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浙江东部杭州湾一带连续发现了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包括萧山跨湖桥、下孙、浦江上山、嵊州小黄山等。这些遗址已测定的年代大都落在距今8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但文化面貌与已知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文化有所不同,有些还呈现出看似进步的特征,因而引起学界很多人的关注。最近,张之恒先生通过与相关遗存的比较分析,认为嵊州小黄山遗址应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已测年代数据明显偏高,不应采用。并连带提出,杭州湾南北的宁绍平原和嘉兴一带“由于受全新世前期海侵的影响,在距今9000~8000年前不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没有可能发现距今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见本报2006年2月17日7版)查阅各种地学资料,我们不能同意这一观点,以下就此提出粗浅看法。
一、全新世前期的海陆变迁
在更新世晚期,由于冰川气候的强烈影响,我国东部沿海海面普遍下降,造成黄海全部和部分东海陆架裸露成为陆地。此后随着冰期结束气候迅速回暖,海平面急剧上升进入海浸期,其间曾有几次间歇性停顿,形成几级明显的水下阶地和埋藏贝壳堤、潟湖、泥炭沼泽、河道、三角洲、海滩等,这是对黄渤海陆架地貌的最新一次大规模塑造。根据冲绳海槽西侧水深155米海底贝壳堤的14C测年数据14780 ± 700年,地学界一般认为,距今15000年前后我国东部沿海的海岸线约在现今水深150—160米附近。对海浸期的地质遗迹也获得了多个14C年代数据,如水深112米处陆架和三角洲的年代为距今12400 ± 500年和11300 ± 500年,水深64米和63米处三角洲的年代为10000 ± 600年和8640 ± 100年,水深56米处泥炭沼泽和海滩的年代为12400 ± 200年和11340 ± 550年等。依据这些地质遗迹和测年数据,地学界关于黄海和东海全新世早期的海岸线位置主要有两种观点,或认为距今12000年的海岸线应在现今水深100~110米附近,距今10000年应在水深50~60米;或认为距今14000年的海岸线在水深100~110米附近,距今12000年在水深50~60米。总之,海岸尚在现今海面以下,当时的长江三角洲尚在现代以东数百公里。(如图)
关于海岸线何时抵达现代位置,萧山跨湖桥、下孙等遗址的最新发现提供了重要证据。根据初步的发掘报道,下孙遗址的文化层被厚达4米的海相淤泥直接覆盖,这层海相堆积的最上部发现密集的海生生物遗骸,包括中国绿螂、藤壶等。另外还有发生干旱的迹象。因此,发掘者认为遗址的废弃由于干旱与海侵造成的,并注意到藤壶蛀穿遗址木构建筑的现象,认为遗址废弃的时间距离海侵不远。该遗址出土木头标本已测定的2个年代数据均在公元前5800~5700年左右(经树轮校正),所以把海水淹没遗址的时间推定在距今7500年前后可能是比较适宜的,比发掘者推测的距今7000年之际略早。我们从灰坑中出土较多的鱼类、贝类遗骸还能看出,遗址使用期间应距海岸不远。该遗址现今海拔在0米以下,其南约2公里的跨湖桥遗址地势稍高,也被厚达4米的海相淤泥覆盖,测年也和下孙一致,所以可以推测,长江三角洲在距今7500年前后海面始达海拔0米附近,即现今海岸位置。再联系上述全新世早期的海陆变迁过程,可知距今7500年以前海岸尚在现今海面以下,海侵尚未对现今沿海地带造成明显影响。因此,张之恒先生认为杭州湾一带在全新世前期已受到海侵影响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们注意到,此前曹兵武等先生也表达过与本文类似的观点。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地学界有学者主张全新世海侵到达最高海面位置发生在距今7000年以前,海水在长江三角洲一带可达海拔10米附近的茅山东麓。这一观点与跨湖桥和下孙的发现有相当差距,可能也需要重新认识。
二、浙东沿海新石器早期文化的形成背景
张先生从上述认识出发,认为全新世前期杭州湾一带不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存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这一点也不能成立。通过地学界对东海海底大面积的柱状剖面的系统孢粉分析,全新世前期(包括前北方期和北方期)的气候和植被状况已经比较清楚。其中距今12000~10000年前以木本花粉居首位,以落叶阔叶的柞栎和槲栎等为优势成分,松仍有相当数量,柏科也有一定数量,个别见到冷杉。草本花粉有较多的禾本科、蒿属,水龙骨科孢子也较多。反映陆缘山地为阔叶、针叶混交林,沿海平原分布着盐生草本植物,相当于目前暖温带南缘的植被,气温应比现在低2℃~3℃,气候冷凉略干。到距今10000~8000年前,落叶以栎类为优势分子,并出现少量常绿阔叶的青冈栎、栲属花粉,而柏、冷杉基本未出现或仅有少量,松仍有一定数量。草本花粉数量增多,以禾本科为主,还有蒿、滨藜、盐地碱蓬等。反映陆缘山地的植被进一步演化为含少量常绿阔叶树的落叶、阔叶混交林,类似现今淮河以北的植被,气温较现在低1℃~2℃,比前期略温暖。对现今杭州湾沿岸杭州、西湖、宁波、镇海等地的孢粉分析,也反映出气候由温凉略干向温和转变,与同期的东海基本相同。而对黄东海埋藏黄土的研究则表明,全新世前期随着气候转暖,亚洲东部的古季风活动也明显减弱,南黄海陆架及长江三角洲一带原先的大面积沙漠区缩小,变成黄土分布区(即硬黏土沉积区),形成有利于沼泽发育的环境。
