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思維需求的社會人,在今天,也許他已經在享受充裕的物質生活了。
歷經社會的變遷,人,作為社會的主角,走到了工業社會的鼎盛時代--公元20
02年。大多數的人,應該已經意識到這樣一種感覺,人,開始離自然遠了,而
更多的是依靠科技化的工具與自然實現交互的過程。
有誰還在仰望和敬畏我們頭頂的燦爛星空嗎?有多少人依然堅守那些先輩們
靈魂深處的道德法則?要找一片寧靜的夜空,找回少年時代亦夢亦幻的心境,去
看看星星,那可是變成了一種奢侈。在許多現代文藝作品中,帳單,轎車,燈紅
酒綠,戰爭征服,暴力囂張,等等,幾乎被渲染得滿目皆是。或許,確實有必要
探尋一種新的人類生存、發展的方式,才能有助於一個社會的人、經濟的人,回
歸自我,回歸那古老的、遠離物慾追求的信仰的時空。
本文是一篇和讀者討論信仰觀的文章。如果能夠激發和影響讀者個人已有的
信念和信仰,產生一點點的新意,那就是作者的初衷。
一、話說大清朝
信仰觀的問題,要從歷史說起。中國是一個歷史大國,又是一個文化大國,
經歷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王社會。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辛亥革命推翻大清
皇朝,中國封建時代的歷史人物,在信仰觀念上,有著很強的共性。
離我們最近的大清朝,從公元1644年至公元1911年,在亞洲東方佔據了1200
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人口規模達到三億,統一台灣,統一新疆,是中央集權體
制健全,國力強大,秩序穩定的超級大國。大清朝將農耕社會的經濟發展到了顛
峰,是西方人崇拜的富庶國度。在文化上,編纂的幾部集大成之作,如《四庫全
書》、《古今圖書集成》等,對整理和總結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作出了貢獻。
再來綜觀一下西方社會的歷史,作為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的信仰
觀是非常清晰的。基督教在公元後2000年來的發展,使得社會的人對神明的信仰
觀念非常邏輯化和學術化。例如,一些歷史人物曾經熱衷於對上帝的存在給出他
們認為非常嚴格的學術證明。西方歷史與作為社會人的神學信仰觀,十分緊密地
交織在一起。
人類的信仰觀,在中國歷史的進程中,與西方基督教信仰觀很不相同。中華
文化的兩大瑰寶--儒家和道家學說,淵遠流長,至今仍然光芒四射,是我們中華
民族社會歷史發展的精神動力,直到今天仍然是全世界最偉大的文化遺產之一。
然而,在信仰觀上,孔夫子卻認為,「敬鬼神而遠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他似乎沒有工夫、不屑於去證明它。與儒家學說並行的道家學說,對信仰理
論的關注程度,也是有限的。道家將「道」、「德」昇華為世界萬物的「恆常」
的本原。「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恆常之道」當成本體信仰,是不可言
說的;而不可言說的信仰對像,就更難以形成系統化、理論化的學說體繫了。簡
而言之,道、儒兩家的人文學說,都沒有從學理上充分重視探討社會人的信仰觀
部分。
佛教是中國民眾普及得最好的信仰觀。它是誕生於印度的一種原始宗教,傳
入中國後被發揚光大,逐步演變成為一門邏輯性和學術性較好的信仰哲學,對中
國社會的信仰文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然而,佛教的神明敬拜,也是有局限的,
它畢竟是「外來的和尚在唸經」,其理論部分難度大,一些佛學的概念術語,如
「磐若」、「佛」、「禪」等等,恐怕大多數知識分子都是半懂不懂,更別說老
百姓了。這樣,它就無法達到象西方的信仰觀那樣深入影響人們精神生活的程度
。
那麼,有一個問題需要提出來,就以大清朝為例,經常在影視文化中出現的
那一位位男性大辮子的歷史人物們,他們的信仰觀上有些什麼樣的共同特徵呢?
