增生与软组织肿胀,Brodie骨脓肿的骨膜增生出现较多,而且病史越长硬化越明显。(3)骨嗜酸性肉芽肿。此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单发或多发,单发多见于颅骨及股骨,多发见于椎体;表现为囊样破坏,有骨质增生硬化,类似Brodie骨脓肿,但骨膜增生较Brodie骨脓肿少见,可结合发病部位及实验室嗜酸性细胞增多诊断。(4)骨样骨瘤。该病X线平片表现类似病灶圆形或卵圆形透亮区,较小,周围有明显骨硬化,但可有特征性钙斑影(中心处)可助诊断。(5)恶性骨肿瘤。骨破坏范围边界不明确,常伴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及肿瘤骨形成,Brodie骨脓肿边界多明确,无肿瘤骨。因而Brodie骨脓肿诊断应依据各型X线征象结合临床,必要行CT检查以助于发现脓肿与死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部分特殊病例尚需随访和诊断性
治疗才能作出最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