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生产无限性和地球有限性矛盾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资本主义制度不仅引起了诸如贫困、失业、两极分化、经济危机、战争等一系列社会内部矛盾,而且还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也引向了激烈的对抗状态之中,这些对抗集中表现为:全球生态危机严重损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地球越来越不适宜人类生存;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人类将面临资源危机;人口过量增长,即将突破地球所能供养人口数量的极限。生态环境的恶化虽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生产无限性和地球有限性的矛盾。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如果任由这一矛盾继续发展下去,毁灭的不是自然,而是人类自己。
1、全球生态危机出现
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页)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全球化这个词,但隐含了这样一层意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和商品的全球化趋势将是不可避免的。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度过了垄断时期的艰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迅速扩张,形成全球资本主义。与之相伴随的是,环境的被污染和资源的被掠夺开发不再以国度为界。虽然发达国家可以把污染程度高的产业搬迁到发展中国家,把垃圾、化学废物廉价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但是大气圈、水圈、自然风向的漂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更不是被国界人为限定的。进入世纪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愈来愈明显地展露出来,全球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文明和自然的冲突以最强烈的形式爆发出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是这样的一种状况:
森林的过度砍伐造成水土流失、江河淤塞、洪涝与旱灾频发、土地沙化,富饶的森林、牧地、耕地逐渐变为乱石、荒山、沙漠------
煤炭的燃烧带来了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飘尘、黑烟等。以石油为燃料的汽车,排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污染了城市。不断发展的化学工业又大规模地增加了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汞、石棉、铅等有毒物质在大气中广泛散布,人们几乎生活在浓厚的毒雾中。
“城市垃圾堆积在街头和排入江河,有机废物使江河中溶解氧消耗过多,有机物的溶解物又使河水氧化加剧,细菌和藻类大量繁殖,使水的含氧量进一步降低,厌氧细菌与废物作用产生大量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江河变成了臭水沟。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及工业有害物质通过渗透作用进入地下水或流进江河,进而进入海洋,传遍全球各个角落。使港口变成死海,海水中的毒物又重还大陆,造成二次污染。”(《环境保护》1999年第3期第24页)
在世界贫苦地区,因为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每五个人就有一个活不到50岁;全球每年有1100万儿童死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和痢疾等这些可以预防的疾病;每年几乎有400万儿童死于与室内和室外的大气污染有关的急性呼吸道;每年有300万儿童死于痢疾,这主要与缺乏清洁的饮用水和卫生设施有关;拉丁美洲已绝迹多年的霍乱,1997年又重新发现,仅在秘鲁就夺去了11万人的生命,并造成了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350到500万起急性农药中毒事件,尚有数千万人暴露在浓度较低但仍有危险的被农药污染的空气中;化肥的过量使用正在损害海洋生态系统,导致有害藻类的大量繁殖和鱼类死亡。(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开发署和世界银行于1999年5月1日联合出版的新报告——世界资源报告(1998—1999))
“每个活着的人现在吸进的每一口气所含的氯原子都要比摩西或穆罕默德所吸的氯原子多6倍。-------而造成这种额外的氯原子的化学物质不到60年前刚刚开始具有商业用途。(〔美〕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中央编译出版社,第53页)
“自从发现臭氧洞以来,它差不多每年都在变深,现在所占面积差不多是美国本土48洲总面积的三倍。”(同上书,第56页)
“17亿以上的居民没有适当的安全饮水供应。30多亿人没有适当的卫生设备,因此不得不冒污染水体的风险。------由水污染的疾病平均每天导致25万人死亡。”(同上书,第48页)
“每秒钟有1.5公顷雨林在消失,现在物种的灭绝率突然加速了上千倍,南极出现了臭氧洞,所有纬度上的臭氧层变薄,保证地球上可以生存的的气候平衡受到破坏——这一切都表明了人类文明与
自然之间日益强烈的对撞。”(同上书,第49页)
“从本世纪初到现在,全世界热带雨林面积减少了一半,照这个速度
发展下去,到21世纪中叶,全世界热带雨林将全部消失。”(戴维·皮尔斯:《世界无末日》,
中国财政出版社,第154页)
联合国气象组织有一个报告这样认为,到2050年,地球表面温度将升高3—8度,并会引起两极冰帽融化,全球海岸线附近的海平面将上升30—50厘米,世界各地海岸线的70%、美国海岸线的90%、恒河、尼罗河、密西西河的三角洲将被海水淹没,太平洋、印度洋和一些岛屿将不复存在,日本的东京将有30%的地面被海水浸泡,位于北海之滨的荷兰有可能成为海中之国;到2070年时,菲律宾的大马尼拉都市区的大部分可能潜入1米深的水下;到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1米时,许多沿海城市将在地球上消失,世界的生态灾民将超过3亿之多。
……
面对这样的一个世界,我们能说什么呢?即使有话可以反驳这些数字和事实,我们又能怎样去言说呢?我们只能说:资本的全球化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全球化。
2、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
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不仅导致环境退化和全球生态危机,而且消耗和浪费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使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如铬的世界已知储量大约是77500万吨,其中现在每年开采大约185万吨,如果按
目前的消耗量,已知储量大约能维持420年。可是,铬的真正的世界消耗量每年按26%的速度在指数增长,在95年内将耗尽。如果我们假定还有未发现的储量是现在已知的储量的5倍,也只能把储量的寿命从95年延长到154年。但是,地质学家们现在已经否定了能找到大的、新的、富矿矿床的前景,地球上只剩下有限数量的地方可寻找大多数矿物了。虽然,随着
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可能学会把使用过的材料回收来再循环利用的技术,可能开发新的产品,以增加稀有资源制造的产品的耐久性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认为再循环生产和更好的产品设计是昂贵的,是不
经济的,是与利润生产目标相矛盾的。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使不可再生资源以指数增长速度被消耗,指数增长可以产生惊人的结果,可以突然地接近一个固定的极限,人类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资源危机。