本文提出如下幾點思考,以此請教於讀者朋友。
1、政治信念,是封建皇朝時代社會信仰觀的核心。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
現過一些愛民如子的好君主。然而,「你犯有欺君之罪,來人啦,拉出去,斬首
示眾」,這也是中國帝王文化和政治信念中時常表演的一幕。由於皇權的至高無
上,「權力信念」,引無數英雄盡折腰。
信仰觀以政治信念為核心,是中國歷史的事實,其原因非常複雜。從正面來
看,「以天下為己任」,「治國平天下」的雄心壯志和英雄氣概,激勵了歷代優
秀中華兒女奮起抗爭,為國家的統一,民族的興亡,社會的安定,百姓的幸福,
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2、道德信念、學術信念,成為社會大眾精神世界中,牢固樹立的信念支柱
。道德信念是用來調和、約束社會關係和家庭關係的,是農業文明的需要,它在
中國發展得相當完美。而中國人在人文學科領域的學術信念,則是別具風格的,
它相當於西方人的哲學理念。漢武帝之後,形成了「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的
局面。從文化的角度來說,儒家推崇「學而知之」,尊師重教,「學而優則仕」
,這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做出了積極貢獻。
3、宗教信仰以一種神秘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和
基督教文化不一樣的是,西方人「上帝與我同在」,中國人「無事不求神」。
中國人對神明的敬拜若隱若現,形式上表現出神秘化的傾向。但是,傳統的西方
人的宗教信仰表現得根深蒂固,它以一種崇高的、莊重的形態和固定禮拜的形式
,直接注入到了社會成員的日常生活中。
本文認為,從理論探討的角度,應該說,在當時歷史環境下,大清朝時代的
信仰觀是值得肯定和讚許的。但是,它的農業社會的生產力,無法完全調和好人
口膨脹與食物有限的對立,饑荒,農民起義和內外紛爭,加大了大清皇朝對社會
實現統治的難度。到了十九世紀中葉,大清朝在科學技術方面,大大落後於西方
,陷入了被西方資本主義列強蹂躪的命運之中。接下來是戰爭失敗,割地賠款,
噩夢連連。大清朝最終還是在內憂外患中覆滅了。
二、信念與信仰
二十世紀初,中國本土的信仰觀,接受了西方科學思想和民主信念、法制信
念的洗禮。到了二十世紀中葉,世界範圍內的戰爭終於結束了,中華大地迎來了
和平的曙光,中國文化開始了奇跡般的復甦。
再到二十一世紀,人類的實踐能力同大清朝時代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
遷。主要的表現方面為:第一,人類的信仰觀幾乎難以駕御人類的實踐觀或實踐
慾望,科技發展到了可以實現用核子武器、生物武器來毀滅地球和人類的程度;
第二,科技極大地提高了社會大眾的生活質量和滿足物慾生活的水平,極大地改
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衝擊了傳統的信仰觀;第三,科技理性的世界迅速擴張,
經濟全球化,思想多元化,道德與功利的衝突更加激化,道德信念和宗教信仰的
地盤進一步萎縮,人類進入「科技霸權主義」的時代;第四,大規模的工業建設
,正以驚人的速度侵犯地球生態環境;即使不發生核戰爭,人類也有可能因為工
業化,引起地球生態環境破壞的失控、氣候變化等等,而慢性自殺。
下面將著重談談作者對人類信仰觀的一些理論方面的思想碎片,望能得到專
家學者們,以及關心信仰觀問題的讀者朋友們的批評指正。
1、從哲學上區分信念與信仰是時代的需要。
信念和信仰是並駕齊驅的,是信仰觀學說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
理性哲學的宗師康德曾經指出,給人的認識能力劃界,為信仰留下地盤。根
據康德的理論,那些屬於人類對未知世界、對人類不可知世界的精神描繪、主觀
