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国民收入核算和国民收入决定不是一回事,如果此处有混淆,那么在很多收入决定的理论方面恐怕讲不通,因为收入核算是静态的、本身就是平衡的,而收入决定是动态的,而且由若干主导因素所决定,所以投资和储蓄往往不相等。本文拟与陆善民先生讨论此类问题,请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决定 投资
陆先生曾于2004.8.26在经济学家网站刊出“《宏观经济学》脱离生产实际”一文,观后引起一些思考,现根据自己的体会谈点看法,以与陆先生商讨,特别是对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决定的问题提出一点想法,请陆先生提出宝贵意见。(此前已就消费的乘数效应问题进行过讨论,不妥之处请见谅)
一、有关国民收入“核算”原理与“决定”原理的一点体会
在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是一条主线,但一般有两个主要的讨论区域,一个是“核算”问题,一个是“决定”问题。“核算”问题,是指国民收入的来历,通过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可知;从总需求的角度(由支出法得到)考虑,收入来源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从总供给的角度(由收入法得到)考虑,收入又分配于消费、储蓄、税收和转移支付。在两部门经济中(或者我们把其他两部门也汇入其中),自然也就成了消费、投资和储蓄的问题。其中的投资等于储蓄即i=s,是指实际发生的投资(包括计划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内)始终等于储蓄,所指的实际投资和实际储蓄是根据定义得到的实际数字,从而必然相等。而“决定”的问题,则是指收入是依据什么因素变动的,其中的投资等于储蓄,是均衡的条件,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这也就是说,通常,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二者相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
所以,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是国民收入的“核算”呢?还是国民收入的“决定”?
如果是收入的核算,那就是在会计账目中按照支出法或收入法生成的各种既定的数据,这些数据一方面因为生产的所有产品都可以通过消费和投资(卖不掉的为存货投资)安排出去,体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时期,当实际投资和消费增加的时候,如果还有闭置资源,国民收入必然也在乘数作用下不断地增长。陆先生讲的“经济生产现实是通过投资,国民收入在不断增长。”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等于计划支出(或称计划需求)加非计划存货投资。
但如果我们所讨论的问题不是前者,而是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的话,就需要考虑消费者、生产者或政府的各种意愿。这就是说,要使国民收入达到一个理想的数值,只要变动其中之消费或投资、或储蓄量就可以了,因而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这些消费或投资、或储蓄,代表的是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有(即意愿)的消费、投资和储蓄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投资和储蓄。它们的值是可以变动的。收入的这个理想的值往往就是人们期望的均衡值——意愿中的均衡。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乃指和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因此,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应该正好相等,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应该等于零。
经济中有一种现象,泰极则否至,否极则泰来。如果没有人干预,它会朝着一个方向迅猛发展,到达极端以后再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如此往返不已,于是乎会给人类造成啼笑皆非的局面。为了避免大起大落,人们不得不进行控制,以调整各变量值,使其为总目标服务,从而就产生了收入的决定理论。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值,经济社会在投资不足的时候就增加投资,储蓄不足的时候就增加储蓄,其目标就是实现均衡。如前所述,在这个经济过程中,社会上那种自发的趋势会帮助其结果的形成,即是说,当初始值低于均衡值时,在企业投资意愿的驱动下会导致均衡趋势的出现,在初始值超过其均衡值时,也能在人们储蓄意愿的作用下反向地向均衡趋势发展。为什么呢?这是经济周期理论的内涵。由萨缪尔森提出的乘数——加速数模型解释了这种现象。该理论认为:收入的初始值低于均衡值时,社会上总需求旺盛,企业存货出现意外地减少,即非意愿的存货投资为负值,企业必然加大投资以获得更大利润,结果使总供给增加以实现均衡。当初始值高于均衡值时,社会上需求不足,企业必然减少投资以降低亏损,结果使收入返回到均衡位置。这其中,在初始值较低时,乘数放大了投资的效果;在初始值较高时,加速数则对缩减投资起了推动作用。