另一方面,大量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也产生了严重的污染。从地球内部取出的金属和能源被利用和废弃以后,虽然物质形态已经改变,但组成它们的原子是不会消失的,它们会重新排列,消散在地球的空气、土壤和水中。虽然生态系统能吸收人类活动排放出来的许多东西,并把它们重新处理成对其它生命体有用的或无害的东西,但当这些东西大量地排放出来时,单凭生态系统自身的吸收和净化能力是无法面对这些有害物质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被破坏。海鱼中的汞、城市空气中的铅粒子、海滩上的油膜、城市中堆积如山的垃圾------。污染已成为我们这个世界中另一个按指数增长的量。
在当今的国际
政治经济秩序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工业生产严重依赖资源的储藏国和原料的生产国,为他们的工业生产供应原料和能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消耗了地球上的绝大部分不可再生资源,以美国为例,它消耗铝、煤、铜、天然气、石油、镍、白银、铁等资源的量分别占世界总数的42%、44%、33%、63%、33%、38%、26%、28%,不到世界5%的人口却消耗了34%的世界资源(而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所消耗的世界资源却不到1/10),人均消费量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倍多。因为穷国的落后,他们比富国更加依赖于自然资源,又加上富国对自然资源的无限需求,这鼓励了穷国不惜以掠夺式的方式来开采这些自然资源,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不可避免地出现指数增长。正如俄共新党纲所指出的那样,充其量只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着原料、能源及其它资源世界产量的大约五分之四。如果全世界都沿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老路发展,追求并实现“金十亿”(发达国家人口总数)所具有的那种生活方式,地球将不堪重负,使人类无法生存。如果我们把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都用光了,那我们的子孙后代用什么呢?
3、人口指数增长及其后果
人口增长是与
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旧石器
时代,世界人口翻一番需要3万年,公元初期缩短到1000年。1650年世界人口数量大约是5亿,从1650年5亿增加到1830年的10亿,之后每增加10亿人口的时间从100年缩减到30年、15年和3个12年。1970年世界人口总数是36亿,增长率每年是2.1%,按这个增长率相当于33年翻一番;80年代中期,世界人口突破50亿,现在已达到60亿。根据联合国最新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到89亿,2100年将超过100亿,届时才有可能实现零增长。
人口如此大量增加,给资源、环境和社会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使我们必须面对诸如粮食、就业、住房、社会服务等这些
问题。以粮食生产为例,近10年来,几乎每个国家的粮食总产量都有所增长,但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地区,粮食增产跟不上人口的增长,引起了人均消费量的下降,温饱问题还困扰着这些发展
中国家。为了养活60亿人口,人们就不得不增加对土地和
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而对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的后果是严重的。深受人口泛滥之苦的国家莫过于中国,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基数最大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因为粮食压力,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掠夺性行为导致了土地的沙漠化和草原的退化,从而加剧了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退化速度。
目前,中国荒漠化面积达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土地面积每年仍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张。北京早在1991年就被内比罗国际会议列为“沙漠化边缘城市”。据中国
科学院兰州沙漠
研究所研究认为,造成沙漠化不断扩展的原因是:过度农垦占25.4%,过度放牧占25.3%,过度采樵占31.8%,水资源利用不当占9%,其他占8.5%。世界银行环境
经济专家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50%的河段失去了使用价值,1000万人饮水困难,单大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则高达500亿美元,占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 。这是因人口压力引起生态环境破坏的典型表现。
地球是有限的,有限的地球资源不仅要满足新增人口的物质消耗,而且还要满足整个人类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伴随人口增长而来的人类活动是空前的,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也是空前的,对自然的掠夺已经远远超过对自然的回馈。
在市场调节下,人口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因为市场调节在生态环境上失灵使这些问题恶化。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以及以物质利益竞争为中心的商品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强化,盲目扩大的生产与地球的有限性矛盾会更加尖锐。生产经营者引诱和鼓励人们去进行不合理消费,物质消费过度,给地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压力,导致人口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承受力很不协调。在人口数量增多和追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联合驱动下,加之资源无价,环境外部效应,经济活动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的刺激下,人类对资源进行了无度的开发利用,从而使全球范围内不可再生资源的存量日益减少,部分已枯竭;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在衰减,部分已供不应求;可开垦的耕地资源已十分有限;淡水资源的可利用总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
参考消息》1999年11月25日转载了《美国先驱论坛报》的一篇文章,该文章认为,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9亿,有1/4的人将生活在长期缺乏淡水的国家,我们将要增加一倍以上的粮食才能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如果90亿人中有许多人得不到充足的供养,那么在21世纪中叶到来之前,世界就将出现不稳定。该文还提到,目前发达国家的一个孩子的消费量和污染量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孩子的30到50倍,当贫穷的国家繁荣起来的时候,他们的孩子的消费和生产的物质数量就越来越大,而且人们还无法得知如果照西方国家的消费水平,地球还能供养多少人?地球上的资源还可以支撑多久?我们又不仅要问:难道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人才可以过富裕的生活吗?难道地球上的资源只专供少数人享用的吗?难道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有发展的权利吗?