推斷、主觀追求和人類情感寄托的知識範疇,就是哲學意義上的信仰。
從認識論的角度,信念屬於信仰的範疇。給人的認識能力劃界,界限之內的
,稱為理性知識,包括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科學知識;而界限之外的,是未知世
界或不可知世界的領域。人類在長期社會生活中,積累了大量有關這一精神領域
的觀念性知識,這就是信念和信仰。信念與信仰的區別是,信念隨著人類歷史的
進程,隨著思維和實踐能力的提升,而有可能實現,但信仰完全沒有現實性。康
德所生活的時代,科學理性還只是處在童年時期,也沒有科技生產力所取得的大
規模工業化的成就。
信念,是社會的人對與現實相關聯的未知領域的一種預期和美好憧憬。本文
給信念作一個精確化的解釋,即人類認識能力範圍與未知世界、不可知世界的分
界線上的知識和觀念,就是認識論意義上信念的定義。信念既受到已知世界的影
響和制約,又是通向未知的精神王國的橋樑,它是連接現實社會與宇宙本體(終
極信仰)的一道思想彩虹。
信念既能制約在它後面的科學,又能兼顧在它前面的信仰。研究信念,還有
一個顯而易見的硬道理,那就是,信念有可能統一,信仰無法統一。
2、從歷史進程的角度,人類信仰意識的發展,需要經歷「神明信仰觀」、
「科學理性觀」和「文化信念觀」三個形態。
從遊牧社會(或早期農業社會)開始,人類意識如同一個睡著了的嬰兒,被
神靈喚醒。人類開始有了知覺和情感,在同原生態和動物界的物競天擇中進化出
來,成為地球的主宰。但是生產力的水平低下,在偉大的大自然造物主的面前,
人類還依然顯得非常渺小。人類早期,在生產勞動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中,
關於「信」的意識活動和情感寄托,佔據了精神世界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如「相
信」、「信任」、「深信」、「堅信」、「迷信」、「信心」、「恐懼」等等。
神明敬拜是所有這些信念和信仰意識活動的一個合理的邏輯歸結。在當時,已知
的領域相當狹小,人的思維境界中,充滿了對神明的敬拜。例如,古希臘時代的
精神王國即是崇拜「眾神」的王國。同樣,中國的夏、商、周時代也表現出這樣
一種神明信仰觀的特徵。
社會升級到了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的歷史階段,神明信仰觀逐漸向科學理性
觀轉移。科學實驗、科學理性驅使理性王國和人類的實踐王國迅速擴張。到今天
,人類的實踐能力既能夠登上月球,又有可能用基因技術「克隆」出一個原來只
有造物主才能創造出來的活生生的生物人。人類理性知識的擴展,極大地壓縮了
信仰的國度。所以難怪有人叫嚷,「上帝死了」,「上帝只是一個神聖的謊言」
。
就在這信仰觀的「強烈地震」之後,人類社會動用了幾乎所有的科技成果,
實踐了幾乎整體規模(全世界的發達地區全部捲入)的兩次世界大戰;1945年,
美國將原子彈投到日本廣島的上空,將一座20萬人口的城市夷為平地。這標誌著
人類的科學理性和實踐理性,陷入了危險的境地。科學理性和實踐理性,隨時有
可能因為信仰觀的顛覆而「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所謂實踐理性,也就是實踐觀,是指人類在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實踐活動
中,積累和總結的經驗、規律的知識體系。在近、現代,實踐理性的特徵,主要
表現為,認識由實踐驅動,認識和實踐緊密聯繫並結合在一起。
歷史繼續前行,到了我們所處的這樣一個快速全球化的時代。電腦技術、信
息科技幾乎將全人類的思維聯結在一起。本文作者認為,科學理性的進步,漸漸
開拓出一塊連接已知世界和宇宙本體的精神領地,即一塊界於人類已經認識的與
尚未認識的、不可能認知的之間的分界區域。人類信仰觀的中心將有可能轉移到
