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尽管过去的中国股市“圈钱”的人及其意图不会马上消失,用惯了的高溢价IPO及配股、增发“圈钱”手法也不可能从此销声匿迹,这也正是市场几乎提心吊胆地等待“新老划断”的真正原因所在,然而全流通后的股票终将要受到市场的真正检验,在真正的投资者经受了被“圈钱”掠夺洗劫一空的惨痛教训后,最终会以拒绝掠夺而堵死“圈钱”的路。中国股市“圈钱陷阱”的一页该翻过去了,真正市场化的中国股市终将开始,尽管不可能从此就没有博弈、没有欺诈、没有丑闻。
“圈钱陷阱”的一页翻过去了,回首的只是中国股市十多年来的7000多万的投资者中的大多数,以其上万亿的资产损失无可挽回而葬身其中。这只能是刻上历史的事实,是世人有目可共睹而再明白清楚不过的了,然而陪葬“圈钱陷阱”的还有谁呢?其实也清楚不过的就是还有随“圈钱陷阱”而生可以看作是掘墓人的券商。
日前,又有曾被排名全国券商前十名的天同证券寿终就寝了。天同证券成立于1991年,后经两次增资扩股,资本金增至20.36亿元,2000年基金交易总额、股票承销数等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券商前十名。据说是因“存在挪用客户保证金、发展战略与投资决策失误、违规委托理财等一系列问题”,最终有60亿元的亏损而葬身。
在一般人的眼里,随中国股市而生的券商不就是股票买卖的中介吗?因而只要股市不倒闭、还有人在买卖股票,券商就是坐等着收取佣金了。十五年的中国股市,有人计算仅投资者支付的交易费用就达近3000亿元;发行了万亿左右的股票,仅承销佣金又是二、三百亿,然而这成百上千亿的钱并没有养肥养大几个真正中国的券商。
赫赫有名的万国证券被申银合二为一了,君安证券被国泰君安代替了,南方证券更是以80亿的亏损而被托管了,……。而随着清理极限的到来,还有几乎是一大批的小券商也许就是等着“收尸”。这不就是陪葬于中国股市“圈钱陷阱”了吗?
那么多券商为何象一代投资者一样,会葬身于“圈钱陷阱”?问题在于随中国股市而“新生”的这些券商,其身份是特殊的,其在脱离股市本色的股权分置的中国股市里,不仅仅只是股票买卖中介,而更多的是扮演了“圈钱帮凶”、造势托盘的角色。
券商是股票承销商,哪一个扭曲定价机制高溢价的IPO、配股、增发不都是它们的精心策划,为了显示股票物有所值,明明是离开合理定价机制的,却要竭尽“包装”之能事。而那一个个包装起来股票还是在市场上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每每新股上市又有几乎的翻番的“赚钱效应”,又何尝不是券商及拿了投资者的钱“委托理财”的基金等所谓“机构投资者”们哄抬的结果。中国股市的十多年中,也曾有过不少的“辉煌”,上证指数达到2240点的时候,不就是象南方证券那样的坐庄哈医药等,把现只有5、6元的股价拉抬到了2、30元的吗?有多少券商不正是为了配合配股、增发等圈钱,而坐庄那只股票,结果是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因“存在挪用客户保证金、发展战略与投资决策失误、违规委托理财等一系列问题”而最终巨额亏损,实际上都只是漂亮的托词而已。
南方证券可以说也曾是中国股市的呼风唤雨者,可是实际上就是葬身于一次次的哈医药等的坐庄中。也许也有幸运者,虽与南方证券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是其有得天独厚的其它背景而已。在TCL2004年底的整体上市的“闹剧”中,回过头去其实不难看出是早就有坐庄其中的,一方面是精心包装TCL的成长性,另一方面早就在股市大盘开始暴跌的2002年开始就反其道而行之,将TCL通讯股价从10元多一直拉抬到整体上市前的24元多,然后就势来个1:5换股以每股4。68元增发,诱人的“赚钱效应”又将增发后TCL股价推高到了9。48元,还原TCL通讯股价此时已高达48元以上,可是整体上市一年后的已脱去包装的
TCL,股价最低跌到了1元多。如果坐庄者没有“成功而退”将筹码倒出,又不是要有几十亿的巨亏吗?还有2004底前后的联通的配股,不就是为了实施3——3。5元/股的配股,而明显的将股价维持在3。5元以上的吗?而正是为了完成配股,承销商还是不得不包配了近2亿股,等配股上市后又将股价维持在3——3,5元间横盘,大概是出完货了,股价自然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此后再也见不到超过3元的价了。可是如果说这之中券商没有被套其中,那也是其有雄厚背后资金支撑,否则命运也不会好了。
为了支撑“圈钱”的中国股市,对券商可以说是爱狠有加的,有多少政策是向券商倾斜的,正是在多少次券商难以为继的时候,给以“合规”资金的支持,自营也好,代客理财也好,融资融券也好,可以创设权证也好,但是如果这都是为了去掩饰中国股市这个“圈钱陷阱”,最终能不被堵不完的黑洞吞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