4、
社会持续
发展问题的提出
随着资本主义
工业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张,资源危机、生态危机和人口爆炸等全球性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目前,连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空气和水都成为问题。这种情况向狂热追求
经济无限增长的人敲响了警钟。
自然对人类报复的一系列事件表明,经济的增长并不绝对等于人类福利的增长。这表明,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已经到了极限,人类的发展模式必须改弦更张。
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一批未来学家,痛心于人类目前所面临的危机的深刻性和严重性,指出了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危机。《增长的极限》是这批未来学家的代表作,该书批判了西方工业文明对地球维持生命能力的真正无知;揭露了物质革命的成功,使以“增长癖”为特征的西方工业文明骄傲自满起来;指出了不惜一切代价地用倍增的速度去求取经济的增长是得不偿失的,这样的增长注定要使人类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都达到极限,引起灾难性的冲击。该书提出了全球和未来发展的问题,引导人们把视野扩大到世界与未来的问题上去,第一次有力地批判了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发展观和价值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是上述思潮冲击的产物,它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新发展观,是人类面向未来必然作出的战略选择。其
理论贡献在于揭示了现行工业化发展模式潜在的非持续性危险,指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社会持续发展要求人对自然的利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又不危及后代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的代际关系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人类自身的延续问题。由于后代人不具有现实性,所以人类自身的延续性的命运就握在当代人手里。在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问题上,当代人处于主导地位,这就要求当代人以未来人作为参照系考虑自身的发展,把地球不仅仅看作我们的地球,而且要看作我们是在借用子孙的地球。
发现了问题,并不意味着就能解决问题。虽然人们提出了社会持续发展的理论,但在资本占统治地位,市场调节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竞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矛盾和人与自然之间矛盾是处于对抗状态的,两对矛盾是不可能达到和谐统一的,社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和经营的唯一目标。竞争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在资本主义
法律、道德规范下的利益争夺,是在广阔的社会生活诸领域以多种形式展开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争夺。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
规律在社会领域的特殊表现。在关系到生死存亡和切身利益的竞争压力下,竞争者往往会置道德与法律不顾,不惜牺牲他人、大众、后代的利益,以获取蝇头小利或赢得眼前竞争的胜利。对于竞争者来说,失败就意味着将被社会无情地淘汰,生存尚难保证,发展更无从谈起;眼前都难于维持,还谈何子孙后代的未来发展。对于竞争者来说,只要有利可图,有钱可赚,环境污染不污染,资源浪费不浪费都无所谓。
在现实的国际竞争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主导地位,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是靠牺牲大多数发展
中国家人民的利益。发达国家希望继续维持这种有利于他们的竞争秩序,霸占更多的地球资源;而发展中国家则希望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竞争秩序,以求得自身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往往向自然环境转嫁社会竞争压力,以本国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等为代价来增强经济实力或求得眼前的快速发展。目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是走这样的一条道路,他们的经济发展建立在牺牲生态环境为巨大代价的基础上。发达国家为满足奢侈需要而过度消耗资源,欠发达国家为尽快解决温饱问题而滥用资源。对于前者来说,凭借有利的竞争优势,通过不平等的贸易体制,就可以轻易地从后者那里获取廉价资源,因而缺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感;而对于后者来说,生存或温饱问题是首要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尚不合时宜。这些都是非持续性发展的典型表现。因为利益的竞争,连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都不能统一,还谈何来共同实现它呢?可见,竞争的存在是社会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社会持续发展只有在与盲目竞争和以追求利润为最高目的的资本逻辑进行决裂的基础上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