這一分界區域,即信念觀的領域。人類在這一領域的觀念知識可以將之理論化和
體系化,本文稱之為「文化信念」觀。
信念觀比信仰觀更加接近於科學理性和實踐理性,它對人們的社會化行為有
著較強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信念觀有可能對實踐觀產生較好的、較為有效
的指導意義。
3、區分信念與信仰,重視探討「信念觀」,有著重要的時代意義。
第一,使得人類的信仰觀更加細膩、精確;
第二,使得人類對神學信仰觀的界定更準確;
第三,信念與信仰並舉,將有可能使得一個社會人的信仰觀,能夠駕御住其科學
理性觀和實踐理性觀,並有可能突破和創新人類的實踐觀學說,從而減少和避免
人類實踐性災難的發生。
三、哲學大背景:潮起又潮落
對信念觀問題的思考,還有必要納入哲學的大背景之下。離開哲學談論信仰
,是不可想像的,然而我們時代的哲學的境況,的確不佳。
哲學是時代精神的體現;哲學就是真善美;哲學是關於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
的概括和總結;哲學是關於知識的知識;但是,在我們所處的這個科學理性飛速
膨脹的歷史時期,哲學落後,哲學無用,這也是事實。
歷經幾千年的風風雨雨,古老的哲學,人類精神的燈塔,也許似乎真的是,
潮起又潮落了。
哲學貧困的原因比較複雜。如果硬是要找一找哲學必然衰落的理由的話,我
認為,第一,很多人文學科(如經濟學、社會學)都已經計量化、精確化,比哲
學更加具有精確性和說服力,而哲學很難精確化;第二,現有的哲學理論對思維
規律的揭示也跟不上時代;20世紀末,在電腦科技、模擬思維智能的研究方面
,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電腦甚至可以超過國際象棋大師的思維水平;第三,自然
科學(如物理學、生物學、信息科學等)的很多新問題,哲學也駕御不住。
讀者可以問一問,哲學還是時代精神的體現嗎?還能代表真善美嗎,還總結
得了自然知識和人文知識嗎?歷史的行進,知識的擴張,似乎已經沖跨了原先那
個浩瀚無邊的哲學母體。
400年前哲學家們獨領風騷的時候,經濟學(經濟學家),那還是沒有事兒
。而現在,也許,哲學在未來仍然還將是人類智慧最美麗的花朵,但是,當今時
代的哲學家和根雕藝術家,似乎差不了多少啦。
在另一方面,人類社會的文化現象和文化理論,正在迅速崛起,逐漸充當起
人類精神王國的主角。
文化的定義有很多,最廣義的大文化概念,是指人類一切物質和精神文明的
成果。對於社會個體而言,某一歷史時期人類知識的整體,通過教育系統,映射
在某一社會人的身上,這就是某一社會成員的個人文化。
本文著重討論人類學、社會學意義的文化,即社會文化。社會文化(以下簡
稱文化),需要從宏觀上把握,它是指社會主流群體、社會先進階層的生活方式
、行為方式、精神境界和精神追求。因此,文化決定了(或直接影響著)某一歷
史時期,社會系統中個體和群體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的形態及其特徵。
文化和哲學相比較,具有很明顯的區別。從研究方法上看,哲學是分別對自
然科學知識、社會歷史知識和思維方法進行抽像和概括,分別歸納整理出這三類
知識的一般規律,分別形成關於這三類知識一般規律和方法的邏輯體系,這就是
作為理論化的世界觀的哲學。而文化現象、文化理論的研究方法,則是對自然、
社會、思維這三類知識的一般規律進行大綜合,形成關於人類、社會、生存、生
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的一般性的人文觀念、原理和信條的體系。哲學注
重理性,注重邏輯性;而文化觀念則不突出邏輯性。
文化理論的誕生,有可能在有形和無形中指導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文化基
於哲學之上,文化應該是真正「以人為本」的;而反過來,人類的許多其它知識
形態,如經濟學、軍事、科學技術等,都不是「以人為本」的。