不难理解,在宏观经济学的绝大部分内容中,主要理论是指国民经济的“决定”,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一方面说清了核算的原理,另一方面只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必须动态地看待各种变量,经济社会之所以对这些变量采取一些对策和方法来改变其量值,其目的都是为了均衡,如对收入影响的各种因素和不同经济政策的讨论、对就业和物价问题的分析、对经济波动和增长的探索以及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研究等等。在该理论中,总需求和总供给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i未必必然等于s,因而不能拿着从会计账目上得到的储蓄去硬性安排投资,否则,自相矛盾和谬误之处必然很多。
二、与陆善民老师商讨几点
问题 陆先生所引用过的张国忠老师的数字例子可以简述如下:
假设Y0=100,a=10,b=0.8,I=20,Ci= a b×Yi-1 =10 0.8×Yi-1,且各期的b与I相同,于是从递增的角度算得: Y1= 110、Y2= 118、Y3= 124.4等等。 从递减的角度算得:Y1=190、Y2= 182、Y3=175.6等等,最后在 的作用下都收敛于E点(150)。
于是陆先生提出质疑:①、投资20来历不明。②、在投资20时,产出增加了10,因而资本—产出比为2:1,据此推得收入增加量与张国忠所算之量不同。③、均衡时消费不增加,投资失去了价值。为什么每年有投资,但国民收入却不增加。④、在初始值大于均衡值且投资恒定时,收入何以减少?⑤、宏观
经济学只有用收入中消费后的余额进行投资才能自圆其说。⑥、政府购买乘数不切实际等等。
笔者不想对其都做详细解释,但有几点需要提出来与陆先生商量:
①、投资20万是否来历不明呢?这涉及到财政政策问题。凯恩斯主义
内容的重点之一就是赤字财政,此也是西方各国普遍使用的政策。在总需求不足以引起经济增长的时倏,采用扩张性的赤字财政扩大投资不失为一项有效措施,在一定时期内借钱
发展是必要的。这并不是说这个经济系统老是要借债,而是在没有实现均衡前所能采取的最为简洁的方式,以补充储蓄的不足,等到盈余时再给予偿还。有人可能要说,如果永远都实现不了均衡呢?是不是老是要借债?对此经济周期
理论可以做出较圆满的回答。
②、在投资20时,产出增加了10,因而资本—产出比为2:1,这种算法笔者认为不妥,因为资本—产出比中的资本存量是净投资,并非总投资,这在张国忠《怎样思考经济学问题》(经济学家网站)一文中已有说明。
③、陆先生指出:“年年产出150,年年消费130,年年投资20。年年投资20,产出又年年不增加,人们的消费也年年不增加,投资变得毫无意义。”这个结论笔者认为不对。从数字上看好像正确,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因为消费的商品中,既有劳务和非耐用消费品,也有耐用消费品。其中的耐用品要用好多年,即便是非耐用消费品也有许多不是在一、两年内就被消耗完的。假设均能持续几年时间,那么那些较为耐用的消费品也就成为即期消费,此后再增加消费就是对新商品的购买,对消费者来说,就是增加了消费,由此而沉积的财富
自然也就不断增大。另外还要看投资是重置投资呢?还是净投资。由加速数理论可知,当收入不变的时候,投资主要用于折旧,因而年年投入的资本可能是用于维持简单生产了。
实际上,均衡是短暂的、相对的,不均衡是绝对的。张国忠老师或宏观经济学所论的就是前属的短期均衡。就长期情况来说,因为人类的经济事实是增长的,所以理论所述往往也是增长的。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这种现象。他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
影响来决定消费,因而可以产生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使短期消费函数成为有正截距的曲线,但长期消费函数则为出自零点的直线,短期消费函数随
社会平均收入的提高而整个地向上移动,在长期消费曲线上产生了一个个的截距。由于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故收入在长期内是增长的。当然其他关于收入增长的理论很多,不再一一述及。
④、在初始值大于均衡值且投资恒定时,收入何以减少?在上面的例子中为什么投资一直就是20而不变呢?我想不外乎是出于最简单的
分析方法的考虑罢了,因为用变量恐怕要麻烦得多。即便是常量,也可用乘数—加速数模型来解释。我们知道,投资大小主要是对储蓄而言的,当收入初始值小于均衡值(如陆先生所用图中的y0点)时,总需求(即投资)较大。相对于较小的总供给(即储蓄)随着收入的变化,每年不变的投资相当于以逐步减少某一比数的速率在增加,即以逐渐减少的方式而大于储蓄,因而收入必然在乘数的作用下趋向某均衡值;反之,当收入初始值大于均衡值(如图中的yx)时,总供给(即储蓄)较大,相对于较大的储蓄,不变的投资表现出的是以逐步减少某一比数的方式在下降,在收入下降(不增加或增加量较少)时,加速数就起了相反的作用,加之投资乘数的双向性,必然也使收入趋向于某均衡值。这便是收入减少的理由。
⑤、⑥两点在文中也已有所涉及。关于财政政策,不外乎又是对乘数理论的不同见解,请见拙文《偏论消费的乘数效应》(经济学家网站)
三、结束语
西方
经济学的整个
理论体系或整体倾向性属于不完全符合于
科学要求的范畴,所以“在整个理论体系上或在整体倾向性上,我们应对西方经济学持否定的态度,而在它的部分的概念、论点和
方法上,还要看到它的值得借鉴的地方。”②找出西方经济学的漏洞是难得的作为,因为宏观经济学本身就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地方,这与其规范经济学的
自然属性不无关系。笔者十分佩服陆先生的钻研精神,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西方经济学的不足和矛盾之处,从而对避免盲从产生了较好的作用。不过西方经济学是个迷宫,不慎会有理说不清。
附陆善民所引图:
在图1中,AD为所谓需求方程,就是公式(1-4)右端,AD线与450线的交点E,就是所谓“均衡”位置。国民收入Y的起始位置不管是低于还是高于均衡值Ye,经过一系列动态过程,最后都收敛到E点,如图中折线箭头所示。
参考资料: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12版、16版 华夏出版社