这些资料表明,全新世前期不仅杭州湾一带,而且裸露成陆的大片海底平原,都拥有适合人类生存的
自然环境。换句话说,不仅杭州湾一带的跨湖桥、下孙、上山和小黄山等遗址是在这一环境背景下生成的,而且在当时的海底平原上也应该有人类生存和活动。从大的地理范围看,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这些早期遗址都位于沿海地带,形成面海分布的格局,这可视为全新世前期海进人退的反映,甚至可能推断,这些遗址实际上只是当时陆化平原上众多沿海聚落的残余。曾经有学者指出,河姆渡文化的有些遗址可能已被海水淹没。现在看,尽管跨湖桥和下孙的文化面貌与河姆渡文化尚有缺环,还不能肯定之间有必然的源流关系,但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分布地域已经明显比跨湖桥和下孙高敞,也显示出海进人退的趋势,所以,说部分河姆渡文化遗址已经被海水淹没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与整个长江流域进行比较,还能发现另外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纬度更偏南的长江中游南侧距今14000~10000年的自然环境与距今10000年前后的长江下游很相似,现在长江中游南侧的江西、湖南和广西等地都发现了新石器
时代初期的遗址,具有原始的陶器和稻作农业技术,那么,在长江下游以及同时期的陆化平原上发现更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就不是不可能的。总之,
目前已经发现的这些早期遗址的形成具有可信的环境背景,其年代也应是可信的;而还应有更多类似遗址乃至更早的遗址,需要人们开拓视野去发现。
三、余论
由浙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所引发的这些思考,实际上涉及到整个中国东部沿海新石器文化的起源问题。以往人们在考虑新石器时代文化起源时,往往沿用从山地到平原的思路,认为人类是从旧石器时代的山洞走向平原的,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反映。这在内陆地区总体上是不错的,但对沿海地区却并不尽然,需要面临一个转换思路的迫切问题,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全新世之初的陆化平原上也有人类生存,以及同时期所发生的剧烈环境转变在沿海地区引起的沧桑巨变,即海陆变迁和海进人退对人类生存构成的巨大影响和挑战,人类应对挑战所采取的手段理应与内陆有所不同——新石器文化在沿海地区的起源很可能是从沿海平原到高地的模式,即随着海水不断内侵而不断退向现代陆地的模式,而不是相反。
东部沿海的新石器文化起源与海陆变迁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应扩大研究视野和研究地域,充分运用地学资料和邻近地区的相关资料作周密系统的分析。就长江下游而言,联系长江中游的考古资料来探索跨湖桥一类遗存的性质和源头固然重要,但本文的分析已经显现,把目光投向现在的黄东海(包括海中岛屿)同样也是很有必要的。就整个东部沿海而言,以华北平原北缘的永定河为界,明显存在圜底釜和筒形罐两大新石器早期文化系统南北对峙的局面,其中圜底釜文化系统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和浙江等地沿海,跨越上千公里的文化联系如果仅用文化传播来解释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全新世前期的海陆变迁和海进人退必须纳入视野。就整个东亚沿海而言,圜底釜和筒形罐两大文化系统又呈现出以永定河—渤海海峡—清川江为界南北对峙的格局,其中圜底釜文化系统涵盖了我国东部沿海、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西部沿海,跨越现代黄海和东海东西对峙。这一格局显然也是文化传播解释不了的,也必须把全新世前期的海陆变迁和海进人退纳入视野。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转换思路、开拓视野,才能逐渐靠近那个真实的历史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