引入文化這個概念,在於它能夠較好地將人類學的最高理念,概括成通俗易
懂的觀念、教條和信條,並融匯於一般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之中。文化它比哲學
更加接近於社會大眾,更加接近於時代精神,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哲學理念和文化觀念屬於很不相同的範疇。例如,「神即自然」、「存在等
於被感知」,是屬於哲學理念;「熱愛祖國」、「環境保護」、「和平與發展是
當今的主流」、「控制人口」,等等,這些則是屬於文化觀念。
文化觀念比哲學理念的內涵更豐富,它除了涵蓋哲學理念之外,還需要涵蓋
科學知識、人文知識和信仰觀念。從學科分類上,作者認為,最好是將哲學界定
為狹義的哲學,即只包括自然哲學(本體論)和思維規律(認識論)兩大部分。
而文化理論則是將社會學、歷史學,同哲學、信仰觀、人類學、科學、一般人文
知識(如經濟學、倫理學、心理學)等等一切知識範疇進行的大綜合,形成的一
門大眾化的超級知識學科。
也許,對文化作出定義本身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對哲學、文化等等人文
學科進行合理的研究範圍的劃分和重新界定。
文化和科學的不同在於,文化是整個社會的知識化境界,是人類智慧的自由
王國;而科學則只是科學家的知識,是一種「範式化」、「規律化」的必然知識
,是人類智慧的必然王國。科學知識的實質是開動(或運轉)「思維機器」,得
出關於自然界(如物理、化學、生物等)的思維產品;而文化觀念的實質是開發
、塑造一個完美的「思維機器」。
那麼,有了哲學為什麼還需要文化呢,引入了文化概念是否還需要哲學呢?
這些問題都需要結合當代歷史的實際特徵來考慮。
當代社會進入信息化時代之後,大眾性和傳播性是文化現象的兩大特徵。如
果是在一個「小國寡民」的社群裡,也許用一點道德精神修養來教化人們的思想
就足夠了。但是,在我們所處的這樣一個空前大規模人口的時代,知識的高速遞
增,信息共享,信息傳播的全球化,為文化地位的迅速提升提供了舞台;許多單
一的、傳統的人文學科領域,對社會的發展的理論價值,都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事實上是,哲學的推廣陷入了困境,而另一方面,良好的大眾性和傳播性,使
得文化的地位與日俱增。從歷史的角度,文化的重要性是逐漸上升的。如果沒有
當前超大規模的人口,沒有思想形態的多元化,文化的重要性也無法突顯出來。
文化理論的異軍突起,是社會規模擴大化的需要,是社會系統自組織的需要
,是知識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必然結果。從系統論的意義上來看,文化則是社
會系統自組織的法則。
文化的快速傳播和交往、交流,更增添了它的威力。新的文化觀念,通常同
社會大眾化的流行音樂、藝術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同社會大眾性的經濟、科技活
動融合在一起。從人類學的角度,經濟、科技的全球化,以及社會的信息化,在
未來的時代,無疑將會導致文化的趨同和文化全球化。各種文化有可能在競爭中
漸漸的整和,趨向於同一個比較完美的目的地。
從內容上看,需要研究的文化對像,包括信仰形態的文化、教育形態的文化
、物質形態的文化、制度形態的文化,藝術文化、人生觀、愛情觀、心理、習俗
等等,都需要從學理上探討這些問題,本文作者研究有限,在此不作談論。
讓我們再回到本文思索的主要問題--信仰觀上面來吧。
我們應該認同一點:文化觀不僅僅是信仰觀,但是如果離開了信仰觀來思考
文化現象,很難想像文化將會被帶向何方。信仰和文化通常是互為依托,相互依
存,相得益彰。現實社會理性與信仰的結合,就是文化。
四、文化信念照耀中國
本文認為,文化與信念合流,是當今歷史行進中信仰觀問題的一個本質特徵
。下面具體說明這一觀點。
(一)哲學解釋
文化信念有三層含義:(1)、就是指將文化的基本原理和教條、信條,昇
華為一種信念,社會人將文化信念當成自己最基礎、最現實的信仰;(2)、文
化信念超越社會人對科學理性的崇拜和對神明的敬拜;(3)、文化信念是個人
信仰觀的核心組成部分。
人類早期,文化非常簡單,主要是圍繞種族的繁衍和人類同大自然的抗爭,
征服其它生物,成為地球的主宰。在西方,進入私有化階級社會之後,文化同神
明信仰觀合流,形成了基督教神學信仰文化的歷史年代。
隨著科技發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文化直接演變成信念,主導人類的意志
。科技理性的擴張,將信念的領域向前推進,並且形成一塊信念的領地。信念,
這一古老的意識範疇,在「科技寡頭主義」、文化精神和哲學理性的相互傾軋中
,有可能被萃取出來,被點石成金。科技文明高速成長,迫使並需要文化與信念
融合在一起。從宏觀上講。人類理智,在經歷了近400年的科技推動歷史進步的
黃金時代之後(指從牛頓力學,到電磁科技,再到核能源科技的發展時期),應
該進入一個由文化信念和科技理性共同主導的發展時期。其中,文化信念導引著
人類知識向未知領域進軍,推動社會文明的前行。
文化直接深入信念體系是必然的。作者用一個最簡化的方式來證明它,那就
是排除法。
現代社會生活中,政治、軍事、科技、倫理、哲學都只能提取出一些狹義的
、片面的、局部的信念意識,因此只能排除由它們主導社會中普通人們的信念意
識的可能性。
(二)中國文化在很長一段時期以信念觀為主幹。
在西方人的眼裡,古老的東方文化神秘而充滿魅力,時時刻刻蘊涵著生機,
並充滿了一股偉大的力量。中國文化,在古老的年代,就呈現了許多輝煌的壯舉
。當美國宇航員登上月亮時,他仍然能用肉眼看得見我們的萬里長城。任何人用
自己的頭腦思考,都不得不讚美中華文化的偉大。在2000多年前,人類還過著茹
毛飲血、飢寒交迫的日子裡,中華民族就能夠舉全民族之力量,創建世界上最偉
大的建築--長城;這背後需要多麼偉大的文化動力和信仰的力量來支撐。
本文認為,中華文化兩大學術成就--儒家和道家人文學說,在信仰觀方面,
都是以信念觀為主幹的。
儒學文化,「克己」、「禮讓」、「中庸」、「學而知之」等等文化觀念,
都可以納入信念的範疇體系。這些觀念明顯區別於西方哲人對「絕對理念」、「
客觀精神」的信仰,都是通過教化和主體精神的能動發揮,而有可能實現的學術
信念和人文教條。
道學文化則更加突出強調道德信念的目標和結論,比較忽略方法。本文作者
研究不深,略作評價一二,不對之處,敬請讀者朋友指正。
道學的思想先驅描繪了一個對社會、對未來美好憧憬的信念境界,即,道德
至上的信念社會。但是,道德學派,並沒有具體教導人們如何去實現這樣一個可
能實現的信念目標。「道法自然」,具體怎麼樣「法自然」?「無為」,如何「
無為」? 道學思想家並不重視教導人們具體的方法。「無為而無不為」,「無
為而治」,這背後有很大的自由、隨意發揮的空間。「無為而無不為」,「無為
而無所不為」,「為所欲為」,「有所為、有所不為」,只要達到或基本達到了
道德的目標(目的),在一定意義上說,這些都不違反「無為而為」的原理。作
者感覺到,道學的信念觀特徵,重在提出信念意識的結論,而有意或無意地迴避
了通過社會實踐實現道德目標的具體方法和途徑。道德學派和孔孟學派同屬基於
人類社會信念意識探討的學術範疇,但是前者的學術自由度大一些。
除了儒、道兩大學術體系之外,中國文化還有其它有影響力的學說。但總體
而言,從學術研究的對象特徵來看,中國文化重人文、輕數理,在文化形成的鼎
盛時期,古代傳統文化、主流文化受科學觀的影響少,受基於「客觀精神」的信
仰觀的影響弱,所以比較早地形成了分化信仰和信念,文化與信念合流的趨勢。
(三)中國歷史進程中文化信念的例證
1、 封建時期
封建時代的中國,政治信念為主,道德信念、學術信念強烈地影響著普通民
眾的信念思維。「忠」、「孝」、「仁」、「義」、「禮」、「修身」、「齊家
」,就是這一歷史環境中文化信念的例子。
那麼,文化真的能直接充當信念嗎?
就拿「修身」、「齊家」來說吧,是指錘煉個人的品行修為,維持家庭關係
的和睦,承擔養家餬口的義務和擔負起興家、興業的重任。「修身」、「齊家」
是由一種文化推出的教條,也是信念。你之所以恪守、深信、堅信這一教條,就
是因為它是文化,沒有別的更深刻原因。這一文化教條是有可能經過努力實現的
一種美好的預期的境界。中國文化中的很多人文教條,其實質,都是文化與信念
高度融合的精神追求,是一種可能實現的美好境界。文化與信念高度融合,就是
文化信念;這種深層的、完美的融匯,更加放射出智慧的光華,照亮中國歷史。
當然,在中國文化的信念體系中也有保守消極,很不人道的信念意識,需要
作一些深入探討,予以擯棄。
總體上來看,由於長江、黃河流域幅員遼闊的地理優勢,加之人民的勤勞、
智慧、勇敢和善良,為中華文化的起源時期,提供了非常優越的環境條件,並且
很快形成了泱泱大國、儒雅大氣的文化信念風範。
2、新文化運動與共產主義信念的融合
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一批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先驅們推廣白話文,引
進西方的民主信念、法制信念和科學精神,對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了深刻的
批判。這就是近代史一場具有空前偉大意義的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使得中國文化擺脫了沉重的歷史包袱,輕裝上陣。為中國傳統的
文化信念同西方正統的哲學理念的全面接軌,創造了條件,提供了可能性。
二十世紀,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借新文化運動的東風,及時地引
入人類的文化導師馬克思關於共產主義的信念學說,開創了一個以共產主義文化
信念作為精神追求目標的偉大時代。中華民族告別了那段科技落後、被動挨打的
屈辱歷史,開始駛入文化發展的快車道。古老的中國,開始了偉大的復興。
共產主義信念,是一個對全人類社會的有效預期,它既是社會學、更是文化
學的現象和理論。
(四)西方社會的信仰文化特徵
從起源上看,基督教的信仰文化,在古老的衝突中誕生。2000年前,在那樣
一個狹窄的地域,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流域,在聖城
耶路撒冷,到處是烽火狼煙;可以說那裡是一片信仰的戰場。我們從《聖經》上
可以找到這種起源早期的關於信仰衝突方面的歷史背景。信仰文化觀已經發展了
2000多年,但古老的衝突並沒有因為2000多年來文化觀的發展、變革,而有所消
解的跡象。至今,在那個地區,仍然瀰漫著的恐怖主義行徑,與這種信仰文化在
文化學起源之初的衝突,有著很深層的聯繫。如果沒有起源時的信仰衝突,人體
自殺性的攻擊是不可想像發生的。而令人欣慰的是,我們中國的信念文化,是在
一種相對比較富庶、寬鬆的古代文明的社會環境裡降生,像是一個順產的嬰兒。
如果,我們從時代的航班上遠遠地觀看這段信仰發源的歷史故事,遠遠地眺
望那一幕幕的人群,那一堆堆信仰的火焰,那麼,作者認為,人類歷史,既演繹
了在神的信仰光輝照耀下,樹立堅強,樹立正義,樹立真善美的精神支柱,同時
,又演繹了在文化信念的支撐下,樹立道德精神,依靠人民的辛勤勞動和智慧,
建構起一種合理的社會結構和安居樂業的生活方式。
在歐洲近代史上,從文藝復興之後,西方社會進入了信仰文化和哲學理念並
駕齊驅的歷史時期。但是,就社會公眾的信仰意識來說,仍然是深深地打下了追
求「至高理念」的信仰文化的烙印。
應該肯定,當今西方發達國家的工業文明所取得的成就,是依托於一種先進
的文化基礎的。就現代西方資本主義文化而言,它非常偉大的一面,是迅速提高
了人類社會的科技、經濟能力,發展了人的實踐創造力,造就一個史無前例的物
質文明時代。
如果分析這種文化的消極的一面,主要表現為,人類和自然環境的衝突擴大
化,文化擴張引起的同其它民族文化之間的衝突尖銳化。以美國文化為例,它表
現出很強的佔有資源,佔有物質財富、最大化的滿足人類物質生活慾望的特徵。
本文姑且稱之為「物慾文化」,也被描述為「雄性文化」。從文化淵源來解釋,
這種追求物慾滿足的極大化,同信仰文化具有的信仰觀念上追求極大化(無限化
、極端化)的傾向,是一脈相承的。信念文化則不同,在人們的信念世界中,只
是將自己的信念目標定位為追求有限的(有可能實現的)預期值。
從學理上來說,西方發達社會的高度物質文明,既不是哲學造就的,也不是
文化學造就的,而是人文精神偏重於發展科技、發展經濟文化和發展制度文化所
造就的。
信念文化和信仰文化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差別,就是文化可以充當信念,從
而建構起一個以信念為主體的信念文化時代;然而,在信仰文化方面,可以建構
起一個以信仰為主體的信仰文化時代,但是文化本身不能夠充當信仰。
也許,真是像有些人說得那樣,我們處在一個文化征服的時代。那麼中國,
作者認為,應該是屬於一個信念文化的超級大國。
五、信念文化作為時代精神的邏輯基礎
人文知識理論、科技理性與信念(信仰)理論的結合,就是文化理論。它是
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信條,是符合人性的、對社會人實用的觀念、教條和信念。從
教育學來看,文化也是社會成員知識化的整體水平。
有一個哲學常識,大家都知道,古希臘的哲學家們認為,哲學的起源於「愛
智慧」。到了近代,康德認為,人類理性知識的邏輯起點是「先天綜合判斷」。
本文關於信念文化的研究,也面臨著一個基本的問題,即邏輯基礎的問題。
作者認為,文化的本質,就是「愛人類」。科學理性的發展,已經將「愛智慧」
的課題解決掉了。人類智慧的進化,已經正在實現使得代表人類精神的社會文化
,趨於全球化。人類精神的源動力,經歷了數千年來哲人們關於「愛智慧」的教
誨,經歷了神明崇拜和英雄崇拜,經歷了科技理性主義時代,正在轉向為「愛人
類」;正在歸結於一個新的起點,歸於「人類之愛」,「文化之愛」,「信念之
愛」。
信念觀的研究,還需要包括對社會信念(這裡信念是一個動詞)、對愛情信
念、對知識信念、對勞動信念等等內容。
本文已經談論了很多關於信念的抽像層面的問題,還有更多沒有談及的深入
課題。那麼現在,讀者朋友有沒有這樣的一點感受:
--也許有一個信念文化的時代。信念的真諦在於,你願意思考並相信這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